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優人物】葉裕清 只買第一名 就永遠不想丟東西

2018/04/29 錢欽青、袁世珮

葉裕清在台北過著南洋大少的生活。 楊萬雲/攝影
葉裕清在台北過著南洋大少的生活。 楊萬雲/攝影

跟著屋主的腳步,一出迷你電梯,視線立刻受到撞擊,是東方的圓桌、工業風的燈,中式的旗袍壁飾、殖民風的四腳浴缸,中式的屏風、非洲的擺飾,圍繞著要用愛馬仕毯子遮掩破裂處的皮沙發,各種中西舊物混搭。

葉裕清說:「我就是喜歡老東西,從小就有老靈魂。」

反極簡 就是愛歲月痕跡

四柱床的床頭板是誥封夫人的匾。 楊萬雲/攝影
四柱床的床頭板是誥封夫人的匾。 楊萬雲/攝影

想像這位屋主人,醒在四柱床上,床頭板是誥封夫人的匾,剛醒的眼睛,看到長窗外的芒果樹和玉蘭花,打開窗,就可以摘到芒果、聞到花香。在台北,彷若醒在曼谷。

葉裕清認為,以「殖民風格」形容這個家,並不精確,他下的定義是:「極簡的相反」,或者說「有歲月痕跡的反極簡」。

「我喜歡的老東西都要比我老,我不是為了增值而買老東西。」葉裕清站在滿室多而有序的寶貝中間,先聲明,有些老東西是他出生前就有的,是葉爸爸愛買。

父親愛中國風,兒子後來弄些「奇奇怪怪」、非洲的東西,多年下來,家裡盡是收藏,一樓原先租給藝廊的空間,塞著滿滿的櫃子、桌子、各種擺飾,但也不是都自用,有些是為了各種計畫的不時之需。

簡單的鐵架,書排上去漂亮就好;別人喝完的酒瓶,他撿回當擺飾。「我的東西都沒有收藏品級的,都只是裝飾品,放10年也不會漲價。」葉裕清笑說:「捨不得用的東西,我不太買。」

古著風 牛仔褲不老不穿

Levis 401為女性生產的最老一件牛仔褲。 楊萬雲/攝影
Levis 401為女性生產的最老一件牛仔褲。 楊萬雲/攝影

「我現在穿得跟我高中時一樣。」因為葉裕清的喜歡,從一而終,「不是現在喜歡,而是我從小喜歡、現在沒變。流不流行?不關我的事。」

葉裕清笑說:「不帥的人不能變帥,但要有自己的型,不像金城武,只好稍微認真一點找出型。」他都挑最破舊的牛仔褲,曾自己拿針線包給褲子補丁,五顏六色,「有時候連我自己都覺得穿得很像流浪漢,怕入境出境的時候被刁難。」

他基本上只穿Levis501一款牛仔褲,那是初中愛上就不改的,不穿1970年後的501,「我喜歡的是沒改變生產方式的501,非常老,穿上後泡進浴缸裡,讓褲子縮水成你的樣子,那才是我喜歡的。」他的牛仔褲,就不再洗了。

5、60件牛仔褲中,最老的是1920年的501,將近百年。葉裕清透露,去年聽說Levis宣布找到了為女性生產的最老一件牛仔褲「Meet Viola」,編號401,是30年代的實驗原型,非常少量,量產時已改為701。

「我發現,我也有。」葉裕清說。Levis得知後很驚訝,他那條「世界唯二之一」甚至更完整。如此珍貴,還是供起來吧?他笑:「我買來不穿,放在櫃子裡,不是更貴嗎?照穿。」

他最老的下著是1890年的一件德軍的褲子。他那堪比服飾店的衣帽間裡,還有一整排的皮衣。那是10年前帶女兒去日本住一個月,發現「小時候喜歡的東西都還在那裡」,而原本買不起的他如今有實力了,一口氣買了7件。有件毛毛的30年代皮衣,拿起來幾乎要碎化了,每次穿都要縫,是100萬日幣買的。

只要老,牌子其次,「我喜歡的樣子,誰幫我生產出來,我就跟你買,不管這白襯衫是Uniqlo或Versace做的。」葉裕清說:「不是品牌、而是那個東西吸引我,而我一旦用了,大概就不太願意換牌子。」

