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作家蔣勳:回看25歲的自己,感謝那時在巴黎

2020-11-30 20:00 錢欽青、袁世珮

海明威曾說過:「如果你夠幸運,在年輕時待過巴黎,那麼巴黎將永遠跟隨著你,因為巴黎...
海明威曾說過:「如果你夠幸運,在年輕時待過巴黎,那麼巴黎將永遠跟隨著你,因為巴黎是一席流動的饗宴。」蔣勳說,現在懂得這句話了。 圖/陳立凱攝影

73歲的蔣勳散發著智慧與溫潤,回首近半個世紀前、自己25歲時的狂狷年代,彷彿夢一般,那是「流浪、反體制,追求一個說不清楚的自己」。

啊~巴黎

那是1972年的10月,蔣勳在松山機場告別哭得像生離死別的父母,經香港轉印度航空到德里,再飛倫敦轉巴黎。那個年代的辛苦旅程,漫長的40小時,青年蔣勳到了巴黎,從而影響了一生。

海明威曾說過:「如果你夠幸運,在年輕時待過巴黎,那麼巴黎將永遠跟隨著你,因為巴黎是一席流動的饗宴。」蔣勳說,現在懂得這句話了。

剛落地的蔣勳婉謝接機同學說先休息的建議,直奔艾菲爾鐵塔,在黃昏時拾級而上,一面爬樓梯一面喘大氣,看到腳下的巴黎一直在變、塞納河愈來愈遠,初來乍到的巴黎新鮮人愈來愈興奮,到了頂端,彷彿對著19歲時也在巴黎的畢卡索,蔣勳說:「巴黎,我來了。」

「那是25歲才會做的事,現在覺得好瘋狂,可是真是開心。」蔣勳常常跟朋友說,一生一定要走一次上艾菲爾鐵塔,走的,不是搭電梯,因為這個城市太特別。

巴黎美,但蔣勳認為不只是建築或人美,還有一種「自由」,尤其對那個年代從台灣出去的孩子衝擊更大。他記得,當他打開行李箱,發現父親替他準備了60把牙刷,媽媽則把各色縫衣線捲在紙上,教他如何補破衣。

走過戰亂年代的父母,擔心著遠行的兒子。而年輕的蔣勳走進巴黎,突然發現自己置身於一個嬉皮後期的年代,所有年輕人自在做自己,他忽然覺得可以為所欲為,想在塞納河邊睡一個晚上就去睡,或者像他的同學那樣,在歌劇院的樓梯上醉倒了,早上揣著好多法郎醒來,估計是潦倒形狀招來的施捨。

蔣勳說:「這些事情,25歲不做,以後也不會去做了。真的就是25歲,因為那時的你沒有什麼東西可以丟掉。」

革命的年代

巴黎從1968年開始常有學生運動,蔣勳1972年在那裡上課時,還常聽到爆炸聲,仍然是一個不穩定的時代。他原本嚮往巴黎藝術學院那些古典的希臘雕刻與建築,一見卻嚇一大跳,每座雕像上都被紅油漆噴上「révolution」(革命),打破了他對巴黎古典美的所有想像,但是後來的他,很感謝那時候。

蔣勳回憶,當時的「革命」,是帶有「推翻一切」的意義,顛覆所有權威,沒人在意讀書、考試或學位,年輕人都在流浪,在街邊抽大麻、喝酒,滿街都是韓波(Arthur Rimbaud)的照片,那個17、8歲寫詩名動巴黎的詩人,名句「La vie est d'ailleurs」後來成為米蘭昆德拉小說名字「生活在他方」。

這個標語至今在巴黎街頭還常得見。蔣勳說,「La vie est d'ailleurs」指的是「生活還有其他樣貌」,人可以有別的方式活著。

巴黎這樣的反叛精神,從19世紀末的叛逆、波特萊爾的叛逆、韓波的叛逆、高更的叛逆,累積下來,是值得反省跟思考的東西。蔣勳說:「我到今天,身上還都帶著這個,所以我感謝我的25歲,因為在巴黎。」

巴黎美,但蔣勳認為不只是建築或人美,還有一種「自由」,尤其對那個年代從台灣出去的...
巴黎美,但蔣勳認為不只是建築或人美,還有一種「自由」,尤其對那個年代從台灣出去的孩子衝擊更大(1974年攝於聖母院) 圖/蔣勳提供

去冒險吧

在張揚著革命熱血氣息的巴黎,來自台灣的乖乖牌還有所顧慮,不太敢走出去。於是老師不同意了,來巴黎半年,怎麼可以不出去走走?

