【寫在後疫情時代】塗翔文/電影院的獨特性不可能被完全取代
在病毒疫情影響之下,許多城市的電影院都被迫關閉無法營業,造成電影映演業的重大危機。執導過「黑暗騎士」、「全面啟動」的克里斯多夫諾蘭是最早公開呼籲要大家拯救戲院生機的大導演;日本也有一群年輕導演共同發起#SaveTheCinema(救救影院)的活動。在目前疫情不知何時好轉的局勢之下,電影業將來是否能夠復甦?還是重創整個觀影生態?這是大家都開始憂心及討論的話題。
疫情期間人們不進戲院,把興趣轉往OTT的串流平台,在家追劇、看片變成越來越普遍的習慣。長此以往,一旦將來電影院恢復原狀,是否觀眾已不再習慣上戲院看電影?這一點我倒並沒有那麼悲觀,最主要還是因為好萊塢的大片紛紛延檔,一旦這些強片回歸戲院,觀眾應該還是會回流。怕的是這段時間持續太久,戲院撐不下去,以及接踵而來的經濟衰退,影響的是整個娛樂文創產業。
反倒是OTT串流平台在疫情之下市場更被看好,究竟它是否能完全取代電影院的功能與效應?再次成為被討論的話題。支持的人覺得現在家庭劇院的聲光效果日新月異,一點也不輸戲院,何必一定要堅持到電影院看電影?反對的人則是傳統派,依舊強調戲院「黑盒子」般的迷人效果,加上它原本就被賦予人際接觸的獨特社交功能,在此艱困時期更要大聲疾呼「戲院不能亡」。
我自己是屬於老派思維,當然還是比較喜歡戲院那種專注、充滿包覆感的視聽經驗。我並沒有反對OTT,它的便利性確實存在,但有時仍會覺得可惜,像馬丁史柯西斯的「愛爾蘭人」這樣的作品,我總覺得它最合適觀賞的環境依然是傳統影院。雖說奧斯卡金像獎的結果不一定就是真理,但「愛爾蘭人」在得獎季先熱後冷,最後大熱倒灶輸給「寄生上流」,也有美國的評論家把原因歸咎於此,因為大部分人都很難在家專注地一口氣看完這部三小時長的史詩鉅作,一旦斷斷續續,電影的完整性無論如何還是會被打折扣,衝擊了它的得獎效應。所以我認為OTT再怎麼扶搖直上,電影院的獨特性還是不可能被完全取代。
台灣觀眾很幸福,疫情控制得當,電影院照常營業,即使少了好萊塢大片,獨立片商端出的各式菜單也不遑多讓,還是讓電影市場很有看頭。量體溫、戴口罩、梅花座劃位,其實戲院比大家想像中安全。除了窩在家裡追劇,還是鼓勵大家進戲院看電影,支持電影業生存,免得還沒撐到疫情過去,戲院先一家家關門收攤,結果就難以想像了。
最新文章
-
馬欣影評/「懼裂」:當黛咪摩兒掉進了「富江」的增殖世界
2024/10/07 -
製作人詹仁雄/韓綜「黑白大廚」拆解:把事情「搞大」,就對了!
2024/10/07 -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成熟的社會 才懂得欣賞老房子
2024/10/05 -
雀雀/艾蜜莉在巴黎4:在對的時間問世「你的巴黎不是你的巴黎」
2024/10/05 -
雀雀/台劇「今夜一起為愛鼓掌」演技派掌舵 直面觀眾談性談心
2024/09/21 -
飲食生活作家葉怡蘭/迎接,餐飲「小」時代
2024/09/16 -
雀雀/大陸古裝偶像劇「度華年」 隱含當代既視感與警世意味
2024/09/14 -
Ying C. 陳穎/麵包產值巨大、商機無限?淺談獨立麵包店的危機與前景
2024/09/12 -
雀雀/戲劇性,是共通的國際語言:許光漢話題韓劇「無路可走:輪盤賭」
2024/09/07 -
潘光中/話題劇《唐朝詭事錄》 打破熱門IP與流量演員迷思
2024/08/31 -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友善複利在人間:JIAMI呷米
2024/08/25 -
正港分局/雀雀劇評:台劇豪華陣容同樂會 木曜4超玩認真演
2024/08/24 -
飲食作家葉怡蘭/再偏遠也總能尋出一個所在:到處喝咖啡
2024/08/18 -
雀雀劇評/科技來自人性 台劇「Q18」與觀眾一起歷經人生課題
2024/08/17 -
藝術收藏家姚謙/透過肖像畫,閱讀別人也閱讀自己
2024/08/15 -
鬼才之道/塗翔文影評:台灣類型電影 展現成熟樣貌的里程碑之作
2024/08/13 -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有特色的「城市迎賓列車」 帶給觀光客美好的第一印象
2024/08/12 -
雀雀/追星追到下輩子!「我推的孩子」揭秘演藝圈生態
2024/08/10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