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系】「酒矸倘賣嘸」之後 吳庭安以廢玻璃滾動循環經濟
吳庭安還記得10歲那年的玻璃廠,揮之不去的腐臭味、要躲到樓梯下才能暫避的悶熱,還有得知忙一整天回收幾百斤只有幾百元時的不解。
吳庭安後來讀了劍橋,回台後進了台積電,轉一大圈後回到春池玻璃任副總經理暨W春池計畫主理人,讓傳統的回收業變身成循環經濟的滾動典範。因為他始終記得、並實踐父親吳春池說的:「我們在做對社會有價值的事。」
童年裡的臭與熱
春池奠基於新竹是有歷史淵源的,這裡富含做玻璃的矽砂還有必要的能源天然瓦斯,玻璃工業可以上溯自日據時代,極盛時期在1970、80年代,因此留下許多手藝純熟的老師傅,只可惜1990年代開始產業外移,新竹玻璃工業出現質與量的變化。
吳庭安的父親吳春池是走過這個年代的,13歲去玻璃工廠當學徒,發現回收玻璃可以再加入窯爐,於是創業做回收玻璃,從1961年至今,以回收玻璃為起點的春池已近一甲子,迄今回收全台約七成、年約十幾萬噸玻璃。
吳庭安印象裡與玻璃廠最早的接觸是小學三年級,到廠裡去撿玻璃雜質。他說,空氣裡有濃重的奶製品臭酸的味道,非常可怕,而窯爐、生產線啟動的工廠非常熱,中午休息時,他就躲在樓梯下的三角區域,鋪幾張紙板睡覺。
「那時候覺得這件事很辛苦,錢很不好賺。」尤其吳庭安發現又累又臭又沒賣不了多少錢,忍不住問父親為什麼還要做?「我父親回答,我們在做對社會有價值的事情。這句話對我影響很深。」
於是,父親的一句話、加上老師傅專注的表情,壓過了臭味與熱氣,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了吳庭安。他進成大讀資源工程,有堅實的理科思維訓練,到英國劍橋留學時,又加入了文化的調和。
吃人頭路攢歷練
明明是春池小老闆,吳庭安學成歸國,反而進了台積電。「我不想一開始就回家,因為我覺得『吃人頭路』很重要。」吳庭安知道頂著「第二代」光環進到家族企業,別人的眼光會不一樣。
「但吃人頭路就不一樣,你只是一個員工,就可以接觸到真正的市場狀況。」吳庭安說:「這是很關鍵的,如果沒在外面經歷過殘酷的社會,就不會真正了解你在家族企業裡可以如何發揮。」
當時,吳庭安甚至也沒覺得一定要接家業。轉折點出現在2012年,彼時他在台積電工作四年了,有一次陪父母吃飯,他看到父親的疲憊,「我就覺得說,我有一些材料、工業管理的專業,還有在台積電的歷練,我似乎可以幫上忙。」
引進循環經濟思維
吳庭安聲明,他不是接班,只是「幫忙」父親,但兩輩人的角度不一樣,父親是傳統的回收產業的思維,兒子則想帶進新的突破。
彼時春池正面臨一個極大的壓力,工廠裡囤了3、4萬噸的手機面板LCD玻璃。父親從傳統的工廠角度,思考改善製程、降低成本,吳庭安則想辦法去創造價值,做出新建材,創造新的應用和外銷通路。
這樣的思維自然是翻轉傳統,吳庭安也不是「二代」空降來就搞新花樣,先將原有的事做好,甚至為了建燒製玻璃磚的廠,和廠長都被燙傷送急診室。
「循環經濟很關鍵的一點是,你必須創造價值,才能讓這循環驅動。循環經濟的重點不在回收,關鍵是在『經濟』二字。」吳庭安將循環經濟概念導入春池,不再只是將玻璃碎當成原料售出,還逐漸加入工藝與設計。
目前春池回收的玻璃,約50%變成原物料,25%變成建材、10%至15%會變成玻璃製品,5%會製成藝術品。
春池從回收端到產品端再到回收,自成一個循環經濟的「環」,吳庭安說,是「被逼」的,「我們必須去創造價值,否則回收玻璃的利潤太低了。」春池必須把幾毛錢的東西變成幾塊、幾千幾萬,而「一條龍」模式,也可以把利潤回饋到前期的回收,讓整個環的循環更為順暢。
W春池計畫
吳庭安將春池擅長的回收材料處理,以及老師傅的工藝,再加上設計,串聯成W春池計畫。
比起自行請設計師創作產品,吳庭安決定將春池定位為平台,這樣能創造更多元、更滾動的循環經濟需求,「我們應該將核心資源、循環材料和工藝放出來,給所有想合作的設計師。」
於是,春池與名廚江振誠合作餐具,因為主廚了解餐具的市場,更能打開循環經濟;建築師了解空間,春池可以合作玻璃建材。吳庭安說:「我們可以去做很多的crossover(跨界),最後變成一個多元發展的ecosystem(生態系),創造更多玻璃的可能性。」
