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人物】陳耀訓/做出「蛋黃酥界的愛馬仕」 陳耀訓「99分完美哲學」
營業前的「陳耀訓·麵包埠」已經傳出陣陣香氣,雖然架上還空空如也,等待著填滿美味,後場廚房已經安靜而火熱地忙碌著。陳耀訓也在其中,專注著做著法國長棍。
一球一球麵糰被揉搓、按壓成形,講究的是手的微妙力道,這是陳耀訓花了兩年一個個練出來的心法。這種堅持,令他登上世界麵包冠軍,並且做出台灣麵包史上絕無僅有、堪比演唱會門票秒殺等級的紅土蛋黃酥。
蛋黃酥傳奇
2019年,「陳耀訓。麵包埠YOSHI BAKERY」開業後的第一個中秋節,陳耀訓想:「能不能有一個專屬於麵包埠的伴手禮?」儘管他以前有點排斥做傳統糕點和台式麵包,但在那一年,他決定重新詮釋這些傳統的麵包,做一個中秋伴手禮。
陳耀訓是鹿港人,從小就接觸芋頭酥、菜頭酥、鳳凰酥、蛋黃酥、綠豆椪這類酥皮類糕點,他也記得每次吃蛋黃酥,媽媽都會要他注意看切開的剖面,豆沙跟鹹蛋黃就像中秋的月夜。所以,麵包埠的第一個中秋伴手禮就決定做蛋黃酥。
為了重新詮釋這台灣人吃慣的糕點,陳耀訓開始了多次的測試和失敗,最後套用可頌的邏輯去處理油皮油酥的摺疊,層次較少,但酥脆感更明顯;在風味上,除了沒辦法自己養鴨醃鴨蛋外,油皮、油酥、豆沙都是自行調配出配方,並且拉高豆沙的油脂比例,使之在烤焙過程中,多餘油脂往下流,讓蛋黃酥底部達到油煎的效果,類似早期的蔥麵包。
彼時,伴手禮的保存期限差不多是14天到21天,符合市場需要,但陳耀訓測試後發現,最佳口感就是5天,之後雖然不會有風味上的變化,但口感差很多,所以他的蛋黃酥,賞味期就限定為5天。
第一年就很成功,之後陳耀訓每年會進行微調,也確認一年限定中秋與春節兩檔,因應夏、冬不同氣候,從蛋黃的醃製天數、豆沙的甜度到油皮油酥的奶油含量,都會有些微變化。
>> 【500碗】500碗評審專訪/陳耀訓:我的美食軌跡 在鹿港與高雄之間
登上售票系統的蛋黃酥
面對蛋黃酥的搶購熱潮,陳耀訓的分析是,大部分消費者都吃過、聽過蛋黃酥,「但是當大家內心熟悉的味道被重新詮釋時,很能夠勾起大家的回憶跟喜愛。」
早年的蛋黃酥或台式麵包用的也許是豬油、酥油,那是香氣的來源,當飲食習慣改變,食材進化,人們可以吃到以更好更天然的食材詮釋的蛋黃酥時,很容易就認同。
第一年中秋推出後,就是單純的現場販售,很受歡迎,事後有些向隅的熟客反應也想吃吃看,所以陳耀訓追加春節檔,反應更熱烈,到第二年中秋,已開始出現代購業者,店門口在開賣前一晚就出現排隊人龍。
商品熱賣固然開心,但也引發了一些排隊亂象,甚至要出動警察,也打擾到鄰居,因此陳耀訓決定開發網路預購,自行設計網站做線上銷售,客人來店取貨即可,並且每人限購五盒。可是連做了兩檔,網站負荷不了流量,老是當掉。
現場排隊太亂,線上預購又當機,陳耀訓想:「這會讓消費者的消費體驗不好,不能再有第三次了。」就在此時,他接觸到拓元售票系統,便以蛋黃酥數量對應演唱會門票、以銷售天數對應演唱會場次,史無前例的售票系統賣蛋黃酥就這麼開始了,沿用至今。
不過,每次都還是秒殺,都還是有人抱怨買不到,一顆98元,一盒10顆,但網路炒價到5000元一盒,出現「蛋黃酥黃牛」,還傳出「飢餓行銷」的質疑。
陳耀訓也很無奈:「每年的總量要呼應當年的情況。」蛋黃酥的製作靠人工,人力是變數,還有食材問題,如缺雞蛋,鴨農可能轉去養雞,而鹹蛋黃醃製要30天,也不是說加量就能加量,只能跟消費者說抱歉。
曾經的飆風少年
那麼,憑什麼陳耀訓的蛋黃酥可以如此受到肯定?這當然是因為他之前的練功。
請陳耀訓自我介紹,他說的雲淡風輕:17歲接觸烘焙業,前10年在台式麵包店裡學習,當上台式麵包店的主廚,之後打掉重練,重新應徵歐式麵包的學徒,再經6年訓練,30歲在高雄創「巴黎波波」,2017年代表台灣到法國拿下Mondial du Pain世界麵包大賽,2018年高雄店租約到期,隔年在台北創立YOSHI BAKERY,2023年將店面與後來新增的廚房合併,搬新家。
