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陳德政專欄|台灣在發燒,我們在長大】1987:告訴你一個神秘的地方

2023-02-03 12:22 陳德政

陳德政專欄|1987:告訴你一個神秘的地方 製圖/500輯
陳德政專欄|1987:告訴你一個神秘的地方 製圖/500輯

阿德與阿青住在對街的公寓,中間隔了一條熙來攘往的南京東路。阿青有兩個哥哥,一家五口住在三層公寓的頂樓,樓裡沒有電梯。爬上陽台可以眺望到她小學的操場,每年底校慶前幾天會舉辦園遊會,阿青戴著毛帽,把腳踮起來向高年級的攤位買一杯熱呼呼的紅豆湯,用爸爸給她的零用錢。

阿德住的其實不算公寓,公寓應該要像大理石麵包那樣有很多層。阿德住在陸軍的眷村,一戶戶低矮的平房像在寒風中取暖,緊緊依偎在一起。左鄰右舍全是認識的親戚:伯父、姑姑,還有當年坐船來到台灣的爺爺和奶奶。

爺爺做到上校退伍,被分配到有前後院的官舍,與阿德家那戶只隔兩個轉角,兩角之間有一個小圓環,各種民生用品的店鋪呈圓弧狀開展—補鞋的、修雨傘的、賣大米醬油的和一家新開的瓦斯行。

不去學校時,阿德常跟幾個堂哥到爺爺的前院打乒乓球,那裡的空間可容納一張球桌,還有一點前後跑動的餘裕。有時殺球太用力,小白球會輕飄飄地像一團棉花飛到牆的外頭,年紀最小的阿德總自告奮勇出去撿球,現在他還瘦巴巴的,再過幾年就會長得比堂哥都高。

不知道算不算晚生的優勢?從阿德有記憶開始,家裡就是叫瓦斯。媽媽會撥電話給嗓門很大的王老闆(他宏亮的山東腔就像話筒開了擴音似的),不到一段電視廣告的時間,師傅就騎著野狼把瓦斯桶送過來。年紀較長的堂哥堂姊,都還吸過煤球的煙味,大人說,那種嗆鼻的火煤氣吸多了對身體不好,有個遠房就這樣一路咳到了成年。

政府的經濟自由化政策,讓阿德這一代接觸到更多進口的物資:奶粉、餅乾、用金髮美女在月刊上做廣告的營養補給品。洋人的東西吃起來好像真的更長肉,凡印上「Made In USA」的物品如同被施了魔法,包括姊姊們在聽的音樂

阿德有一對雙胞胎姊姊,比他長了六歲,兩人都在讀國中了。同樣是國中老師的媽媽特別去拜託姊姊這所國中的教務主任,要把兩人分在不同的班級,說這樣比較不會被同學搞混。爸爸在國營企業上班,媽媽的教員收入也不豐厚,夫妻倆本來不打算再生,阿德是某個颱風夜意外的產物。這是爸爸的說法,他總將那晚狂暴的風雨描繪得超有戲劇性。

媽媽的說詞直白得多,也無趣多了:「中了就中了啊,拿掉還要花錢咧!」

也許是在颱風夜出生的緣故,只要遇到颱風來襲時阿德就會耳鳴,平均起來,一個暑假大概有三分之一的時間他的耳朵都在叫。聽著耳內的聲音,阿德想到自己本來不會發生的生命,感覺被生下來應該有什麼目的才對?他在八歲那年第一次覺察到自我。

同樣在八歲那年,他認識了阿青。兩人讀的是隔壁班,有回一同上體育課,老師給他們玩一種叫「反攻大陸」的遊戲,以一座籃球場為腹地,兩班在最遠的對角線各自排成一列,響哨後,第一個人沿著球場的邊界奔跑,再轉入中線的地方——即跳球的那個圓圈裡相遇,這時伸出手來:剪刀!石頭!布!

猜贏的繼續往前奔,輸的就回頭換下一個人出場,直到某班的代表踩到另一班出發的角落,就宣告獲勝,反攻了大陸!

