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飲食評論家高琹雯/宣揚餐桌樂趣,進化飲食論述:美食家的社會角色

2021-01-28 12:00 高琹雯

隨著時代的更迭,美食愛好者或許從美食家演化為吃貨,某些基本的設定卻是不變的。 圖...
隨著時代的更迭,美食愛好者或許從美食家演化為吃貨,某些基本的設定卻是不變的。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當餐廳與用餐大眾在十九世紀初的法國繁衍孳生,美食家(gastronome)與美食著述也逐漸興起。餐廳在1790年代已是巴黎的時髦場景;法國第一代美食家葛立莫‧德‧拉‧黑尼葉(A.B. Grimod de La Reyniere)出版評鑑咖啡廳與餐館的《老饕年鑑》(Almanach des Gourmands),是1803年。

餐廳、用餐大眾、美食家是綁在一起的:餐廳醞釀出用餐大眾,用餐大眾討論美食、形成意見,而當餐廳與用餐大眾數量持續增長,可以推論,關於美食的探討,需要更可靠、更清晰的公共意見。英國社會學家史蒂芬.門內爾(Stephen Mennell)認為,這促使更開放、更正式的媒體出現,道聽塗說的八卦消息已經不足夠了;不可避免地,用餐大眾之中出現區別:書寫美食評論的意見領袖,以及單單閱讀美食評論的受眾 。

葛立莫在《老饕年鑑》中記錄他與評鑑成員針對餐廳與主廚的建議,門內爾挑出一例:葛立莫建議一位餐廳老闆將火雞的烹飪方法從烤(roast)改為燉(braise),老闆大驚失色,仍然遵從,依據葛立莫的說法,成果非常美妙。美食家常常如此沾沾自喜,認為自己打開主廚的眼界、推進主廚的成長,然而,主廚研發與創新也往往受到同業競爭的驅使。不過,美食家的確起到一種作用,就是形塑品味(taste),而他們認同的品味,往往是朝著差異化、挑選與精緻的方向移動 。

美食家定義了某種菁英的角色;他們往往展露關於飲食的專業知識。美食家鼓勵人們談論食物,唯有談論,才能針對廚師的工作成果認真鑑賞,也唯有認真鑑賞,才能賦予廚師與同儕競爭的動力,競爭是為了攬客,而他們招手的對象,是了解情況的用餐大眾(informed public)。

美食家的確起到一種作用,就是形塑品味(taste)。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美食家的確起到一種作用,就是形塑品味(taste)。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另一種美食家試圖區辨菁英身分的行為,是為好品味設定鉅細靡遺的規則。例如,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法國最有影響力的專業導向飲食期刊《烹飪藝術》(L’ArtCulinaire),其總編Châtillon-Plessis就曾花篇幅討論一道道菜的正確順序,規定晚餐應以蔬菜料理做結,起司必須作為晚餐與甜點之間的過場,最後是甜點,必須由糖果、糕點、冰品、水果所構成 。

然而,美食家不是只有菁英的面向;他們同時也具備民主化的角色。美食家藉由著述,拓展了精緻烹飪的市場。即便看似高高在上、咄咄逼人,美食家實際上也擴大了「吃得好」的受眾。這在社會關係更為平等的現代更加明顯,美食家宣揚餐桌上的樂趣,鼓勵廚師與食客分享他們對於飲食的熱愛,而在這動態的過程中,美食論述本身也跟著進化了。

美食家具備區辨(distinction)與民主化(democratization)的雙重角色,這樣的理論,門內爾在1985年出版的著作《有關食物的一切禮儀》(All Manners of Food)中即已論及。2010年,二位加拿大社會學家喬西.強斯頓(Josée Johnston)與塞恩.包曼(Shyon Baumann)在《饕客:美食地景中的民主與區辨》(Foodies:Democracy and Distinction in the Gourmet Foodscape)一書中,也用同樣的二元框架來分析吃貨(foodie)這樣的人。隨著時代的更迭,美食愛好者或許從美食家演化為吃貨,某些基本的設定卻是不變的。

推薦閱讀

飲食評論家高琹雯/用餐大眾與他們的公共意見

飲食評論家高琹雯/美食家誕生的舞台,是餐廳

最新文章

種種因素交錯衝擊,持續多年的餐飲榮景開始趨緩,餐飲「小」時代逐步來到。圖/葉怡蘭...

