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指尖開始》以雙手演繹微型史詩,引領大人小孩深入宏觀世界
今年的中國信託新舞臺藝術節,以「動態臨界點」為題,聚焦在這個破碎而高速的時代,當生命是永不停止的一場賽跑,我們該如何回到自身,去觀看這個世界?為此本年度的節目都以身體作為出發點,刻畫出肉身在時間之中如何綻放與發光。
2020年,兩位具有深厚舞蹈背景的藝術家布里埃拉.伊科諾(Gabriella Iacono)與格雷戈里.格雷斯尚(Grégory Grosjean)在布魯塞爾共同創立了雙手製造舞團( Made By Hands),以雙手,特別是手指作為表演的核心語言。他們過去曾參與著名作品《Kiss and Cry》的製作,受到該劇中手指舞蹈形式的啟發,進一步決定將此風格發展為專屬的創作語彙。他們認為,雙手是人體最靈巧且情感豐富的部位之一,能以極微的動作傳達強烈的情緒與敘事力量。也因為這樣的特質,他們將「微觀舞蹈」與現場攝影結合,打造出跨年齡的的沉浸式戲劇體驗。
他們的代表作《從指尖開始》(Du Bout Des Doigts)即是穿越漫長人類歷史洪流,融入許多時間印記與共同記憶的旅程。舞者從身體到指尖,在舞台與微型世界間自由穿梭,攝影機即時拍攝並投影至大螢幕,讓觀眾步入由指尖構築的電影世界。開場由一段致敬美國舞者洛伊.富勒(Loïe Fuller)的輕盈紗舞展開,隨後手指化為角色,引領觀眾進入舞蹈史與世界史的片段之中。從《天鵝湖》的四小天鵝、《西城故事》的紐約街頭,到 碧娜.鮑許(Pina Bausch)的身體詮釋風格,觀眾隨著手指舞動經歷多個時代與多種文化面向。
除了經典舞蹈致敬,作品也穿插重大歷史片段的轉譯,既有悲痛而沉重的,也有輕盈自由的。透過極具想像力的微型舞台布景與精準的手部動作,《從指尖開始》重現納粹集中營的壓抑與恐懼、越戰泥沼中的戰火不斷與無言的恐懼、人類登月壯舉的重現,以及伍德斯托克(Woodtsock)音樂節與滑板公園的活力與能量。這些片段無需語言,僅靠影像與動作,就能喚起每個年齡層觀眾不同的投射與共鳴。舞者與攝影師配合無間,流暢運鏡之中,舞者的雙手就猶如電影鏡頭下的主角,引導著觀眾感知肢體與敘事的融合。從指印畫下的史前洞穴,到二十世紀的浩劫與希望,手指雖然無聲,卻以生動的肢體語言打造了人類歷史。
這種表演方式的關鍵不只在於手指的動作本身,更在於它如何打破年齡、語言與文化的界線。對孩子來說,手指化為角色與場景,是極具遊戲感的體驗;而對成人來說,手部的抽象轉譯則提供了更多詮釋的空間。例如集中營場景中,孩子可能看到主宰與服從的角色互動,而成人則可看出權力與暴力的象徵與歷史創傷。這樣的表現手法,不但簡化了複雜議題的呈現,卻也擴大、提升了觀眾對於每個場景和情節的感知與覺察。
最終,《從指尖開始》不只是場創新舞蹈實驗,更是一場詩意的人類敘事。手,是我們最常使用的肢體部位之一,也深深嵌入文化、勞動與表達之中,我們的生活、工作與感性的肢體述說都離不開雙手。它能溫柔觸碰、深情擁抱,卻也能訴諸武力,更能強而有力地建構世界。透過這場以手指為主角的微觀史詩,藝術家讓觀眾看見了另一種觀看歷史的方式——既不嚴肅也不諱澀難解,從最日常、纖細之處出發,讓所有觀眾都能在其中看見世界的多樣性與可能性。手指的形象安靜而巨大,彷彿那些最偉大的演員,在《從指尖開始》演出最多變的情感和最宏觀的人類史,讓任何人都能在其中生出自己的觀點與感受。
中國信託新舞臺藝術節期待以容易共鳴共感的優質節目,讓更多年齡層的觀眾去體驗當代表演藝術的跨界創新和多元議題,更細膩地去感受我們的身體,體驗各自身在這現世洪流的位置,當各種事物不停湧向我們,我們都有屬於自己的眼光與定錨。
![]()
圖/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提供 演出日期|2025.09.05(五)- 2025.09.07(日)
演出地點|國家兩廳院實驗劇場
購票連結|馬上購票 7/24(四)(含)前 早鳥8折
藝術節官網|了解更多
最新文章
-
「鹹鹹的風飛沙」南美館登場!集18位「鹽分地帶」藝術家以創作回應土地
2025/07/03 -
鬼才魏斯安德森的個人大展巴黎登場!法國電影資料館的致敬與回顧
2025/07/03 -
奈良美智金瓜石6/28開展!瑞芳台電金水基地歷來最多作品展出
2025/07/03 -
《從指尖開始》以雙手演繹微型史詩,引領大人小孩深入宏觀世界
2025/07/02 -
「在藝術中遇見大自然」桃兒美館展出!跨國合製邀臺、新5位藝術家現地創作
2025/07/01 -
百年紀念,回顧鬼才導演勞勃阿特曼十部生涯代表作
2025/07/01 -
臺灣現代美術推手「倪蔣懷紀念展」北美館登場!八大展區一窺時代風貌
2025/06/30 -
以花創造夢境,在朦朧中有序生長——插花週記 江曼郁
2025/06/29 -
英國最偉大畫家威廉透納特展 謝哲青談「光之先知」的藝術革命與時代意義
2025/06/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