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環下證明自己:RAW米其林二星主廚 黃以倫
談到RAW,多數人想到的仍是主廚江振誠。但其實多年來,執行的第一線上,黃以倫一直是靈魂之一。去年秋季,從食材挖掘、菜單發想到現場執行的一條龍作業,更開始由他主掌。儘管江振誠仍握有對菜色的最終決定權,但去年4月,在黃以倫為RAW摘下米其林二星後,他證明了自己不再只是光環下的一員,而是足以接受喝采的主角。
「我其實沒有把Chef André(江振誠)的光環當作是個壓力,我當然知道客人看到他的名字會有某種期待,但我就要有能力去達到或超出他們的期待。」老闆名氣,可以視為揮不去的陰影,也能看作是激發自己的助力。好勝的獅子座男人,選擇的自然是後者。
這日,隨著他來到新竹。烈日下,梅干菜園聽解說、仙草店裡看製程,他不時捧著小本子,邊聽邊做筆記,像個用功的學生,很難想像兒時的他其實對念書毫無頭緒。「小時候沒辦法乖乖坐在那念書,但我爸媽都是讀書人,所以對我很頭痛。我是一直到小六開始煮飯給爺爺吃,才發現只有煮東西這件事會得到稱讚,慢慢愈做愈多,再看到一些美食相關的日劇,才確定我真的有興趣。」
從考進高雄餐飲學院,到靠自己的存款與毅力爭取至瑞典、法國習藝,黃以倫二十出頭,就以穩紮穩打的苦行僧模式累積自己。「剛到法國時,因為沒薪水,只能用自己的積蓄,所以我非常小心地編列預算。連帶去的泡麵都寫好日期,日期到了才能打開吃,多吃了,隔天就要餓肚子。」
儘管過得捉襟見肘,但待在國外廚房的那段日子,卻是他最回味的時光。「那時雖然沒有薪水,但每天都過得非常開心,因為一直有新的東西可以學,不管是新食材、新技術。有時候只是讓我多倒一杯水,我都會覺得今天好像比昨天又進步了一點點。那個成就感是每天這樣累積上來的。」
這段將自己歸零的學習,讓他2014年受江振誠之邀回台一塊籌備RAW時,迅速便能上手,從裝潢動線到廚房規劃,彼此激盪出了如今的樣貌。
總是無意識搓弄著手,黃以倫看得出始終處在不安。在完美之前感到焦慮,是伴隨他的日常。日日從上午8時工作至凌晨2時,餐期以外,黃以倫腦子裡轉的盡是下一季菜單。「我會隨時讓自己保持在即將要Present,或活動將要開始的狀態。」
半小時後,晚餐餐期又將開始,摸摸胸前始終掛著的夾子,黃以倫起身至廚房邊開餐前會。20多人圍繞著他,圍裙此刻似如戰袍,當年不善讀書的孩子如今成了帶領大隊人馬衝鋒陷陣的主將。
「做菜這件事,是我唯一會想專心做好的事,如果有一天,我能在自然的情況下就做到水準之上,我才會覺得自己真的成功了。」他不諱言仍有想完成的夢,但他耐心等待,蹲穩了,才有機會憑己力躍上天際。夾上餐單、誦出菜名,屬於黃以倫的夜晚,於焉展開。
最新文章
【優人物】清麗蘊於無華 吳書原的新荒野觀設計美學
2021/01/24【優質系】迪拉 逆著名利潮流 寫下「顏社」傳奇
2021/01/17【優人物】參與滾石盛世 張培仁談國語流行音樂的黃金時代
2021/01/10【優人物】 徐仲 深入產地 發掘文化 讓台灣食材被看見
2021/01/03【優人物】半世紀唱念做打 創新與傳承 不瘋魔不成活 吳興國
2020/12/27【優質系】Bito創辦人劉耕名 採集生活 讓美感潛移默化
2020/12/20【優人物】陳文茜對話蔡璧名:解愛之後 終於還是愛了
2020/12/13【優質系】 楊仁亞 種下台灣果實 為父親實現葡萄酒夢
2020/12/06【優人物】蔣勳談美 如山間月 江上風般的輕鬆感受
2020/11/29【優人物】韓良憶 家常菜裡的悠長思念
2020/11/21【優質系】源於對環境的感情 策展人劉真蓉:打開空間 引發價值
2020/11/15【優人物】建築、文學、藝術 跨界裡尋回自我 阮慶岳
2020/11/08【優人物】張忠謀的引路 道藝相參驚艷畫壇 張淑芬:我是畫家
2020/11/01【後疫情的消費儀式感】遠東SOGO董事長黃晴雯:周年慶消費儀式感帶來幸福感
2020/10/29【優人物】結合詩心、畫意、佛法 許悔之 在創作中找到自由
2020/10/25【表演藝術】故事工廠藝術總監黃致凱:老老實實地活著,戲劇自然而生
2020/10/23【表演藝術】莎妹劇團導演Baboo:野台戲啓蒙,主修外文搭配廣告輔系,加入前衛劇團創作
2020/10/19【優質系】游智維 從台南土地出發 用旅行挖掘在地價值
2020/10/18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