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新世代建築職人」:建築職人風潮的復興

2024/10/27 李清志

在少子化的影響之下,國內許多大學面臨減班退場的命運,招生不足成為許多學校科系的惡夢,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之下,國內大學竟然還有人推出新的學程,而且一開始招生就大受歡迎,學生人數爆滿,甚至有許多學生排在候補名單中,真是跌破大家的眼鏡!這個新推出的學程是實踐大學建築系的「建築職人學士學位學程」。

實踐大學建築系推出新學程「建築職人學士學位學程」,一開始招生就大受歡迎。圖/李清志提供
實踐大學建築系推出新學程「建築職人學士學位學程」,一開始招生就大受歡迎。圖/李清志提供

台灣建築營造業在少子化的影響之下,逐漸面臨極大的危機,最顯而易見的就是缺工問題,因為工地勞動十分辛苦,台灣年輕人很少有人願意投入這樣的勞動服務;不過缺工問題還可以引進外籍勞工,或是增添自動化設備來解決。

不過工地最大的危機在於缺乏熟悉工程營造技術,看得懂設計圖的高級技術人員,因為外籍勞工通常缺乏建築技術或基本建築設計涵養,他們不僅看不懂建築設計圖,同時也需要有人來指導他們如何操作。

「建築職人學程」就是要培養工地的「新世代建築職人」,這個部分也是目前台灣營造業極度缺乏的。過去這種工作都是由有經驗的工頭來承擔,但是隨著老工頭逐漸凋零,我們的教育體系卻沒有栽培這方面的人才,使得建築營造業面臨青黃不接的困境;即便是將來引進自動化設備,也需要有同時擁有建築概念以及電腦AI系統的人來管理整個工程。

到工地現場工作是很辛苦的,必須忍受沒有冷氣的環境,暴露在日曬雨淋中,汗流浹背,粉塵飛揚,為什麼仍然有這麼多學生趨之若鶩?可見其背後有極大的誘因。

最大的誘因應該就是將來的就業機會。目前許多學生都想去唸電子相關科系,期待將來可以進入電子產業,月領高薪,成為有錢人;事實上,不只是電子業可以月領高薪,營建業的技術人員也可以月領高薪。「建築職人學程」的學生畢業後,保證會有營建公司的職務,而且月薪都有六萬元以上,這對目前大部分科系學生都是不可能的夢想。

不只是畢業後的出路不用煩惱,就學期間的學雜費等支出,也都有營造廠商的贊助捐贈,前兩年營造廠商會提供每個學生每學期二萬五的助學金,加上政府對私校學生的補助,家長幾乎不需要花甚麼錢,節省了許多的家庭教育費用,第三、四年期間,學生們開始到工地實習,也可以領到實習的津貼,怪不得有那麼多人想考進這樣的職人學程。

有趣的是,「建築職人學程」招收的新生裡,有一半以上都是女生,她們都了解建築職人工作的辛苦,也明白工地環境的惡劣,但是仍舊有強烈的意願與志向,證明台灣這幾年的兩性教育,早已破除了關於職業性別的牢籠。女性的細心與耐力韌性,有時候反而是更優秀的工地營建人才。

「建築職人學程」的招生爆滿,反映出台灣社會文化的轉變,過去士大夫觀念,導致大家只看重讀書,視理論優於實務,培養出許多只會在辦公室吹冷氣、畫設計圖的人才,但是他們卻不懂工地營造實務,導致設計與實務間產生極大的斷裂,也讓建築營造業陷入危機中。

實踐大學建築系本來就延續德國「包浩斯」(Bauhaus)學院的理念,強調設計與實務並重的教育方式,他們擁有全國最完善的工廠系統,幾乎所有建築系男女學生都懂得木工、金工等操作,讓「手腦相連」,意即腦中有的設計構想,可以自己藉著雙手來完成作品。如今「建築職人學程」更強調了工地營造實務的重要性,為台灣建築教育開創了新的里程碑。

李清志

建築學者李清志/都市偵探帶路,品味台北6間老屋咖啡館

建築學者李清志/都市偵探帶路,品味台北6間老屋咖啡館

2020/07/27
彷若神隱少女,搭乘火車前往無人車站旁的秘境咖啡店

彷若神隱少女,搭乘火車前往無人車站旁的秘境咖啡店

2020/09/20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天堂咖啡館」與「地獄咖啡館」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天堂咖啡館」與「地獄咖啡館」

2020/12/23

最新文章

「乖狗狗」被讚是年度最佳恐怖片之一。圖/好威映象提供

馬欣/「乖狗狗」:散發伊藤潤二漫畫魅力的恐怖電影

2025/11/03
《妳和其餘的一切》劇照。圖/Netflix提供

雀雀/《妳和其餘的一切》:愛恨昇華閨蜜情 以兩性視角看女性美麗與哀愁

2025/11/01
可頌是近年來最受矚目的糕點實驗場。韓國便有專門店販售各種可頌糕點,包括融合日式飯...

陳穎Ying C. /致敬或褻瀆?可頌之戰:「創新」的門票為何?

2025/10/27
青農謝震山介紹犬香薷的培育條件。圖/于國華提供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泥土的芬芳、天人的和諧:犬香薷

2025/10/27
國際卡司齊聚Netflix「回魂計」。圖/Netflix提供

雀雀/舒淇、李心潔「回魂計」:誰是真正的詐騙受害者?

2025/10/25
此趟鎌倉行所食餐廳,從規模到形式皆極精巧,卻皆展現飽滿的在地與創作性,既有Fin...

飲食生活作家葉怡蘭/悠食鎌倉:Fine Dining新風範

2025/10/19
「因為常玉」是一次多角度的去細讀常玉的分享與交流。圖/姚謙提供

藝術收藏家姚謙/因為常玉:不只閱讀常玉,也閱讀我們的時代

2025/10/16
「暴君的廚師」劇照。圖/Netflix提供

雀雀/暴君的廚師:跳出「免洗追劇文化」 以飲食文化征服全球觀眾

2025/10/11
新加坡國家美術館的展覽「CITY OF OTHERS」,以「1920〜1940年...

藝術收藏家姚謙/時代之聲:「CITY OF OTHERS」展覽

2025/10/02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