他喜歡穿同樣的球鞋,不是因為現在流行,而是因為從小就穿這樣的球鞋,現在穿的All Star是1960、70年生產的,不穿2000年以後的新款Converse,只穿黑或白色,新鞋要先踩髒。

什麼都要舊,南橋水晶肥皂從小用到現在,洗澡、洗頭一併處理。甚至還沒老花就先買了老花眼鏡,10幾年前在威尼斯買的一副眼鏡,鏡腳斷了也捨不得丟。

什麼東西一定要新?他想了很久:「我當然沒有買過舊的內衣褲、舊襪子。」

老味道 家中不用白砂糖

葉家風格,只能說是「反極簡」。 楊萬雲/攝影
葉家風格,只能說是「反極簡」。 楊萬雲/攝影

同樣地,葉裕清愛老味道,從小愛吃的口味不變,除了自己開的6、7間餐廳外,只會輪流去固定的店家,不太去新開的店。在外挑口味,他說:「如果大眾口味喜歡甜,那我就是一個非常討厭大眾口味的人。」菜不夠鹹,他會罵人;菜太甜,他直接走人。

愛吃也愛煮,葉裕清的第一拿手菜是牛排,特別的是,他的牛排非常佛羅倫斯、但配菜非常鐵板燒,竟然搭的是黃豆芽。無錫排骨、白酒蛤蠣、新學的紅酒煮義大利麵,都是拿手菜。

也吃過分子料理這種華麗的東西,但好奇過後,要的就是乾煎一條魚、一塊牛排,什麼都不要放。葉裕清的養生學是:「在好吃的前提下,挑健康一點的來吃。」但他的健康定義較特別,覺得豬油和肥肉最健康,只堅持家中和自家餐廳不准用白砂糖。幸而健康檢查的數字都很漂亮。

金錢觀 不買第二名東西

古著的吊牌也都收著。 楊萬雲/攝影
古著的吊牌也都收著。 楊萬雲/攝影

會買、又不計算「增值」,「葉氏經濟學」下:衣服買了就會一直穿,1萬元的襯衫若穿180天,分攤下來就不貴;300元的衣服不穿,那就是貴。

他舉例,如果負擔得起30萬元的沙發,絕對不要到賣場後,買了21萬的打折款,回家後天天想30萬元的那一張沙發,「我不買第二名的東西。如果我只負擔得起買第二名,我也會買那個等級中最好的,這樣就永遠不會想丟東西。」

但葉裕清也笑說,這樣也有麻煩,一只馬桶跟著他搬了3次家,只因別處找不到這種方方正正、「就是長得像馬桶」的馬桶。他不喜歡摩登、流線型、很設計感、設計師名字掛在旁邊的馬桶。

這樣算來,葉裕清其實很省,「我喜歡的東西是被時間考驗過的。我不曉得現在很摩登的東西,3年後會不會看膩,但我家裡的東西都看不膩,都捨不得丟。」

「我皮衣買過2000元的,也買過2000美金的。」葉裕清說:「如果我負擔不起卻借錢去買,那就是神經病。如果負擔得起,我這麼努力工作還不能享受,那我賺錢幹什麼?」安坐滿室寶貝中,這位南洋大少結論:「所以我是很捨得花錢,並不是我很有錢。」

這只玉象是葉爸爸的收藏。 楊萬雲/攝影
這只玉象是葉爸爸的收藏。 楊萬雲/攝影

古著哪裡買?跳蚤市場尋寶

●葉裕清分享逛跳蚤市場的秘訣:「沒想買什麼,但看到了今天不買而下周來絕對買不到的東西就出手,這才是逛跳蚤市場的主要理由。」他就是這樣逛東南亞最大跳蚤市場、曼谷恰圖恰周末市集。

此外,如果在3000和2100元的牛仔褲之間選擇了便宜的,很可能前者在別處是3萬元,而後者在他處還是2100元。葉裕清就曾以3000元買到別處要10萬元的牛仔褲,也在跳蚤市場買過10萬元牛仔褲,「我不是去撿便宜,我是去尋寶。」

他最近還常網購,跟一位日本老師傅(IG:nest of manure)買古著。一件紅格西裝、黑棉背心,老的有格調,老師傅會在古著上再加些補丁、換掉內裡,還在長長的吊牌上以手寫字寫下衣服的前世今生。

進入優人物臉書」,觀賞更多影音報導。

深度圖文專題-優人物/葉裕清

最新文章

田原諒吾是個敢於大聲說出宣言的男人:「我就是在前往拿下米其林三星的路上,我絕對會...

