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知名音樂家坂本龍一 如何開啟他的「電影配樂」之路?
國際知名音樂家坂本龍一第一部正式自傳。親身敘述前半生,不斷迴盪在生命中的音樂。全書選錄自歷時2年又2個月的長篇專訪。坂本龍一親口描述自己的人生與音樂,從幼稚園的首次作曲體驗、對於嚴父的記憶、高中罷課、YMO的狂放歲月、《末代皇帝》的幕後花絮與榮耀、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的衝擊,以及全新音樂的成形經過。

作者:坂本龍一
出版社:麥田出版/城邦文化
出版日期:2019年12月5日
大島導演來電
大島渚導演要開拍《俘虜》的事情,我先前已經聽到許多傳聞,例如北野武好像會參與演出,大衛.鮑伊也在演員陣容裡。過了一段時間,大島導演有天打了通電話給我,於是我們就安排見面。
第一次見到大島導演是在我的辦公室,我至今依然記得他當時來訪的情景。從位於二樓的辦公室往窗外望去,我看到大島導演將劇本夾在腋下,一個人快步走了過來。我興奮極了,直喊著:「來了,來了!」我在高中和大學時,幾乎看遍大島導演的作品,他是我崇拜的偶像,因此我有些緊張。
大島導演開口邀請我:「請你參加演出。」然而,我不是直接回答「好」,反而是說:「配樂也請讓我來做。」
也就是說,如果要我演出的話,就讓我負責配樂。我當然沒有事先想好這種提議。真要說起來,我沒做過電影配樂,也不曾想過要做。所以,這句話感覺就像是隨口說出當下浮現的想法,結果大島導演立刻就答應。我當然高興極了,不過自己既沒當過演員,電影配樂也是首度嘗試的外行人,竟敢這麼亂來地要求同時接下這兩個工作,而大島導演居然立刻同意,讓我覺得他真是有魄力啊。
雖然沒有電影配樂的製作經驗,不過我有自信,自己一定能夠做好。這大概就是初生之犢不畏虎吧。然而,拍完電影、回到日本,開始要創作配樂時,我就覺得慌了,不知該如何下手。對於電影配樂,我根本是一無所知,也沒有特別去思考過。
因此,我找上拍片結識的製片好友傑瑞米.湯瑪斯,向他請教:「如果要你舉出一部值得參考的電影,你會回答哪一部?」傑瑞米給我的答案是《大國民》,於是我立刻買了這部電影的錄影帶來看。
這部電影讓我獲得參考的部分,不是其中的編曲方式或旋律,而是要在哪些地方配上音樂,或是配樂該在什麼時候淡出,也就是配樂與影像間的純粹關係。當時,我自己找到的答案很簡單,大概就是在影像張力不足的地方,就要加入配樂。這個答案一點也不神祕。
由於是電影工作,所以採用的電影配樂,最終還是得由導演決定。我事先列了一張表,寫好要在哪些部分運用配樂,而大島導演也帶來自己列的表。相互對照下,我們二人的想法大概有百分之九十九一致,我的自信心因此膨脹到了極點,覺得電影配樂不過是這樣而已,專家的看法不也和我沒什麼兩樣。我還真的是得意忘形。
在坎城的相遇
電影《俘虜》於一九八三年入圍坎城影展,於是我在同年五月前往坎城,也因此遇見了貝托魯奇導演。
貝托魯奇導演透露了許多關於自己要拍的電影的事,例如「我想拍一部中國最後一位皇帝的電影」、「和中國政府交涉實在是很累人」等等。由於我一直是他的影迷,因此覺得好幸運;我想自己在聽他說話時,眼睛大概都亮起來了吧。
我當時心想,一定要和這麼有魅力的人共事。除了與大島導演合作外,我也希望與貝托魯奇一起工作。再怎麼說,我也是個很貪心的年輕人。然而,我完全沒想過會幫他的電影配樂,事實上,他也根本不曾提過要請我製作配樂。
這段時期,我完全還沒想過將來也要從事電影配樂的工作。基本上,我是一個只考慮眼前事情的人;而且加入YMO後、意識到要把音樂當作一輩子的工作,說起來也不過是這二、三年的事。
