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選讀】王淑美/日常生活中的「假新聞」傳播:未經深思熟慮的即時分享

2020/09/14 王淑美(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副教授)

獨處、通勤、用餐、排隊,在諸多行動的空檔,尤其是等待時無聊的片刻,人們習慣性拿出手機,指尖滑動一下,看看哪些貼文或訊息會引起注意。 圖/聯合報系資料庫
獨處、通勤、用餐、排隊,在諸多行動的空檔,尤其是等待時無聊的片刻,人們習慣性拿出手機,指尖滑動一下,看看哪些貼文或訊息會引起注意。 圖/聯合報系資料庫

網際網路結構與社群媒體演算法機制,形成去中心化的訊息生產架構,而行動上網普及,則使各種資訊能透過人際網絡即時傳遞。透過智慧型手機的行動網絡,假新聞散播速度更快、範圍更廣。臉書從2008年推出中文版,LINE則是在2011年才正式發表。短短幾年間,已經達到幾乎人人使用的普及率。背後的支撐力量還包括手機市場成熟,4G收訊普及,電信公司推出吃到飽低費率方案,讓行動上網遍及城鄉與各個年齡層。接收訊息的媒介從家中電視、辦公室筆電,移轉至隨身攜帶的手機,消息來源也從傳統新聞媒體移轉到社群媒體。

工業革命以後的現代社會被認為是由效率階層結構所組成,而現代性晚期的社會與前期的關鍵差異之處,有人認為是流動與行動的社會型態。最早提出行動典範的英國社會學者烏瑞(John Urry)曾指出,行動(mobility)是當代社會最明顯的特徵。聽音樂從家裡的收音機,到隨身聽,再到可塞進口袋的播放器;電腦從桌上型,走向筆記型,再發展成人手一臺的智慧型手機。因為生活型態已經從家庭、學校、辦公室等機構定點,演變為更加彈性與流動,資訊接收與傳遞需在移動中進行,這些貼近需求的科技產品才會一推出就大受歡迎。

獨處、通勤、用餐、排隊,在諸多行動的空檔,尤其是等待時無聊的片刻,人們習慣性拿出手機,指尖滑動一下,看看哪些貼文或訊息會引起注意。即時通訊軟體讓我們跟友人的距離只有指尖之遙,而且聯絡人可依社會關係分群組。

在這樣的使用情境下,分享的動作不是基於深思熟慮。往往愈誇大、離奇、驚悚、不合常理的消息,愈會引起我們的注意力。因為群組的成員都是熟人,可開玩笑不必嚴肅,於是順手分享給親朋好友,讓他們也看看這是不是真的,即使出錯也不會有人責怪。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關於假新聞的研究指出,人們分享資訊的類型與動機,第一種是有用的資訊,人們會藉由分享,來表達對朋友的關心與照顧,「這可能對你有幫助」。第二種是對資訊內容感到心理衝擊,例如驚訝、有違常理或名人的八卦,用來作為日常閒聊的談資。在他們的實際訪談中,有受訪者提及,曾收過「到新加坡鄰國馬來西亞會被綁架」的消息,他明知是假的卻分享,原因是「太好笑了,一看就知道是假的」,但也有人說「雖然知道可能是假的,但還是分享給朋友,反正小心為上,就算是假的也沒損失」。新冠肺炎大流行,許多假新聞宣稱喝熱水和曬太陽即可殺死病毒,沒根據的說法被廣泛轉傳。這樣的反應顯示,人們傾向輕忽假新聞的影響,不管是戲謔看待,或是認為即使是假的也沒關係的態度,都助長假新聞的散布。

同樣是華人社會,新加坡也有追求和諧、避免衝突的特性。因此如果是由年紀較大的長輩所傳的假新聞,晚輩通常不敢指正;而親友群組中出現的假新聞,也少有人能直白地拆穿。這點跟臺灣社會頗為相似。不過,這篇研究並未提到臺灣最常遇到的選舉假新聞當使用者的漫不經心,遇上有心人有計畫地策動、散布,其結果是改變選舉或公共政策,所涉及的利益與權力分配都非常龐大。

《破擊假新聞:解析數位時代的媒體與資訊操控》書封。 圖/500輯設計
《破擊假新聞:解析數位時代的媒體與資訊操控》書封。 圖/500輯設計

◎ 本文摘自《破擊假新聞:解析數位時代的媒體與資訊操控》,作者:王淑美、陳百齡、鄭宇君、劉蕙苓、蘇蘅,三民書局出版,原章節標題為〈未經深思熟慮的即時分享〉

◎ 責任編輯:翁家德

推薦閱讀

媒體環境丕變,催生新品種明星

《社群動物》的求生術與《美利堅網紅帝國》的民意起伏

選讀

【選讀】三大日本美食評論家寫下《東京豬排會議》:用講究方法吃豬排,才是人生佼佼者

【選讀】三大日本美食評論家寫下《東京豬排會議》:用講究方法吃豬排,才是人生佼佼者

2020/06/10
【選讀】精神科觀察日記:社群上公開生活沒什麼,但別輕忽網友的超譯能力

【選讀】精神科觀察日記:社群上公開生活沒什麼,但別輕忽網友的超譯能力

2020/05/27
【選讀】輕鬆療癒的育兒日記《Soupy媽媽日記》:用插畫紀錄孩子的兒時穿搭

【選讀】輕鬆療癒的育兒日記《Soupy媽媽日記》:用插畫紀錄孩子的兒時穿搭

2020/07/14

最新文章

李一桐(左)與劉宇寧主演「書卷一夢」。圖/愛奇藝國際站提供

潘光中/書卷一夢:穿書題材破壞性創新 為傳統古裝題材注入活力

2025/08/16
「一念菩提」劇照。圖/好威映像提供

塗翔文/「一念菩提」:直擊世界另一個角落的掙扎與苦難

2025/08/11
豆奏會主人阿寶介紹羅山有機村,以及豐富的生態環保特產。圖/于國華提供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和土地立約:豆奏會

2025/08/10
《母胎單身戀愛大作戰》。圖/Netflix

雀雀/《母胎單身戀愛大作戰》:摸索愛情的各種酸甜與翻車 貼近戀愛真相成長劇

2025/08/09
法國美食的全球王者地位雖面臨挑戰,但每年到訪的旅客中,仍有近半是為此而來。圖/Y...

Ying C. 陳穎/王座的焦慮:法國美食帝國的黃昏或黎明?

2025/08/06
修杰楷在「小娘惹之翡翠山」飾演開明的父親。圖/TVBS提供

雀雀/新加坡劇《小娘惹之翡翠山》通俗影像故事將娘惹文化帶出國際

2025/08/02
《長安的荔枝》劇照。圖/擷自微博/長安的荔枝官微

潘光中/《長安的荔枝》:以小見大、映照現實,呈現歷史題材的精神厚度與人文關懷

2025/07/26
《魷魚遊戲3》劇照。圖/Netflix提供

雀雀/《熔爐》導演 在《魷魚遊戲3》結局釋放作者精神

2025/07/21
告五人新專輯「我們就像那些要命的傻瓜」。圖/摘自臉書

樂評人袁永興/告五人 「我們就像那些要命的傻瓜」

2025/07/14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