阿青和阿德連續猜了五次平手,弄得球場上每個小朋友都不斷尖叫。阿德已經很接近阿青班上的本陣了,只要這次猜贏他有把握在幾步之內就站到那個角角裡,但阿青抿著嘴唇,就是不讓他過,烏黑的馬尾在後腦勺用力甩著,像個不行的手勢。

直到第六次出拳時,阿德輸了,小二的他從沒有這麼想贏過。

那天是禮拜三,只上半天課,放學後兩人走在同一個路隊裡,彼此有限的人生經驗都不知道如何處理上午的輸贏。阿德感覺那個女生應該知道他就是猜輸她的那個人,阿青猜想那個男生應該知道是自己贏過了他。兩人默默步行在隊伍中,沿途經過幾個有志工媽媽舉旗的路口,跨越敦化北路的斑馬線時,兩側的轎車都停在紅綠燈後面,好像看戲的觀眾。

那是一條很長的斑馬線,高年級的路隊長回過頭來,要大家走快一點!阿德加快腳步,一邊思索該不該在這種比較慌張的時刻向身旁的阿青開口說話,環境似乎可以掩飾他的緊張,但一不小心就走過整個大馬路口,啊!溜失的機會⋯⋯

路隊的動線先繞進阿德的村,村中央畫滿粉筆的那座水泥廣場旁,有一面大大的看板寫著「服從最高領袖 復興中華民國」,中間是一張蔣公肖像,他身穿軍服,一臉肅穆。彷彿被制約般,阿青無論在任何地方看到蔣公的頭像—紙鈔上、課本上、朝會時大禮堂的布幕上,都會自動在心裡哼起那首紀念歌:

總統蔣公,您是人類的救星,您是世界的偉人

內除軍閥,外抗強鄰,為正義而反共,圖民族之復興

反共必勝,建國必成,反共必勝,建國必成!

音樂課是阿青最喜歡的一堂課,她熱愛老師教的每一首歌,但這首〈蔣公紀念歌〉特別讓老師情緒澎湃,她用如同描述神話的口吻,述說蔣公過世那天全國都下起大雨的異象。阿青喜歡這首歌激昂的旋律,唱得比其他同學都投入,老師鼓勵她升上中年級可以去參加合唱團。

暑假開始前最後一次一起走路隊,阿德終於在廣場邊跟阿青說了再見,沒等阿青回覆,他就奔進巷子裡了!幾天後阿青跟兩個哥哥坐公路局到公館看《報告班長》,開演前銀幕上從右到左,浮現了「全體肅立」這四個字,接上一行一行的國歌歌詞。

三人從木頭座椅上站起來,跟著滿場觀眾唱國歌,哥哥一個要升小五,一個升國一,兩人把阿青夾在中間,聽妹妹唱得好大聲——阿青想像自己已經加入了合唱團,正在練唱。看完片她跟哥哥們在汀州路逛文具行,媽媽有交代天黑前一定要回家。

哥哥左一句:「你要倒大霉啦!」

右一句:「摸魚摸到大白鯊!」

像兩隻鸚鵡復述著片中的對白,用他們即將變聲的聲帶。阿青慶幸自己好在不用當兵。

炎熱的七月,整座城市都在播「傷心歌手」庾澄慶演唱的《報告班長》主題曲,有天的早報頭版印著「香港回歸 倒數十年」,阿德在豆漿店的桌子上多看了幾眼。7月14日,一個平凡的星期二晚上,晚間新聞傳來的消息晃動了阿德的村子,晃動了南京東路對面阿青家的公寓,晃動整個台北盆地很快的震波就傳遍整座海島——

明天零時起,台灣解除戒嚴!

每個小孩都從廣場上被叫進家裡看電視,新聞局長邵玉銘代替蔣經國總統宣布,戒嚴令即將廢除,同時解除黨禁、報禁並開放大陸探親。熟知天下事的爸爸,晚餐時總會在餐桌旁說書,他正色地把三個小孩叫到跟前,說戒嚴令是在他出生那年發布的,是世界上目前實施時間最長的戒嚴。

1987年7月14日傍晚,時任新聞局長邵玉銘代蔣經國總統宣布戒嚴令即將廢除。 圖...
1987年7月14日傍晚,時任新聞局長邵玉銘代蔣經國總統宣布戒嚴令即將廢除。 圖/聯合報系資料庫

「我年紀多大,台灣就戒嚴了多久。」爸爸的五官張開後又縮緊,對這個歷史時刻感覺很激動。38年了,明天醒來,他將面對自己生命中第一個解嚴的日子,早餐店的豆漿喝起來還是同一個味道嗎?

