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北投人的鄉愁與快樂,作家韓良憶:北投的土壤彷彿有黏性,一切滋養著我

2021-10-02 17:03 沈佩臻

作家韓良憶從小在北投出生長大,深受這片土地滋養。 圖/韓良憶提供、林軒朗攝影
作家韓良憶從小在北投出生長大,深受這片土地滋養。 圖/韓良憶提供、林軒朗攝影

這些年她談居遊、飲食與生活,自臺北遠走他鄉定居歐洲十幾年,然後又回到了臺北,旅遊飲食作家韓良憶不時想起兒時居處——北投,陸續於著作與報紙專欄書寫,有家人、有料理、有已經消失的景觀與所見所思,蘊含著專屬「北投人」的鄉愁與快樂。

「我的身分證字號是Y字頭。」關於北投,韓良憶立即提起了這件事,在1974年陽明山管理局虛位化後,就停止服配賦配的英文代碼,因為不再新增,所以也變成某種暗號。她說,只要看到有人也是Y字頭,不免感到親近而相認一番:「你北投人喔?」成為很有趣的人生場景。

身為家中第一位出生在北投的成員,韓良憶介紹自己都會說:「第一是北投人,第二是臺北人,第三是臺灣人。」北投土壤彷彿有黏性,她深刻感受到自己吸取北投的地氣,在這裡的童年時光大致是快樂的,從小就看見這麼美的日式庭園、嘗到許多美好飲食,當時看似平凡日常,一切卻滋養著韓良憶,「人是回憶構成的動物,這些回憶讓我對這裡充滿懷舊與認同。」

硫磺味裡,飄著人與人的故事

這座美麗的百年溫泉鄉,飄著淡淡硫磺味,日治時代因溫泉產業而繁盛一時,北投有觀光、有文學、也有鶯燕,共同拼組成時代印象。由於韓良憶的母親改任職北投省立台北育幼院,全家人便搬遷至新北投的溫泉路上的花園洋房,韓良憶兒時會去北投溫泉博物館對面的北投兒童樂園,除了那座百年歷史磨石子溜滑梯,更會在元宵節提著燈籠或舉著火把,去北投兒童樂園賞月,想起來冒險又好玩。

韓良憶兒時會在中秋節提燈籠或火把,跑到北投兒童樂園賞月兼冒險。 圖/韓良憶提供
韓良憶兒時會在中秋節提燈籠或火把,跑到北投兒童樂園賞月兼冒險。 圖/韓良憶提供

韓良憶回憶道:「我們家走出弄口斜對面的日式木造平房,就是應召女郎的住處,那時候其實大家不太會特別討論這件事,但是小朋友會記得她們濃妝豔抹、頭髮弄得漂漂亮亮的,側坐在歐兜拜(摩托車)後座出門去。」她後來想想,這果真是爸爸的作風,不夠謹慎的尋屋方式,很符合他開朗樂天的性格。

父親的事蹟族繁不及備載,但每提一次就讓人會心一笑,韓良憶說:「父親是雙子座,擁有對事物充滿好奇的個性,而且教育作風開明,他曾經在市場直接把一頭羊帶回家,後來聽大姊韓良露講過,害我們小時候都不太敢吃羊肉;我四、五歲時,爸爸也曾拎著一隻火雞帶回家,後院突然就有大籠子,當時覺得又大又醜又吵,讓我到現在都不喜歡吃火雞。」

不只帶動物回家,心地善良的爸爸有一天經過巷口,聽見傳來孩子淒厲哭聲,湊近才發現有位男人要將女兒賣進妓女戶,在那個年代,爸爸想也沒想就把口袋裡的現金拿出來給對方,說要買走這位女孩,回來照顧年紀小小的韓良憶,故事結局是對方又回來把女孩帶走,而這些僅是韓良憶北投故事的一角。她在這裡出生成長至國中,一直到1977年才搬離北投。

左圖:韓良憶與和大姊韓良露從小在北投成長;右圖:韓良憶與弟弟韓良愷皆於北投出生,...
左圖:韓良憶與和大姊韓良露從小在北投成長;右圖:韓良憶與弟弟韓良愷皆於北投出生,童年時光大部分都在住家附近的巷口兜轉玩耍。 圖/韓良憶提供

酒家菜蓬勃,從小就大啖珍饈

由北投酒家文化衍伸而來的「酒家菜」,從精緻佳餚到爽口小菜應有盡有,滿足尋芳客、觀光客與生意應酬等飯局需求。「我小時候很常吃,那時候會去現在已經停業的觀光大飯店、華南大飯店,以及現在還在營業的麗禧飯店、熱海飯店。」韓良憶每逢家人生日或過節,就有機會吃酒家菜,「我們會去熱海飯店或華南飯店開一個大房間擺入酒席,阿嬤還會把握機會在房間浴室泡湯,小朋友都比較喜歡去華南大飯店,因為還有保齡球館、遊樂設施。」

小小年紀就品嘗過山珍海味的她說,當時根本不知道什麼酒家菜,大家都會說去「呷差操」(吃好料),「印象中有螺肉魷魚蒜、雞仔豬肚鱉之類的經典手路菜,印象最深刻的是糕渣,雞肉磨成厚泥加入澱粉跟蛋白,放入扁長模型裡,再放入冰箱冷藏,變成糕狀後切成一塊一塊,沾地瓜粉或太白粉去炸得金黃酥脆,大人都會一直提醒小心燙口。」

