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30年社區花店,參與他人的一生——花閣樓 郭安妮

2025/06/27 撰文/黃怜穎

喜歡閱讀國外雜誌的爸爸,在一九九五年蓋了這間歐式木屋,與花藝師媽媽一起開了花店「花閣樓(Flower Girl)」。花店早期曾短暫兼賣咖啡和餐點,小時候我會在店裡二樓寫功課,也會幫忙處理花材、剪掉玫瑰的刺,但並沒有特別喜歡花。

我從國中到大學都念美術,以前畫人像寫實油畫,畢業後在附近國中兼課,其餘時間待在花店。因為長大了,對展現生命力的花草比較有感覺,二〇二〇年開始加入花店工作,動手為客人設計花束。相較於插畫案需費時和客戶來回討論,一直處於輸出狀態,漸漸地我更喜歡製作花束,喜歡為別人營造浪漫,完成後能立即看到客人開心的樣子,自己也收穫了花的能量。這幾年我把對色彩的敏銳度運用在花藝,慢慢抓到如何掌握配色,有點像進入畫畫時對顏料很上手那樣,鮮花與包材就是我的顏料和畫布。

花閣樓是郭安妮(左一)一家人個性與情感的體現。圖/黃怜穎攝影
花閣樓是郭安妮(左一)一家人個性與情感的體現。圖/黃怜穎攝影

疫情前,我曾前往日本瀨戶內海藝術祭擔任志工,並向東京墨田京島的muumuu coffee毛遂自薦,舉辦自己的插畫展。那趟旅行觸發我想把更多好玩事物連結自家花店,我在花閣樓窗戶畫上自創角色,在店內擺上插畫商品,為結婚新人繪製喜帖、布置婚宴。也曾舉辦兩回「閣樓友京島市集」,邀請日本朋友來台南

今年五月受日本品牌BEAMS邀請,參與展覽的插花合作;日本藝術家Shiomi Wada來台南舉行首次海外藝術展,循海洋主題提出為繽紛彩瓶配置藍色系花朵的需求,我們透過手工染色,讓玫瑰、火鶴、鬱金香等花材呈現不同的藍。同樣身為畫畫的創作者,我特別留意避免花朵搶過或破壞到作品整體,配花時照顧畫面布局的經驗很有趣。接到喜愛的品牌委託,那種被看見的感覺,令我分外珍惜。

安妮為日本藝術家Shiomi Wada展出的彩瓶配置花朵,手工染色讓花材呈現不同的藍。
安妮為日本藝術家Shiomi Wada展出的彩瓶配置花朵,手工染色讓花材呈現不同的藍。

前陣子有客人來買花祝賀女兒畢業,說起二十多年前還是國中生時,為追求女生就來買過花,後來談戀愛、過情人節到求婚、結婚紀念日都會上門。我發現三十歲的花閣樓參與了許多人的一生,傳承著每個需要花束陪伴的時刻,老鄰居也常聚集在此串門子,成為社區人氣交流的所在。這讓我對花藝的熱情順其自然長成《霍爾的移動城堡》裡的卡西法,這團火驅動著我守護花店,不知道花閣樓能不能變成百年老店?

鄰居們常聚在花閣樓串門子,是社區人氣交流的所在。
鄰居們常聚在花閣樓串門子,是社區人氣交流的所在。
花閣樓|台南——在永康營業已三十年的社區型花店,美術系畢業的郭安妮為花店二代,AXXY COOL是她的插畫家身分,現與爸媽一起守護這處花屋,用拿畫筆的手打造漂亮花束。
花閣樓|台南——在永康營業已三十年的社區型花店,美術系畢業的郭安妮為花店二代,AXXY COOL是她的插畫家身分,現與爸媽一起守護這處花屋,用拿畫筆的手打造漂亮花束。

本文選自《500輯》Issue135「花的力量,回應生命的途徑」

花草不只是美麗的風景,它們有限的生命、各自相異的姿態,提醒了我們同樣身為有機體「存在」的本質。近年台灣各種型態與風格的花店、花藝工作室蓬勃生長,大眾接觸花、感受花的方式變得更多元而自由。此期專題搜集花藝與植物創作者的心聲,探索花作為傳遞情感、記憶時刻、展演創意的媒介,與人們發展出怎樣的交集和關係。

◎圖片提供:花閣樓

◎責任編輯:林亞璇

Issue135

陪伴最後一次感受花香的機會——拾米豐瓶 寶妮

陪伴最後一次感受花香的機會——拾米豐瓶 寶妮

2025/06/27
傳達言語無法觸及的問候——LANDHILLS 廖浩哲

傳達言語無法觸及的問候——LANDHILLS 廖浩哲

2025/06/27
以花創造夢境,在朦朧中有序生長——插花週記 江曼郁

以花創造夢境,在朦朧中有序生長——插花週記 江曼郁

2025/06/29

最新文章

勤美術館 2025冬季展《Input > Unknown》11月22日開幕!跨域...

勤美術館《Input > Unknown》11/22登場!何理WHYIXD打造沉浸數位光影

2025/11/07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北藝中心)、法國國家舞蹈中心(Centre national ...

2025 Camping Asia正式展開!5檔精選表演節目登場

2025/11/07
台北藝術書展「草率季」即將在11月底於華山展開!邀請所有喜愛創作的人碰逛靈感。
...

2025草率季11月底華山登場!以「無限柔軟」包容躁動下的藝術創作

2025/11/06
2025屏東曬書祭11/8登場!書店帶頭啟動接地氣的閱讀體驗。圖|屏東曬書祭

2025屏東曬書祭11/8登場!書店帶頭啟動接地氣的閱讀體驗

2025/11/06
挪威小鎮尤坎利用反光鏡捕捉陽光,讓居民享受到日光。圖/Bjarte Fredhe...

回應生命——在歐洲發現光的意義/陳穎思

2025/11/05
陳詠華|在她的鏡頭中,刻畫著濃烈而曖昧的色彩,她巧妙地捕捉了詩意且細膩的影像。陳...

光線就是畫面的中軸——攝影師陳詠華

2025/11/05
蘇揚庭於金音獎的創作《聲 v.s. 光》,以遊戲搖桿和Finger Drummi...

讓燈靜止,有時需要勇氣——演唱會導演May Su蘇揚庭

2025/11/05
台北當代藝術館推動臺灣影像藝術躍上國際舞台!蘇匯宇個展「三廳電影—總體敘事」於波...

蘇匯宇「三廳電影—總體敘事」波哥大現代美術館展出!12月重返臺北放映

2025/11/05
李亦凡,《鬱卒的平面》(影像示意圖),同展名新作。 圖/© 李亦凡提供

2026年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馮希卡x李亦凡以錄像、人體雕塑直面數位焦慮

2025/11/04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