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藝術裡觸草!展覽《Touch Grass》一次呈現8位國際藝術家取材自然之作
一如日本設計大師皆川明所說,「藉由接觸『東西』蘊含的情感,能喚醒使用者心中的情感。」展覽《Touch Grass 觸草》由當代藝術企劃樸湘 PU SHIANG策劃,邀集8位國際級藝術家於即日起至12月18日在台中複合式空間「1035 Collab」展出。展覽以 GenZ 網路用語「Touch Grass」為名,邀請大眾離開網路世界、去現實世界冷靜一下,也透過取材於自然的陶藝與平面創作,開啟一段與自然同行的精神旅程。
   
	
走進歷史建築修復後的再生風景
當代藝術企劃公司「樸湘 PU SHIANG 」首度策劃群展,並特別選址位於台中「 1035 Collab 」,這棟建築在日治時期曾為醫院建築及醫生私宅,2022 年由 SYDRO 建築設計事務所完成修復後,成為結合多品牌共同經營的空間。名稱「 1035 」取自 1920 年代診所的電話號碼,「 Collab 」則象徵跨界合作。結合精品咖啡廳、建築師事務所、藝廊空間 、及烘焙工作室,以歷史建築空間共同打造符合當代生活的場所。
展覽以人類學與神話學家石倉敏明在《器物的足跡》中提及,「創作者如何用其溫柔的感性連結自然與人類。」為核心精神,透過藝術家們轉譯自然的器物之作,形成連結人與自然之間的橋樑。同時透過這個以老屋改建而成的文化據點,結合空間中由傢俱藝廊 GFG 所陳列,如 Pierre Jeanneret、Finn Juhl 的設計家具,讓展覽跳脫約定俗成的白牆思維,走入生活空間之中。
   
	
廖浩哲以植物創作勾勒氛圍!集英、日、加、台四國8位藝術家精彩之作
此次展覽一共呈現8位藝術家的作品,囊括英國藝術家Sam Bakewell、日本藝術家濱名一憲(Kazunori Hamana)、日本藝術家廣直高(Naotaka Hiro)、英國大地藝術先驅Richard Long、加拿大藝術家Nicole Ondre、京都藝術家西條茜(Akane Saijo)台灣金工藝術家王筱璦(Hsiao-Ai Wang)、日本雕塑家安永正臣(Masaomi Yasunaga)。
同時展覽亦首度攜手台灣藝術家廖浩哲,在為期三個月的展期中,依循節氣更替花藝作品,隨著展場的移步換景,引領觀者透過植物與花卉體會季節流轉的細微韻律。他以植物作為創作的語言,探索自然、空間與物件之間的關係。他透過敏銳的直覺,讓植物展現出不同的姿態與氛圍,在柔軟與堅韌之間呈現出新的可能,讓人重新感受自然的存在。
   
	
   
	
   
	
▍以雙手「玩土」的陶藝詩人Sam Bakewell
英國藝術家Sam Bakewell 在西南英格蘭的小村莊長大,童年與父親一起上陶藝課,也會在自家庭院中挖土,這段親近土地與材料的回憶,成為他日後創作的深厚根基。他認為,土是揭露潛意識的媒介之一,透過雙手與材料之間的互動,引導內心漫遊。
   
	
▍以時間為媒介!陶藝家濱名一憲展現古樸之美
日本陶藝家Kazorni Hamana 同時兼具陶藝家、農夫與漁夫多重身份,年輕時曾於東京擔任服裝設計師,搬離都市後,回到千葉縣的海邊村落,開始務農、捕魚,並逐步走向陶藝創作,發展出如今以手工大陶壺( tsubo )聞名的風格。在風吹日曬與時間的流轉下,允許自然因素帶來的變化與磨蝕,表面有裂痕、帶有粗糙紋理,看似古樸卻蘊含詩意。
   
	
   
	
▍Nicole Ondre 詮釋以「結繩」為形的柔軟陶作
加拿大藝術家Nicole Ondre 以「結」為核心概念,將陶轉化為力量與連結的象徵。作品外型簡約,軟化陶瓷燒製後硬脆的特性,透過結繩造型與材料層疊,形成柔軟卻堅毅的內在張力,彷彿將人與人、人與自然間的複雜關係,凝縮成一個清晰而有力的符號。
   
