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盤2022/將來銀行打造專屬服務,每個人都值得用心對待
結合金融、科技與設計美學的新世代純網銀「將來銀行」,不僅是第二屆「500盤」的協力夥伴,更會替每位用戶打造專屬的獨創服務,讓每個人都值得被用心對待,落實普惠金融,為新世代打造最貼心、有感的金融服務。
從個人帳號開始,將來銀行獨創每位用戶可以「帳號自由選」,10碼銀行帳號由個人自己挑選,包括紀念日、幸運數字等皆可,再也不用擔心忘記帳號。使用將來銀行App,也有「App內自由查卡號」服務,網路購物時,再也不用一直輸入卡號,透過App可直接查詢,複製貼上即可完成下單,搶秒殺商品、演唱會門票時超好用。
推出的獨創「N倍券」,提供一定額度內的「利息放大」,還能自由決定何時讓利息再放大,對於資金調度上來說,更具彈性,還能獲得最大的收益。
而一時找不到卡就要辦掛失,往往是現代人的痛點,將來銀行直接提供「App一鍵自由開關卡」的貼心服務,可透過App輕鬆將卡片的支付及提款功能鎖起來,此時再來慢慢想到底是遺失了,或是放在哪個外套口袋忘記拿出來,不然掛失卡片後才發現就在褲子口袋內,要負擔補卡費用不說,連綁定的網路服務都要重新輸入來綁定卡號,真心好麻煩。
將來銀行未來也要推出國內純網銀首見的網路投保服務,是國內三家純網銀中,首家獲准可開辦保險業務的佼佼者,因純網銀沒有實體分行,均是以科技方式及管道來推薦使用者需要的產品及服務,將來銀行將致力於將需求的主導權回歸給客戶本身,客戶挑選保障時不用過度保險,協助客戶「買對不買貴」,並依客戶需求智慧推薦客戶真正需要的保障。將來銀行將透過情境式及圖像化的方式,協助客戶從本身的利益出發,避免客戶浪費冤枉錢買到不需要的保障。
「選一個你從未有過且嶄新的將來」,是將來銀行命名的感性訴求。這個開業半年隨即撩起生活圈旋風的純網路銀行,用前所未有的顛覆性,推倒傳統金融臨櫃式的繁瑣與隔閡,讓銀行成為掌中APP的便利存在。背後的夢幻設計團隊,一舉囊括了「dosomething studio」創意總監王宗欣、「基礎創意」創意總監張嘉倫,及「究方社」創意總監方序中等三大台灣設計界知名領導者,用金融界難得一見的逆襲美感,一舉拿下質感人士的眼球注目度。
第二屆500盤 The 500 Dishes Award 2022合作夥伴|台北101、中國信託銀行
指定用酒|百富單一麥芽威士忌
指定用車|Honda Taiwan
協力夥伴|將來銀行 NEXT BANK、Babu Long 巴部農天然鹼性礦泉水、丸莊醬油、永豐餘生技Green&Safe、B TERMINAL 航棧
贊助夥伴|甲桂林廣告股份有限公司、京懋建設機構、國雄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富宇建設機構、櫻花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場地協力|台北晶華酒店
第二屆【500盤】2022 特別報導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最新文章
-
500盤2023!什麼是500盤?500盤怎麼選?碗盤差在哪?500盤問題總整理
2023/09/20 -
台灣觀點美食評鑑-第三屆500盤2023得獎名單9/28正式揭曉 50位評審名單曝光
2023/09/19 -
唯一蟬聯日本16年米其林三星的日本料理,神田裕行:做料理其實比你想的更科學
2023/04/30 -
CÔTE À CÔTE捕獲宜蘭山海味 打造新派鄉土料理
2023/04/14 -
500盤封面人物/專訪人氣樂團告五人:「宜蘭的有趣,我們最在意」
2023/04/09 -
500盤海外篇/法國唯一米其林中餐廳:巴黎香格里拉酒店香宮行政主廚李森連續8年摘一星
2023/03/05 -
500盤2022/國際名廚江振誠:和米其林不同 500盤跳脫框架展現台灣飲食日常
2022/10/03 -
500盤2022/評審韓良憶:選菜跟著心走 500盤看見台灣人真正的口味
2022/10/03 -
500盤2022/在地、原創伴手禮 一如500盤「精彩豐富」
2022/10/03 -
500盤2022/生活中的好滋味 Green & Safe、巴部農、丸莊醬油、航棧綠洲
2022/10/02 -
500盤2022/將來銀行打造專屬服務,每個人都值得用心對待
2022/10/02 -
500盤2022/第二屆500盤榜單揭曉 名人齊聚星光大道
2022/10/02 -
500盤2022/蔣雅淇:500盤接地氣 拼湊台灣美食藍圖 打破國際評鑑限制
2022/10/01 -
500盤2022/評審對500盤的期許
2022/10/01 -
500盤2022/6家人氣餐廳、7大經典名菜輪番接力 500盤晚宴驚喜連連
2022/10/01 -
500盤2022/老餐廳、離島美食被看見 在地視角與米其林大不同
2022/10/01 -
500盤2022/李明璁:500盤不只是個話題,是台灣在地的美食推薦
2022/09/30 -
500盤2022/詹偉雄:500盤就是50位評審的500個故事
2022/09/30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