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後疫情時代】陳陸寬/用創意和狂想 提供時代精神下的餐飲服務
因為遇過2003年的SARS,所以當2019年末知道新冠肺炎訊息時,內心除了懷疑真假,便開始有了久違的不安與焦慮,因為餐飲業,在17年前,我是眼睜睜看著許多現場,因為疾病的人心惶恐,而直接斷頭了結,生意歸零。
進入2020年,台灣還多的是選舉氣氛,與年前尾牙的慶祝,但隨著疫情新聞的增加,我在貓下去的餐廳日常會議,就已經開始提醒工作夥伴,是不可以忽視,更不可以開玩笑,因為這關乎人命,也關乎餐廳接續的營運狀態。如果歷史有對我提醒了什麼,那麽2020的疫情,就是因為我親身經歷過上一次的震撼教育,而在這次的餐廳現場,決定要做得更多,也得更快才行。
事後被證明一些我不願意承認、也不相信的事實是,貓下去是台北第一個在網路公開發佈要做防疫措施,用高標準做日常消毒與量體溫的餐廳,在大年初五;貓下去是第一家配合政府宣導,公告室內外座位數與最大容客量是否符合規範的餐廳;貓下去是第一家提供自主健康聲明書以防需要配合疫調的餐廳;也是第一家公告實施社交規範降低座位數與訂位量來客數的餐廳。
上述這些其實不是要強調貓下去有多厲害,相反的,我要說的是我有多焦慮,面對隨時會擴大的疫情,崩盤的生意,40幾個員工的生計,以及隨時會燒完的現金,這是真的戰爭,我在三月中的時候,對著螢幕寫下這樣的訊息時,眼匡突然就熱了起來。這是事實,我們是靠著運氣,持續謹慎、提醒,與凝聚了工作夥伴與老客人的信心,才能走到今天,生意還沒生病,餐廳還沒倒下,然後還能寫下這些侃侃而談的。
所以除了餐廳現場的工作,我其實二月底開始就設定要把餐廳的潛能拉大,或說,我認為一間餐廳的負責人,我,在此刻,應該要發揮更多我擅長的事情,比方持續的廣播,用文字、用創意,用這個年代的精神,對著客人、同行甚至夥伴,每天信心喊話。
並且以最壞打算為最終想像,如果餐廳不能開門了,我們該怎麼辦,才能保有繼續存在的意義。所以企劃了一個「焦慮避難包」的食物計畫,與小日子商號的線上平台結合,並加快我們從去年就開始設計的日間涼麵預約制外送,也和行銷與策展公司討論離開台北去做巡迴的狂想,比方做園遊會,或是一兩台車,經過改裝,可以去到別的地方,開始服務不同的客人。
當然,2020的疫情到目前為止,看起來我們在台灣,是非常幸運地有效控制沒有擴大。餐廳生意好的還是很好,體質欠佳的有點狀況,但大致上, 原本就不是依賴觀光客,非連鎖業的餐廳,影響是有,但還不到致命。而疫情中所產生的行為模式,除了外送,我認為餐廳更多時候要回來反思的是,為什麼大家還需要我們這樣的餐廳,在疫情後的未來?
我們是一家餐廳,但我們有社會價值嗎?還是只是單純的看待獲利與否?我們提供了什麼時代精神下的服務?或說,我們有辦法讓自己成為這個城市歷史裡,很難得的一部分嗎?在經歷過人性煎熬、人心焦慮、生命威脅,以及金錢缺口的磨難挑戰。
餐廳的意義,經營的使命,我想是2020年要我們回來好好思考的,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如果疫情真能,平安過去。
最新文章
-
樂評人王祖壽/ 樂團「理想混蛋」:他們的交心與共享 照見了成長過程中的自己
2023/09/18 -
2023威尼斯影展得獎名單分析:尤格藍西莫以及濱口竜介,台灣作品《愛是一把槍》、《五月雪》的影像語言
2023/09/12 -
影評人塗翔文/「快一秒的他」:消失的情人節變身日版 山下敦弘成功的翻拍
2023/09/10 -
資深媒體人麥若愚/風靡27年「京戲啟示錄」2023創拓版 帶傳統文化面向年輕世代
2023/09/09 -
雀雀/Moving 異能:史上最貴韓劇 映照人生道路的寂寞、喧囂的孤獨
2023/09/02 -
飲食生活作家葉怡蘭/威士忌桶陳新氣象
2023/09/01 -
早安美芝城林柏均╳寶島製造牛寶賢:玩跨界創意,形塑新世代早餐文化
2023/08/31 -
Ying C. 陳穎/滿足「甜味」感官體驗:糖與代糖之爭,你的選擇是什麼?
2023/08/29 -
影評人馬欣/《粽邪3:鬼門開》:融合異國邪術與宗教民俗賣點,考驗元素與創意
2023/08/28 -
張聰/我的西湖醋魚:一道傳統料理的學習綱領和其中秘訣
2023/08/28 -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跟著周杰倫遊巴黎
2023/08/25 -
雀雀/「女兒大人加個賴」:傳統也前衛、台劇陪伴力價值顯現
2023/08/19 -
地下電影/《之前的我們》:那些很長、很長、很長的談話,隨著攝影機運動所描繪的「因緣」
2023/08/16 -
影評人塗翔文/「之前的我們」:不慍不火,打動人心 散發後勁十足的底蘊
2023/08/15 -
雀雀/台劇「八尺門的辯護人」:自帶關懷力 引領觀眾無痛認識台灣公共議題
2023/08/12 -
雀雀/「惡鬼」:讓「寄生上流」故事奇幻妖魔化 營造韓國百鬼夜行物語現代劇
2023/08/06 -
飲食作家葉怡蘭/法式 Fine Dining 的減法
2023/08/04 -
影評人馬欣/《Barbie芭比》:翻玩創意票房拔頭籌 滿足感官饗宴,同時呼應兩性議題
2023/07/31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