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飲食評論家高琹雯/第一代法國美食家布西亞.薩瓦蘭:告訴我你吃什麼,我就知道你是怎麼樣的人

2021/02/25 高琹雯

薩瓦蘭是這句至理名言的出處:「告訴我你吃什麼,我就知道你是怎麼樣的人」。 圖/報系資料照片
薩瓦蘭是這句至理名言的出處:「告訴我你吃什麼,我就知道你是怎麼樣的人」。 圖/報系資料照片

美食家是誰?是怎麼誕生的?此大哉問在前面的專欄文章已經論述很多。只有理論不夠生動,接下來我要舉出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其實他不活生生,他已經作古很久了;他的美食家地位,也是在他死後才確立的。正因如此才沒有爭議:美食家似乎是一種蓋棺論定的身份。他是世間公認的第一代法國美食家:布西亞.薩瓦蘭(Jean Anthelme Brillat-Savarin, 1755-1826)。

一個人要怎麼被認可為美食家?在薩瓦蘭在世的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他只做了一件事:寫一本書。他的唯一一本美食著作《味覺生理學》(Physiologie du Goût)(台版譯書:《美味的饗宴》),1825年12月出版,流傳至今,二百年來在美食書寫中具備不可動搖的地位。

《味覺生理學》開啟飲食理論與美食評論的先河,樹立此類美食寫作的典範。它不是食譜,不是廚師講解烹飪食材與步驟的記錄;也不是文學小說裡主人翁吃喝的描述。它就是談吃,談飲宴之樂,談人的味覺、食欲、消化,也談特色菜餚、煎炸理論,更談美食家、美食學、美食主義;有物理、化學、生物的科學成分,也有哲學、社會學、歷史學、經濟學的文化素養,讀來就是一位學識淵博的紳士,抒發其觀點,帶有批判性,含有價值判斷。當中許多篇章,即便以當代的眼光來看,也十分合宜,不退流行。

薩瓦蘭認為「與生俱來就擁有感受和品味味覺刺激的能力」的人是天生的美食家。 圖/報系資料照片
薩瓦蘭認為「與生俱來就擁有感受和品味味覺刺激的能力」的人是天生的美食家。 圖/報系資料照片

可以說薩瓦蘭建立了「美食學」(gastronomy)的基本定義。《味覺生理學》的前言已道盡他對美食的看法:「在飲宴之樂成為我關注的焦點後,我便發現這個主題可以延伸的部分絕不僅止於一本食譜。我甚至認為,它完全可以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尤其是從對人們的健康、幸福和日常生活的種種影響來看,它都是如此重要而值得關注。」 在「美食學」的專章中,薩瓦蘭進一步闡述,「美食學是對人類營養問題的理性闡釋」,包括自然史、物理學、化學、烹飪、商業、政治經濟學等等內容 ,「為我們指出各類食物在什麼狀態下是最美味的」,了解美食學的常識則可以讓「人們在餐桌旁既可以保持個體的享樂狀態,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管理社交情況,甚至可能得到某些機會指引。」

這是一位美食愛好者,愛吃愛飲了一輩子後,於人生末尾回顧美食之於自己的意義時,發自肺腑之言。他希望美食是有份量的,他也認為美食對於自己的一生是有份量的。薩瓦蘭在人生最後一年才動筆創作此書,死前二個月才出版。

談到「美食家」(gourmand),薩瓦蘭認為,「與生俱來就擁有感受和品味味覺刺激的能力」 的人是天生的美食家,並且主張有的人成為美食家「與他們從事的工作有密切的關係」,他舉出四種美食家的職業:金融家、醫生、文學家、宗教信徒 ,和現代相比,雖不完全中,亦不遠矣。

薩瓦蘭出身上流社會,父親是國王的檢察官兼領主,他本身也是法學家、政治家、音樂家,曾經當選國會議員、市長,卻因為法國大革命的經歷而流亡瑞士、荷蘭、美國,1796年獲准返回法國後,就擔任法官直到離世。他與另一位法國同儕、創辦《老饕年鑑》的葛立莫‧德‧拉‧黑尼葉(A.B. Grimod de La Reyniere),被學界認為是美食家的原型,然而相較於《老饕年鑑》已絕版,其中刊載的店家也亡佚,《味覺生理學》始終經典不滅。畢竟,薩瓦蘭是這句至理名言的出處:「告訴我你吃什麼,我就知道你是怎麼樣的人。」

推薦閱讀

飲食評論家高琹雯/宣揚餐桌樂趣,進化飲食論述:美食家的社會角色

飲食評論家高琹雯/「私廚」和餐廳的相反邏輯

高琹雯

【500盤】百花齊放的台灣餐飲

【500盤】百花齊放的台灣餐飲

2021/11/19
【優人物】捨律師工作 以熱情自學的美食家 Liz高琹雯

【優人物】捨律師工作 以熱情自學的美食家 Liz高琹雯

2022/06/12
高琹雯/用法菜技法做現代中菜?台灣法菜廚師翁士駿與中餐廳「Chinois」

高琹雯/用法菜技法做現代中菜?台灣法菜廚師翁士駿與中餐廳「Chinois」

2020/07/15

最新文章

「乖狗狗」被讚是年度最佳恐怖片之一。圖/好威映象提供

馬欣/「乖狗狗」:散發伊藤潤二漫畫魅力的恐怖電影

2025/11/03
《妳和其餘的一切》劇照。圖/Netflix提供

雀雀/《妳和其餘的一切》:愛恨昇華閨蜜情 以兩性視角看女性美麗與哀愁

2025/11/01
可頌是近年來最受矚目的糕點實驗場。韓國便有專門店販售各種可頌糕點,包括融合日式飯...

陳穎Ying C. /致敬或褻瀆?可頌之戰:「創新」的門票為何?

2025/10/27
青農謝震山介紹犬香薷的培育條件。圖/于國華提供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泥土的芬芳、天人的和諧:犬香薷

2025/10/27
國際卡司齊聚Netflix「回魂計」。圖/Netflix提供

雀雀/舒淇、李心潔「回魂計」:誰是真正的詐騙受害者?

2025/10/25
此趟鎌倉行所食餐廳,從規模到形式皆極精巧,卻皆展現飽滿的在地與創作性,既有Fin...

飲食生活作家葉怡蘭/悠食鎌倉:Fine Dining新風範

2025/10/19
「因為常玉」是一次多角度的去細讀常玉的分享與交流。圖/姚謙提供

藝術收藏家姚謙/因為常玉:不只閱讀常玉,也閱讀我們的時代

2025/10/16
「暴君的廚師」劇照。圖/Netflix提供

雀雀/暴君的廚師:跳出「免洗追劇文化」 以飲食文化征服全球觀眾

2025/10/11
新加坡國家美術館的展覽「CITY OF OTHERS」,以「1920〜1940年...

藝術收藏家姚謙/時代之聲:「CITY OF OTHERS」展覽

2025/10/02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