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張碩尹個展《BODO》北美館展出:從 「我」開啟獨有觀展路徑,幽暗劇場內的角色扮演

2023/03/15 文字整理/沈佩臻

2020年臺北美術獎首獎張碩尹的全新個展《BODO》於3月11日至6月4日在臺北市立美術館展出。藝術家延續近年創作脈絡,探索不同領域,拓展其社會議題到精神層面的表述,並營造互動的敘事場域,邀請觀者探問意識選擇、情境演變的各種可能,進一步思索人類與媒介和社會的關係。

展場透過畫外音景描繪男性世界的暴力情境,多頻道聲軌呈現電子遊戲、科幻作品、海洋與軍隊等元素,創造環繞於空間的沉浸體驗。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展場透過畫外音景描繪男性世界的暴力情境,多頻道聲軌呈現電子遊戲、科幻作品、海洋與軍隊等元素,創造環繞於空間的沉浸體驗。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藝術家張碩尹是誰?

藝術家張碩尹1982年出生於臺北,2011年自倫敦大學金匠學院藝術碩士畢業,現工作與居住於臺北與西班牙聖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近年曾於北師美術館、臺北市立美術館等地舉辦個展,並參與臺北雙年展、廣州三年展、薩奇藝廊、 Compton Verney美術館、惠康基金會之群展與委託案。

張碩尹個展《BODO》主視覺。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張碩尹個展《BODO》主視覺。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2020年張碩尹從物種共生回看歷史,以作品《檳榔屋、山蘇床與蝸牛陷阱》獲臺北美術獎評審團推舉為當年度首獎。其詼諧反諷的創作語彙擴及社會政治議題、自然生態與當代生活的各種層面,其合作計畫統合科技、科學與歷史等不同知識領域,媒材跨及大型裝置、錄像與劇場。

藝術家張碩尹2020年從物種共生回看歷史,以作品《檳榔屋、山蘇床與蝸牛陷阱》獲臺北美術獎評審團推舉為當年度首獎。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藝術家張碩尹2020年從物種共生回看歷史,以作品《檳榔屋、山蘇床與蝸牛陷阱》獲臺北美術獎評審團推舉為當年度首獎。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BODO》從「我」啟開,推動敘事發展

《BODO》展名源自黃明川導演的《寶島大夢》(1993)。如同電影刻劃的離島軍營敘事,伴隨著怪誕夢境與虛實交錯的情慾,《BODO》以許多人的共同記憶「當兵」出發,透過半自傳的第一人稱視角,描寫個人於海軍陸戰隊軍旅期間,處在男性世界的奇想、慾望、與暴力輪迴,從其中的階級思維、施暴與受虐關係探討身為「男人」的抽象概念,如何在扮演「保衛國家英雄」與「殺戮工具」之中,於無可避免的、夢魘般的規訓與生活裡,逐步操演而成為社會現實。

《BODO》採大型現地製作,結合多重敘事、互動科技和多頻道聲音裝置,將展場轉換為混和現實與虛擬的自動劇場。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BODO》採大型現地製作,結合多重敘事、互動科技和多頻道聲音裝置,將展場轉換為混和現實與虛擬的自動劇場。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本展敘事奠基於張碩尹近年《肥皂》(2021)、《如果》(2021)、《她與你與她的戀愛》(2022)等計畫,劇本為藝術家與電影編劇吳俊佑共同編寫,內容雜揉虛構世界與個人記憶,分為四個章節,以主角「我」開啟,觀眾將潛入其記憶深處進行一場冒險之旅。

《BODO》內容雜揉虛構世界與個人記憶,分為四個章節,以主角「我」開啟,觀眾將潛入其記憶深處進行冒險。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BODO》內容雜揉虛構世界與個人記憶,分為四個章節,以主角「我」開啟,觀眾將潛入其記憶深處進行冒險。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每位觀眾創造獨有探索路徑

藝術家採大型現地製作,結合多重敘事、互動科技和多頻道聲音裝置,將展場轉換為混和現實與虛擬的自動劇場,當中多處錯落如瀝青滴流的巨岩景象,觀眾僅能憑環繞的語音敘事、紅/藍光線的指引,於幽暗空間裡選擇前進或是繞行,朝向下一步未知情境。

觀眾僅能憑環繞的語音敘事、紅/藍光線指引選擇前進或是繞行,繼續參與《BODO》展覽。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觀眾僅能憑環繞的語音敘事、紅/藍光線指引選擇前進或是繞行,繼續參與《BODO》展覽。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語音敘事刻意採用女聲口白描述,試圖模糊主角的在場與消隱,並異化、錯位其性別既定印象。在此,觀眾如同「角色扮演遊戲」的參與者,須以自我意識推動敘事發展,其所行走之路線、所做之選擇都將影響整個故事的發展,而每個人的感知皆因其在探索路徑之差異,成為獨特的存有。

