坂本龍一:愛,或者說戀愛,是救贖——耗時十年、256則近身訪談《skmt:坂本龍一是誰》
本文節錄自《skmt:坂本龍一是誰》,收錄坂本龍一與編輯後藤繁雄長達十年的對話與訪談。坂本龍一是這麼談論這本書的:
「⋯⋯我幾乎已經沒有隱瞞後藤繁雄的事了。這太厲害了。因為我會迅速忘掉自己說的話,他為我寫下來也好。
會想起自己忘掉的,當時自己的情緒、感情和想法。
雖然想起來也不能怎麼樣。因為我對過去沒有什麼興趣。
後藤繁雄大概也對過去沒興趣。那麼,就先到這裡。」
《500輯》挑選六篇文章,分別是坂本龍一談論〈想像力〉、〈想睡的時候睡/想起的時候起〉、〈自己〉、〈即興〉、〈不找工作〉、〈愛〉,與讀者分享教授的創作和生活觀。
想像力
有一次,孩子說想拿掉腳踏車的輔助輪練習,我讓他在腦中想像「順利往前騎」的景象,五分鐘左右他就輕鬆地學會騎車了。
只要想像自己一秒後會到達前方,有這種想像力的話,會在腦子裡琢磨,也不用亂施力,就能學會騎腳踏車了。這種訓練,可以說是使用「氣」或想像力,我想人類是可以用這種能力掌握些什麼的。
合氣道也是一樣的道理,有些身體的使用方式,並不是硬使出「肌肉」的力量。
就連把人丟出去,也不僅是物理性的肌肉用法。
真的只是碰觸到,就能輕鬆地丟出去。音樂也一樣,接下來的音要達到何種強度,並不是靠力學的控制,而是一種想像的凝結。
夢也是凝結。
一瞬的凝結。
某種全像式的、堆積的凝結「砰」地出現。
有些人擁有超凡的能力,像莫札特,可以在一瞬間迅速捕捉三十分鐘的時間凝結。
我呢,大概是五分鐘或十分鐘吧。
想睡的時候睡/想起的時候起
沒有健康取向。但是,人類原本生來擁有絕佳功能,卻因為社會慣例或者規則、習慣,而變得扭曲歪斜。像是非得在固定的時間去到哪裡等等,全都是在折磨身體,所以希望盡量把身體調回自然狀態。身體,全部都知道。所以,肚子餓再吃就好。一天三餐這種事,到底是誰決定的?
睡覺前我盡可能不讀書,五分鐘十分鐘也好,盡量讓自己是真空狀態。變成真正的無,讓身體休息。這麼做,睡眠時間也只要三個小時就夠了。沒有所謂幾點一定要睡的事。總之,想睡的時候就睡,想起床的時候就起床。
自己
雖然愛自己,但不相信自己。更不認為自己是絕對正確,或想跟世界對立什麼的。我不相信這些事。我這個人,放著不管的話很容易變成「自己一個人也可以」的狀態,為了治療這種行為,我強烈希望他者的入侵。
即興
所謂「創新」(Inventive)並不等同於「即興」。「即興」其實很重視學習的成果。「創新」是發明,所以在想像中,不是用建構的方式,而是把當下必要的「解方」痛快地提出來。所以「文化教養」果然還是必要的。而且,總是敞開自己,讓自己放鬆。不要用藍圖來武裝自己,每天一定要放空(笑)。身體裡蘊藏了龐大的資料庫,會順應時機出現正確答案。我現在所想像的創新的音樂,是在目前被創造出的聲音之外,即使對尚未出現可能性的未來之聲,也繼續編織著彷彿有所謂正確解答的「部分」的模樣。從資料庫檢索出來的,不是什麼整體和部分的統合性啊。
不找工作
不想找工作,從還是小學生的時候就一直這麼想。升大學四年級時,不是所有人都在苦惱找工作的事嗎?一九七四年大學畢業,一九七七年研究所畢業。總之不想找工作,想繼續當學生,於是拜託家裡讓我念研究所。可是,雖然總算進了研究所,和指導教授見面的時間,加起來大概連一個星期都不到。
一九七六至七八年的三年間,擔任錄音室樂師,忙得不可開交。錄音室樂師這種工作是用時薪計算,報酬極為優渥。算是某種肉體勞動者,類似按日計酬的工作。那兩、三年間,真的完全沒休息,一天工作十二小時以上,不過除了錢以外,什麼都沒留下來。硬要形容的話,像是機器一樣演奏。那份工作延續到YMO的初期。
那時在錄音室都工作到深夜十二點,之後再進到錄音間則是為了製作自己的專輯《Thousand Knives》(千刀)。從事錄音室工作,是沒有名片的世界,換句話說不需要個性。可是創作個人專輯之後,需要把自己推向社會,這麼一來,就得把錄音室工作完全停掉。我雖然是演奏家,也創作音樂並從事編曲,在製作自己的專輯時,會想要用「programming」(編程)的方式一手包辦。用電腦做就好了,我對於因programming出現而消失的錄音室樂師,絲毫不感同情。
愛
skmt:坂本龍一是誰
◎責任編輯:胡士恩
最新文章
-
2023南國漫讀節10/7-8大咖雲集:陳耀訓、黃越綏、導演編劇等6場講座齊發
2023/09/27 -
2023臺灣文博會9/22-10/1展出!「空總展區」攻略一次看
2023/09/25 -
9月九檔新展覽!台北、台中、嘉義藝術空間總整理
2023/09/23 -
2023基隆潮藝術9/28正濱漁港開展!10組作品從海光介面探索海港城市
2023/09/23 -
專訪任賢齊/永保年輕的赤子之心,人生一直「在路上」
2023/09/23 -
賴俊廷個展台北國際藝術村展出!以「似人非人系列」打開電幻知覺的藝術探索
2023/09/22 -
裏山x平藝術空間最新展覽「山中精靈 A Spirit in the Mountains 」:藝術家徐書涵的奇幻世界
2023/09/22 -
2023原創基地節10/6-10/15松菸展出!響應白晝之夜推夜間文史走讀、偽考古藝術等星光體驗
2023/09/19 -
南竿【島嶼風景】計畫!2023馬祖國際藝術島以國際視角帶來深沉的提問
2023/09/17 -
富藝斯秋拍台北預展:奈良美智《不就是不》首登拍場!一睹當代藝術大師與新銳之作
2023/09/15 -
FOCASA馬戲藝術節現身台北!集結30組團隊百場演出、全白馬戲篷首度亮相
2023/09/15 -
東引【迴島嶼吧】計畫!2023馬祖國際藝術島由蔡沛原接棒召喚大家回島
2023/09/14 -
編舞家楊・馬騰斯×獨立樂團農村武裝青年——以不同藝術形式不同語言,卻都堅持抗爭那些「記憶中的黑夜」
2023/09/14 -
《拉赫曼尼諾夫》韓原創音樂劇首度來台!回顧天才作曲家拉赫曼尼諾夫的人生故事
2023/09/13 -
荷蘭偶戲《布魯斯瑪莉 Bruce Marie》台灣首演
2023/09/12 -
2023 Camping Asia/站在當代潮流最前沿! 北藝中心攜手香奈兒 2023 Camping Asia 共創下個世代的未來藝術學苑
2023/09/12 -
2023Camping Asia【策展人林人中】為台灣表演藝術打開一扇國際之窗
2023/09/12 -
2023Camping Asia【藝術家瓦旦.督喜】帶著前人的思想,活出自己的生活與藝術
2023/09/12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