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Ying C. 陳穎/你的主力社群平台在哪?從TikTok禁令反思媒體平台經營策略

2024/03/28 Ying C. 陳穎

近日美國聯邦眾議院以壓倒性多數通過法案,要求TikTok的中國母公司「字節跳動」(ByteDance)在六個月內出售其在該應用程式中掌握的股份,否則TikTok將在美國遭到禁用。此一決議引起巨幅關注與爭議,不過,該法案若真要實施,仍須經參議院通過與總統簽署。而就算真的通過實施,TikTok仍可上訴,未來將經歷漫長審理過程,更不用提若白宮出現政黨輪替,日前突然態度大轉彎的川普,也可能讓TikTok再現生機。

包含台灣在內,世界已有多個國家的政府與官方組織因資安與國安顧慮禁用TikTok,印度更早在2020年中便封殺包含TikTok在內的59個中國應用程式。TikTok是否真會在美國遭到全面禁用,仍在未定之天。但此禁令若真的生效,不只可能讓美國1.7億用戶失去表達想法與創作的空間,更將大幅衝擊無數依賴TikTok維生的個人與中小企業,餐飲界將是受創最大的產業之一。

若有一天Facebook或Instagram被禁,你的品牌與社群經營策略為何?圖/Ying C. 陳穎提供
若有一天Facebook或Instagram被禁,你的品牌與社群經營策略為何?圖/Ying C. 陳穎提供

TikTok近年來已超越所有其他社群媒體,成為美國餐飲界最具影響力的平台。無論是引領潮流、改變社群生態,還是塑造產業新風貌、活絡經濟的能力,都遠超Instagram與Facebook。本專欄此前便已談過TikTok創作者重塑美國食譜書市的案例,更不用提各種風靡一時的飲食風潮及因而瞬間缺貨的商品。由於TikTok極端個人化且不受追蹤者數量影響的精準演算法,即使是沒有大量粉絲的素人,也可能一夕之間爆紅。而不若Instagram般要求精緻視覺呈現,TikTok上的食物無論是成品、製作環境與創作者形象,都更直接、不加修飾,更「接地氣」,許多人都是直接在廚房架設相機便開始分享內容,食譜也有相當高比例是直接從網路搜尋而來。這對並未經過專業訓練及新踏入餐飲領域的廚師和創作者來說,不啻相當友好。許多人藉此接到了許多品牌合作案、創立了個人品牌,紐約時報與富比世都曾經專文介紹過因TikTok爆紅或收入百萬的明星。

【誰是下一個暢銷食譜書作者?】從美國經驗看台灣出版市場

此外,由於會病毒式推播使用者感興趣的內容,容易激起衝動消費,TikTok導購力也是所有社群媒體中最高的。如今TikTok是美國餐飲業越來越依賴的平台,不僅是行銷公關利器,也可以拯救倒閉邊緣的企業。如一家位於加州、開業已20年的越南餐廳,先後因加州野火與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生意每況愈下,去年一月在倒閉前夕,該店店主之女在TikTok上發了一支影片,結果迅速引起回響,觀看次數達到上百萬。餐廳生意持續好轉,最終起死回生。

由於貨真價實地影響著許多人的生計與產業生態,TikTok禁令激起許多使用者的牴觸,許多人致電國會、並至白宮前示威抗議。美國餐飲媒體Eater對此事件所做的評論是,不能將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多元經營才是正途,認為若除了TikTok之外仍有經營其他媒體平台,衝擊或許不會那麼致命。但對深度依賴社群媒體平台的內容創作者來說,無論是哪個平台,任何政策變動都可能是關乎命脈的大事。TikTok於2018年進入美國市場,其後迅速威脅其他社群媒體,當時許多在Instagram經營個人品牌已有相當成效的KOL,便面臨是否要進軍TikTok的問題。如今,問題早從「是否需要」變為「如何經營」;即使是死守Instagram的KOL及品牌,現在也不得不因應Instagram照抄TikTok模式、強推短影片成為主流的生態。

