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人物】拍電影半世紀 吳宇森還差一個「完美」
按照現在的說法,吳宇森是文青。
小時候寫文作詩作文,長大搞實驗電影,拍了半世紀的電影,建立自己的風格。卻在面對死亡時,自我檢視,他說,還差最重要的一部作品:「真正完美的一部電影。」
貧困中長出浪漫
「我年輕時寫過詩,是個很不成器的詩人,但我喜歡詩。」想像年輕的吳宇森來台灣,蹲在街角兩天,靜靜看著在角落擺書報攤的詩人周夢蝶。
16歲的吳宇森寫下鄰居殺狗的過程,「殺狗記」成為他的發表處女作,某個程度筆記了患難的少年時期,後來化為「喋血街頭」。
「我那些患難的朋友,在當時是不良少年,生活在非常惡劣的環境裡,他們壞、但心是善良的,他們是被弄壞的。」於是這形成了他拍電影,不會從「壞人就是壞人」的角度去處理一個人物。
出身窮困家庭,但吳宇森說父母的教養,讓他只見愛不見仇恨,還有教堂的影響,「被打的時候、失落孤獨,都喜歡去教堂。」因而他相信人是好的,喜歡觀察、想像別人的故事,「我覺得人是很美的。做一個導演,我喜歡去思考要用怎樣的技巧,把一個人的美、最好的一面、擅長的演技給拍出來。」
吳宇森是浪漫的。從小看藝術性書籍、電影,形成美的養分,他最愛歌舞片,培養他嚮往美的世界、也覺得自己活在美的世界,最念念不忘的是60年代的法國片「雪堡雨傘」,這部愛情歌舞片,「由這個電影,我就學會了浪漫、學會什麼是浪漫主義了。」
進電影圈時,正好認識港台一批做實驗電影的人,包括邱剛健、張照堂,「我們這一批『影癡』,嚮往電影的世界,大家一起學電影、玩電影、拍電影,就像一群快快樂樂的青少年在教堂裡唱歌。那種氛圍讓我忘記了什麼叫貧窮、孤獨,人生實在太美了。」
於是,吳宇森說:「浪漫是一種情懷,我都抒發在作品上。」
生活裡的浪漫,年輕時整整寫了一年半的情書給太太,笑說:「要做一個台灣女婿,很不容易啊。」這些年,對家人的浪漫,吳宇森說是「對太太、小孩都有一分真愛。我的浪漫就是煮菜給他們吃。」這位大導演,常看著電視上的阿基師和詹姆仕學煮菜。
「其他,當然就是在適當的時候,送太太一朵花。」美國的家門口就種了一些花,他進門前就摘一朵拿進去。
私下的那個吳導
「拍『英雄本色』時,回家就像個黑社會。」吳導的習慣,拍某一個角色,會自我帶入,生活就像那個人,「拍殺手,我生活得會像個殺手,把拍戲的情緒帶回家,冷冷不講話,心裡頭有很多的糾結,這讓太太、小孩會很困惑。」有時拍了一場很憤怒的戲,回家就會扔東西。但他笑說,年紀大了,會想辦法收住。
吳宇森在拍戲現場生氣勃勃:「拍電影好像回到家,回到自己的創作世界,我會變成另一個人。」他也有焦慮,通常為了預算、演員拍打戲的安全,但他不會讓人看見焦慮,努力想辦法解決問題。
「我在家裡工作、思考、看老電影,我在片場也是,拍完了,我還是坐在現場,想繼續他的生活。」吳宇森笑說:「這可能也是一種浪漫的方式吧。」
病中激出不甘心
2012年,吳宇森在北京籌備「太平輪」時,被診斷出淋巴癌三期,因為接下來要來台勘景選角,最後安排秘密在三軍總醫院治療,同時期,電影籌備工作未停。
最初,吳宇森沒有所謂的絕望、悲觀,相信自己會好,一個月後才開始感覺到病的痛苦,但「不甘心」來得突然。
「生病那個時候看了一些爛片,我就在想,如果我到現在還沒有拍到一部十全十美的電影,就這樣走了,很不甘願,這將會是我一生的遺憾、我的孩子會覺得他們的父親是一個有缺陷的父親。」吳宇森說:「我就非常憤慨,我一定要活下來。」