這位老師從巴黎開了一天一夜的車,將蔣勳載到了瑞士邊界放下。那裡有許多年輕人在路邊舉著大拇指搭便車。

老師說:「你要寫米開朗基羅,你怎麼可以不在25歲時,在他的雕像前面痛哭失聲?如果沒有這種感覺,你不要寫米開朗基羅。」蔣勳聽到了,他真的自己去到了佛羅倫斯,在米開朗基羅的大衛像前、四件奴隸雕像前,痛哭失聲。

當他在雕像前流淚的時候,有一個老先生拍拍他說:「我年輕時候也做過這件事。」蔣勳發現,這就是他的快樂,是巴黎,讓他敢於走出去。

那時的他,像許多窮學生窮旅行一樣,一點點現款要塞來塞去,與一群人住在青年旅舍大通鋪裡,看著日本人脫褲脫鞋找藏到不知去向的現鈔、和志同道和的朋友同行一段,「人生是一個很長的旅途,其中一段會有人陪你走其中的一段,他們跟你分擔路上的孤獨、憂傷,也分享某些快樂。」

蔣勳記得在那第一次的搭便車經驗裡,老師其實躲在一旁,看著這羞澀膽怯的台灣學生,攔下一部車就立刻鑽了進去。而蔣勳也的確不擇對象地搭到一名酒鬼的車,卻又成了一段特別的回憶。

那是一位在瑞士工作的威尼斯人,周末開車返家,一路醉醺醺地為第一次載到的東方人,說著漢尼拔大將、拿破崙的故事,背景是超大聲量的歌劇。

酒鬼和東方學生,在酒氣與歌劇聲中交流,司機興起,主動提議帶著蔣勳到威尼斯,可是米蘭就要到了,達文西的「最後的晚餐」在等著朝聖者。蔣勳在交流道下車,哼著「離家五百哩」,翻著地圖找最近的青年旅社。

「忽然覺得自己膽子好壯,就是真的走出去了,以前所有的恐懼、爸媽講的那些危險,原本都在腦海裡面,但一旦走出去,就不怕了。」蔣勳在義大利待了一個月,從米蘭、威尼斯,到帕都瓦去看喬托的畫,到佛羅倫斯、再到聖方濟的家鄉阿西西、那不勒斯。

那次之後,蔣勳沒事就站在交流道搭便車,別人身上掛的都有明確的目的地,只有他寫「N'importe ou」(哪裡都可以)。外國人很好奇,蔣勳就說了柳永的故事:「今宵酒醒何處?」

那是千年前、東方版的流浪。

落在巴黎的金幣

如青春之一去不復返,蔣勳後來重回巴黎,感覺也不再相同,藝術學院變得好乾淨,每座雕像都洗的乾乾淨淨,黑黑的聖母院也亮麗了,一切都優雅起來,「我在想,我是不是很幸運,是在72年到76年在巴黎,那個年代的城市是那樣的一個城市,所以我也帶著那樣的記憶回來。」

現在再回巴黎,他還是像當年那樣,買一瓶紅酒,穿著夾腳拖,就跑到塞納河旁邊,枕著一本詩集、或許睡一個晚上。那些荒唐的25歲、反體制的革命年代,是蔣勳經歷過的巴黎。

有人問他,為什麼老要回巴黎?蔣勳說:「我不是回巴黎,我是回到我的25歲,我有一個一直握在手裡的金幣,還掉在街角,我想去找回來。」

嬉皮與革命的年代不再,現在的25歲年輕人,可以帶著「金幣」到哪裡呢?蔣勳說,現在的年輕人很有主見,很知道要做什麼,「如果不知道,那也就算了。何必要救一個25歲還要爸媽在旁邊嘀嘀叨叨的人?」

所以,年輕人,試著自己走出去,否則蔣勳會說:「爸爸媽媽在旁邊的25歲,不叫25歲,你根本已經死定了。」

蔣勳發現,是巴黎,讓他敢於走出去。(1974年攝於凡爾賽) 圖/蔣勳提供
蔣勳發現,是巴黎,讓他敢於走出去。(1974年攝於凡爾賽) 圖/蔣勳提供

◎ 責任編輯:翁家德

推薦閱讀

雲門藝術總監鄭宗龍:在最危險的時刻做好準備,趁燈都熄滅時,有個新的開始

最新文章

林幼航性格開朗樂天,但面對工作卻又相當務實穩健。攝影/沈昱嘉  ※ 提醒您:禁止...