	
   
	
▍一睹時間冥想雕塑家安永正臣之作
日本雕塑家Masaomi Yasunaga 深受日本前衛陶藝團體「走泥社」( Sodeisha )影響,以考古出土物為靈感,拋開陶藝傳統的功能性思維,運用釉劑作為主要創作媒材,輔以長石、岩石、金屬與玻璃粉,再埋入沙土或高嶺土層中燒製,燒製後再以挖掘的方式構築形體,如考古般神秘原始,開創一種介於雕塑與器物之間的新可能。他的作品像是從時間深處浮現的碎片,帶給觀者兼具古老遺跡與當代雕塑的矛盾感受。
   
	
▍以身體為筆書寫的日本藝術家廣直高
日本藝術家Naotaka Hiro 其創作以身體為工具,透過繪畫、雕刻與動作將自身痕跡留在作品中,讓藝術成為身體與意識的延伸,在這個被科技與螢幕佔據的時代,藉由繪畫的勞動性帶出真實的存在感。
   
	
▍有別立體之作!英國大地藝術先驅Richard Long泥土繪畫
英國最具代表性的當代藝術家之一,作為大地藝術的先驅,作品裡完全表現出人類與自然關係的本質。他讓日常中最基本的動作:步行與觸摸大地,轉化為創作媒材。在他的泥土繪畫中,Long 使用取自家鄉艾文河的泥土,以雙手反覆推抹於牆面或紙面,留下既原始又富有節奏的痕跡。
   
	
▍西條茜以吹息呼吸讓陶器發聲
現居京都的日本藝術家Akane Saijo透過探訪全球窯場、結合地方傳說與個人記憶,並將敘述轉化為陶藝創作中的「虛實交錯」形式。探討虛構與真實、表面與內部的張力,作品常具有有機形態,內部中空,結合吹息與聲音的表演模式,用呼吸將觀眾與作品連結。
   
	
▍王筱璦從金屬中聆聽自然的循環之歌
台灣藝術家王筱璦的創作擅於透過多媒材實踐,從自然現象與日常經驗出發,探討時間變化與內在感知之間的關係。作品回應萬物在無常中的循環,也呼應環境意識與與自然共生的關聯性。
   
	
當我們走進以時代書寫而成的建築空間,觀看這些作品時,一如樸湘PU SHIANG主理人Sophie Wang所說的,「與藝術共處的時光帶來了新的感官覺察。」透過這些承載創作者與自然連結的作品,日常累積的疲勞,與終日過量的資訊輸入,也將被緩緩擱下,進而擁抱更具感官的體驗。
   
	
《Touch Grass 觸草》展期|即日起- 12月18日
地點|1035 Collab(台中市中區市府路73號)
✧ 展覽為預約制,如有其他需求歡迎聯繫 info@pushiang.com
台中
最新文章
- 
					
						
							  必看2025台北雙年展《地平線上的低吟》北美館登場!72位藝術家共譜思慕2025/10/31
- 
					
						
							  萬中選一Pluribus美劇11/7 Apple TV首播!絕命毒師、絕命律師主創打造2025新劇2025/10/31
- 
					
						
							  台南U.I.J × 泰國刺青藝術家To smile《Sound Blooms》沉浸式聲音花園登場2025/10/31
- 
					
						
							  2025白晝之夜11/1限時12小時開跑!規劃6小時交通、路線懶人包攻略2025/10/31
- 
					
						
							  基隆美術館《WE ARE ME》登場!集多國藝術家一揭當代社群觀看現象2025/10/30
- 
					
						
							  愛馬仕匠心工坊11/15華山免費開展!集結愛馬仕頂尖工藝師的現場展演2025/10/30
- 
					
						
							  在藝術裡觸草!展覽《Touch Grass》一次呈現8位國際藝術家取材自然之作2025/10/29
- 
					
						
							  臺灣首場國家級教育會展多元主題展現教育新風景 共創AI世代學習新願景2025/10/29
- 
					
						
							  兩無罣礙的柔軟自在 蔣勳新書《池上 萬安 龍仔尾 貓》正式發表2025/10/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