瀧乃湯溫泉浴場為新北投溫泉區現存最古老的日式泡湯浴場。 圖/沈佩臻攝影
瀧乃湯溫泉浴場為新北投溫泉區現存最古老的日式泡湯浴場。 圖/沈佩臻攝影

白晝之夜線下夜遊北投,文化場館紛紛響應

2021臺北白晝之夜將於今(10/2)晚 18:00 登場,首度以「晝夜轉運站」網站(https://nuitblanchetaipei.info)開啟嶄新體驗,原訂盛大展開的藝術場域就是北投一帶,儘管今年活動線上化,北投文化場館亦不缺席,包含北投溫泉博物館、北投梅庭、北投文物館、新北投車站等場所軍響應延長夜間開放時間。

《500輯》今年亦首度參與白晝之夜藝術計畫「白晝夜夜談」,邀請關注藝術與創作的主持人黃子佼,以及究方社創意總監、設計師方序中,將於今晚在北投溫泉博物館直播,兩人將暢談藝術之於生活的當代觀察,進入「晝夜轉運站」都可以和朋友線上群聚參與。

日式宅邸「北投梅庭」門口柱上刻有于右任先生手書題字。 圖/沈佩臻攝影
日式宅邸「北投梅庭」門口柱上刻有于右任先生手書題字。 圖/沈佩臻攝影

推薦閱讀

開啟夜晚的100種方式:白晝之夜官網「晝夜轉運站」線上共遊城市藝術、線下夜遊北投場館

在珍貴的時間裡,我們繼續交流——專訪2021臺北白晝之夜藝術總監林昆穎

白晝夜夜談╳500輯:6大亮點搶先看!蛋堡、百靈果、嚎哮排演,一夜不睡暢聊城市議題

最新文章

Hiro Hiro Art Space《士兵》。圖|Hiro Hiro Art ...

9月九檔新展覽!台北、台中、嘉義藝術空間總整理

2023/09/23
2023基隆潮藝術9/28正濱漁港開展!10組作品從海光介面探索海港城市。圖|2...

2023基隆潮藝術9/28正濱漁港開展!10組作品從海光介面探索海港城市

2023/09/23
早在1990年出道的任賢齊,許多人稱其為「平民天王」,一方面是來自他的全才,影視...

專訪任賢齊/永保年輕的赤子之心,人生一直「在路上」

2023/09/23
似人非人performance。 圖/台北國際藝術村提供

賴俊廷個展台北國際藝術村展出!以「似人非人系列」打開電幻知覺的藝術探索

2023/09/22
徐書涵的微型個展「山中精靈 A Spirit in the Mountains」...

裏山x平藝術空間最新展覽「山中精靈 A Spirit in the Mountains 」:藝術家徐書涵的奇幻世界

2023/09/22
2023原創基地節SONGYANLAND FESTIVAL《松菸LAND:共享變...

2023原創基地節10/6-10/15松菸展出!響應白晝之夜推夜間文史走讀、偽考古藝術等星光體驗

2023/09/19
南竿【島嶼風景】計畫2023馬祖國際藝術島以國際視角帶來深沉的提問。圖|中華文化...

南竿【島嶼風景】計畫!2023馬祖國際藝術島以國際視角帶來深沉的提問

2023/09/17
富藝斯秋季拍賣台北預展9/16-9/17台北BELLAVITA「藝文空間」亮相!...

富藝斯秋拍台北預展:奈良美智《不就是不》首登拍場!一睹當代藝術大師與新銳之作

2023/09/15
FOCASA助陣2023臺灣文博會掀高潮!雙馬戲篷、匯聚30組團隊、連續10天、...

FOCASA馬戲藝術節現身台北!集結30組團隊百場演出、全白馬戲篷首度亮相

2023/09/15
東引【迴島嶼吧】2023馬祖國際藝術島,由蔡沛原接棒召喚大家回島。photo b...

東引【迴島嶼吧】計畫!2023馬祖國際藝術島由蔡沛原接棒召喚大家回島

2023/09/14
秋天藝術節有知名編舞家楊・馬騰斯舞作《任何搞分裂的企圖都將以粉身碎骨告終》,以及...

編舞家楊・馬騰斯×獨立樂團農村武裝青年——以不同藝術形式不同語言,卻都堅持抗爭那些「記憶中的黑夜」

2023/09/14
音樂劇演出片段。 圖/C MUSICAL提供

《拉赫曼尼諾夫》韓原創音樂劇首度來台!回顧天才作曲家拉赫曼尼諾夫的人生故事

2023/09/13
《布魯斯瑪莉 Bruce Marie》以獨創泡沫橡膠(海綿)戲偶,杜達.派耶瓦在...

荷蘭偶戲《布魯斯瑪莉 Bruce Marie》台灣首演

2023/09/12

2023 Camping Asia/站在當代潮流最前沿! 北藝中心攜手香奈兒 2023 Camping Asia 共創下個世代的未來藝術學苑

2023/09/12
《我是紅》是萬吉魯.卡穆尤以她 2005 年的獨舞作品《Spiral》為基礎,與...

2023Camping Asia【策展人林人中】為台灣表演藝術打開一扇國際之窗

2023/09/12
編舞家瓦旦・督喜。圖片提供/TAI身體劇場

2023Camping Asia【藝術家瓦旦.督喜】帶著前人的思想,活出自己的生活與藝術

2023/09/12
編舞家林文中在今年度camping asia帶來鑽研多年的「流體技巧」課程。攝影...

2023Camping Asia【藝術家林文中】沒有標準,才能衝 撞出藝術的火花

2023/09/12
身兼編舞家與舞者,林祐如與田孝慈關注真實世界,並將切身觀察化為舞作,用身體表達。...

2023Camping Asia【藝術家林祐如×田孝慈】不是只有漂亮的動作,才叫跳舞

2023/09/12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