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觀察者李清志/咖啡館的重要性:疫情過後,找回「一杯咖啡的時光」
疫情期間對許多人而言,最痛苦的事,不是不能去外面逛街玩耍,也不是不能去餐廳大吃大喝,而是不能去咖啡館喝咖啡!
喜歡喝咖啡的人有兩種,一種人只純粹品嚐咖啡的好壞,他們對於在哪裡喝咖啡並不在乎,他們只在乎咖啡的香氣、烘培與品種,在疫情期間,他們可以在自己家裡烘豆、練習手沖,自己品嚐心目中的好咖啡;另一種人雖然也喜歡品嚐咖啡,但是更在意的是擁有一段安靜喝咖啡的時間。
前一種人對咖啡的愛好,基本上只停留在口舌味蕾上,就像傳統上,中國人只講求好吃,不在乎餐廳的乾淨與否,或是餐廳的空間擺設與整體氛圍;後一種人則看重喝咖啡的整體感受,不只在乎咖啡好不好喝,也在乎咖啡店的風格與品味。
或是更嚴謹地說,與其說這些人愛去咖啡店喝咖啡,倒不如說他們喜歡享受在咖啡館短暫的咖啡時光。疫情嚴重,雖然還不至於封城,但是咖啡店只能外帶,而不能入內享用咖啡,使得人們失去了每天重要的咖啡時光。
「咖啡時光」對習慣去咖啡店的人來說,就是每天重要的儀式,他們利用「一杯咖啡的時光」,暫時逃離辦公室與家庭的煩亂與壓力,可以沈澱思緒、安靜心靈,獲得一個重新得力的機會。失去「咖啡時光」,讓都市人失去日常荒漠中,唯一可以歇息的綠洲,也讓整個城市陷入煩亂,卻找不到出口的可悲境界。
對於我而言,咖啡館不僅是修道院,讓我可以歇息、可以沈靜心靈;咖啡館也一直是我的工作場所。大家總是問我:「為什麼你一定要去咖啡館工作?」英國經濟學家霍爾丹(Andy Haldance)說的好:「接觸新的、不同的體驗,如聲音、氣味、環境、想法、人,是產生創造力火花的關鍵來源;在家工作會讓我們失去很多這些有創意的原料。」怪不得我在家常常寫不出文章,在咖啡店卻是文思泉湧!
所以二十世紀法國知名作家、藝術家都喜歡在咖啡店工作,有的人甚至以咖啡店作為他們的辦公室,不論是寫作、喝咖啡、用餐、與人會談,都是在咖啡店內,咖啡店甚至幫作家們收發信件、包裹等。知名的雙叟咖啡館就是藝文人士喜愛聚集的地方,包括海明威、西蒙波娃、沙特、畢卡索、喬伊斯等人都喜歡流連在這家咖啡店,他們許多的思想與創作,都是在這裡萌發與完成。
無法去咖啡館對許許多多創作工作者而言,就是一場災難!因為咖啡館是他們最習慣的創作空間,失去了咖啡館,等於剝奪了他們的創作能量;或是說根本是綁架了他們的謬思女神。
疫情嚴重的時期,咖啡店無法開放營業,只能讓顧客外帶咖啡及點心,讓很多咖啡館陷入極大的經營困境,雖然外帶咖啡可以帶來少許的收入,但是畢竟無法真正有利潤產生,所有的咖啡館幾乎都在苦撐,希望警戒可以快快解除。我只能衷心地祝福這些咖啡館,希望大家都可以度過疫情難關,繼續營業下去;讓所有的藝文創作者,可以重新回到咖啡店,重新找回他們的日常咖啡時光。
最新文章
影評人馬欣/「片場風暴」:現實處境的難堪與無力反擊 看著一個人的血是怎麼冷的
2023/01/30飲食作家葉怡蘭/以為居住在京都──且談,京町家旅宿
2023/01/30雀雀/台劇「沙之書」:危險戀情的美妙糖衣 破壞婚姻關係永恆勁敵
2023/01/28雀雀/《第9節課》:選角各具特色、稜線分明 演出道貌岸然者比不倫戀更黑暗氛圍
2023/01/14文化觀察者于國華/挽菓子的手,最溫柔的弧
2023/01/13藝術收藏家姚謙/悲傷的夾竹桃
2023/01/11文化觀察者李清志/哥吉拉怪獸登陸台北 勿忘核能事件省思
2023/01/07雀雀/《艾蜜莉在巴黎》第3季:進入「巴黎女子圖鑑」階段 結局爆點發展仍令人懸心
2023/01/07魯冰花 後來的故事
2023/01/05汪正翔的「2022→2023關鍵字」:懷舊、未來
2022/12/31許育華的「2022→2023關鍵字」:樸素過日、離開中心
2022/12/31王瑋/Netflix紀錄片《哈利王子與梅根》:跨階級與種族的傾情大戲
2022/12/31飲食作家葉怡蘭/2022,外食餐桌這一年
2022/12/30雀雀/你的婚姻不是你的婚姻:輕科幻劇元素獨立故事 《曾賈府喜事》評析婚戀價值
2022/12/24文化觀察者于國華/創業動力來自故鄉召喚:湯圓餡一樣軟燙的心
2022/12/23陳穎Ying C. /千年菓子的啟示:文化的形成來自付出心力守護傳統的良善立意
2022/12/21塗翔文/瘋狂富作用:「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像」高明的嘲諷針砭 拍出光怪陸離陸現象
2022/12/20芮塔/「財閥家的小兒子」不公平能逆轉勝?穿越重生彷彿走趟近代發展史
2022/12/17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