暑假時阿德被允許晚一點上床,十點多他爬到床上,躺在自己的小房間裡,薄薄的牆壁右側傳來姊姊聽的西洋歌曲,她們睡上下鋪;牆壁左側是爸媽徹夜不停的談話聲。朦朧中,他想起去年剛上小二,開學後的第二個禮拜天,一家人擠在中山北路旁看動物搬家的事情。

老虎、獅子、花豹、山羊和象龜,被裝在一輛輛花車的籠子裡,從圓山動物園要被送去木柵的「新動物園」。新聞說圓山動物園70多歲了,跟大象林旺的年紀差不多,園裡的設施老舊,空間也擁擠,動物們搬去木柵的新家,有更多空間可以玩耍。

開放72年的台北市立圓山動物園,於1986年8月15日正式關閉。當日許多市民起個...
開放72年的台北市立圓山動物園,於1986年8月15日正式關閉。當日許多市民起個大早,趕至動物園度過「最後一天」,圖為民眾與獲選「我最愛的動物選拔」第一名的大象。 圖/聯合報系資料庫

台北市圓山動物園喬遷,動物花車遊行。 圖/聯合報系資料庫、楊嘉慶攝影
台北市圓山動物園喬遷,動物花車遊行。 圖/聯合報系資料庫、楊嘉慶攝影

經過13年的籌劃興建,台北市立木柵動物園於1986年10月31日正式啟用。 圖/...
經過13年的籌劃興建,台北市立木柵動物園於1986年10月31日正式啟用。 圖/聯合報系資料庫

遊行車隊經過阿德前方時,他用力跟牠們招手,動物應該很少這樣出來兜風,牠們睜大眼睛盯著圍觀的民眾,忘了自己才是主角。阿德的頭頂有直升機跟著車隊在飛,幾輛花車的車頭掛著「我愛台北」的牌子,前陣子那場最愛動物選拔比賽,他和姊姊的三張票都投給了林旺。

大象長長的鼻子正昂揚,全世界都舉起了希望

去年跨年夜,阿德被媽媽牽著,跟家人走到學校附近的中華體育館,在演唱會上聽見那首〈快樂天堂〉,是動物大搬家的主題曲。姊姊說,台上穿黃色上衣唱歌的都是滾石唱片的歌手,大姊最愛張艾嘉,二姊喜歡的是李宗盛,雖然阿德一個都不認識,卻覺得他們就像村裡的大哥大姊一樣親切,覺得,他們不只是在唱歌,更在歌裡和他偷偷分享著秘密。

告訴你一個神秘的地方,一個孩子們的快樂天堂

跟人間一樣的忙碌擾嚷,有哭有笑,當然也會有悲傷

1987年1月1日,阿德沐浴在午夜的節慶氣氛裡,體育館像一艘飛碟,降落在他家對面。冷空氣扎著臉上的皮膚,指尖傳來毛手套搔癢的觸感,愛國獎券將在年底發行最後一期,人生第一次熬夜的阿德,心情就像開獎時一樣興奮,他偷偷想著那個神秘的地方。

為動物園搬遷而創作的〈快樂天堂〉,由滾石唱片動員旗下所有歌手共同錄唱。 圖/取自...
為動物園搬遷而創作的〈快樂天堂〉,由滾石唱片動員旗下所有歌手共同錄唱。 圖/取自網路

台灣在發燒,我們在長大|Once Upon A Time In Taiwan

一個從1987年(台灣解嚴)寫到2001年(21世紀開端)的書寫計畫,每年專注於台灣的一部電影、一張專輯與一個重要的社會事件,作者陳德政用流行文化作為切點,一邊梳理集體記憶,同時從文化的層面重新理解當時的社會。

◎責任編輯:胡士恩

最新文章

大衛.克拉耶伯,〈野火(觀火冥想)〉,2019-2020,單頻道錄像投影、3D動...

