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李清志/整個城市都是我的美術館

2024-10-25 06:09 李清志

在過去的觀念裡,藝術是被關在美術館內的,人們如果想接觸藝術、了解藝術,就必須花錢買票,進到美術館裡去欣賞,因此藝術成為少數人才會去接觸去了解的事物,與普羅大眾的生活,距離十分遙遠。

公共藝術的概念,就是將藝術品擺放到公共空間裡,讓藝術品融入市民大眾的生活中,人們不需要刻意去美術館才能欣賞藝術品,因為整個城市就是我們的美術館。

一座好的公共藝術品,不只是要考慮其作品本身的藝術性,也要強調其「公共性」與「親民性」,也就是說創作者不能只是孤芳自賞,也要去考慮周遭環境,以及社區鄰里居民的感受與喜好。傳統藝術家總是以為公共藝術只是將自己的作品從美術館內移到戶外就好,忽略了去考量作品與周遭環境比例、色彩、質感的關係。好的公共藝術作品除了可以美化城市建築景觀之外,也要能與市民生活結合,讓市民喜歡並且在他們的城市生活記憶裡留下痕跡。

位於神戶兵庫縣立美術館矢延憲司的「太陽姊姊」,因與城市歷史有關聯,逐漸成為城市地...
位於神戶兵庫縣立美術館矢延憲司的「太陽姊姊」,因與城市歷史有關聯,逐漸成為城市地標。圖片提供/李清志

公共藝術美化城市環境

現代都市水泥叢林中,摩天大樓林立,玻璃帷幕大樓簡潔但呆板,缺少柔軟的元素以及豐富的色彩,因此需要有公共藝術品來軟化建築硬體帶來的生活壓力,為日常生活妝點喜悅與美好。

美國芝加哥很早就有公共藝術計畫,上個世紀重要的公共藝術作品集中於城市廣場,其中包括畢卡索的雕塑(至今已超過五十年)、豎立在舊的芝加哥市政中心前廣場,畢卡索未曾幫這作品命名,但是這項作品儼然已經成為芝加哥的地標;另外一座知名的作品是美國雕塑家考爾德(Alexander Calder)所創作的「火鶴」(Flamingo),設置於聯邦廣場前,其鮮紅色的弧形曲線,充滿律動感,與背景黑色垂直摩天大樓群,形成強烈的對比,也讓這座城市增添了生氣與活力。

新世紀的芝加哥公共藝術作品則集中於密西根湖畔千禧公園內,毗鄰臨芝加哥美術館,成為市民與遊客喜愛聚集的熱門地點。其中最受歡迎的公共藝術作品,當屬藝術家阿尼什卡普爾(Anish Kapoor)的作品「雲門」(Cloud Gate)。 藝術家卡普爾非常擅長不鏽鋼雕塑作品,這座巨大的「雲門」不鏽鋼雕塑由168塊鋼板所組立而成,但是在打磨之後,呈現光滑無接縫的鏡面效果,整座雕塑中間底部凹入,有如拱門可以進入穿越,雕塑外形有如豆子,因此也被稱為「豆莢」。走入拱門內,扭曲的不鏽鋼鏡面呈現出一種有如超現實畫作裡天堂、地獄的景象,十分特別。

美國芝加哥三件不同時期的代表性公共藝術作品。左起為畢卡索的雕塑、Alexande...
美國芝加哥三件不同時期的代表性公共藝術作品。左起為畢卡索的雕塑、Alexander Calder的「火鶴」(Flamingo)、Anish Kapoor的「雲門」(Cloud Gate)。圖片提供/李清志

公共藝術成為城市的地標

過去我們都說,東北有三寶「人蔘、貂皮、烏拉草」,現在最流行的是說,大阪有三寶「船貓、蘋果、太陽塔」,這三件寶物指的是藝術家岡本太郎1970年大阪世博會所設計的太陽塔,建築師安藤忠雄在中之島兒童圖書館前的青蘋果,以及中之島美術館前,由藝術家矢延憲司所設計的船貓作品。

