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看似轉瞬即逝的悠遠詩意——彭思錡《擁有一具纖薄的身體》台北潮時藝術登場

2023-04-12 23:20 文字整理/沈佩臻

藝術家彭思錡個展《擁有一具纖薄的身體》將於4月15日至5月6日在台北潮時藝術登場。彭思錡近期以極為纖薄的葉片造形陶瓷作品,令觀者留下深刻印象,本次共展出20件包含多件雅緻新作,受東方書畫、裝裱修復及工藝精神滋養影響,其陶瓷雕塑總能窺見水墨、纖維等其他媒材的幽幽堆疊,交融得隱蔽不著痕跡,引人進入深思心流。

〈二十一世紀 思錡植草鋪景團扇 鏡片〉,2023,40x40x1.8,陶瓷。 圖...
〈二十一世紀 思錡植草鋪景團扇 鏡片〉,2023,40x40x1.8,陶瓷。 圖/潮時藝術

獻給二十一世紀的今世雅物

1995年生於桃園的彭思錡,從投入水墨創作開始,而後跟著洪順興老師學習書畫的修復裝裱,如今這些都成為她的創作養分來源。對她來說修復與裝裱過程中,一次次繁複而屏氣凝神的細節,都在喚醒她對傳統與歷史的敬意, 從中發現原來每一個狀況、判斷、動作,都有它專屬的命名,如空鼓、揭除、命紙、全色等,是這些如此嚴謹的步驟所建構起龐大的系統,才得以在當今與過往千年擁有交流的可能。

藝術家彭思錡。 圖/潮時藝術
藝術家彭思錡。 圖/潮時藝術

如此體悟及養成,使得她在往後的創作裡都種下了傳承的特質,在精神性上意指充滿著「對時間的敬意」以及「對文明的景仰」。以本次3件新作〈二十一世紀 思錡做大膽構圖 鏡片〉、〈二十一世紀 思錡做山水壁花圖 鏡片〉以及〈二十一世紀 思錡做字畫圖 鏡片〉來說,其命名方式頗耐人尋味,沿用了古時文物的命名形式,而作品本身卻又轉譯了傳統,並融合當代生活經驗、文化意識,是出身80年代的她獻給二十一世紀對時間景仰的今世雅物。

〈二十一世紀 思錡做字畫圖 鏡片〉,2023,60x30x3.8,陶瓷、礦物、顏...
〈二十一世紀 思錡做字畫圖 鏡片〉,2023,60x30x3.8,陶瓷、礦物、顏料。 圖/潮時藝術

〈二十一世紀 思錡植草鋪景團扇 鏡片〉局部,2023,40x40x1.8,陶瓷。...
〈二十一世紀 思錡植草鋪景團扇 鏡片〉局部,2023,40x40x1.8,陶瓷。 圖/潮時藝術

纖薄葉片作品:以書畫經驗、纖維媒材揉和陶瓷創作

令人印象深刻的纖薄葉片作品〈家屋與天地–角落 VII〉、〈輪廓-眾生〉系列與〈輪廓-玩物〉系列等,彭思錡以書畫經驗帶入陶瓷創作,藉由過去書畫與修復經驗與延伸,反思萬物的消長與重生。她著迷於每天往返工作室路途中,與她天天相遇的構樹與血桐落葉,並連結這兩種造紙原料的葉片與熟悉的書畫用紙為造型語彙,表現出獨特新穎的書畫形式,探索東方藝術表現的多重可能性。

〈輪廓-眾生 XIV〉,2023,19.5x11.5x 4,陶瓷。 圖/潮時藝術
〈輪廓-眾生 XIV〉,2023,19.5x11.5x 4,陶瓷。 圖/潮時藝術

〈輪廓-眾生XVI〉,2023,19.5x11.5x 4,陶瓷。 圖/潮時藝術
〈輪廓-眾生XVI〉,2023,19.5x11.5x 4,陶瓷。 圖/潮時藝術

彭思錡將紙張加以撕碎分解,多次搗碎成細小纖維,再融合瓷漿調和成適當比例,塗附於葉片上進行燒製。葉子本體與紙漿纖維會在高溫中消逝,只留下極為細小到看不見的孔洞,來作為瓷的結構。

接著,高溫釉下彩燒製後,依照葉子特性給予不同質地的色彩及金屬釉藥,除了每一次上釉時的均勻度,也必須考量不同金屬對溫度的耐受性與顯色性。葉梗以生漆均勻地塗抹兩到三層,每一層都需要一週時間待乾,途經細膩緩慢的過程。

〈所有地方- no.6〉,2022,14x9.5x3.3,陶瓷。 圖/潮時藝術
〈所有地方- no.6〉,2022,14x9.5x3.3,陶瓷。 圖/潮時藝術

細看這些葉片,會發現彼此的造型如此迥異,卻都擁有著葉緣蜿蜒及不完美的殘缺,它們被封存在將要凋零的身軀裡,而這軀體短暫又脆弱的瞬間,又被化作堅毅而永恆般的存在,在肉身的衰敗與精神的甦醒之間形成迷人的張力。

〈扎花般的〉細節,2023,52x45x2.3,陶瓷。 圖/潮時藝術
〈扎花般的〉細節,2023,52x45x2.3,陶瓷。 圖/潮時藝術

〈二十一世紀 思錡植草鋪景團扇 鏡片〉細節,2023,40x40x1.8,陶瓷。...
〈二十一世紀 思錡植草鋪景團扇 鏡片〉細節,2023,40x40x1.8,陶瓷。 圖/潮時藝術