【質青創業】不只是喝酒 「米凱樂」共同創辦人林幼航:精釀啤酒教會我們生活

2023/05/26

祥雲龍吟後再出發 稗田良平要做出寫上自己名字的料理

2023/05/08
路由藝術創辦人洪緹婕。記者李政龍/攝影

【質青創業】創業沒在怕 只為人生開心 首位在台北、紐約兩地開畫廊的台灣女孩洪緹婕

2023/04/27
Nick有世界頂尖調酒大賽台灣區冠軍頭銜。記者王聰賢/攝影  ※ 提醒您:禁止酒...

【質青創業】調酒冠軍的Bar Mood Taipei Nick Wu不只站在吧台後

2023/04/26
黃婷寫過200多首華語歌曲,丁噹的「猜不透」便是出自她手。記者王聰賢/攝影

「一直走就不怕孤獨了」作詞人黃婷專訪:一切都是從追星開始

2023/04/15
潘貝寧2006年以永續理想出發,創立服裝品牌「DEPLOY」。攝影/吳致碩

永續的先行者 「DEPLOY」創辦人潘貝寧 為時尚產業掀起革命

2023/03/23
鴉先知(右)和粘為東期望能透過桌遊,讓更多人感受動腦樂趣,也拉近人與人間的距離。...

好玩就是一切 鴉先知 粘為東 打造桌遊樂園 重燃人與人之間的溫度

2023/01/31
睽違多年推出首張專輯《明室Silver Lining》,洪佩瑜整合過去幾年身心內...

歌手洪佩瑜:表演的瞬間,身體很誠實

2022/12/12
敏迪在2021年全職投入自媒體,那年他經歷了頻道的低潮與高峰到來震撼。圖/吳致碩...

「敏迪選讀」敏迪:最低谷時迎來高峰,了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節奏(下篇)

2022/11/08
「敏迪選讀」平台創辦者敏迪。圖/吳致碩攝影

「敏迪選讀」敏迪:「害怕被丟掉」的不安全感,從小到大我是一個很需要掌聲的人(上篇)

2022/11/07
Willson在2016年創辦了Double V,展開義式冰淇淋的創業旅程。圖/...

【質青創業】Double V主廚暨創辦人Willson從理工男的甜蜜轉身:你所經歷的都不會白費

2022/11/02
設計師Peter Wu覺得「當衣服上放著自己的名字,這就是我生出來的小孩,當別人...

【質青創業】設計師Peter Wu堅持低調風格:當別人不同意你做的東西,或不感興趣,就要學會接受不同批判或質疑的聲音

2022/11/01
出身江蘇的鄭興,畢業後來台念研究所,追尋著音樂夢,邊讀邊創作了第一張專輯《忽然有...

創作歌手鄭興:清楚自己奮鬥的目標,本身就是一件難能可貴的事情

2022/10/11
越南新住民、烘焙老師卞柔勻。記者吳致碩/攝影

【新北十影響力人物出爐】卞柔勻:繽紛果凍花瓣中找到新世界

2022/10/10
甘樂文創執行長林峻丞。圖/吳致碩攝影

【新北十影響力人物出爐】林峻丞:生命就像一塊麵包,要拿來追求價值而非價格

2022/10/10
曾獲得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大獎、被譽為「設計教父」的陳俊良。記者王聰賢/攝影

【新北十影響力人物出爐】陳俊良:影響力是愈在地就愈國際

2022/10/10

【新北十影響力人物出爐】楊力州:期許新一代能翻越社會議題的高牆

2022/10/10
45歲才開始學織布的高秋梅,與志同道合的夥伴一同尋回幾乎要失傳的泰雅族織布技藝。...

【新北十影響力人物出爐】高秋梅:跟著繽紛織布走一趟文化尋根之旅

2022/10/10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