作為「大阪三寶」,這幾樣物件的確都有其代表性,都是與大阪這座城市的歷史記憶息息相關,同時也是這座城市引以為傲的地標事物。大阪的太陽塔是1970年大阪世界博覽會的遺物,設計太陽塔的岡本太郎是一位具有爆發力的前衛藝術家,他所設計的太陽塔,雖然是一座高塔,事實上也算是一座公共藝術品;不僅是巨大宏偉,它的造型古怪詭異,讓人感覺根本不像是地球上的東西,其實應該算是「怪獸級」的東西。

另外一個大阪寶物,是位於中之島兒童之森圖書館前的青蘋果,這是建築師安藤忠雄最近一直介紹給大家的事物,他說青蘋果代表「青春」,他引用吳爾曼的名句:「青春不是年華,青春是心境」,代表著他雖然八十多歲,心中仍然充滿熱情與創意,是一種青春的狀態。大阪人安藤忠雄是世界知名的建築師,他的生平充滿了勵志性,也鼓勵了許多人。如今青蘋果在中之島上,基本上就代表著安藤忠雄,代表著他的奮鬥精神,以及不服老、不服輸的鬥志,也成為大家都喜愛去拍照的重要地方。

另外一個最新的寶物也在中之島上,就是位於中之島美術館前的「船貓」(Ship's Cat),新開幕的中之島美術館,由建築師遠藤克彥所設計,黑色的塊體非常獨特,但是風采幾乎都給矢延憲司的「船貓」所搶走,身為大阪藝術家,矢延憲司從小看著萬博會的科幻建築從亮麗展出到成為廢墟,以後又去車諾比廢墟考察,創作了穿黃色輻射防護衣的人物作品,「船貓」系列則是大阪水都的代表,因為大阪是港口,世界各國的船來來去去,為了防止鼠害,船上都有船貓,因此創作了這個系列作品。

位於神戶岸邊的兵庫縣立美術館也有安藤忠雄的青蘋果,以及矢延憲司的「太陽姊姊」(Sun Sister)都是很受歡迎的公共藝術作品,這些作品也因為受到市民的喜愛,與城市歷史特性有關聯,逐漸成為城市的地標物。

「大阪三寶」左起為矢延憲司的「船貓」、安藤忠雄的「青蘋果」、岡本太郎的「太陽塔」...
「大阪三寶」左起為矢延憲司的「船貓」、安藤忠雄的「青蘋果」、岡本太郎的「太陽塔」。圖片提供/李清志

公共藝術復興城市

日本東北十和田市,這些年也是以藝術重新打造城市,除了建造了十和田美術館之外,也在城市重要道路兩旁,設置了許多公共藝術品,包括草間彌生、奈良美智等人的作品,成功地吸引了眾多觀光客前往旅行。

位於日本青森縣的十和田美術館,周圍即有非常多裝置藝術,成功吸引大眾前往參觀。圖片...
位於日本青森縣的十和田美術館,周圍即有非常多裝置藝術,成功吸引大眾前往參觀。圖片提供/李清志
位於日本青森縣的十和田美術館,周圍即有非常多裝置藝術,成功吸引大眾前往參觀。圖片...
位於日本青森縣的十和田美術館,周圍即有非常多裝置藝術,成功吸引大眾前往參觀。圖片提供/李清志

東京「六本木之丘」也有公共藝術的設置,包括路易斯·布爾喬雅的巨大蜘蛛「Maman」,宮島達男的「數字牆」,以及一整條街由藝術家所設計的街道家具,其中包括建築師伊東豊雄所設計的「波紋椅」,吉岡德仁設計的「消失在雨中的椅子」等等,公共藝術品豐富了「六本木之丘」的文化性與藝術性,也讓整個更新街區成為城市居民的美術館。因此東京後來推出的「六本木mid-town」、以及最新的「虎之門之丘」等都市更新計畫,都有很棒的公共藝術作品。

瀨戶內海的直島也是以藝術注入新生命力的案例,過去這些島嶼都被企業財團當作開礦或廢棄物傾倒的地方,但是在福武集團與安藤忠雄的規劃努力下,荒島竟然成為了藝術天堂,每年也吸引了成千上萬的人前往朝聖,草間彌生在直島海邊的南瓜,成了直島最具代表性的景觀。

