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助永續1】2020特別熱的夏天 設計與科技結合⋯找到痛點愛地球
根據歐盟EDGAR全球大氣研究碳排放資料庫(Emission Database for Global Atmospheric Research)的研究指出,台灣人在2018年每人平均碳排放量為12.01公噸,全球平均為4.97公噸,遠高於平均標準。透過減碳的行動,我們至少能跨出愛台灣、愛地球的第一步。
但「冷冰冰」的碳排放數字,讓多數人看了卻無感,畢竟天氣熱只想著吹冷氣,環境保育離我們彷彿很遙遠。
但當各種汙染侵襲土地、海洋與所有環境,聯合報系願景工程與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合作,歷時1年調查台灣周遭的海洋水域,發現全台海域都能發現塑膠微粒,我們已經沒有一片「乾淨」的海洋了。
在台灣,有一群人以美感為觸發點,加入科技運用,讓冷冰冰的碳排放數字,多數人沒有「痛點」的地球永續議題,用美感助永續,也用設計吸引大眾眼球,結合科技的發展與運用,用不同的方式愛地球、愛台灣。
具有全球知名度的台灣主廚江振誠,旗下米其林二星餐廳RAW,從創立之初,花了百萬元引進水過濾系統,不選用進口的水,目的是為了儘量減少碳排放的足跡;發源自新竹的春池玻璃,每年在台灣回收10萬頓玻璃,重新再製,吳庭安導入科技讓玻璃有了新生命,創造出循環經濟。
看更多》【美感助永續】江振誠:跟著「節氣」飲食,挑選有機食物開始
看更多》【美感助永續】春池玻璃吳庭安:創造回收玻璃新生命,打造循環「經濟」
2020年成立的「GoodPoint Exchange好事交易所」,讓種樹與科技結合,透過手機可以查看種下樹的現況,導入AR,讓你也能跟你種的樹自拍。
社會觀察家李明璁說,「一般人當沒有遇到痛點,對地球永續是沒有感覺的,但當有了美感設計,以及科技的導入,是創造民眾愛地球的另一種新方法」。
看更多》【美感助永續】社會學者李明璁:談永續前⋯先喚醒每個人對土地的愛
看更多》【美感助永續】好事交易所:用科技種一棵樹 參與土地的未來
質青閱讀首選媒體「500輯」,推出「質青倡議」系列專題,首回,讓我們從如何運用美感與科技,來推動地球永續發展的議題出發,質青關注生活與視野,也一同了解這群人正默默改變「愛地球」也有新方法。
美感助永續,故事仍在持續⋯質青倡議,讓我們一起關注社會大小事。
看更多》【美感助永續】馬上做!3種提案感受「設計+科技」讓地球正向循環
最新文章
江振誠╳葉丙成:在充滿變動的世界,擁有reset、flexibility的能力
2021/01/10江振誠╳葉丙成:當老師是「引路人」,引導學生從犯錯中為「自己找到答案」
2021/01/09江振誠╳葉丙成:人的教育才是根本,學習與思考始終都是自己的事
2021/01/08【500談講座報名】江振誠╳葉丙成 ── 未來,沒有正確答案
2020/12/18林之晨╳莊淑芬╳游適任:品牌是信任關係,定位可以由小而大,影響力要由內而外
2020/11/08【500談講座報名】林之晨╳莊淑芬╳游適任——想青創?先學品牌經營的關鍵課題
2020/10/23創意人詹偉雄:拿掉過去社會不適當的框架,這是設計生活的起點
2020/10/14視覺設計師方序中:我很開心可以做設計,去幫助主角發光
2020/10/14詹偉雄╳方序中:設計只是手段,當你執行美的任務,是將生命落實下來,就不會管別人眼光
2020/10/09【500談講座報名】詹偉雄╳方序中 ── 從美學經濟出發的時代革命
2020/09/17什麼是台灣味?美食評論家Liz高琹雯:台灣料理本來就是「混」的
2020/09/15BIOS文化創意顧問執行長白尊宇提問,詹宏志:打造一個對怪物友善的社會是非常要緊的
2020/09/04平面設計師方序中提問,唐鳳:我對永續發展的啟蒙來自羅大佑的鹿港小鎮
2020/09/03李昂╳Liz高琹雯:構築台灣菜有許多面向,台灣菜的邊界可以更廣闊
2020/09/02米飯旅行社旅行長工頭堅提問,詹宏志:我年輕的時候並不知道我們是一個占盡便宜的世代
2020/09/02社會學者李明璁提問,唐鳳:感覺四面楚歌的時候,我會戴上VR前往國際太空站
2020/09/01你我都可能是《天外來客》的大衛鮑伊,詹宏志╳唐鳳:擁抱獨特性,讓異類變成New Normal
2020/09/01文策院院長胡晴舫提問,詹宏志:追求理解的過程中,孤獨永遠是你的一部分
2020/08/31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