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成就更好的我們】以運動精神擴散正能量,翻轉只重當下的教育想法
改編自真人真事的電影《卡特教頭》(Coach Carter),是一部讓觀眾在熱血沸騰之餘,也不禁深思的社會反映之作。
本片的故事描述主角卡特在接下當地高中籃球校隊教練一職後,隨即以截然不同的方式帶領這群出身自貧民區的年輕球員,除了要求他們體能上的表現之外,同時也規定他們必須在課業上達到一定程度的成績,藉此獲得日後取得大學獎學金的機會,就此扭轉人生。
然而,雖然他們在球場上的表現有驚人進步,卻並未在課業方面達成卡特的要求,因此使卡特決定暫停訓練,帶領眾人前往圖書館念書,直到成績達標以後,才讓一切恢復正常,甚至更不惜因此棄賽,讓校隊增加了數場敗績。這樣的舉動,令當地居民及家長因此憤慨不已,認為他是在剝奪這群孩子表現的機會。但卡特堅持,比起籃球而言,能讓這群孩子升上大學並爭取更好的未來,才是最為重要的事,因此使雙方的矛盾也越演越烈……
《卡特教頭》藉由上述的情節,同時處理了運動與教育這兩方面的主題。就運動角度來看,電影透過卡特對那群學生的各種要求,提出了優秀球員不僅得在球場上有出色表現,就連面對比賽與對手的態度,也同樣需要符合運動精神,具有勝不驕敗不餒的特質,持續精進自己各方面的表現。
至於從教育角度來看,《卡特教頭》觸及的也不僅針對在運動方面有出色表現的學生,而是透過他與學校董事會,甚至是部分家長間的不同觀點,探討師長的眼中,不該只看見學生待在學校裡的短短數年,而是該將目光從當下放到更遠的未來,才足以引領他們走向一條對自己有利的道路。
那不僅是知識或運動技巧的傳授,而是教導球員一種為自己奮鬥的態度。也因為如此,當那群桀驁不馴的孩子,慢慢感受到卡特確實是為他們真心著想以後,他們的態度也隨之改變,甚至主動遵循與卡特的約定,先是將心力投入在課業之中,接著才重新踏上球場,就此在心態上成為了貨真價實的運動員。
於是,當這支球隊的每一名成員,不僅清楚這一切除了是在為自己奮戰,也能為隊友帶來各種幫助之際,也使得更強的凝聚力因而滋生茁壯,除了讓他們形成彼此勉勵互助的密切關係外,甚至還讓這種正面的拚戰精神,就此擴散到球場以外的地方,使其他人也因此受到鼓舞及影響,甚至是為前述提及的既有教育思維,帶來了省思的空間,因而成為一種推進社會的動力。
於是,這使《卡特教頭》所描繪出的,也不僅只有教練與運動員的關係,更是一種充滿信任的友誼,以及相互發掘潛力,彼此休戚與共的緊密連結。
而我們的社會,不也正可以被視為一支理應如此的球隊嗎?
運動成就更好的我們
最新文章
-
雀雀/《狂醫魔徒》進入主角的沈浸式情緒 共踏天才怪醫狂暴旅程
2025/07/05 -
有教養的瀟灑—懷念蔡瀾先生
2025/07/03 -
藝術收藏家姚謙/不要對寫實繪畫有偏見
2025/07/02 -
雀雀/台灣感性《我們與惡的距離II》為「最美的風景」升級
2025/06/21 -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我剛從「世博地獄」回來
2025/06/16 -
塗翔文/「馴龍高手」:真人版情感力量全面升級 喚起大人世界共鳴
2025/06/16 -
雀雀/《無赦之仇》角頭修羅道 韓國影劇呈現地獄朝鮮樣貌
2025/06/14 -
陳穎Ying C. /戰爭與日常:避難包中的能量與慰藉
2025/06/13 -
樂評人左光平/鄭宜農 以音樂畫記人生圓缺
2025/06/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