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美食作家高琹雯 LIZ/美食家是這樣煉成的—江獻珠(下)

2021/07/29 高琹雯 LIZ

1960年代末,江獻珠和先生陳天機移居美國加州後,始潛心入廚,起初她愛不釋手的自學教材,就是筆名「特級校對」的知名食家陳夢因先生所著《食經》。

江南百花雞。圖/大三元酒樓提供
江南百花雞。圖/大三元酒樓提供

在2001年由萬里機構出版的《粵菜文化溯源系列》套書中,江獻珠寫有〈特級校對與我〉一文,詳細交代了她與陳夢因的師徒緣分。原來,她是從舊金山唐人街的舊書攤購得幾冊殘破的《食經》,跟著書中敘述練菜,「如是數年,燒菜大有進步,而且興趣甚濃」,《食經》作者儼然成了她的「啞老師」,她卻不知這位特級校對是何許人也(當年可不能Google!)。

後來,江獻珠的母親因肺癌辭世,她便加入美國癌症協會的義工行列,起初協助追蹤研究,後在家開班,義教中國傳統烹飪,進而發起到府外燴(江稱「到會義煮」)籌款,同時精進廚藝。在其中一場外燴宴席上,她認識「一位聲如洪鐘、雙目炯炯有神的老者」,原來就是她心儀許久的特級校對!恰巧她與陳家住得近,時時登門向陳夢因討教,「多年的啞老師便成了我的活老師」。

當時,陳夢因認為江獻珠既然出門設宴,就要做大菜,鼓勵她操練太史菜與廣州四大酒家的代表菜,如太史戈渣、江南百花雞、紅燒大裙翅、鼎湖上素等等,四熱葷、湯、四大菜、甜品、點心的菜單規格,高檔困難。江獻珠一一練習,陳夢因從旁指導,經過數月苦修,終於可以上陣,開價每位100美元,賣出4場,籌款計畫於圓滿落幕。

太史戈渣。圖/留家廚房提供
太史戈渣。圖/留家廚房提供

後來,二人切磋廚藝長達二十餘年,直至陳夢因於1997年因癌逝世。江獻珠說陳夢因時常拿食材考她,例如生長在四川高山頂上的「雪山魔芋」,江獻珠用上湯煨再與窩麻鮑汁同燴;魚子醬能不能做戈渣,江獻珠親身實驗,告訴陳夢因魚子會爆開,不能。

現在回頭看,這真是一段鑄成歷史的奇緣。食評名家第一人,指導名門食家之後,二人都已成粵菜食壇的宗師級人物,而若無這段跨越輩份的交誼,陳夢因的《食經》難以流傳至今,江獻珠的廚藝難以屢創新局,她祖父的太史菜,也難於現世再現並後傳了。

再從後設的觀點來看,二人是極好的搭配。陳夢因寫食講吃,雖有來龍去脈作法因由,卻不言名火候與份量,也不親自示範,不寫食譜;江獻珠卻是捲袖動手之人,是實踐者,豐富著述也多是食譜。可以說,陳夢因的理論透過江獻珠來實踐,江獻珠也從中磨練技藝、精進功力;後陳夢因也鼓勵江獻珠提筆寫作,由專欄始,及至著作等身,都成為重要的美食論述。飲食作為無法再現的物質,也因此成為文化資產,綿延傳頌。

早在1983年,江獻珠與先生陳天機、好友張蘊禮在美國共同著作了《漢饌》(Everything You Want to Know about Chinese Cooking)一書,是江獻珠在美國教學烹飪的食譜集大成;其中文著作則有將近40冊,由1992年起至2014年止,都由香港萬里機構出版。本文開頭所提《粵菜文化溯源系列》,則是她重新梳理《食經》、新增食譜的承先啟後之作。

2014年7月21日,江獻珠因肺炎逝世,享年88歲。她最知名的弟子與傳人,是現時仍活躍於香港食壇的「大師姐」麥麗敏。

推薦閱讀

美食作家高琹雯 LIZ/美食家是這樣煉成的—江獻珠(上)

最新文章

Philippe Parreno 我房間是又一個魚缸。攝影/吳滋懿

瘋狂美術館|你愛吃的鮭魚也成為藝術品了! 240家畫廊齊聚香港,走跳巴塞爾藝術展感受全城瘋藝術

2025/03/31
歐文庫柏在「混沌少年時」展現精湛演技。圖/Netflix提供

雀雀/Netflix《混沌少年時》:一鏡到底 看見當代父母的教養恐懼

2025/03/29
藝術家路易絲·布爾喬亞(Louise Bourgeois)的蜘蛛創作,基本上都與...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大蜘蛛進城了-感受藝術家有血有肉的人生

2025/03/23
IU化身六零年代人物。圖/Netflix提供

雀雀/苦盡柑來遇見你:敢愛敢恨、活出自己 讓觀眾情感投射的心靈滋養劇

2025/03/22
服務生穿梭於桌間、同桌者熱烈交談,是巴黎街頭的日常風景。圖/Ying C.陳穎提...

快速取餐、拍照打卡,還是人際互動?淺談餐飲業科技與人文的平衡

2025/03/21
《難哄》劇照。圖/擷自微博/影視劇難哄

雀雀/《難哄》:純愛劇進入「細節時代」 觸動更多觀眾的心

2025/03/15
要觀察社會文明程度,廁所是最好的指標。圖╱李清志提供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城市生活:公廁是文明社會的指標

2025/03/10
「宛如阿修羅」劇照。圖/NETFLIX提供

雀雀/是枝裕和「宛如阿修羅」:故事文本不顯過時 更添沈澱思釀的韻味

2025/03/08
本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Adrien Brody與奧斯卡最佳女主角Mikey Mad...

2025第97屆奧斯卡為什麼是《艾諾拉》大獲全勝?西恩貝克的獲獎帶來的三個啟示

2025/03/04
「喵的奇幻漂流」被看好能拿下奧斯卡。圖/光年映畫提供

馬欣/「喵的奇幻漂流」:在末日裡訴說希望的美好寓言

2025/03/03
柯佳嬿(右)、劉以豪演出「童話故事下集」,在雨中初識便一見鍾情。圖/Netfli...

雀雀/《童話故事下集》:省視女性成長路 對不同愛情模樣的需求

2025/03/01
黃銘哲在1987年創作的《翩翩起舞》。圖/姚謙提供

藝術收藏家姚謙/那個文藝時代:八零、九零年代的台北之感

2025/02/27
「肉鬆焙茶鹹蛋黃巴斯克」巧妙搭配多種食材。圖/于國華提供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寂人甜食:追求頃刻之美

2025/02/23
李浚赫(右)在「我的完美秘書」展現爹系男友魅力。圖/Hami Video提供

雀雀/李浚赫《我的完美秘書》:將親情與愛情綁定 闡述當代婚戀價值型態

2025/02/22
人類使用食用色素歷史悠久,但「天然」與「人工」的區別不足以回應日趨複雜、挑戰環伺...

Ying C. 陳穎/人為創造的天然或成未來食品業主流?從FDA禁用「赤蘚紅」食用色素談起

2025/02/20
《外傷重症中心:黃金救援》劇照。圖/NETFLIX提供

潘光中/韓劇《外傷重症中心》:體現「醫療商品化」帶來的崩潰與解離

2025/02/15
孟子義(右)、李昀銳在「九重紫」中先婚後愛。圖/愛爾達電視提供

雀雀/「九重紫」:見證清醒比瘋魔痛苦百倍的時刻

2025/02/08
結合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的絕美食器。圖/張聰提供

作家張聰/將尋常的日子浸潤美學中

2025/02/03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