我們需要好的公共藝術來為城市加分

公共藝術在臺灣已經推動25年,我們也有公共藝術設置辦法,規定公共建築必須設置公共藝術作品,其建置費用不得少於建築費用的百分之一。多年來我們的城市也累積了許多公共藝術作品,這些公共藝術品為我們的城市生活增添趣味與活力,讓許多從未踏入美術館的人,也能感染藝術的美好;讓我們單調無趣的城市上班生活,可以因為這些公共藝術品,內心重新展現微笑。

走在敦化北路的林蔭大道上,忽然看見一隻巨大的白鹿,頂著漂亮的鹿角,昂首站在一座辦公大樓前的綠地上,這個奇異的景觀令我十分驚奇!好像有一種超現實的感覺,將人從忙亂喧囂的都市節奏中,帶到大自然森林裡的安靜與緩慢。

「白鹿」(White Deer)放置在日本建築師高松伸所設計的玉山銀行第二總部大樓前,大樓立面樹枝狀的森林意象,與「白鹿」雕塑搭配合適,可說是十分優秀的公共藝術設置案例,許多人跟我一樣,都非常喜歡臺北城市中,有這樣一件藝術作品。

公共藝術品設置的用意,一方面是希望整座城市可以成為一座戶外的美術館,讓平常不去美術館的民眾,也可以在生活中接觸到藝術品,受到藝術的薰陶;另一方面是希望藝術品的出現,可以美化原本可能不是太有趣的建築,或是可以與建築物搭配,達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日本藝術家名和晃平的「白鹿」放置在日本建築師高松伸所設計的玉山銀行第二總部大樓前...
日本藝術家名和晃平的「白鹿」放置在日本建築師高松伸所設計的玉山銀行第二總部大樓前,兩者搭配的非常合適,是為臺北城市生活增添趣味與活力的優秀藝術作品。圖片提供/李清志

近期位於臺北信義區的廣慈社會住宅,也是讓我重新改觀的一個範例!這麼信義區少見的大規模開發規劃的集合住宅案,周圍環繞公園綠地,擁有廣大的開放空間,同時設置有育嬰、老人日照單位,讓住戶沒有後顧之憂;更棒的是,社會住宅四周設置有公共藝術作品,這些作品都具有國際水準,很難想像社會住宅居然設置有如此高水準的公共藝術品。

這些公共藝術品包括梁豫漳設計的「流亭」、林聖峰設計的「大樹下的山水客廳」,以及徐永旭的「光之巢」,還有美化電箱的空間識別裝置「祝」等。徐永旭老師的大型陶瓷作品是國內十分受歡迎,許多豪宅大樓都會購買他的大型陶瓷作品去妝點豪宅大廳,這次廣慈社會住宅可以設置他的作品,的確很令人羨慕。

林聖峰老師擅長使用看似不起眼的材料,創作出令人驚豔的作品,這次他在廣慈社宅的作品「大樹下的山水客廳」,使用鋼筋彎製成一座亭子,彎鋼筋原本是建築工程中,非常基礎的工程技術,但是他卻把這項技術發揮到藝術的境界,令人聯想到十九世紀末巴黎的新藝術時期作品。

林聖峰將彎鋼筋變成一門藝術,位於廣慈社宅的「大樹下的山水客廳」,展現出如巴黎新藝...
林聖峰將彎鋼筋變成一門藝術,位於廣慈社宅的「大樹下的山水客廳」,展現出如巴黎新藝術時期的優雅。圖片提供/李清志

梁豫漳建築師的作品「流亭」,陽剛的建材,卻有流動的美感;作品以耐候鋼為材料,曝曬在外多年,也不需要再塗油漆保養,因此在歐美各國經常可以看到以這類材料製作的公共藝術品,但是國內民眾因為以前較少看過,所以對於這種設計經常大驚小怪。彭冠傑的作品「祝」則是在電箱上的識別系統創作,有些圖案類似馬雅文化的鳥獸圖形,其實是因為四周就是四獸山,因此將四獸圖案化,安置在我們生活環境裡,非常貼切適合。

更特別的是,廣慈社會住宅工程進行中,就設置有「我們在家—廣慈博愛社宅公共藝術計畫」工作站,企圖以「公共藝術」啟動社會住宅文化創新,不只是戶外的公共藝術品設置,他們也推動藝術家進駐社區的計畫,帶領居民藉著藝術計畫,探討廣慈社宅附近歷史記憶,以及身體與內心世界的再發現。

公共藝術對於社區的影響其實是潛移默化的,臺北的社宅能有如此高水準的公共藝術計畫與成果,真的令人十分羨慕!我們生活的城市,就是需要更多這樣好的規劃、好的公共藝術品,為城市建築、空間美學帶來加分效果,未來,我們生活的城市,就會是一座生活的美術館。

作者簡介/李清志

都市偵探、建築學者

商業週刊建築專欄作家

FM 91.3「建築新樂園」節目主持人

咖啡愛好者

最新文章

《鼓動山谷中的塗鴉自然-共生的生命,年復一年,紅色名錄》《點滴瀑布,小水滴也會形...

