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物》誠品畫廊開展:金氏徹平、龔寶稜、陳柏叡共展,細看生活物件的藝術視角
誠品畫廊2023首檔展覽《信物》集結藝術家金氏徹平、龔寶稜、陳柏叡3位藝術家之作,於1月7日至2月4日展出。三位當代藝術家分別透過立體裝置、油畫、空間裝置與現地創作等方式,詮釋當代人與生活物件之間不同層次的關係,這些可能用於生活、作為收藏、建立個人風格等用途的物,從中細膩挖掘出成為藝術的可能性。
藝術家金氏徹平:為物品賦予奇異感
日本藝術家金氏徹平擅長運用拼貼手法將日常物件解構、從原始功能中解放,並與其他媒材融合,為其存在注入新的意義。本次展出「白色釋出」系列當中,他運用台啤的黃籃子、水桶等台灣在地物件連接在一起,再淋下白色樹脂呈現凝結狀態。
在「遊戲、舞與結構」系列中,他則實驗將雕塑三維空間的視覺狀態延伸至平面作品,反之則是將平面畫面的元素抽離,變成具有三維空間感之作,在平面與立體之間模稜兩可的界線探索,是這系列的發展主軸。觀賞過程中也再次呼應了他總是很能讓人們原本熟悉的物件,不自覺產生陌生的奇異感。
藝術家龔寶稜:提取生活零件為靈感,平凡也是藝術品
台灣新銳藝術家龔寶稜本次展出2017年至2022年間之創作,她以抽象繪畫為起點,進一步思考畫布本身的物質性,例如在〈+〉、〈Unclear〉等作品探索畫布和壓克力顏料、紙膠帶和邊界之間的關係。後來她將目光轉向從現成物當中找尋有「繪畫感」的特性,2020年發表的「從0到0」,是她第一次以現成物創作的系列作品,以英國常見的塑膠通風口為材料基底,從它作為連結建築內、外的通道特性,賦予可能的空間想像。
除了塑膠製品,五金工具、金屬零件也是龔寶稜嘗試提取、拼組、玩轉物件的靈感來源,像是作品〈易開蓋〉是在軟墊上安裝一個瓶蓋頭;〈Driver II〉是將腳踏車零件與掃地機的配件加以組合等,透過改裝、變造的過程,讓熟悉、平凡的生活物件也能變身成為藝術品。龔寶稜1996年生於桃園,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倫敦皇家藝術學院,曾獲2019臺北美術獎優選、2022臺南新藝獎。
藝術家陳柏叡:徒手繪製愛心,思考重複枯燥動作的狀態
陳柏叡就讀於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造形所,本次展出空間裝置《沒有愛了》是利用油性紅色原子筆徒手畫下一顆顆的愛心,填滿畫廊貴賓室牆面。長時間重複描繪愛心的身體勞動,就像在牆上刻印般。用原子筆畫愛心不僅費時費力,也難以塗滿整顆愛心,徒留不盡完美的手工痕跡,而當經歷一段漫長的原子筆與牆壁不斷摩擦、枯燥耗時的畫愛心動作之後,值得思考是否只留下「沒有愛了」的枯竭狀態。
誠品畫廊《信物》
展期|2023/01/07(六)至 2023/02/04(六)
地點|誠品畫廊∣台灣110055台北市信義區菸廠路88號B1(誠品生活松菸店)
時間|週二至週六 11:00-19:00(週日、週一公休)
參展藝術家|金氏徹平、龔寶稜、陳柏叡
推薦閱讀
最新文章
2023鳳山光圳高雄曹公圳登場!5件竹編立燈串連古城夜間銀河步道
2023/02/07村上春樹長篇新作2023年4月13日出版!2月起日本開始預購
2023/02/06松菸CAMA「花卉光雕」!攜手日本plantica花藝團隊,動態花朵優雅演繹、聯名包裝限量登場
2023/02/052023台灣燈會《光鑰未來》信義登場!12公尺高光塔、沉浸夢幻迷宮,免費預約參觀
2023/02/04陳柏霖主理藝廊《Now You Know! Vol.2》週年展:14位日本藝術家參與,引發共感的新生代創作
2023/02/03【陳德政專欄|台灣在發燒,我們在長大】1987:告訴你一個神秘的地方
2023/02/032023台灣燈會東區光展區!16件作品齊聚,看見自由流動的台北印象
2023/02/022023台灣燈會國父紀念館中央展區2/5開展:唯一水域展區「湖光悠遊燈區」13組台日作品傳遞溫暖希望
2023/02/02「波蘭最美麗的書展」不只是圖書館登場!囊括60+精彩得獎作品,一探精彩視覺與細緻工藝
2023/01/312023台灣燈會未來展區信義亮相!作品亮點、光源舞台公布,攜手「顏社」策劃LIVE音樂
2023/01/30地下電影/2023第95屆奧斯卡入圍分析:《媽的多重宇宙》領銜亞裔衝出重圍,男性導演的全數制霸與亮點、遺珠
2023/01/26iPhone 14 Pro新年影片《過五關》!鵬飛執導以傳統京劇鼓舞後疫情的新世代
2023/01/20誠品書店進駐高雄衛武營3樓:自然採光天井、無柱挑高空間,首檔藝術主題策展登場
2023/01/18華燈初上沉浸式劇場!一場翱翔的壯遊,去之前什麼都別查
2023/01/18松菸「THE BATH微型展」、藝術裝置「徑光」亮相!在歷史遺址探索文化底蘊與自然氣味
2023/01/17一生一世音樂友情,香港DJ黃志淙:愛和力量,是坂本龍一希望我們擁抱的東西
2023/01/17高雄內惟藝術中心:純白無樑柱開放設計,全面開放免預約
2023/01/16龍國英談《The First Slam Dunk》:一位不會灌籃的高手——用30年,找到自己心中的領導者
2023/01/15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