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安卓藝術《具象的抽象》展出!六位當代名家以多元媒材探索兩者的交融對話

2023/04/27 陳宜慧

安卓藝術《具象的抽象》當代藝術展,邀來瑪莉娜.克魯斯、秦一峰、艾伯特・約拿桑・瑟提亞萬、石晉華、史金淞、吳增榮等六位藝術家共同呈現,並由台灣藝術大學美術學院院長陳貺怡教授擔任學術研究,進行脈絡上的梳理。在這次展出作品中,涵蓋繪畫、影像、立體創作、觀念與行為藝術等多元媒介,不只對當代藝術在具象與抽象的發展上,提出更聚焦且深度的美學觀察,同時也藉由不同藝術家作品間的對話與辯證,演繹兩者之間密不可分的交融關係。

具象與抽象並非正與反的對立面,更像是光與影之間相互牽引的對照。 圖/安卓藝術提供
具象與抽象並非正與反的對立面,更像是光與影之間相互牽引的對照。 圖/安卓藝術提供

透過具象與抽象藝術作品的對話,才會發現到兩者之間並不存在璧壘分明的界線。 圖/安卓藝術提供
透過具象與抽象藝術作品的對話,才會發現到兩者之間並不存在璧壘分明的界線。 圖/安卓藝術提供

此為瑪莉娜.克魯斯的作品。 圖/安卓藝術提供
此為瑪莉娜.克魯斯的作品。 圖/安卓藝術提供

一如俄羅斯裔法國抽象藝術家De Staël所說的,「我不將抽象繪畫和具象繪畫視為對立。一幅畫應該既抽象又具象。抽象,因為它是牆。具象,因為它是空間的再現。」陳貺怡也表示,「誤將抽象與具象視為對立並試圖加以區別,正如試圖質疑現實是抽象還是具象、物質還是精神、理性還是感性一樣,終將陷入二元論的陷阱,並且輕忽了繪畫與其所欲再現的世界之間的複雜關聯。」因此在這次展覽中,六位參展藝術家都以極為個人化的方式回應了具象和抽象的多重關係。

展場一隅。 圖/安卓藝術提供
展場一隅。 圖/安卓藝術提供

展場一隅。 圖/安卓藝術提供
展場一隅。 圖/安卓藝術提供

展場一隅。 圖/安卓藝術提供
展場一隅。 圖/安卓藝術提供

具象背後的抽象意義

既是建築師也是藝術家的吳增榮,其水彩畫作多由「風景」組成,而畫面中獨有的沖刷技法則是與他長年的建築背景有關,因此他經常在具象和抽象的轉換中來去自如,有時像是鮮豔色彩並置的校園,有時則如暗沉色調顯示的陰鬱氣候或閃爍光影,在他畫的這些「風景」和「人物」的主題背後,散發出某種非具象之物。

吳增榮《墾丁帆船石》。 圖/安卓藝術提供
吳增榮《墾丁帆船石》。 圖/安卓藝術提供

來自菲律賓的瑪莉娜.克魯斯(Marina Cruz),向來擅於使用多樣化且帶有歷史記憶與意涵的材質,將自我意識注入作品之中,舉凡油畫、雕塑、攝影、文字、刺繡、裝置等都是她經常使用的複合媒材。她以精細手法繪製的衣物局部,雖藉由污漬與摺痕呈現「寫實」,但背後細膩的描摹其實來自於其母系家族三代間抽象記憶與情感的縮影。

瑪莉娜.克魯斯《筆觸粗獷的抽象派上衣》。 圖/安卓藝術提供
瑪莉娜.克魯斯《筆觸粗獷的抽象派上衣》。 圖/安卓藝術提供

至於台灣少數觀念行為藝術創作者之一石晉華,長年將自己的身體作為精神與世界的介面,比如他曾穿著同一雙鞋,手執鉛筆在牆上的畫布上來回走畫,讓身體既是精神的投射,也是實體上的行動。此次展覽中的作品《須彌山》和《走筆#180 》乍看像是一幅山景,但其實是畫家(筆)攀爬一座僅存在於精神之中的佛教聖山,其殘留的筆屑是物質耗損的證物,而蜿蜒的線條則標示了藝術家精神登頂的途徑,極具詩意。

石晉華《須彌山》。 圖/安卓藝術提供
石晉華《須彌山》。 圖/安卓藝術提供

以抽象概念形塑對物的迷戀

相對於前述三位藝術家在「物」的描繪中凸顯人與情感的存在狀態,中國藝術家史金淞的《千創園擺件#15》看似抽象雕塑,實則是他以其被摧毀的工作室殘骸改造而成的「加工現成物」(ready-made)。而那些單色抽象畫,其實是採集生活中具特殊意義場所裡的粉塵,所製成的特殊粉筆所繪製而成,那些來自物件殘骸重組後的獨特色調,不言而喻的說明了他對物的特殊迷戀。

史金淞《千創園擺件 #15》。 圖/安卓藝術提供
史金淞《千創園擺件 #15》。 圖/安卓藝術提供

來自中國的秦一峰既是明式素工家具收藏家,也是一名藝術家。他自幼學習書法,因此東方美學的思維深刻影響他爾後的藝術實踐。而他的攝影作品,同樣是出自一種對物的癡迷狀態。他以個人收藏的家具為主角,透過非常低限的「負片」姿態,讓這些接近零度的影像以瀕臨消逝隱沒的形式再現,既凸顯物件的「幽靈」感,同時也提供另一種觀看與理解事物的方式。

