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挽菓子的手,最溫柔的弧

2023/01/13 于國華

「不合理的市場價格,是給農民的懲罰!」潘彥升說,當他在台北的超級市場看到「蜜雪芒果」一顆售價300多元,心內五味雜陳。他很清楚,這顆芒果是爸爸費心栽培的成就,但出貨價格每顆只有台幣50元。

潘彥升(中)回鄉,和兩位弟弟一起協助父親經營「挽菓子」農場。圖/于國華提供
潘彥升(中)回鄉,和兩位弟弟一起協助父親經營「挽菓子」農場。圖/于國華提供

當時彥升就讀東吳大學中文系二年級。他喜歡閱讀、勤跑美術館、熱愛合唱,經常負責舉辦系上或社團活動,大學生活如魚得水。一顆芒果,市場價格是產地價格的六倍,但農民必須承擔所有的成本和風險。市場的現實令他無心念書,只想回家幫爸爸賣水果。

震撼彥升的那顆芒果,是產量稀少的「蜜雪」。台灣芒果育種專家李雪如,曾以土芒果搭配金煌芒果培育「夏雪」品種;其後結合夏雪和愛文芒果,於2013年發明「蜜雪」品種,授權屏東農民潘連進種植推廣。蜜雪芒果外皮色澤桃紅、果肉細、少纖維,帶著特殊果香,是目前台灣市場最珍貴的芒果品種。

讓蜜雪芒果成功栽培、進入市場的潘連進,就是潘彥升的父親。

畢業返鄉,彥升首先為自家農場創造品牌:挽菓子。彥升的父親採收芒果,避免指甲刮傷果皮,手掌彎成弧形的碗狀曲面托住果實。這個呵護果物的溫柔動作,總令彥升聯想到「挽」這個字。

挽菓子的芭樂也大有來頭。台灣市場原本普遍的芭樂品種是「珍珠拔」,經過農業改良場10年研究,成功育種「珍翠芭樂」,2018年授權潘連進種植。潘連進說,珍翠芭樂相較珍珠拔,口感細脆、肉厚籽少、產量高且全年品質穩定,果實保存期也更長。

做為試驗新品種的農民先鋒,潘連進藝高人大膽,因為從小隨父親種植果樹累積豐富經驗,以及家鄉新開寮的環境限制。新開寮缺水不能種稻,百年前二峰圳開通後也只能種甘蔗;不利的環境條件卻激發了當地農民的開創精神,勇於試種陌生的熱帶水果。

經營品牌首重品質,彥升對於產品和包裝都嚴格要求。挽菓子透過網路銷售禮盒,珍翠芭樂和蜜雪芒果都高過一般芭樂和芒果的市價,但彥升說,相較於種植的費心和設備投資,也只是不賺不賠。例如去年因為天候因素,蜜雪芒果品質未達理想,整批芒果都不能銷售。

屏東「挽菓子」農場裡結實的「珍翠芭樂」,是市場上稀有的新品種芭樂。圖/于國華提供
屏東「挽菓子」農場裡結實的「珍翠芭樂」,是市場上稀有的新品種芭樂。圖/于國華提供

「彥升回家幫忙,爸爸開心嗎?」我好奇發問。「應該既生氣又開心吧?」彥升笑說,爸爸希望孩子到都市得到好發展;但回來經營品牌之後,也確實感覺爸爸對於自家農產品更有自尊和自信。

在挽菓子的芭樂園,我模仿彥升指導的方式,左手掌彎成弧面包覆芭樂,右手剪斷果蒂,一顆圓滾滾的珍翠芭樂落在掌心,穩穩地感受到它的重量。原來挽一顆樹枝上的熟果,需要這樣的溫柔對待!

于國華

萬物發酵、人間有笑:文化觀察者于國華走訪大稻埕「發酵迷 Fermeny」

萬物發酵、人間有笑:文化觀察者于國華走訪大稻埕「發酵迷 Fermeny」

2020/07/06
【寫在後疫情時代】于國華/疫情過後,大家都是李子柒

【寫在後疫情時代】于國華/疫情過後,大家都是李子柒

2020/04/28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屏東長安製麵:職人文化,才是最好的設計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屏東長安製麵:職人文化,才是最好的設計

2020/11/03

最新文章

《長安的荔枝》劇照。圖/擷自微博/長安的荔枝官微

潘光中/《長安的荔枝》:以小見大、映照現實,呈現歷史題材的精神厚度與人文關懷

2025/07/26
《魷魚遊戲3》劇照。圖/Netflix提供

雀雀/《熔爐》導演 在《魷魚遊戲3》結局釋放作者精神

2025/07/21
告五人新專輯「我們就像那些要命的傻瓜」。圖/摘自臉書

樂評人袁永興/告五人 「我們就像那些要命的傻瓜」

2025/07/14
「未知的首爾」劇照。圖/Netflix提供

雀雀/韓劇《未知的首爾》:「交換」體驗人生 與自己和解的療癒過程

2025/07/12
如果米其林餐廳可以分期付款,你會願意嘗試、還是覺得該餐廳瞬間沒那麼令人憧憬了?圖...

陳穎Ying C. /吃的是面子還是裡子?你贊成分期付款吃米其林餐廳嗎?

2025/07/08
養心茶樓將酸菜魚轉換為素食,獨特創新。圖╱于國華提供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蔬食仁心:養心茶樓

2025/07/06
《狂醫魔徒》劇照。圖/Disney+ 提供

雀雀/《狂醫魔徒》進入主角的沈浸式情緒 共踏天才怪醫狂暴旅程

2025/07/05
大班樓主理人葉一南(左)與已故作家、美食評論家蔡瀾先生(右)交情甚篤。圖/葉一南...

有教養的瀟灑—懷念蔡瀾先生

2025/07/03
陳逸飛先生的作品「水鄉」。圖/姚謙提供

藝術收藏家姚謙/不要對寫實繪畫有偏見

2025/07/02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