例如2018年與W Hotel的合作。春池先將從酒吧回收的酒瓶製成建材,送回酒店在泳池旁鋪成沙灘,之後再回收製成產品,跟著酒店的月餅禮盒一起銷售,又回歸到消費者手上,變成一個永續循環。
與設計師聶永真的合作也是一次美學的實踐。當時聶永真要為蘇富比春拍設計限量100件的拍賣型錄,便以春池的回收玻璃為材料,設計出一款流動感的藝品。
藝術團體豪華朗機工今年在台北當代的產出作品「日光域」,材料就來自春池的玻璃回收場。年輕藝術家蹲在成堆的回收瓶裡挑選幾百個瓶子,再套上機械結構,呈現出令人驚艷的作品。吳庭安大為震撼:「非常漂亮的作品,但仔細看,會看到後面有『愛之味』、『大茂黑瓜』。」
春室新空間
吳庭安還進一步想對大眾推廣玻璃藝術與循環經濟,春室應運而生。
春室位於新竹公園內、就在曲橋的終點,一樓是玻璃吹製體驗場,二樓展示,以窯爐弧型為頂、回收玻璃製成的磨石子為地板的三樓,6月底開幕,會成為展覽與咖啡複合空間,展覽將以循環經濟為主。
吳庭安說,The Pool的「pool」既是玻璃窯爐的池,也是抽象的共創、合作、合夥之意,「我們把這裡當成一個容器,就像玻璃杯一樣,可以承載很多不同的可能,變成是一個可開放的空間,不同的火花創造價值,這些價值就是我們很想要推動的循環經濟。」
為了推銷循環經濟的概念,春池曾經運了40噸的回收玻璃碎,在華山園區鋪成「玻璃海」。已去了銳角的玻璃很安全,民眾可以直接踩上去,體會回收玻璃的可能性,在吳庭安看來:「就形成一個完整的循環經濟的想法。我覺得那是一個非常成功的展覽。」
「春池會存在,不是憑空,是因為文化性。」吳庭安說,正是因為台灣人有著「酒矸倘賣嘸」的惜物文化,所以他希望春池帶領的,不只是解決回收玻璃的實際問題,也在找回台灣人惜物的文化。
承接父輩的社會責任
因為了解玻璃,吳庭安認為這是非常有魅力的材料,可以百分之百循環,經過高溫熔煉、最後萃取出來的依舊是純淨無瑕,吳庭安希望讓人看到玻璃的價值。
「不過我做春池、W春池計畫或春室,我都是希望去影響人們更喜歡循環經濟。」以回收玻璃為範本,帶動更大的循環經濟,「我覺得有一股熱情吧,因為我們是從回收那一段就很扎實地做,我們知道每天做的事情都對社會有價值。」
進入「優人物臉書」,觀賞更多影音報導。
最新文章
-
【優人物】江欣宜:空間能創造出全新的自己 以優雅、古典、巴黎風格登頂豪宅御用室內設計師
2024/08/04 -
【優人物】宋毅:讓店面變得實用、美觀、有效率 商業空間設計教父宋毅的時尚生活美學
2024/07/07 -
【優人物】翁祖模的建築 X 翁倩玉的版畫聯展:永遠張開翅膀保護妹妹的翁家兄妹情
2024/01/26 -
【優人物】黃韻玲 從音樂精靈到音樂農夫 打造北流為音樂沃土
2023/12/31 -
【優人物】 楊澤 以電影說寶島曼波夢 走過副刊黃金年代的老文青
2023/12/10 -
【優人物】李連杰|如冰箱裡的冰 歸真到佛陀本性 從小我、大我到無我的佛法探尋之路
2023/11/18 -
【優人物】呵護學前教育46年 信誼基金會董事長張杏如:就是做點利他的事
2023/10/29 -
【優人物】知識性品飲的先行者 林一峰的威士忌釀造夢
2023/10/15 -
【優人物】劉若瑀 順著生命之流 讓「優人神鼓」浴火重生
2023/10/08 -
【優質系】一本漫畫的歷史啟蒙 蕭宇辰 要讓「臺灣吧」陪更多孩子長大
2023/09/24 -
【優人物】鄒開蓮:行於水上的玫瑰 分享職涯30年心法:勇敢說yes
2023/09/17 -
【優人物】街邊長大的雲門總監 鄭宗龍面對高山 走出新局
2023/09/03 -
【優人物】王小棣 不再只當影視藍領 命中註定的導演
2023/07/16 -
【優人物】布拉瑞揚/來自部落 再回家跳舞 為舞蹈而生的布拉瑞揚
2023/07/09 -
【優人物】蔡辰男 從來來飯店到海峽會 飲食王國成就第二人生
2023/07/02 -
【優人物】陳耀訓/做出「蛋黃酥界的愛馬仕」 陳耀訓「99分完美哲學」
2023/06/25 -
【優人物】安藤雅信 從茶道與禪宗入世 崇尚日用之美的道具作家
2023/06/11 -
【優人物】葉一南率「大班樓」登頂亞洲50大餐廳之首,用中式材料、中式技術 做真正中餐
2023/05/28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