【優人物】logy主廚田原諒悟的野望: 鎖定米其林三星

2025/05/11
李依錫從業30年來不斷自我投資、成長,讓法朋不只是一家烘焙店。記者沈昱嘉/攝影

【優人物】最好的投資是自己 李依錫打造甜點界的法朋傳奇

2025/03/30
楊双子還有很多想寫的東西,還有想跟社會對話的內容。記者沈昱嘉/攝影

【優人物】雙胞胎的人生與寫作灌注於一人 楊双子的文學漫遊錄

2025/03/09
渡邊貴義在壽司傳統的架構下加入自己的創意。記者吳致碩/攝影

優質系/劇場型壽司秀之王 渡邊貴義登台客座

2025/01/24
平路說:「我一直相信文化是個非常好的加法,可以把各種善意加在一起,也只有透過文化...

【優人物】因為寫作 變成更好的自己 作家平路:參考座標就是這個島

2024/12/08
劉小東是中國當代現實主義代表畫家之一。記者沈昱嘉/攝影

【優人物】以畫筆紀錄時代 大陸畫家劉小東筆下的媽祖遶境

2024/11/17
巴奈想要把「當原住民」的能力活回來。記者沈昱嘉/攝影

【優人物】巴奈以歌聲和世界溝通 探尋身為原住民族的母體文化

2024/10/06
江欣宜自小就追求美感,相信空間能改變一個人的人生。記者沈昱嘉/攝影

【優人物】江欣宜:空間能創造出全新的自己 以優雅、古典、巴黎風格登頂豪宅御用室內設計師

2024/08/04
宋毅設計品味空間,也能享受品味生活。記者沈昱嘉/攝影

【優人物】宋毅:讓店面變得實用、美觀、有效率 商業空間設計教父宋毅的時尚生活美學

2024/07/07
翁倩玉(右)與建築師哥哥翁祖模(左)從小感情深厚。記者李政龍/攝影

【優人物】翁祖模的建築 X 翁倩玉的版畫聯展:永遠張開翅膀保護妹妹的翁家兄妹情

2024/01/26
黃韻玲從音樂精靈到音樂農夫,將曾經受過的照顧回饋歌壇。記者王聰賢/攝影

【優人物】黃韻玲 從音樂精靈到音樂農夫 打造北流為音樂沃土

2023/12/31
詩人楊澤自導自演自傳作家紀錄片《新寶島曼波》,寫一場大夢。記者王聰賢/攝影

【優人物】 楊澤 以電影說寶島曼波夢 走過副刊黃金年代的老文青

2023/12/10
李連杰不留戀過往的武術大師或電影明星風光,他的人生有不同的追求。記者沈昱嘉/攝影

【優人物】李連杰|如冰箱裡的冰 歸真到佛陀本性 從小我、大我到無我的佛法探尋之路

2023/11/18
張杏如帶領信誼基金會走過46年。記者沈昱嘉/攝影

【優人物】呵護學前教育46年 信誼基金會董事長張杏如:就是做點利他的事

2023/10/29
林一峰是蘇格蘭雙耳酒杯執持者協會「執杯大師」,深諳威士忌的一切。攝影/沈昱嘉  ...

【優人物】知識性品飲的先行者 林一峰的威士忌釀造夢

2023/10/15
劉若瑀對許多事物都有獨特的看法,豁達也入世。攝影/沈昱嘉

【優人物】劉若瑀 順著生命之流 讓「優人神鼓」浴火重生

2023/10/08
2014年創辦「臺灣吧」至今,蕭宇辰仍未忘記初衷,持續在體制外為教育開創不同可能...

【優質系】一本漫畫的歷史啟蒙 蕭宇辰 要讓「臺灣吧」陪更多孩子長大

2023/09/24
退休後的鄒開蓮活力十足,繼續發揮影響力。記者沈昱嘉/攝影

【優人物】鄒開蓮:行於水上的玫瑰 分享職涯30年心法:勇敢說yes

2023/09/17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