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Uniqlo創意總監木下孝浩:放眼未來,20幾歲的經歷還不是你生命的全景

2020-03-23 14:30 游千慧

Uniqlo創意總監木下孝浩來台介紹生活風格雜誌《Lifewear》 圖/吳致碩
Uniqlo創意總監木下孝浩來台介紹生活風格雜誌《Lifewear》 圖/吳致碩

想必大部分的木下孝浩粉,從去年首刊到今年的第二期,都不忘至Uniqlo門市帶回免費的《Lifewear》回家細讀。猶記得去年訪問甫接任Uniqlo創意總監的木下孝浩,他以一襲淺藍條紋襯衫與深藍牛仔褲現身,一頭白髮搭配黑色粗框眼鏡,溫和的談吐與適度的幽默,使他予人一種自在而優雅的印象。

Uniqlo大膽拋開傳統型錄的模式,藉由木下長年的時尚編輯經驗推出《Lifewear》雜誌,讓讀者從封面插畫,到內文中跑遍世界各地的生活報導,下意識對Uniqlo之產品與精神產生全新觀感。以下讓我們從木下的訪談內容,一起認識這位溫文儒雅、毫無架子的時尚總監。

木下孝浩(中)去年來台參與《Lifewear》首刊座談會。 圖/吳致碩
木下孝浩(中)去年來台參與《Lifewear》首刊座談會。 圖/吳致碩

500:木下孝浩先生決定投入文字編輯行業,是否有確定的時間點?

木下孝浩(以下簡稱木下):大學時代唸經濟系,那時候對該科系的興趣不大,唯一有認真參與的課程是讀書會——每週都要針對一本書提出報告和同學分享,只有那件事我很有熱忱,也認真地做報告,其他關於經濟相關的內容幾乎都不太記得了(笑)。

但讀書報告的練習在我學生時期影響我很多,如何傳達並帶給他人影響的這件事很有趣,那門課給我日後的發展許多啟發。大學剛畢業(約23歲左右),隨即進入出版社《MEN'S CLUB》工作,那是日本第一家男性時尚雜誌,我做了六年的編輯工作,是以比較傳統模式作業。那時是1980年代後半期,也是日本泡沫經濟的尾聲。

500:從1980年代擔任編輯至今,是否有印像深刻的觀察或特別強烈的衝擊?

木下:近期受到的衝擊,是感受到快時尚(Fast Fashion)的炫風帶給大眾很深的影響,很多東西都用完即丟,時尚潮流的進退非常快。我覺得這對品牌、時尚或人們對衣物的觀念都大有衝擊。

所以對現在的品牌來說,環保意識是當代我們亟需重視的議題。這個部分跟1980、90年代泡沫經濟的大量消耗,各種層面都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500:木下先生不使用手機,是否與泡沫經濟後,快時尚的消耗概念有關?

木下:其實我不用手機最重要的原因,是覺得大家都拿一樣的東西、聊一樣的話題,這個現象本身很奇妙。我想跟這些保持一點距離,用客觀一點的眼光看待。當然手機是很方便的產物,但我對於全民共識、全民共通話題這種東西,還是覺得該保持一點懷疑,以及保留一點自己的想法。

500:之前您提過有固定款式的衣著偏好,不知您如何維持某種原則的驅力?

木下:我的小孩現在8歲,他喜歡一直做同一件事,有其父必有其子,他跟我小時候非常像,我們都很喜歡一直做一件很喜歡的事,可能來自同一種天性上的執著。

500:如果您可以對25歲的自己說一句話,會想跟他說什麼?

木下:其實我在《POPEYE》時曾做過一個特輯,讓大家談談想對20歲的自己說什麼。我自己很喜歡那一期,在日本,20歲就是少年人轉成年的年紀,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人生的轉淚點。

如果要我對25歲的年輕人說點什麼,我想說,20幾歲你正在想的事,或著手進行的事都不會是你未來的全部,當然年輕時可以去經驗很多事,那些絕對會成為你30歲、40歲的人生養分,但畢竟那只是一段過程。就像我25歲的時候,肯定想不到有一天我會進Uniqlo(ユニクロ)工作,所以不用把眼前的事想得很死,把自己的格局做小了。

500:您打造給大眾閱讀的理想生活,與您本身喜歡的生活風格是否概念相同?

木下:我做雜誌是不想說謊的,所以我個人的理想生活,以及我對社會的呈現,全部很真實地呈現在我做的雜誌裡。所以我所雜誌上傳達的,與我自己的理想生活一樣。

500:關於實踐理想生活,能否給年輕人一些建議?

木下:第二期的《LifeWear》雜誌主題,題目正好是「宜居生活」,裡面就提到許多我認為理想的生活方式、形態,大家不妨去讀第二期《LifeWear》內容,即能完整讀到我心目中的理想生活。

500:工作之外,有沒有投入時間在其他興趣上?