但其實陳耀訓「麵包師傅」這個職涯的起點來的意外,曾經的他只是飆車仔,家在鹿港,卻老是跑到當時的台中中港路飆車,享受飆風快感,蹺課、閒混是常態,就不像是個對未來有想法的孩子,所以被父親送到高雄朋友開的食品廠打工,沒想到,自此改變了這個孩子。
少年陳耀訓孤身在異鄉的食品廠,從打雜做起,一邊掃地、洗器械,一邊看著師傅做麵包,竟看出了興趣。曾經享受風吹過耳畔的少年,喜歡上麵粉滑落指間的感覺。
為奮起做的準備
「我覺得過去遇到的挫折,讓我在台北創立YOSHI BAKERY之後,遇到任何事情,都有應對方式。」陳耀訓說:「我不會那麼容易被擊倒。」因為在他成為如今的他之前,人生每一階段都有「坎」,但那些難關都是躍起的力量。
自廢台式麵包武功從頭學做歐式麵包,花兩年無休無盡地學做法國長棍、再花兩年拚命做好可頌,在高雄創業,初期卻曲高和寡生意慘淡,開幕首日營業額3000元,當月赤字35萬元,學徒還跑了,他一人撐一店單打獨鬥。
還有2014年初次參賽,卯足力準備卻失利,陳耀訓灰心喪志,幸而2016年再度鼓起勇氣挑戰第二次,終成功登頂世界麵包冠軍,沒想到高雄店租約到期,不得不停業。
陳耀訓說,創業初期還沒結婚,就是一個人,疲累的夜深人靜時也會自問為什麼要創業,如果單純受雇,就不用一天工作20小時到三更半夜,薪水還比現在的營業額更高。
但他轉念一想:「我要做這件事,很大的原因是想讓父母親認同,希望讓父母親放心,知道我在異鄉過得很好。」他要堅持下去。
還好陳耀訓有一位好師傅張家豪,會南下去店裡幫忙,也會開導他:「你要實現理想,前提是要先能生存下去。」
如當頭棒喝。陳耀訓承認,創業初期的心態是:「我這麼辛苦學歐式麵包,如果還是要做台式麵包,何必去學?所以就想把有技術的東西拿出來。」他的「巴黎波波」很潮,擺滿高難度的可頌、法棍、歐式麵包,沒有當時人們慣吃的紅豆、菠蘿、奶油這類麵包。
可是張師傅的話讓他明白:「消費者要的是好吃的、日常的麵包,不是你炫技的品項。」他開始聽市場的聲音,紅豆麵包出現了。
後來,結婚了,妻子成為重要的支持與鞭策動力,陳耀訓才能拿下世界冠軍,並在之後,來到妻子的故鄉台北開店。
世界冠軍想的事
「17年得到冠軍之後,我不覺得大家會記住我。」陳耀訓坦然面對「台灣其實有好幾位世界麵包冠軍」的事實,但他的確被人記住了:「我覺得大部分人可能是因為蛋黃酥而認識陳耀訓,而不是因為世界麵包冠軍而認識陳耀訓。」
差別在於,有沒有持續做對的事情、持續創作好吃的麵包去打動消費者,「大家才會回過頭來發現,原來你是2017年的世界麵包冠軍。」畢竟參加比賽的初衷也不是為了打出名號,陳耀訓說:「在烘焙市場上,消費者要的是好的東西,如果沒有持續地往前,消費者為什麼一定要買你的麵包?」
不斷追求進步,永遠有進步的空間,這是陳耀訓的「99分的完美」哲學,「我們永遠在追求更好的品質、更好的麵包,缺少的那一分。永遠是我們進步的動力。」
他在新書反覆提到「日本職人的精神」,那是他去日本實習時的觀察:「在於細節,對每一個細節的妥協程度,我希望把這個觀念導入我的團隊。」麵包是無數細節組成的結果,麵糰溫度高了一度、時間上差了5分鐘,在日本師傅看來是不可接受的,陳耀訓也不接受。
當年,陳耀訓一遍又一遍地練習法棍,無窮無盡揉麵糰時,想的是「怎麼把麵包做好」,即使如今都成肌肉記憶了,他在每一步之前,想的都是下一步要做什麼,不容許那一步驟晚5分鐘。他笑說,大概只有做單一動作的蛋黃酥時可以放空,但即使那10至12秒包一顆的時間內,都可能在構思接下來的新品。
最好的店與最好的團隊
2023年,YOSHI BAKERY搬了新家,在松山機場附近,舊雨新知上門,還有不少觀光客慕名而來。陳耀訓笑說,短時間之內不會再搬了,也沒有開分店的想法。因為對他來說,想做的始終是麵包師傅,而不是連鎖店老闆。
「我是先創業再去比賽,比賽只是創業過程中的經歷,創業的初衷一直是希望快樂地做麵包。」陳耀訓說,尤其是經歷過逆境,會更珍惜現在可以開心做麵包,「不用背負那麼大的經營壓力,東西又可以獲得消費者的喜愛,這是很開心的事。」