彭思錡個展《擁有一具纖薄的身體》

展期|2023/04/15(六)15:00開幕,展出至2023/05/06(六)

地點|潮時藝術 磺溪空間(台北市士林區磺溪街25號)

彭思錡

1995年生於臺灣桃園,畢業於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目前就讀美術創作研究所。創作養分來自東方書畫、裝裱修復及工藝精神,作品多以複合媒材、空間裝置呈現,曾獲2022年「世安美學獎」 造型藝術類,第26屆「南瀛獎」空間與複合媒體類類別獎,逐步在藝術創作領域中嶄露頭角。

推薦閱讀

日本藝術家高橋美衣個展《WORKS #02》:鮮豔色彩、不對稱輪廓,即興創作陶器散發神秘魅力

也趣藝廊《鬱鬱蔥蔥üppig》旅外藝術家劉昕穎、戴伶育全新雙個展

最新文章

簡佑任《舉牌工人肖像計劃》以速寫方式繪製舉牌工人的肖像畫,藉由繪畫行為,讓觀者的...

桃園市兒童美術館《如果我是一面鏡子》:許喬彥、葉偉立等5位藝術家,重新探討觀看世界的方式

2023/05/29
董陽孜〈振衣千仞崗 濯足萬里流〉。 圖/沈佩臻攝影

橫山書法藝術館《榜書》展開:攜手史博館共同策劃,四大展區呈現歷代拓本書跡、當代書藝魅力

2023/05/26
「愛馬仕之道」全新中文增訂版內頁彩圖。圖/截自網路

竹宮惠子「愛馬仕之道」中文上線!加入官方LINE看漫畫

2023/05/26
2023 vis ™ - wild 藝術與潮流聯合文化祭。 圖/vis ™ 提供...

2023vis™-wild藝術與潮流文化祭!限期三天,酉5PM TWCAUDE攜10組設計品牌、藝術家亮相

2023/05/26
《skmt:坂本龍一是誰》。 圖/大塊文化提供

坂本龍一:愛,或者說戀愛,是救贖——耗時十年、256則近身訪談《skmt:坂本龍一是誰》

2023/05/26
WHATZ藝博以創新「策展式飯店博覽會」為特色,結合多元思維作品展現當代藝術獨有...

2023 WHATZ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5/26-5/28登場!12國、上百件作品,還能近距離觀賞周書毅表演

2023/05/26
第六講,由知名樂評人焦元溥,為大家解析《百年孤寂》名作中的音樂符碼。
。圖|敏...

《百年孤寂》第六講:焦元溥解析名作中的音樂符碼

2023/05/26
為向大師致意,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特別策劃「時光之味:小津安二郎120年」主題...

「時光之味:小津安二郎120年」影展以全新4K修復版致敬日本大師,《風中的母雞》、《東京暮色》全台首映

2023/05/25
〈Drink It Like It_s Your Last Sunset〉。 圖...

2023 ONE ART Taipei新賞獎得主,Yufi Yamamoto台灣個展:以抽象線條勾勒理想女性之美

2023/05/23
左為原田直次郎《騎龍觀音》,右為大辻清司作品《大辻清司作品集中的美術家肖像·福島...

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館藏作品展」登場!三大亮點爬梳19世紀末至今近200件精彩展品

2023/05/23
〈海律〉。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海律─王怡婷個展」台北當代藝術館實驗展場開展:探查海岸風景,跨媒材形構無垠蔚藍

2023/05/22
2023 北美館「X-site計畫」大型體感建築《途中》。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

北美館2023 X-site計畫《途中》展出!穿越長廊親身經歷巨大聲響體感

2023/05/19
毓繡美術館年度首檔雙展覽——台灣藝術家于軒個展《克萊因.赫茲 α 溫室地境》、6...

毓繡美術館《克萊因.赫茲 α 溫室地境》、《日常中止》雙展:台日港菲藝術家之作,辯證時間與生命終始

2023/05/17
系列作品〈省〉。 圖/葉蕓僖提供

葉蕓僖「伍貳貳」個展!新銳藝術創作者以東西方複合媒材、聚焦環境保育議題

2023/05/17
GUCCI的2024早春大秀,昨日於首爾景福宮內走秀,場面盛大壯觀、別開生面。圖...

GUCCI 2024早春度假系列!傳統文化與當代的風格衝浪

2023/05/17
20202年6月重新再造之際,史前館也邀來陳哲生建築師負責館內的建築景觀再造設計...

台東史前館重新開幕!全新展廳爬梳南島文化、海洋史觀

2023/05/16
「續舊式—2023彩繪修護特展」展場呈現四大彩繪修護案場,盡覽一代繪師的風華魅力...

「續舊式—2023彩繪修護特展」台中登場!重現瑰麗細膩的彩繪藻井,5大設計亮點轉譯修護之美

2023/05/15
躍演中文音樂劇《勸世三姊妹》聯手台式小吃代表「師園鹽酥雞」自5月15日起推出聯名...

本土音樂劇《勸世三姊妹》聯名台味師園鹽酥雞!七月台北場北藝中心強勢回歸

2023/05/15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