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後疫情時代】高琹雯/重啟又關閉,餐廳承受得了幾次疫情打擊?
台灣自從6月7日防疫解封後,島上人民彷彿沒事一樣,上餐館的上餐館,旅遊的旅遊,只是不能出國。這樣的「正常」生活,別國不是不能有,只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壓力如影隨形,只要社區不乾淨,隱形的傳染鏈具體起來,馬上爆發第二波、第三波疫情,鄰近的香港、日本如是,疫情始終沒有獲得控制的美國亦如是。
對於餐飲業者來說,疫情的反覆與政策的更迭,將大幅影響營業狀況。一下關,一下開,一下只能外帶,一下不能賣酒,餐廳老闆還沒被病毒打倒,先被不得不的危機處理搞到失能。原本放無薪假或被解僱的員工,被請回來了,又要開除一次嗎?原本銷毀的庫存,再進貨了,該怎麼賣掉?餐廳的工作環境安不安全?客人不戴口罩怎麼辦?
疫情剛起時,有論者預測未來的生活將採行「滾動式防疫」,疫情嚴重時收緊措施,疫情和緩時放鬆管制,嘴巴講得輕鬆,如今實際面臨疫情再起時,那勞師動眾與無所適從,我不敢想像。
好比香港,自7月初至今已新增超過一千例確診,港府逐步加強管制,先於7月13日宣布「限聚令」,餐廳內用人數不得超過五成、每張桌子不能超過4人、晚間6點至翌日凌晨5點不得提供內用,讓以為回歸正常的港人臉垮垂頭;結果,上開措施實行將近二周後,本周一(7月27日)港府又宣佈,全日禁止餐廳內用,自7月29日凌晨起生效。毫無預警地,所有餐廳大難臨頭:我該怎麼做生意?外帶合乎成本嗎?不做外帶只能關門嗎?房租要不要付下去?嚴格的限聚令會持續多久,沒人說得準,如果進一步抬出「禁足令」,對經濟傷害更大。有多少餐廳撐得下去?疫苗誕生並普及前,餐廳能承受幾次這樣的來回碾壓?
至於美國,太快重啟經濟是導致疫情屢創新高的主因,從3百萬例到突破4百萬例只花了15天。我們在台灣看新聞,大多訝異於美國人的若無其事,雖然各州規定不一,但只要有開放餐廳內用或室外用餐的地方,一定有人,就算擔心安危而不想開門做生意的店家,面對競爭也不得不營業。
於是,最近閱讀美國美食媒體《Eater》的文章,會發現為數不少的「勸世文」,其當家食評Ryan Sutton公開呼籲「現在不要去餐廳吃飯」,「請為自己的健康與他人的健康著想」;亞特蘭大的餐廳受不了客人不戴口罩,現場販售口罩給客人,一個2美元;另有一篇文章分析餐廳員工誰的感染風險最高,並且呼籲餐廳提供服務時盡量減少人與人接觸。於是,撇除「餐飲業該何去何從」這類大哉問,美國許多餐廳只是在與最基本的公民素養搏鬥,崇尚個人自由的美國,就是無法把口罩戴好戴滿,就是不願意共同在家避疫。疫情拖越久,對餐飲業越不利,美國另一波餐廳倒閉潮可能正在路上。
最新文章
-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渥達尼斯磨坊的星星奇緣
2025/01/20 -
飲食生活作家葉怡蘭/混融與西吃:台灣中菜新風向
2025/01/19 -
雀雀/金泰梨「正年」演出少年感 以戲抒情道盡人生悲歡離合
2025/01/18 -
藝術收藏家姚謙/相遇碧雲寺:精神上的啟動與共鳴才是真正擁有
2025/01/14 -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風之旅人-藝術家新宮晉的風動藝術作品
2025/01/13 -
雀雀/裴斗娜新作「家族計畫」:世界觀不用大,自成一格就很好看
2025/01/11 -
潘光中/誰能逃出生天?《魷魚遊戲2》弱肉強食的韓國階級社會現象
2025/01/04 -
Ying C. 陳穎/管太多還是數位排毒?從用餐文化意義思考餐廳手機禁令
2025/01/02 -
雀雀/「太太太厲害」:網路迷因昇華版段子 炸出台劇新鮮動能
2024/12/28 -
藝術收藏家姚謙/新店晚霞:如夢船的存在
2024/12/26 -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巴黎日常:生活裡的時尚
2024/12/22 -
潘光中/驚悚題材也能說出溫情故事 漫改韓劇《照明商店》探究生與死的模糊界線
2024/12/21 -
塗翔文/「優雅的相遇」:另一種疫情故事
2024/12/16 -
飲食生活作家葉怡蘭/生活俯拾皆樂—在佛羅倫斯買菜
2024/12/15 -
雀雀/話題韓劇「現在撥打的電話」:現實永遠都比戲劇更不可思議
2024/12/14 -
雀雀/「一箱情緣」敘事展暖力 受傷靈魂得以安棲
2024/12/07 -
Ying C. 陳穎/當社群成主流 「專業食物攝影」還有未來?
2024/12/04 -
雀雀/音樂愛情劇「彈一場完美戀愛」跨國合作台劇新體質
2024/11/30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