他也讓員工開心做麵包,再不會發生當年把學徒嚇跑的事,像自己的師傅那樣,也給團隊一些犯錯的空間,這樣一來,團隊愈來愈大,成就感跟向心力也愈來愈強大。有些員工一待12年、7年,大家也理解「烘焙路上,學無止境」,珍惜與耀訓師傅學習的機會。
團隊的茁壯,似乎意味著可以開分店了,但陳耀訓想的是:「團隊的茁壯是讓我們可以把品質顧更好,可以加入更多我想要的手做,不再受限於人手不足。這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因為團隊的穩定、大家的成熟,我們可以有很多天馬行空的想法加入麵包品項中。」
目前店內商品,台式麵包、歐式麵包、丹麥可頌類各占三分之一。因應三年的疫情,搬新家後也在銷售方式上有些改變,將過去裸賣的麵包都加上包裝,看似簡單地套上一個袋子,其實要考慮可能對麵包造成的口感影響。
有客人對陳耀訓說:「我看了你幾年,你還在廚房。」這也是他不打算展店的一個原因:「如果店家數愈來愈多,勢必就要從麵包師傅變成經營者,但我喜歡前店後廠,我可以待在廚房做,還是可以把自己維持在快樂做麵包這件事情上。」
愛在麵包 享受生活
陳耀訓在40歲時迷上騎單車,原因是在雜誌上看到單車運動員的訪談,他發現:「單車是一種不進則退的運動,沒有付出很大的心力一直往前踩,可能會倒退、會跌倒,那種刻骨銘心的過程,就像學麵包。」
就像他自己花了那麼多年去學習,一路跨過難關和障礙,因此陳耀訓也將這一路的努力寫成書,一方面給社會新鮮人一些幫助,也想讓曾經擔心的父母親放心,這個17歲就離家工作的兒子,是真的成長了。
當年那個在中港路飆車的孩子,如今做麵包的黃金右手上有一大片刺青,那是2017年的世界冠軍獎盃,以及他在烘焙路上苦練的法棍和可頌兩款麵包。
「因為這個獎項跟這兩款麵包,影響了我的麵包生涯跟整個人生。」陳耀訓說,這個刺青就是時刻提醒自己,永遠記住自己想要開心做麵包的初心。
最新文章
-
【優人物】因為寫作 變成更好的自己 作家平路:參考座標就是這個島
2024/12/08 -
【優人物】以畫筆紀錄時代 大陸畫家劉小東筆下的媽祖遶境
2024/11/17 -
【優人物】巴奈以歌聲和世界溝通 探尋身為原住民族的母體文化
2024/10/06 -
【優人物】江欣宜:空間能創造出全新的自己 以優雅、古典、巴黎風格登頂豪宅御用室內設計師
2024/08/04 -
【優人物】宋毅:讓店面變得實用、美觀、有效率 商業空間設計教父宋毅的時尚生活美學
2024/07/07 -
【優人物】翁祖模的建築 X 翁倩玉的版畫聯展:永遠張開翅膀保護妹妹的翁家兄妹情
2024/01/26 -
【優人物】黃韻玲 從音樂精靈到音樂農夫 打造北流為音樂沃土
2023/12/31 -
【優人物】 楊澤 以電影說寶島曼波夢 走過副刊黃金年代的老文青
2023/12/10 -
【優人物】李連杰|如冰箱裡的冰 歸真到佛陀本性 從小我、大我到無我的佛法探尋之路
2023/11/18 -
【優人物】呵護學前教育46年 信誼基金會董事長張杏如:就是做點利他的事
2023/10/29 -
【優人物】知識性品飲的先行者 林一峰的威士忌釀造夢
2023/10/15 -
【優人物】劉若瑀 順著生命之流 讓「優人神鼓」浴火重生
2023/10/08 -
【優質系】一本漫畫的歷史啟蒙 蕭宇辰 要讓「臺灣吧」陪更多孩子長大
2023/09/24 -
【優人物】鄒開蓮:行於水上的玫瑰 分享職涯30年心法:勇敢說yes
2023/09/17 -
【優人物】街邊長大的雲門總監 鄭宗龍面對高山 走出新局
2023/09/03 -
【優人物】王小棣 不再只當影視藍領 命中註定的導演
2023/07/16 -
【優人物】布拉瑞揚/來自部落 再回家跳舞 為舞蹈而生的布拉瑞揚
2023/07/09 -
【優人物】蔡辰男 從來來飯店到海峽會 飲食王國成就第二人生
2023/07/02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