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傳達言語無法觸及的問候——LANDHILLS 廖浩哲

2025/06/27 撰文/廖浩哲

我從小就喜歡種植物,大學時創業投入花藝。也許因為植物本身具備高度的親和力,讓我在創業之初就有機會認識來自不同領域的朋友,並得以一路延續緣分至今。雖然現在植物創作與花藝不是我與團隊最主要的接案內容,但這些經驗依然深刻影響我對媒材的選擇及創作邏輯。

植物已經成為我觀看與認識世界的途徑,也是一種確認自身所處文化與地域位置的方式。觀察與紀錄植物的品種、特性、生長狀態,或是植物經人為影響後呈現的樣貌,是我辨認與想像地理、氣候,甚至歷史文化的起點。這些觀察經常構成我對空間與場域的第一印象,也讓我得以與自身成長的土地建立連結,深化每一段旅程的感知經驗,持續影響往後創作的判斷與節奏。

廖浩哲擅長但不限於以植物創作,作品常見異質媒材融合,帶有強烈的雕塑感。
廖浩哲擅長但不限於以植物創作,作品常見異質媒材融合,帶有強烈的雕塑感。
替魏如萱專輯視覺打造的裝置,以多種蘭花與植物傳達音樂概念。
替魏如萱專輯視覺打造的裝置,以多種蘭花與植物傳達音樂概念。

植物工作本質上高度仰賴經驗與身體勞動。當材料本身具有生命週期與保存極限時,任何製作都建立在精準判斷但同時需要理解不可控因素的存在。尤其在面對海外製作或大型專案時,植物的運輸、通關與氣候適應性皆具高度不確定性,抵達時間往往難以掌握,甚至有無法抵達的風險。有時候可能因此處於高壓的心理狀態或非常緊湊的製作壓力之中。

記得有幾次在完成案子後,因為長時間操作,手腳肌肉過度使用而出現發炎,幾乎無法順利行走。後來開始懂得如何跟身體達成共識,鍛鍊與適時的放鬆,讓腦袋與身體能夠協作,成為持續創作的必要條件。在創業初期也花了很長時間持續優化與業主的溝通方式、提案架構與報價策略,逐步將植物創作從單一價格邏輯中鬆動出來,讓更多人願意看見它背後的想像空間,進而建立起更合理的價值系統。

為餐廳Mad by Le Kief打造的系列作品既回應空間又拓展了想像。
為餐廳Mad by Le Kief打造的系列作品既回應空間又拓展了想像。
受到保養品牌Aesop委託,將產品回收空瓶再製成容器。
受到保養品牌Aesop委託,將產品回收空瓶再製成容器。

回想起創業的第一年充滿驚喜,第一個媒體採訪、退役後在台北完成的第一件案子、與Kinfolk的合作、第一次海外工作邀約,以及第一位從香港遠道而來的助理——回想起來都像一場夢。不過至今最深刻的一次委託,反而是童年時期在台中東勢花店幫忙的經驗。鄉間的花店以功能性訂單為主,涵蓋宗教、節慶與喪禮等需求。那時國小的我,個頭還只比工作桌高一些,就已能獨立完成不少訂單。

小朋友身體輕盈靈活,我經常需要在告別式會場的大型花壇上爬上爬下,協助製作並完成比較精巧的收尾。記得有一次,抵達現場才發現,那是一場屬於我國小好友父親的告別式。我看見她蹲在禮堂外焚燒金紙,卻不知道該如何安慰,也無從表達,我們沒有說任何一句話。那場任務我格外慎重,尤其是我負責的、設置於遺像背後的主花圈。那是我第一次深刻意識到,植物不只是視覺與形式的材料,它也能成為情感的壓縮與轉譯,以語言無法觸及的方式來珍惜與回應。

LANDHILLS|台中——由植物藝術家廖浩哲創立,為一關注自然、人與環境互動的創意實踐團隊,透過裝置、空間與物件展開跨尺度創作。作品多以植物與日常素材為出發,結合感知經驗與場域語境,實踐於展覽、品牌合作與公共場域。
LANDHILLS|台中——由植物藝術家廖浩哲創立,為一關注自然、人與環境互動的創意實踐團隊,透過裝置、空間與物件展開跨尺度創作。作品多以植物與日常素材為出發,結合感知經驗與場域語境,實踐於展覽、品牌合作與公共場域。

本文選自《500輯》Issue135「花的力量,回應生命的途徑」

花草不只是美麗的風景,它們有限的生命、各自相異的姿態,提醒了我們同樣身為有機體「存在」的本質。近年台灣各種型態與風格的花店、花藝工作室蓬勃生長,大眾接觸花、感受花的方式變得更多元而自由。此期專題搜集花藝與植物創作者的心聲,探索花作為傳遞情感、記憶時刻、展演創意的媒介,與人們發展出怎樣的交集和關係。

◎圖片提供:廖浩哲

◎責任編輯:林亞璇

Issue135

陪伴最後一次感受花香的機會——拾米豐瓶 寶妮

陪伴最後一次感受花香的機會——拾米豐瓶 寶妮

2025/06/27
30年社區花店,參與他人的一生——花閣樓 郭安妮

30年社區花店,參與他人的一生——花閣樓 郭安妮

2025/06/27
以花創造夢境,在朦朧中有序生長——插花週記 江曼郁

以花創造夢境,在朦朧中有序生長——插花週記 江曼郁

2025/06/29

最新文章

菓葉村因「桂花巷」而知名,陸小芬(前排坐右一)重返菓葉村時,村民奔相走告,開心一...

文化部首屆「百大文化基地」啟航!李遠、陸小芬走訪澎湖,帶影迷重回桂花巷

2025/07/07
臺南國際建築三年展2025重返南美館,再啟城市空間對話、重構家的感知與意義。
...

「2025臺南國際建築三年展」南美館登場!以回家作夥為題重啟城市對話

2025/07/04
南美館展覽「鹹鹹的風飛沙.鹽分地帶美術家的歸返」,以臺灣鹽業終章後的美術返鄉記憶...

「鹹鹹的風飛沙」南美館登場!集18位「鹽分地帶」藝術家以創作回應土地

2025/07/03
鬼才魏斯安德森的個人大展巴黎登場!法國電影資料館的致敬與回顧。圖|地下電影

鬼才魏斯安德森的個人大展巴黎登場!法國電影資料館的致敬與回顧

2025/07/03
奈良美智金瓜石6/28瑞芳台電金水基地!歷來最多作品展出。圖|文化總會、台灣電力...

奈良美智金瓜石6/28開展!瑞芳台電金水基地歷來最多作品展出

2025/07/03
雙手製造舞團以細膩的手部動作,穿梭於《從指尖開始》中的各種場景及歷史事件。©Ju...

《從指尖開始》以雙手演繹微型史詩,引領大人小孩深入宏觀世界

2025/07/02
桃園市立美術館與新加坡國家美術館首度攜手跨國合製,推出兒童藝術特展「在藝術中遇見...

「在藝術中遇見大自然」桃兒美館展出!跨國合製邀臺、新5位藝術家現地創作

2025/07/01
勞勃阿特曼的《外科醫生》是他的成名經典之作。圖/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百年紀念,回顧鬼才導演勞勃阿特曼十部生涯代表作

2025/07/01
臺灣第一代水彩畫家、現代美術推手倪蔣懷紀念展北美館登場!以八大展區細說藝術家礦業...

臺灣現代美術推手「倪蔣懷紀念展」北美館登場!八大展區一窺時代風貌

2025/06/30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