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觀察家詹偉雄/冒險論之二:大求知者
在羅馬時期,現今伊比利半島最西端、西班牙伸向大西洋的芬尼斯特雷岩角 (Cape Finisterre),被歐洲人視為已知世界的終點,「Finisterre」這個字源自拉丁文「finisterrae」,即是「地球的盡頭」的意思。
知道了這小小的前情,下面這封手寫信的歷史意義,也就明朗起來——
「在幾個小時內,我們即將航經芬尼斯特雷岩角。我將採集植物、化石並進行天文觀察,但那不是我此次探險的主要目的,我將試著探索自然中的各種力量如何彼此交織,以及地理環境如何影響植物和動物的生命,換言之,我一定要發現自然的統一性(unity of the nature)。」
這是29歲的普魯士年輕人亞歷山大‧洪堡德(Alexander von Humboldt),坐在即將出發的護衛艦Pizarro號的船艙中,寫給朋友告別信中的一段話語。這趟跨出「舊世界之世界盡頭」的旅程始自1799年6月,終於1804年8月,遊歷地區包含中南美洲、古巴、墨西哥與美國。
洪堡德是科學理性的信仰者,因此他攜帶了四十二件當代最精密的科學儀器出航,五年後返抵歐洲時,帶回的皮箱裝滿數十本筆記、數百件素描、數萬筆天文地質與氣象觀測資料,還包括涵蓋六千個物種的六萬件植物標本,其中將近兩千種對歐洲人來說是全新物種,由於十八世紀末歐洲已知物種僅有兩千種,因此等於將當時對世界的認識整整拓增了一倍。
洪堡德的行程高潮迭起,包括見識熱帶雨林中的鱷魚群、9米長的紅蚺、美洲豹和巨大電鰻,而其中最戲劇化的,是嘗試攀登當時知識界所能得知的世界第一高峰——現今厄瓜多爾首都基多以南約一百英里、位居安地斯山脈之中、海拔6268米的欽波拉索山(Chimborazo)。
不像今日登山客有先進裝備,洪堡德只有平常的禦寒衣物,在海拔5000米挑伕們首先撤退,他咬牙續上,在風雪中操作銅製氣壓計,手指嚴重凍傷,他還對抗著頭痛欲裂的高原反應,把石頭推下懸崖,藉由回聲來測量高度,最終他到達海拔5878公尺處,不支撤退,但這已是當時世界最高登山紀錄,比歐洲熱氣球到達的高度還高。
在十九世紀初,洪堡德以其冒險求知的歷程和發現,成為歐洲僅次於拿破崙而最知名的人物,開啟了第二次地理大發現的浪潮,他的中南美洲紀行《個人自述》(Personal Narrative)被翻成英文版, 直接促成了英國博物學家查爾斯‧達爾文的小獵犬號太平洋冒險之旅,整個十九世紀歐洲人往南、 北兩極、西伯利亞與中亞的探險,都直接或間接受洪堡德的啟發與影響。
求知型的冒險者,在冒險中一點一滴拼湊起對世界的完整理解,一步步解鎖造物主的隱形工程,他陶醉於發現、沉迷在奇情之中,而忘路之遠近,如同洪堡德所說:他的一生,始終被「對遠方與未知的一種不確定的渴望」(an uncertain longing for what is distant and unknown)所感染,隨時渴望著出發。
冒險者凝視著腳下的深淵,發現深淵也凝視著他,但這位求知者拿出手記,將深淵記錄進他生命的譜系,比對著其他更高、更荒遠的深淵,萬物風雲皆在博物學者的胸豁之中,這是人最接近上帝的時刻,也是唯一不虛於「萬物之靈」稱號的時刻。
最新文章
-
雀雀/金泰梨「正年」演出少年感 以戲抒情道盡人生悲歡離合
2025/01/18 -
藝術收藏家姚謙/相遇碧雲寺:精神上的啟動與共鳴才是真正擁有
2025/01/14 -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風之旅人-藝術家新宮晉的風動藝術作品
2025/01/13 -
雀雀/裴斗娜新作「家族計畫」:世界觀不用大,自成一格就很好看
2025/01/11 -
潘光中/誰能逃出生天?《魷魚遊戲2》弱肉強食的韓國階級社會現象
2025/01/04 -
Ying C. 陳穎/管太多還是數位排毒?從用餐文化意義思考餐廳手機禁令
2025/01/02 -
雀雀/「太太太厲害」:網路迷因昇華版段子 炸出台劇新鮮動能
2024/12/28 -
藝術收藏家姚謙/新店晚霞:如夢船的存在
2024/12/26 -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巴黎日常:生活裡的時尚
2024/12/22 -
潘光中/驚悚題材也能說出溫情故事 漫改韓劇《照明商店》探究生與死的模糊界線
2024/12/21 -
塗翔文/「優雅的相遇」:另一種疫情故事
2024/12/16 -
飲食生活作家葉怡蘭/生活俯拾皆樂—在佛羅倫斯買菜
2024/12/15 -
雀雀/話題韓劇「現在撥打的電話」:現實永遠都比戲劇更不可思議
2024/12/14 -
雀雀/「一箱情緣」敘事展暖力 受傷靈魂得以安棲
2024/12/07 -
Ying C. 陳穎/當社群成主流 「專業食物攝影」還有未來?
2024/12/04 -
雀雀/音樂愛情劇「彈一場完美戀愛」跨國合作台劇新體質
2024/11/30 -
藝術收藏家姚謙/凝視觀音山:變幻之間,書寫屬於自己的心靈故事
2024/11/28 -
塗翔文/金馬61:婁燁「一部未完成的電影」 反映出的創作勇氣與堅持
2024/11/25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