然而,現在回想起來,是因為參加《俘虜》的演出,才使我有機會在坎城遇見貝托魯奇導演,而透過這一連串的開展,「電影配樂」也成為我日後工作的另一個重要主線。
雖然影展本身的堂皇華麗讓我留下了印象,不過坎城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點是,影展舉辦期間與影展結束後的落差。由於有些私事,影展結束的隔天,我仍然留在坎城,恰巧看到坎城街上非常冷清的一面。無論是走在紅地毯上的全球各地名流,或是到此買賣交易企畫案的業界人士,全都隨著影展落幕而消失。看著空無一人的海灘,我心想,變化怎麼會這麼大?一個晚上的時間,這裡就變回寂靜又有些蕭條的海濱城市。
離開坎城後,我去了畢卡索晚年定居的昂蒂布,也走訪了尼斯(Nice)。我非常喜歡的電影《狂人皮耶洛》 裡,安娜.卡莉娜(Anna Karina)與楊波.貝蒙(Jean-Paul Bellmondo)在片中曾一路搭便車到地中海旅行,我覺得眼前的風景剛好與電影的畫面很相似。而且,我在十幾歲時一度以為自己是法國人,是德布西投胎轉世,因此也想像著德布西和我一樣看過這片景色。
我記得自己當時一邊想著這些事情,一邊聽著史提夫.萊許的音樂,或是出神地望著地中海。我曾經希望有一天能搬到昂蒂布住看看,不過現在那裡車輛似乎變多了,景色也完全不同。
●本文摘自麥田出版之坂本龍一第一部正式自傳《音樂使人自由(暢銷經典版)》。
最新文章
-
誠品電影院特企放映聚焦青年導演創作!耿軍導演《漂亮朋友》4/8放映
2025/04/01 -
2025清明連假全台15檔展覽推薦!從藝術家視角啟動觀察世界的新濾鏡
2025/04/01 -
專訪日本藝術家平子雄一!看見人和樹木的一萬種可能
2025/04/01 -
童心看世界 第16屆信誼兒童動畫獎台灣兒童創作組揭曉
2025/03/29 -
劉小東「媽祖巡遊」個展誠品畫廊登場!以千里步行經驗畫出信仰之路
2025/03/28 -
蔣勳的《如果我聞:金剛經筆記》 以一朵花的寬度 滋養心靈
2025/03/28 -
一間沒有行銷同事的出版社——專訪啟明出版發行人林聖修
2025/03/27 -
不只以美醜定論——p.n.g.《招牌:》展,探索招牌乘載的時代演變與公眾意志
2025/03/27 -
2025桃源國際藝術獎!11件作品以藝術抵抗被塑造的真相
2025/03/27 -
展覽「陳美玲」登場!以橫跨1974-2025年15件作品剖析台灣母親群像
2025/03/26 -
電影《行者》系列台灣首次全放映募資啟動!限量10場、蔡明亮陪看互動
2025/03/26 -
《我‧我們》第二部曲3/28-30台中登場!布拉瑞揚 x 阿爆 x 磊勒丹再現排灣宇宙
2025/03/25 -
龐克迷沈奕:感受「我們」是一體的,樂團T-shirt牽起跨國緣分
2025/03/24 -
K-pop四大行銷術:透過周邊商品與服務,讓粉絲跟偶像不斷連結
2025/03/24 -
動漫迷羅湘妮:擁有周邊是喜歡的證明,只有自己知道的滿足感
2025/03/24 -
信誼兒童動畫獎頒獎 國內外件數創新高 董事長張杏如 期許養護出兒童動畫的沃土
2025/03/22 -
信誼兒童動畫大獎兩位法國得主分享 站在兒童高度是創作重點
2025/03/22 -
北美館兒藝中心「靜 • 物」以9組藝術家作品開啟對「物」的多重想像
2025/03/21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