置身《BODO》當中,觀眾僅能憑環繞的語音敘事、紅/藍光線指引,朝向下一步未知情境。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置身《BODO》當中,觀眾僅能憑環繞的語音敘事、紅/藍光線指引,朝向下一步未知情境。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其中,主角提出「人生是否能重來/靈魂是否死後仍存在/鬼魅BODO的真偽/服從或反抗對方」等情境選項,邀請觀眾從中選擇,場景將因應不同的文本衍生多條關聯的劇情路徑,時而岔開、並行或是合併,最終導出不一樣的結局並改寫其生命歷程。展場透過畫外音景描繪男性世界的暴力情境,多頻道聲軌呈現電子遊戲、科幻作品、海洋與軍隊等元素,創造環繞於空間的沉浸體驗。

觀眾如同「角色扮演遊戲」參與者,須以自我意識推動《BODO》敘事發展,路線與選擇都將影響整個故事發展。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觀眾如同「角色扮演遊戲」參與者,須以自我意識推動《BODO》敘事發展,路線與選擇都將影響整個故事發展。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張碩尹個展《BODO》

展期|2023/03/11(六)至 2023/06/04(日)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 地下樓E、F展覽室(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181號)

個展期間陸續推出座談、對談和工作坊活動,最新資訊請關注北美館官網臉書專頁

推薦閱讀

香港藝術家麥影彤二《華麗愛火四射》TAO ART登場:「淘寶」畫家的實境秀暗示當代藝術與人類處境

鹵貓Oamul台灣首次個展《春天在耳邊的輕聲細語》:台北san galerie登場,走入藝術家的微觀世界

北美館《未來身體:超自然雕塑》2/18-6/4展出:探討後人類時代的肉身奇想

「日本生活器物展」陳瑞憲、謝小曼聯手策畫:六工藝家呈現生活與器物間的美好互動

臺北市立美術館

不要停止問「為什麼」:跟著Olafur Eliasson找到5個靠近藝術的方式

不要停止問「為什麼」:跟著Olafur Eliasson找到5個靠近藝術的方式

2025/07/12
連結萬物,是好奇的起點——Olafur Eliasson╳林怡華╳曾志偉 ╳500輯

連結萬物,是好奇的起點——Olafur Eliasson╳林怡華╳曾志偉 ╳500輯

2025/07/12
【優人物】專訪塩田千春:絲線交織生與死,透視自我的當代藝術家

【優人物】專訪塩田千春:絲線交織生與死,透視自我的當代藝術家

2021/07/04

最新文章

「關係場域:90年代新北文化地景」
8月16日至12月21日新北市美術館展出! ...

新北市美術館「關係場域」展出!以7位藝術家之作回望90年代藝術現場

2025/08/18
金曲歌手羅思容參與「聽見零雨」計畫,為國寶級詩人零雨譜寫演唱新專輯《女兒的九十九...

金曲歌后羅思容與詩人零雨 合作溫暖專輯《女兒的九十九種藍》

2025/08/15
最高難度的演出橋段是跑步機上的大環演出,每次登場必定引發熱烈掌聲。©Petr C...

舞台上演馬拉松比賽?《奔跑者》搬跑步機進劇場,顛覆你對馬戲的想像

2025/08/14
2025南國漫讀節橫跨夏季至冬初,活動地點坐落屏東不同地區,包含地方圖書館和各具...

2025南國漫讀節/一年一度的美好文化體驗,絕對值得你動身啟程

2025/08/14
teamLab進駐京都!Klook獨家開賣「teamLab Biovortex ...

京都teamLab美術館10月開幕!以「Biovortex」為概念、新作日本首亮相

2025/08/11
史上最大規模的威廉·透納全球巡迴展覽「威廉·透納特展-崇高的迴響」於6月27日至...

必看「透納」展!策展人伊莉莎白.布魯克:不只呼應當代,更存在永恆性

2025/08/11
市場裡的香料店。

沙漠地帶的紛雜淡香:摩洛哥的鹹檸檬雞塔吉鍋/溫若涵

2025/08/11
Cal pep店內人氣鼎沸。

高級食材與家常感的撞擊:巴塞隆納的鮪魚韃靼/迪拉

2025/08/11
臺北市立美術館「2025 TFAM年度個展」於8月9日至11月16日在北美館3樓...

北美館2025 TFAM年度個展「徐瑞謙、李紫彤、彭弘智、柯良志」一次展出

2025/08/08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