自己的電影,吳宇森不看第二遍的。他又從中挑出各種缺點,有些剪得太短促、有些不夠音樂感、有些音樂又用太多了、寫得太像電視劇了等等,「所以還在追尋自己覺得完美的電影,希望活下來拍到一個更高境界的電影。」
在病榻上繼續工作,反而成為康復的動力,「太平輪」開拍時,吳宇森撐著拐杖拍的。可惜,用生命拍的「太平輪」,票房不如預期,他坦言:「失望,非常痛心。」
與徐克惺惺相惜
50多年的電影生涯,吳宇森說幸運,跟著張徹學習,很快當上導演,又和一群好友玩一些創新的電影,「在電影事業奠定了一個位置,不多不少也拍出一些讓觀眾和自己喜歡的戲,忽然間又有很好的學習經驗到好萊塢,也能拍出自己風格的電影。」
吳宇森開心夢想實現了一半,另外一半就是想拍出一部自己認為完美的電影,「沒想過退休,能做就一直做下去。年紀再大一點時,就拍成本小一點的電影,還是想拍電影。」
「在工作上,我感覺自己是古代流浪的劍客,很嚮往找到知己,一起做美麗的電影或美麗的事情。」吳宇森說:「徐克和我,就像兩個劍客,彼此惺惺相惜。電影都是從生活來的,有一天,我想把我們兩人的友情化在武俠故事裡面。」
外界以為雙雄在共創「英雄本色」神話後即分道揚鑣,但當年吳宇森在金馬獎領取最佳導演獎時說的「惺惺相惜」,31年來仍保鮮中,等待最佳時機兌現。
最新文章
-
【優人物】logy主廚田原諒悟的野望: 鎖定米其林三星
2025/05/11 -
【優人物】最好的投資是自己 李依錫打造甜點界的法朋傳奇
2025/03/30 -
【優人物】雙胞胎的人生與寫作灌注於一人 楊双子的文學漫遊錄
2025/03/09 -
優質系/劇場型壽司秀之王 渡邊貴義登台客座
2025/01/24 -
【優人物】因為寫作 變成更好的自己 作家平路:參考座標就是這個島
2024/12/08 -
【優人物】以畫筆紀錄時代 大陸畫家劉小東筆下的媽祖遶境
2024/11/17 -
【優人物】巴奈以歌聲和世界溝通 探尋身為原住民族的母體文化
2024/10/06 -
【優人物】江欣宜:空間能創造出全新的自己 以優雅、古典、巴黎風格登頂豪宅御用室內設計師
2024/08/04 -
【優人物】宋毅:讓店面變得實用、美觀、有效率 商業空間設計教父宋毅的時尚生活美學
2024/07/07 -
【優人物】翁祖模的建築 X 翁倩玉的版畫聯展:永遠張開翅膀保護妹妹的翁家兄妹情
2024/01/26 -
【優人物】黃韻玲 從音樂精靈到音樂農夫 打造北流為音樂沃土
2023/12/31 -
【優人物】 楊澤 以電影說寶島曼波夢 走過副刊黃金年代的老文青
2023/12/10 -
【優人物】李連杰|如冰箱裡的冰 歸真到佛陀本性 從小我、大我到無我的佛法探尋之路
2023/11/18 -
【優人物】呵護學前教育46年 信誼基金會董事長張杏如:就是做點利他的事
2023/10/29 -
【優人物】知識性品飲的先行者 林一峰的威士忌釀造夢
2023/10/15 -
【優人物】劉若瑀 順著生命之流 讓「優人神鼓」浴火重生
2023/10/08 -
【優質系】一本漫畫的歷史啟蒙 蕭宇辰 要讓「臺灣吧」陪更多孩子長大
2023/09/24 -
【優人物】鄒開蓮:行於水上的玫瑰 分享職涯30年心法:勇敢說yes
2023/09/17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