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派克李砲轟川普、普亭都是流氓,坎城影展主競賽評審團主席如何反映時代?
睽違一年,因肺炎疫情影響的坎城影展終於在本月6日登場。當天,法國名導李歐卡霍率亞當崔佛、瑪莉詠柯蒂亞走上紅毯,以音樂電影《Annette》替今年坎城揭開序幕,影片放映結束,現場響起5分鐘的掌聲,不只祝賀導演的成就,也歡慶實體影展揮別疫情陰霾,走向新局的標誌性時刻。
開幕當天,坎城便星光熠熠,美國影星茱蒂佛斯特從西班牙大導阿莫多瓦的手中,接獲象徵終身成就獎的「榮譽金棕櫚」,以《寄生上流》橫掃各大電影獎項的奉俊昊也重返坎城,這座緊鄰蔚藍海岸的海濱小鎮,頓時凝聚起影人、媒體、影迷等無數電影愛好者,熱鬧喧騰。
然而,每年坎城影展的主競賽評審團成員,也都是各界的熱議話題。攤開今年名單,由美國非裔名導史派克李擔任主席,而後有宋康昊、塔哈拉辛、克雷伯曼東沙費侯、瑪姬葛倫霍、瑪蒂迪歐普、米蓮法墨、梅蘭尼蘿倫、潔西卡賀絲樂,共4男5女組成,性別比例首度由女性高於男性,寫下坎城影展主競賽單元的歷史。
提到坎城影展中的性別議題,2018年注定銘刻史冊。2017年底,好萊塢爆發「哈維韋恩斯坦」性醜聞事件,「#MeToo」運動旋即延燒,世界影壇對女性電影工作者的重視度逐漸增加。於是2018年的主席凱特布蘭琪,集結82名女性影視從業工作者「佔領坎城紅毯」,發表共同聲明,替女性爭取與男性的同工同酬,並嚴厲斥責性暴力。
算上凱特布蘭琪,坎城影展至今僅出現11位女性主席,更僅有1位女性導演拿下象徵最高榮譽的金棕櫚獎(珍康萍的《鋼琴師與她的情人》),在電影藝術的最高殿堂之中,若與之量化,仍是由雄性主導的世界。然而,凱特布蘭琪該年的大聲疾呼也收到效果,坎城影展承諾將透明、公開選片標準與流程的性別比例,逐步讓各界審視。
若說2018年的坎城影展,由凱特布蘭琪抹上一層「女權」色彩,那今年的坎城,就由史派克李增添一股「黑色」勢力。
史派克李成為坎城影展首位美國非裔主席,同時也是世界各大型影展的首位黑人主席。今年坎城影展的官方海報,更致敬了史派克李,挪用他於1986年自編自導自演《美夢成箴》中的角色Mars Blackmon。
談起史派克李和坎城影展的緣分,就要回溯到《美夢成箴》,該片在平行單元「導演雙週」拿到青年獎,就此讓史派克李受到世界關注。1989年,史派克李執導的《為所應為》首度闖入主競賽,而後1991年的《叢林熱》、2018年的《黑色黨徒》同樣在主競賽角逐金棕櫚,史派克李也憑藉《黑色黨徒》,獲得以凱特布蘭琪為首的評審團青睞,拿下評審團大獎。
除了主競賽,史派克李1996年帶著《6號叩應女郎》在坎城做特別放映;1999年的《酷暑殺手》再度入選「導演雙週」單元;2002年,和陳凱歌、阿基郭利斯馬基、韋納荷索、吉姆賈木許、文溫德斯、維多艾里斯等名導共同創作的《十分鐘前:小號響起》則在「一種注目」單元展映。
史派克李去年成為主席時就表示非常「驚訝、高興和自豪」,史派克李在當時的聲明中表示:「 坎城影展對我的電影生涯有很大的影響,感謝影展單位以及法國人民40年來的支持,我會永遠珍惜這段特殊關係。」
現年64歲,史派克李擁有的輝煌導演生涯與坎城息息相關,且作品幾乎皆圍繞於「黑人」主題,讓史派克李成為此議題的代名詞,《為所應為》的原文片名「Do the Right Thing」在電影語彙中也時常被挪用。回望近幾年史派克李的導演作品,《黑色黨徒》開場便開宗明義的將砲管對準川普,猛轟種族歧視,透過黑人與猶太人的搭檔直搗3K黨核心,近片尾時的平行剪接則對比美國電影之父葛里菲斯的《國家的誕生》,放在《黑色黨徒》中是高明且不留情面的與之嘲諷,最後則加入黑人抗爭的真實畫面,將劇情片與紀錄片兩者形式合一,強調其真實性,將全片拉向另一個高度。
至於《誓血五人組》則是專屬於黑人的公路史詩電影,將砲管對準美國歷史上的戰爭污點——「不知為何而打的越戰」,美國從越南撤軍40多年之後,在無數以越戰為主題的電影中,非裔美軍的銀幕再現往往是缺席的,被遺忘的,而《誓血五人組》似也提醒世人此族群的「黑」歷史。
