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飲食評論家高琹雯/宣揚餐桌樂趣,進化飲食論述:美食家的社會角色

2021/01/28 高琹雯

隨著時代的更迭,美食愛好者或許從美食家演化為吃貨,某些基本的設定卻是不變的。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隨著時代的更迭,美食愛好者或許從美食家演化為吃貨,某些基本的設定卻是不變的。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當餐廳與用餐大眾在十九世紀初的法國繁衍孳生,美食家(gastronome)與美食著述也逐漸興起。餐廳在1790年代已是巴黎的時髦場景;法國第一代美食家葛立莫‧德‧拉‧黑尼葉(A.B. Grimod de La Reyniere)出版評鑑咖啡廳與餐館的《老饕年鑑》(Almanach des Gourmands),是1803年。

餐廳、用餐大眾、美食家是綁在一起的:餐廳醞釀出用餐大眾,用餐大眾討論美食、形成意見,而當餐廳與用餐大眾數量持續增長,可以推論,關於美食的探討,需要更可靠、更清晰的公共意見。英國社會學家史蒂芬.門內爾(Stephen Mennell)認為,這促使更開放、更正式的媒體出現,道聽塗說的八卦消息已經不足夠了;不可避免地,用餐大眾之中出現區別:書寫美食評論的意見領袖,以及單單閱讀美食評論的受眾 。

葛立莫在《老饕年鑑》中記錄他與評鑑成員針對餐廳與主廚的建議,門內爾挑出一例:葛立莫建議一位餐廳老闆將火雞的烹飪方法從烤(roast)改為燉(braise),老闆大驚失色,仍然遵從,依據葛立莫的說法,成果非常美妙。美食家常常如此沾沾自喜,認為自己打開主廚的眼界、推進主廚的成長,然而,主廚研發與創新也往往受到同業競爭的驅使。不過,美食家的確起到一種作用,就是形塑品味(taste),而他們認同的品味,往往是朝著差異化、挑選與精緻的方向移動 。

美食家定義了某種菁英的角色;他們往往展露關於飲食的專業知識。美食家鼓勵人們談論食物,唯有談論,才能針對廚師的工作成果認真鑑賞,也唯有認真鑑賞,才能賦予廚師與同儕競爭的動力,競爭是為了攬客,而他們招手的對象,是了解情況的用餐大眾(informed public)。

美食家的確起到一種作用,就是形塑品味(taste)。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美食家的確起到一種作用,就是形塑品味(taste)。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另一種美食家試圖區辨菁英身分的行為,是為好品味設定鉅細靡遺的規則。例如,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法國最有影響力的專業導向飲食期刊《烹飪藝術》(L’ArtCulinaire),其總編Châtillon-Plessis就曾花篇幅討論一道道菜的正確順序,規定晚餐應以蔬菜料理做結,起司必須作為晚餐與甜點之間的過場,最後是甜點,必須由糖果、糕點、冰品、水果所構成 。

然而,美食家不是只有菁英的面向;他們同時也具備民主化的角色。美食家藉由著述,拓展了精緻烹飪的市場。即便看似高高在上、咄咄逼人,美食家實際上也擴大了「吃得好」的受眾。這在社會關係更為平等的現代更加明顯,美食家宣揚餐桌上的樂趣,鼓勵廚師與食客分享他們對於飲食的熱愛,而在這動態的過程中,美食論述本身也跟著進化了。

美食家具備區辨(distinction)與民主化(democratization)的雙重角色,這樣的理論,門內爾在1985年出版的著作《有關食物的一切禮儀》(All Manners of Food)中即已論及。2010年,二位加拿大社會學家喬西.強斯頓(Josée Johnston)與塞恩.包曼(Shyon Baumann)在《饕客:美食地景中的民主與區辨》(Foodies:Democracy and Distinction in the Gourmet Foodscape)一書中,也用同樣的二元框架來分析吃貨(foodie)這樣的人。隨著時代的更迭,美食愛好者或許從美食家演化為吃貨,某些基本的設定卻是不變的。

推薦閱讀

飲食評論家高琹雯/美食家誕生的舞台,是餐廳

飲食評論家高琹雯/用餐大眾與他們的公共意見

高琹雯

【500盤】百花齊放的台灣餐飲

【500盤】百花齊放的台灣餐飲

2021/11/19
【優人物】捨律師工作 以熱情自學的美食家 Liz高琹雯

【優人物】捨律師工作 以熱情自學的美食家 Liz高琹雯

2022/06/12
飲食評論家Liz高琹雯跨足電商平台!「美食加選物」以策展形式帶你巡禮世界

飲食評論家Liz高琹雯跨足電商平台!「美食加選物」以策展形式帶你巡禮世界

2020/07/27

最新文章

位於大阪中之島美術館,藝術家矢延憲司作品「Giant Torayan」。圖╱李清...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藝術家矢延憲司的作品軸線

2025/09/15
「夢想成為律師的律師們」劇照。圖/Netflix提供

雀雀/夢想成為律師的律師們:平衡敘事 其實是藏得深的高明性平鋪陳

2025/09/13
同樣是「純植物」,消費者對主餐與甜點的要求和期待截然不同。圖/Ying C. 陳...

Ying C. 陳穎/從理念到餐桌:當代名廚的「純植物」挑戰

2025/09/10
劇場版鬼滅之刃「無限城篇 第一章 猗窩座再襲」在台上映掀起票房熱潮。圖/木棉花提...

馬欣/ 鬼滅之刃劇場版 無限城篇:善惡的複雜矛盾深刻呈現

2025/09/08
天心(前排右三起)、馬志翔主演的「我們六個」,改編自社會真實案件。圖/大愛電視提...

雀雀/我們六個:真實社會事件影視呈現 觸動觀眾反思

2025/08/30
觀賞威廉•阿道夫•布格羅的作品所引發的流連不忍離去之感,是一種只有藝術才能帶來的...

藝術收藏家姚謙/不合時宜的迷戀

2025/08/28
周也主演《錦月如歌》。圖/擷自微博/錦月如歌官方微博

雀雀/《書卷一夢》、《錦月如歌》逆天改命戲中戲 打中觀眾的心

2025/08/23
丹麥哥本哈根的Kastrup Sea Bath,因外觀呈現蜿蜒環狀而被暱稱為「T...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北歐人與自然相處的哲學

2025/08/19
李一桐(左)與劉宇寧主演「書卷一夢」。圖/愛奇藝國際站提供

潘光中/書卷一夢:穿書題材破壞性創新 為傳統古裝題材注入活力

2025/08/16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