木下:長年來我都喜歡戶外活動,其中最喜歡登山健行,像是自己背個背包就到山裡過兩、三天再回家,聽起來好像很孤獨的活動(笑)。但平常工作,身邊充滿各式各樣的人,所以也需要獨處的時間。

我覺得行走是可以專注思考事情的時間,所有偶爾下班,需要走兩個小時的路程回家,我會選擇邊走路邊專心思考一些事。

Profile

木下孝浩自大學畢業即從事男性時尚雜誌《MEN'S CLUB》編輯工作。2012年接手《POPEYE》的總編,帶起一代「City Boys」美式流行風潮。2018年,木下孝浩從《POPEYE》離職後加入UNIQLO,擔任品牌創意總監。至今已出兩期的UNIQLO自製刊物《Lifewear》,將UNIQLO品牌精神展開全新的定位。

最新文章

許茹芸《適合相愛的時辰》:乘風破浪之後 芸式唱腔再創事業新高度。圖/KKLIVE...

許茹芸《適合相愛的時辰》:乘風破浪之後 芸式唱腔再創事業新高度

2023/09/22
Fermi Pasta創辦人James Sharman,在「Pasta Bar」...

【質青創業】 Fermi Pasta創辦人、星級主廚James Sharman:供應「真食物」,讓我每天晚上睡得安穩

2023/07/13
林幼航性格開朗樂天,但面對工作卻又相當務實穩健。攝影/沈昱嘉  ※ 提醒您:禁止...

【質青創業】不只是喝酒 「米凱樂」共同創辦人林幼航:精釀啤酒教會我們生活

2023/05/26

祥雲龍吟後再出發 稗田良平要做出寫上自己名字的料理

2023/05/08
路由藝術創辦人洪緹婕。記者李政龍/攝影

【質青創業】創業沒在怕 只為人生開心 首位在台北、紐約兩地開畫廊的台灣女孩洪緹婕

2023/04/27
Nick有世界頂尖調酒大賽台灣區冠軍頭銜。記者王聰賢/攝影  ※ 提醒您:禁止酒...

【質青創業】調酒冠軍的Bar Mood Taipei Nick Wu不只站在吧台後

2023/04/26
黃婷寫過200多首華語歌曲,丁噹的「猜不透」便是出自她手。記者王聰賢/攝影

「一直走就不怕孤獨了」作詞人黃婷專訪:一切都是從追星開始

2023/04/15
潘貝寧2006年以永續理想出發,創立服裝品牌「DEPLOY」。攝影/吳致碩

永續的先行者 「DEPLOY」創辦人潘貝寧 為時尚產業掀起革命

2023/03/23
鴉先知(右)和粘為東期望能透過桌遊,讓更多人感受動腦樂趣,也拉近人與人間的距離。...

好玩就是一切 鴉先知 粘為東 打造桌遊樂園 重燃人與人之間的溫度

2023/01/31
睽違多年推出首張專輯《明室Silver Lining》,洪佩瑜整合過去幾年身心內...

歌手洪佩瑜:表演的瞬間,身體很誠實

2022/12/12
敏迪在2021年全職投入自媒體,那年他經歷了頻道的低潮與高峰到來震撼。圖/吳致碩...

「敏迪選讀」敏迪:最低谷時迎來高峰,了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節奏(下篇)

2022/11/08
「敏迪選讀」平台創辦者敏迪。圖/吳致碩攝影

「敏迪選讀」敏迪:「害怕被丟掉」的不安全感,從小到大我是一個很需要掌聲的人(上篇)

2022/11/07
Willson在2016年創辦了Double V,展開義式冰淇淋的創業旅程。圖/...

【質青創業】Double V主廚暨創辦人Willson從理工男的甜蜜轉身:你所經歷的都不會白費

2022/11/02
設計師Peter Wu覺得「當衣服上放著自己的名字,這就是我生出來的小孩,當別人...

【質青創業】設計師Peter Wu堅持低調風格:當別人不同意你做的東西,或不感興趣,就要學會接受不同批判或質疑的聲音

2022/11/01
出身江蘇的鄭興,畢業後來台念研究所,追尋著音樂夢,邊讀邊創作了第一張專輯《忽然有...

創作歌手鄭興:清楚自己奮鬥的目標,本身就是一件難能可貴的事情

2022/10/11
越南新住民、烘焙老師卞柔勻。記者吳致碩/攝影

【新北十影響力人物出爐】卞柔勻:繽紛果凍花瓣中找到新世界

2022/10/10
甘樂文創執行長林峻丞。圖/吳致碩攝影

【新北十影響力人物出爐】林峻丞:生命就像一塊麵包,要拿來追求價值而非價格

2022/10/10
曾獲得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大獎、被譽為「設計教父」的陳俊良。記者王聰賢/攝影

【新北十影響力人物出爐】陳俊良:影響力是愈在地就愈國際

2022/10/10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