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從90年代插畫到巨幅創作!張立曄《繁花夢露》高美館展出近十年藝術旅程

2025/05/09 文字編輯/陳宜慧

非科班出身也能以獨特的原生藝術筆觸與澀拙風格,走出一條靈性且奇幻的創作之路。高雄市立美術館(以下簡稱高美館),推出全新創作論壇《繁花夢露——張立曄的靈光樂園》展覽,於5月10日至8月17日登場。此展完整回顧藝術家張立曄近十年創作,從90年代報紙插畫,一路到他首次在高美館完整展出、以24張畫幅100號的大尺寸作品結構成24小時的〈一天〉大型創作計畫,邀大眾一同感受其夢幻繽紛且富含生命力的作品。

以樸拙筆觸織就幻境花園,邀大眾展開一場與自然萬象共舞的旅程!高美館創作論壇《繁花夢露—張立曄的靈光樂園》5/10登場。
 圖/高美館提供
以樸拙筆觸織就幻境花園,邀大眾展開一場與自然萬象共舞的旅程!高美館創作論壇《繁花夢露—張立曄的靈光樂園》5/10登場。 圖/高美館提供

回顧近十年精彩作品!

高美館自 1997 年開辦「創作論壇」徵選計畫邀請專業策展人提案。此次展由策展人黃志偉策劃,以「繁花夢露」為題,呈現藝術家張立曄畫作中花花世界的華麗與轉瞬,完整回顧他近十年來夢幻繽紛且富含生命力的作品。

出生於嘉義的張立曄,從小喜歡畫畫塗鴉,曾考上美術學系卻因家人反對而改為就讀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即便如此他仍背著家人以自學的方式持續作畫,曾為各大報副刊繪製插畫長達10年。早年作品「自畫像」、「社會邊緣人」系列以社會關懷出發,描繪社會邊緣人與弱勢族群,之後則以「檳榔西施」、「土石流」系列作品表達他對少女身體色情化及生態危機問題的批判。

近年創作「蝴蝶人」、「生命樹」、「萬物有靈」、「靈光」等系列轉向對個人內在潛意識的深層觀照,把藝術家自身視為一個小宇宙,以包羅萬象的大自然元素重組內心山水。張立曄表示,特別喜歡「靈光」的意涵,身處科技社會的人們需要回到更原始的狀態,重新與自然連結,就像為自己不時的充電。

展場一隅。 圖/高美館提供
展場一隅。 圖/高美館提供

展出藝術家張立曄作品(由左至右)〈發光樹〉、〈仙樹〉、〈黃金花〉。 圖/高美館提供
展出藝術家張立曄作品(由左至右)〈發光樹〉、〈仙樹〉、〈黃金花〉。 圖/高美館提供

高美館《繁花夢露—張立曄的靈光樂園》展出大型雕塑作品〈百花樹〉。 圖/高美館提供
高美館《繁花夢露—張立曄的靈光樂園》展出大型雕塑作品〈百花樹〉。 圖/高美館提供

展場一隅。 圖/高美館提供
展場一隅。 圖/高美館提供

以獨有原生藝術筆觸走出自己的路

張立曄擅於運用光與色彩,加上自由奔放的原生圖像,他以「萬物有靈」的概念創造出百花齊放、飛禽走獸紛紛來聚的永恆樂園。策展人黃志偉亦表示,張立曄非美術科班的背景讓他的作品展現更多的自由度與原始童真。以天真與充滿幻想的方式,將原生藝術(Art Brut)的樸素色彩與無窮想像力烙印在創作裡,成就出扭曲變形且層次細膩的圖像風格。

其創作脈絡從早年真實記錄藝術家所處的苦澀生命及對臺灣土地環境的關懷,在解嚴之後逐漸轉向與家庭的深度連結,以自然萬物皆有靈性的宇宙觀,描述各種異形精怪,營造仙境般的世外桃源之景,讓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

而現場除了展出藝術家90年代報紙插畫,更首次在高美館完整展出以24張畫幅100號的大尺寸作品結構成24小時的〈一天〉大型創作計畫,在圓形的沉浸式空間感受日復一日重複輪轉的「一天」新樂園,以及每「一時」不同的神祕光景。

張立曄90年代插畫作品及插畫剪報。 圖/高美館提供
張立曄90年代插畫作品及插畫剪報。 圖/高美館提供

〈一天〉大型創作計畫呈現「一天」每「一時」不同的神祕光景。 圖/高美館提供
〈一天〉大型創作計畫呈現「一天」每「一時」不同的神祕光景。 圖/高美館提供

展場一隅。 圖/高美館提供
展場一隅。 圖/高美館提供

展場一隅。 圖/高美館提供
展場一隅。 圖/高美館提供

《繁花夢露—張立曄的靈光樂園》

日期:2025年5月10日(六)-8月17日(日)

時間:每週二至日9:30-17:30(週一休館)

地點:高雄市立美術館4樓展覽室

官網:www.kmfa.gov.tw

高雄市立美術館

【優人物】讓美術館成為城市的幸福 李玉玲 推動高美館的蛻變新生

【優人物】讓美術館成為城市的幸福 李玉玲 推動高美館的蛻變新生

2021/07/11
【優人物】一針一線縫住時光 皆川明 讓時尚貼近恆久

【優人物】一針一線縫住時光 皆川明 讓時尚貼近恆久

2022/11/13
高雄市立美術館重新開館:美國錄像藝術先鋒 Tony Oursler 首度亞洲大型回顧展《黑盒-幻魅於形》

高雄市立美術館重新開館:美國錄像藝術先鋒 Tony Oursler 首度亞洲大型回顧展《黑盒-幻魅於形》

2021/02/02

最新文章

勤美術館 2025冬季展《Input > Unknown》11月22日開幕!跨域...

勤美術館《Input > Unknown》11/22登場!何理WHYIXD打造沉浸數位光影

2025/11/07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北藝中心)、法國國家舞蹈中心(Centre national ...

2025 Camping Asia正式展開!5檔精選表演節目登場

2025/11/07
台北藝術書展「草率季」即將在11月底於華山展開!邀請所有喜愛創作的人碰逛靈感。
...

2025草率季11月底華山登場!以「無限柔軟」包容躁動下的藝術創作

2025/11/06
2025屏東曬書祭11/8登場!書店帶頭啟動接地氣的閱讀體驗。圖|屏東曬書祭

2025屏東曬書祭11/8登場!書店帶頭啟動接地氣的閱讀體驗

2025/11/06
挪威小鎮尤坎利用反光鏡捕捉陽光,讓居民享受到日光。圖/Bjarte Fredhe...

回應生命——在歐洲發現光的意義/陳穎思

2025/11/05
陳詠華|在她的鏡頭中,刻畫著濃烈而曖昧的色彩,她巧妙地捕捉了詩意且細膩的影像。陳...

光線就是畫面的中軸——攝影師陳詠華

2025/11/05
蘇揚庭於金音獎的創作《聲 v.s. 光》,以遊戲搖桿和Finger Drummi...

讓燈靜止,有時需要勇氣——演唱會導演May Su蘇揚庭

2025/11/05
台北當代藝術館推動臺灣影像藝術躍上國際舞台!蘇匯宇個展「三廳電影—總體敘事」於波...

蘇匯宇「三廳電影—總體敘事」波哥大現代美術館展出!12月重返臺北放映

2025/11/05
李亦凡,《鬱卒的平面》(影像示意圖),同展名新作。 圖/© 李亦凡提供

2026年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馮希卡x李亦凡以錄像、人體雕塑直面數位焦慮

2025/11/04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