飲食生活作家葉怡蘭/迎接,餐飲「小」時代

2024/09/16
「度華年」劇照。圖/摘自度華年官方微博

雀雀/大陸古裝偶像劇「度華年」 隱含當代既視感與警世意味

2024/09/14
在麵包業的龐大商機背後,獨立麵包店如何面對超市與超商夾擊?圖/Ying C. 陳...

Ying C. 陳穎/麵包產值巨大、商機無限?淺談獨立麵包店的危機與前景

2024/09/12
「國民老公」許光漢飾演冷血的反派殺手「Mr. Smile」,李光洙演技大變身。圖...

雀雀/戲劇性,是共通的國際語言:許光漢話題韓劇「無路可走:輪盤賭」

2024/09/07
楊旭文(左)、楊志剛主演「唐朝詭事錄」。圖/iQIYI國際站提供

潘光中/話題劇《唐朝詭事錄》 打破熱門IP與流量演員迷思

2024/08/31
呷米餐廳的食材,來自友善環境的農業生產者。圖/呷米提供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友善複利在人間:JIAMI呷米

2024/08/25
許光漢(左二)主演「正港分局」。圖/Netflix提供

正港分局/雀雀劇評:台劇豪華陣容同樂會 木曜4超玩認真演

2024/08/24
台灣咖啡風氣之盛、品味之高、能量之大,由得人從城到郊,走到哪喝到哪。圖╱葉怡蘭提...

飲食作家葉怡蘭/再偏遠也總能尋出一個所在:到處喝咖啡

2024/08/18
李璇(左)、金士傑在「Q18量子預言」劇中有段百歲人瑞愛情。圖/三立提供

雀雀劇評/科技來自人性 台劇「Q18」與觀眾一起歷經人生課題

2024/08/17
今年威尼斯雙年展讓我更深刻地思考了肖像的意義;我發覺,肖像不僅僅是對個體的記錄,...

藝術收藏家姚謙/透過肖像畫,閱讀別人也閱讀自己

2024/08/15
「鬼才之道」劇照。圖/牽猴子提供

鬼才之道/塗翔文影評:台灣類型電影 展現成熟樣貌的里程碑之作

2024/08/13
成田特快Nex列車,是成田機場進東京都的重要動線,這輛車正面造型有如鋼彈機器人,...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有特色的「城市迎賓列車」 帶給觀光客美好的第一印象

2024/08/12
日本動畫「我推的孩子」。圖/截自X/『【推しの子】』TVアニメ公式

雀雀/追星追到下輩子!「我推的孩子」揭秘演藝圈生態

2024/08/10
沒有紮實基礎與對專業的認知與尊重,遑論摘星?圖/Ying C. 陳穎提供

Ying C. 陳穎/台灣真的需要更多米其林主廚嗎?論基礎訓練與專業認知的重要

2024/08/08
或者安醬在新潮口味中傳遞著傳統客家風情。圖/或者提供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或者安醬:隨遇而安的選擇 將美感美食注入科技生活圈

2024/08/04
李姃垠(左)和鄭恩地分別飾演女主角的白天和黑夜不同面貌。圖/Netflix提供

她的日與夜/雀雀劇評:大人系初戀感 引領跨世代觀眾族群共鳴

2024/08/03
「拍謝少年」由貝斯手薑薑(左起)、鼓手宗翰、吉他手維尼組成。圖/海口味提供

袁永興/拍謝少年「噪音公寓」:重溫過往時間軸 搖滾人生繼續邁進

2024/07/30
《巴黎,德州》被譽為影史最完美的公路電影之一。 圖/甲上娛樂提供

從《巴黎,德州》到《我的完美日常》——論德國名導文溫德斯的追尋旅途

2024/07/29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