從電影拉回現實,美國此前爆發「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的抗爭運動,對此,史派克李在坎城記者會也發表看法:「今年是《為所應為》問世32週年,當我看到艾瑞克賈納、喬治佛洛伊德的謀殺事件,好像看到《為所應為》中的角色,希望黑人族群不要再像動物一樣被獵殺。」
從史派克李的作品與言論,不難窺見其對美國的態度,或許時代巨輪滾動之際,種族歧視延伸的惡意仍無法消除,但可以理解史派克李仍盼望能有更好的美國,也試圖用鏡頭、筆墨帶著不同膚色的觀眾攜手見證。
除了黑人議題外,史派克李也在記者會上直接砲轟各國元首,表示這個世界是由流氓統治,他說:「前美國總統川普、俄國總統普亭、巴西總統博爾索納羅,這些人都是流氓,他們可以為所欲為,他們沒有道德也沒有顧忌,這就是我們生活的世界。現在記者們可以散播這些資訊了,我們不只批評電影,也可以批評這些流氓。」
事實上,在坎城批評川普的影人,還有2019年,首位墨西哥出任主席的阿利安卓崗札雷伊納利圖。阿利安卓在該年記者會,針對防堵墨西哥「非法移民」的「美墨高牆」發言:「我不是政治家,但作為藝術家,透過我的工作以及心靈,展現我認為的真實。我認為這個問題是關於人們的『無知』,因為人們不了解,所以很容易被政治操控,我認為我們正隨著科技和社群媒體進步,但似乎每一條推特都成為隔離的磚頭,製造出威脅和恐懼。」
與史派克李的作品關心黑人議題一樣,阿利安卓在2017年則拍攝一支7分鐘的VR電影《Carne Y Arena》,將視角拋向美墨關係,《Carne Y Arena》基本上就是阿利安卓對於美墨圍牆的看法。
從2018、2019、2021近三年的坎城主競賽評審團主席來看,凱特布蘭琪、阿利安卓崗札雷伊納利圖、史派克李各自呼應「女性」、「墨西哥」、「非裔」的時代氛圍,至於某些人主張的「藝術歸藝術、政治歸政治」便顯得不堪一擊,這句話從來只是規避責任的消極宣言,因為藝術能大膽反襯時局、誠實映照生活、勇敢談論人性,而這些的總和,就是政治,每一年的坎城影展與各大電影節,屢屢親身實踐、示範「藝術與政治」的互文與消融。
◎責任編輯:沈佩臻
最新文章
-
noii noii個展《慢速記憶法》小島裡登場!以陶藝、插畫、裝置回溯旅行記憶
2025/04/18 -
許哲瑜個展「災變論」洪建全基金會登場!以影像探索靈魂、肉身與災難關係
2025/04/17 -
彼岸的川婆就是小說家 李昂vs詹宏志 靈異體質與無神論者的對談
2025/04/16 -
杉本博司個展文心藝所登場!4系列作品以鏡頭凝視時間流動的方式
2025/04/16 -
2025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5月登場!三大主展區、四大亮點一次看
2025/04/15 -
陽顏4/15敦南林蔭大道發光!藝術家DAMONXART帶來的一抹數位太陽
2025/04/15 -
在新北深坑聞到咖啡香!藝術家李承道:以時間反芻,創作不需要急著做出回應
2025/04/14 -
國美館×龐畢度中心『無序樂章:聲音藝術之旅』登場!集30組作品共演聲響
2025/04/11 -
黃麗音個展「Lili Deli 麗麗食品」北美館開張!以飲食形塑日常消費風景
2025/04/10 -
2025怪獸代班4/25屏東看海美術館登場!9件巨型萌獸打造期間限定的氣球樂園
2025/04/10 -
日常的累積成就獲獎的驚喜!專訪第17屆台積電書篆大賞三位首獎得主
2025/04/09 -
平子雄一《超越理想的風景》基隆美術館展出!巨型木雕《山》《湖》登場
2025/04/08 -
台灣也有馬戲——超過150年變遷,當代馬戲的文藝復興進行中!
2025/04/04 -
女子馬戲,探索溫柔的身體力量/梅芷菱
2025/04/04 -
馬戲可以點亮一座城市/張又文
2025/04/04 -
人人都能練馬戲?精準地失誤?認識馬戲魅力的九個關鍵字
2025/04/04 -
高美館《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Part II館藏選粹4/4登場
2025/04/02 -
北美館展覽「時代劇場」登場!一次看遍杉本博司等17位攝影名家作品
2025/04/02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