《大衛克拉耶伯:片刻冥想》北美館開展:6件大型錄像作品、系列手繪稿,往返事物對立與共存的歷時探索

2023/03/30
吳俞萱|詩人。著迷於自然與人性的荒野。著有《交換愛人的肋骨》、《暮落焚田》等九本...

詩人吳俞萱:寫詩讓我面對死亡與未知,接住世界的「撫摸」


2023/03/30
《百年孤寂》第一講由詹宏志主講,圖|敏隆講堂

《百年孤寂》第一講:詹宏志談魔幻寫實的現實意義

2023/03/30
第15屆台積電青年書法暨篆刻大賞得獎作品特展與創意書篆教案成果,自即日起至4月1...

揉合生活五感,第15屆「台積電青年書法暨篆刻大賞」開展中:首獎王宥沺、張品慈,展現書篆藝術再創新的可能

2023/03/30
3月31日「奈良美智主題商店」將提前於原「內惟閱讀」空間開張,販售奈良美智限定商...

2023奈良美智《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旅行》內惟藝術中心4/1-8/31啟程

2023/03/30
圖/RAISE提供、沈佩臻攝影

2間東京放鬆新空間:SOLO SAUNA tune 體驗單人芬蘭桑拿 ,在銀座最潮夜店 RAISE 狂歡

2023/03/29
〈直立並呼應的生命森林 ── 桉樹〉(Forest of Autonomous ...

teamLab 2023京阪選點推薦:大阪長居植物園、京都素食拉麵Vegan UZU,超現實光影藝術融入自然與飲食

2023/03/29
2023台北電影節主視覺,由白輻射影像以「破蛹展翅」為主題進行設計。 圖/台北電...

2023台北電影節主視覺公布!白輻射影像設計,柔和藍紫羽片、曲線變化勾勒蛻變意象

2023/03/27
無所畏懼的獨到視角 Daria Troitskaia 《THE WAY UP H...

徠卡之家Daria Troitskaia致高之途攝影展!以女性視角探索自我,即日起至6/12

2023/03/24
富藝斯總部二樓目前展出本季春拍的日拍拍品。記者孫曼/攝影

讓當代藝術走進日常生活:富藝斯進駐香港西九

2023/03/23
2023桃源國際藝術獎於3月21日起至4月30日在桃園展演中心正式展出。 圖/桃...

2023桃源國際藝術獎3/21-4/20展出,法國藝術家Delphine Pouillé〈引體向上〉獲首獎

2023/03/23
Art Basel Hong Kong 2023,Courtesy Art Ba...

2023香港Art Basel 3/23-3/25:後疫情時代的亞洲藝術中心

2023/03/22
《勒內.布里:視覺爆炸》自3月18日至6月18日於臺北市立美術館展出。 © Re...

《勒內.布里:視覺爆炸》北美館展出:循著12個關鍵焦點,一窺瑞士攝影大師多重面貌

2023/03/20
2023索尼世界攝影大獎公布

2023索尼世界攝影大獎公布!從建築到旅行從10件優選攝影打開世界視角

2023/03/19
(左起)台積電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許峻郎、篆刻組首獎永平高中美術教師張品慈、篆隸楷組...

第15屆「台積電青年書法暨篆刻大賞」寫新頁:王宥沺雙冠創紀錄、張品慈創意篆刻奪獎

2023/03/18
2023寶藏巖光節「天選之人」即將於3月25日至5月14日登場。 圖/寶藏巖國際...

2023寶藏巖光節「天選之人」3/25-5/14展開:12位藝術家協作「英雄旅程」、2日限定音樂市集

2023/03/18
HUSH在《娛樂自己》這張本位演出的作品中,把「我」這個核心擺在最前面,因此寫歌...

專訪HUSH/玩弄最私密的感受,毫無保留娛樂自己

2023/03/16

現代舞大師「波赫士夏瑪茲」舞劇北藝中心登場!「一萬種姿態」「半醒」兩種風貌

2023/03/15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