2025台灣teamLab共創!未來園高雄站6月開展,8大玩樂攻略總整理

2025/02/21
iPhone 16e擁有受歡迎的6.1吋顯示器、突破性的電池續航力、快速效能、4...

iPhone 16e 6大亮點!Apple獻給每一個叛逆的靈魂

2025/02/20
Vipp 以 Stainless Steel 不鏽鋼系列寫下跨越世紀完美工藝的新...

Vipp 2025「不鏽鋼」銀灰家居系列全新登場!極簡工藝再現北歐設計美學

2025/02/19
Leica M11 100週年6大城市限量版!錯過再等一百年。圖|Leica

Leica M11 100週年6大城市限量版!錯過再等一百年

2025/02/18
睽違六年!忠泰美術館再邀平田晃久展出最新創作,此為HARAKADO。 圖/©KE...

平田晃久個展《物我交織的臨界》NOKE登場!近40件草稿模型新作亮相

2025/02/17
Apple 2024年9月秋季發表會為主動式降噪耳機帶來更容易入手的AirPod...

AirPods 4主動降噪款開箱!滿足日常需求、最迷你小巧的主動式抗噪耳機

2025/02/14
《風之谷》台灣限定海報!方序中X董十行打造限量版王蟲圖鑑。圖|甲上娛樂

《風之谷》台灣限定海報!方序中X董十行打造限量版王蟲圖鑑

2025/02/13
徠卡Sofort 2 Burton特別版於2025年2月推出。圖|Leica

徠卡Sofort 2 Burton特別版!為拍立得注入Burton精神

2025/02/12
Leica LUX手柄!搭配iPhone相機帶來更直覺的操作體驗。photo f...

Leica LUX手柄!搭配iPhone相機帶來更直覺的操作體驗

2025/02/10
iPad mini第7代!以便利易攜尺寸帶來筆記、閱讀新體驗。photo by ...

iPad mini第7代!以便利易攜尺寸帶來筆記、閱讀新體驗

2025/02/08
以品牌logo雙C延伸而成的無限環形伸展台。圖片提供/CHANEL

香奈兒2025 春夏高級訂製服系列,全新語彙轉譯香奈兒女士的色彩美學

2025/02/07
安藤忠雄透過光影與建築結構的對話創造出一種空間的詩性。 圖/ⒸTadao And...

直島新美術館5/31開幕、4月開放線上購票!首展集亞洲12位藝術家精彩之作

2025/02/04
DEEP主題營造溫暖舒適的生活環境,以感性手法重新演繹自然與工藝。圖/Messe...

2025 Ambiente大展本周法蘭克福登場 揭年度三大關鍵字

2025/02/03
百年町屋珈琲回廊外觀一隅。
 攝影:李昀蓁

東京建築女子/熊本百年町屋「珈琲回廊」一展和風細節下的當代詮釋

2025/01/24
《大美不言》典藏精萃特展重點展品:故宮藏〈清 乾隆 洋彩玲瓏轉旋瓶〉、Van C...

大美不言特展/《大美不言》的藝術之旅 The journey of Art. Nature, and time.

2025/01/24
梵克雅寶台灣董事總經理劉大玲。圖/大美不言典藏特展 提供

大美不言特展/專訪梵克雅寶台灣董事總經理劉大玲

2025/01/24
東京豐洲teamLab 1/22重新開幕!1.5倍展場面積、20+主題體驗。圖|...

東京豐洲teamLab 1/22重新開幕!1.5倍展場面積、20+主題體驗

2025/01/23
第19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無]信仰:漂蕩世界的臺灣智慧」參展內容公開亮...

2025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3大主題、12組模型、島嶼展場設計一次公開

2025/01/21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