秦一峰《2017_07_17 1028 晴》。 圖/安卓藝術提供
秦一峰《2017_07_17 1028 晴》。 圖/安卓藝術提供

而類似的空靈性格,在印尼藝術家艾伯特・約拿桑・瑟提亞萬以手工燒製出的黑陶作品上,則顯現出另一道神祕的靈光。他的陶瓷語彙有如上古文物般的簡潔,並散發著某種宗教的神秘性,具象的造形與其說是對事物的模仿,不如說是事物的符號。它脫離了明確符旨的符徵,數量不斷增生,並在特定空間中按著某種結構延展,也因意義的模糊而產生一種抽象性與陌生感,並將觀者再次帶入另一種在具象與抽象間不斷切換的視覺體驗。

艾伯特・約拿桑・瑟提亞萬《蛇尾》。 圖/安卓藝術提供
艾伯特・約拿桑・瑟提亞萬《蛇尾》。 圖/安卓藝術提供

艾伯特・約拿桑・瑟提亞萬《蛇尾》。 圖/安卓藝術提供
艾伯特・約拿桑・瑟提亞萬《蛇尾》。 圖/安卓藝術提供

《具象的抽象》當代藝術展

展期:即日起 - 2023年6月1日

時間:週二至週六13:00—18:00

地點:安卓藝術(台北市內湖區文湖街 20號1樓)

官網:https://www.art-msac.com

最新文章

南方珍珠耀眼綻放!高美館《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Part II館藏選粹登場!...

高美館《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Part II館藏選粹4/4登場

2025/04/02
穿越觀景窗,「時代劇場」集結17位國內外攝影名家作品,一探當代影像的複數演繹。
...

北美館展覽「時代劇場」登場!一次看遍杉本博司等17位攝影名家作品

2025/04/02
誠品電影院獨家特企「台灣青年導演劇情短片輯」即日起登場!耿軍導演金馬贏家《漂亮朋...

誠品電影院特企放映聚焦青年導演創作!耿軍導演《漂亮朋友》4/8放映

2025/04/01
2025清明連假全台15檔展覽推薦!在藝術盛宴中尋找繁忙片刻的療癒之力。圖|富邦...

2025清明連假全台16檔展覽推薦!從藝術家視角啟動觀察世界的新濾鏡

2025/04/01
平子雄一竭力捕捉人與自然複雜關係的絲線,設計出一個鮮明角色──頭戴樹木的「樹人」...

專訪日本藝術家平子雄一!看見人和樹木的一萬種可能

2025/04/01
獲得特優的《金洋村的兩天一夜》創作團隊與指導老師以及信誼基金會董事長張杏如(右二...

童心看世界 第16屆信誼兒童動畫獎台灣兒童創作組揭曉

2025/03/29
隨媽祖同行,畫出信仰之路——劉小東「媽祖巡遊」震撼亮相。
 圖/誠品畫廊提供

劉小東「媽祖巡遊」個展誠品畫廊登場!以千里步行經驗畫出信仰之路

2025/03/28
作家蔣勳(右)在文庫本《如是我聞:金剛經筆記》書中題字:「和心裏最深的自己對話」...

蔣勳的《如果我聞:金剛經筆記》 以一朵花的寬度 滋養心靈

2025/03/28
啟明出版發行人林聖修。

 攝影/Dingdong Lee

一間沒有行銷同事的出版社——專訪啟明出版發行人林聖修

2025/03/27
「招牌聚落」,各種時代、樣式的招牌,暗示百年來人類活動和思考的痕跡。
 圖/p...

不只以美醜定論——p.n.g.《招牌:》展,探索招牌乘載的時代演變與公眾意志

2025/03/27
2025桃源國際藝術獎!11件作品以藝術抵抗被塑造的真相。圖|桃園市立美術館

2025桃源國際藝術獎!11件作品以藝術抵抗被塑造的真相

2025/03/27
以小說文本為骨,九位藝術家為肉,拼貼成虛實交織的「陳美玲」展覽於3月22日至5月...

展覽「陳美玲」登場!以橫跨1974-2025年15件作品剖析台灣母親群像

2025/03/26
蔡明亮電影馬拉松計畫「行者十步」募資啟動!10小時、放映10部《行者》系列,全台...

電影《行者》系列台灣首次全放映募資啟動!限量10場、蔡明亮陪看互動

2025/03/26
布拉瑞揚舞團《我・我們》第二部曲劇照。 圖/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攝影:李佳曄

《我‧我們》第二部曲3/28-30台中登場!布拉瑞揚 x 阿爆 x 磊勒丹再現排灣宇宙

2025/03/25
2023火球祭周邊T-shirt|袖子上由日本插畫家TM Paint創造的角色是...

龐克迷沈奕:感受「我們」是一體的,樂團T-shirt牽起跨國緣分

2025/03/24
aespa 2024年的《Armageddon》推出了CD隨身聽版本。圖片來源/...

K-pop四大行銷術:透過周邊商品與服務,讓粉絲跟偶像不斷連結

2025/03/24
寶可夢烏波&沼王外套|在台灣不易找到烏波的周邊,於日本網拍購入。簡約運動感設計,...

動漫迷羅湘妮:擁有周邊是喜歡的證明,只有自己知道的滿足感

2025/03/24
第16屆信誼兒童動畫獎昨日舉行頒獎典禮,信誼基金會董事長張杏如(前排右三)期許信...

信誼兒童動畫獎頒獎 國內外件數創新高 董事長張杏如 期許養護出兒童動畫的沃土

2025/03/22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