無論是哪個平台,只要有需要使用,就必須依照平台的遊戲規則來玩。這便是為何Facebook或Instagram改為由演算法推送內容後,使用者哀鴻遍野的原因;且每一回修改演算法、影響觸及率,都會有各種討論與批評。許多創作者出走至其他新興媒體平台、品牌經營Line官方帳號,電子報也重新獲得關注。無論是哪一個社群媒體,其實都是私人企業,看似能讓使用者們輕鬆接觸到追蹤者,卻也需要付出改變創作方式與內容等代價。在環境愈發艱困的年代,內容創作者需要思考的,或許不該只是分攤風險在不同平台上,而是不依賴任何社群媒體平台。90年代曾經盛極一時的部落格雖已被視為時代的眼淚,但內容、功能架設完整的個人與品牌網站,或許應該重新回到內容創作者的經營策略中。社群媒體是傳播工具,但要讓追蹤者們知道,他們永遠可以在哪裡找到你。

陳穎

最新文章

海風號夏季版將行駛台北-宜蘭,觀賞台灣不同的海岸風情。圖/李清志提供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海風號甜點列車:一面看海,一面吃甜點的幸福旅程

2025/05/05
《愛你》劇照。圖/擷自微博/電視劇愛你

潘光中/《愛你》:細膩情感和治癒內涵 喚醒你沉睡已久的戀愛細胞

2025/05/03
「歡迎光臨 二代咖啡」中,林哲熹(右)拜咖啡大師鳳小岳為師。圖/台灣大哥大MyV...

雀雀/歡迎光臨 二代咖啡:咖啡版深夜食堂 韓漫化身台灣輕喜劇

2025/04/26
程予希(左)、林辰唏在「第一次遇見花香的那刻2」中劇情開虐,畫面唯美。圖/Gag...

雀雀/「第一次遇見花香的那刻2」:歸來仍是少女的初戀結局

2025/04/19
老陶甕在陽光下、草地上,盛著黑豆第待一年的自然熟成。圖/于國華提供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愛物惜福豐收最大的福氣:心滿意足的萬豐醬油

2025/04/14
查理考克斯演出全新「夜魔俠:重生」。圖/Disney+提供

雀雀/《夜魔俠:重生》:全球追劇浪潮 不容小覷的影集影響力

2025/04/12
藝術家葉子奇是一位向內選題、緩緩細畫的藝術家,作品是從平凡世事中琢磨出的詩。圖/...

藝術收藏家姚謙/浴室與鄉愁:平凡深意的詩

2025/04/10
《善意的競爭》。圖/擷自IG/xplusu.series

潘光中/《善意的競爭》:「升學」不亞於一場戰爭 怎樣的環境造就瘋狂的人們?

2025/04/05
Philippe Parreno 我房間是又一個魚缸。攝影/吳滋懿

瘋狂美術館|你愛吃的鮭魚也成為藝術品了! 240家畫廊齊聚香港,走跳巴塞爾藝術展感受全城瘋藝術

2025/03/31
歐文庫柏在「混沌少年時」展現精湛演技。圖/Netflix提供

雀雀/Netflix《混沌少年時》:一鏡到底 看見當代父母的教養恐懼

2025/03/29
藝術家路易絲·布爾喬亞(Louise Bourgeois)的蜘蛛創作,基本上都與...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大蜘蛛進城了-感受藝術家有血有肉的人生

2025/03/23
IU化身六零年代人物。圖/Netflix提供

雀雀/苦盡柑來遇見你:敢愛敢恨、活出自己 讓觀眾情感投射的心靈滋養劇

2025/03/22
服務生穿梭於桌間、同桌者熱烈交談,是巴黎街頭的日常風景。圖/Ying C.陳穎提...

快速取餐、拍照打卡,還是人際互動?淺談餐飲業科技與人文的平衡

2025/03/21
《難哄》劇照。圖/擷自微博/影視劇難哄

雀雀/《難哄》:純愛劇進入「細節時代」 觸動更多觀眾的心

2025/03/15
要觀察社會文明程度,廁所是最好的指標。圖╱李清志提供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城市生活:公廁是文明社會的指標

2025/03/10
「宛如阿修羅」劇照。圖/NETFLIX提供

雀雀/是枝裕和「宛如阿修羅」:故事文本不顯過時 更添沈澱思釀的韻味

2025/03/08
本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Adrien Brody與奧斯卡最佳女主角Mikey Mad...

2025第97屆奧斯卡為什麼是《艾諾拉》大獲全勝?西恩貝克的獲獎帶來的三個啟示

2025/03/04
「喵的奇幻漂流」被看好能拿下奧斯卡。圖/光年映畫提供

馬欣/「喵的奇幻漂流」:在末日裡訴說希望的美好寓言

2025/03/03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