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第五屆500盤評審/國際名廚江振誠:好菜不必完美,但必須打動人心

2025/09/22 文/高婉珮

圖/500輯製作
圖/500輯製作

很多人認為一「盤」好菜必須每方面都完美,但我覺得只要有一個點可以觸動人心,就可以說是一「盤」好菜。

— 江振誠

國際名廚江振誠已連續5年擔任「500盤」評審,他特別欣賞那些專注料理、不追求話題和社群聲量的低調餐廳,尤其是一些雋永的老店,「因為我希望大家不要只是追新,有一些很努力的餐廳,可能幾十年了還是保有一樣的味道。」在今年江振誠選出的「10盤」中,除了fine dining、也還蓋經典老店及庶民美食,呈現他對料理本質的關注,以及對世代傳承風味的珍視。

Q:請教您如何定義一「盤」好菜?

A:每個面向都可以定義一「盤」好菜。就像一部好的電影,可以因為演員、劇本、導演、攝影、美術設計或燈光好而成功。一「盤」好菜,只要其中一個地方觸動你,它就是好菜。

很多人認為一「盤」好菜必須每方面都完美,但我覺得只要有一個點可以觸動人心,就可以說是一「盤」好菜。因為很多時候,你之所以會被觸動的原因只有一個;每個人都有一個最脆弱的軟肋,恰好被擊中。比如說,很多人可能因為一碗滷肉飯被感動。雖然它的技術含量不高,但它的味道卻能帶給人溫暖和回憶。

Q:您如何看待最近一年fine dining的發展趨勢與當代食客的需求變化,尤其在台灣?

A:這一年台灣的fine dining餐廳是辛苦的,也可以預見是急速走下坡的。取而代之的,消費者追求的是更即時、更短、更快速的體驗。因為對大環境的不確定,所以比較少人會願意一次花大錢,反而被「我可以花錢,但是我不會一次花很多錢」的消費模式取代。簡單來說,就是我過去可能一個禮拜去吃一次大餐,但是我現在可能選中等價位的餐廳,一個禮拜去吃個兩、三次,形成「少量多餐」的消費型態。

Q:主廚您是料理創作人,也是餐廳經營者,從經營者的角度,如何看待這個變化?

A:我覺得這個變化是很正常的,法國也曾經經歷,是一個物極必反的循環(cycle)。現在大家喜歡的東西,越來越不複雜,其中最大的變化就是大家從「一頓大餐」,變成「少量多餐」,我覺得這是接下來的趨勢,而且可能會走上好一陣子。所謂高價位的fine dining餐廳,接下來會進入到高度競爭的紅海,受到相當大的挑戰,要想盡辦法,才能生存下來。

我覺得現在有太多的年輕的料理人,可能都搞錯方向了。他們積極去promote自己、去social、去客座、去找網紅來吃飯…,好像這樣才可以做生意。

— 江振誠

Q:您今年的「500盤」評選主軸或方向是什麼?有沒有特別想傳遞的價值觀?

A:我這次的「10盤」有一個脈絡,就是他們都是很認真、很低調地在做自己的料理的料理人。我覺得在現在這個時代,這是非常珍貴的。在時下的台灣餐飲裡面,有許多在我看來是譁眾取寵、並沒有完全專注在料理上的烹調,有部分的料理人把更多的心力耗費在如何包裝跟社交,或者積極去營造聲量跟話題等等;但是我覺得,到最後真正能夠打動你的,還是用謙虛的心跟專注的態度在做料理的這些人;他們一直非常努力,才能夠始終維持著一貫的好味道,做出真正好吃的東西。

這「10盤」的餐廳我今年都應該都已經至少吃過兩到三次;比如「元紀.台灣菜」我今年就去了三次,我很喜歡。這次的「10盤」裡面,有find dining、有米其林餐廳、有路邊的烤雞,也有好幾家老店,以及非常專注於料理、非常低調的新世代料理人開的店。他們非常低調,幾乎完全沒有PR、沒有Marketing,沒有找KOL來餐廳吃飯追流量,而是非常認真、非常專注在自己的料理上,我覺得他們可以作為新世代料理人的模範或示範。

因為我覺得現在有太多的年輕的料理人,可能都搞錯方向了。他們積極去promote自己、去social、去客座、去找網紅來吃飯…,好像這樣才可以做生意。但是「龍富天婦羅」跟「鮨毅」,都是安安靜靜地在做自己的料理,然後他們的餐廳每天都是客滿的。他們把所有的時間,都放在料理菜品上,我是感受得到的;我覺得很值得嘉獎。

Q:在這10盤菜當中,有沒有哪盤菜的選擇背後,有特別的小故事?

A:「龍富天婦羅」是因為主廚的媽媽,有一天傳訊息給我。說她的小孩要開一間天婦羅店,看看在開幕之前我有沒有時間,可以去給他們一點建議。

我跟主廚的媽媽先前並不認識,好像是在一次簽書會上遇到的。她就跟我說有機會的話可以去吃飯,我說好,我很願意支持年輕人。可能她以為我是說說而已,但我是真的出現。我前後總共去了3次,真的好吃。

Q:您連續5年擔任「500盤」評審,可否談談對「500盤」的期許?

A:我覺得「500盤」必須要一直做下去,我也希望當大家在檢視、或者查看「500盤」推薦的時候,盡量從一個支持這些努力的店家的角度出發。

「500盤」評選出來的每一個店家,都代表了每一位評審的喜好,我很希望透過「500盤」,讓這些努力的店家跟餐飲從業人員,能夠被看到、被欣賞;尤其是一些老店。

像我自己每一年都會選一些老店,因為我希望大家不要只是追新,有一些很努力的餐廳,可能幾十年了還是保有一樣的味道,它可能沒有很多資源去做marketing、去做PR,但是它還是那麼雋永;我希望我透過這5年來的每一次評審,能夠把這樣的message帶出來。

我這次的「10盤」有一個脈絡,就是他們都是很認真、很低調地在做自己的料理的料理人。我覺得在現在這個時代,這是非常珍貴的。

— 江振誠

●江振誠的精選10盤菜

1.元紀.台灣菜:桂花蛋香明蝦

桂花蛋香明蝦。 圖/元紀.台灣菜提供
桂花蛋香明蝦。 圖/元紀.台灣菜提供

「元紀.台灣菜」是台菜餐廳裡面,我覺得最獨特的一家。它跳脫了大家對台灣料理的刻板印象,將台灣料理最「雅」、最美的神髓表達出來。「桂花蛋香明蝦」的風味組合我沒有那麼熟悉,但我還是可以從裡面找到台灣料理的脈絡;這有點像是在吃「RAW」的料理。它是一個你沒有看過的組合,但是味道又是這麼熟悉,彷彿是從台灣料理的角度,吃到台菜版的「RAW」。

2.饗 A Joy:炙燒壽司組

饗 A Joy:炙燒壽司組。圖/饗 A Joy提供
饗 A Joy:炙燒壽司組。圖/饗 A Joy提供

Buffet餐廳「饗 A Joy」,「炙燒壽司組」一次5個,它其實做得非常細緻;如果閉上眼睛,想像這道菜出現在高級日料餐廳的餐桌上,也是成立的。我前後總共去了三次,每次至少都吃三組、15貫,從來沒有出過差錯;我覺得這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因為在它一天可能要出到上萬貫的前提下,還能夠維持這樣的quality,我真的覺得很棒。

3.龍富 天婦羅:玉米/爆米花泡泡

這家在台中,是新生代主廚開的天婦羅,很願意去做一些不一樣的嘗試;我在試營運的時候吃過一次,後來又去了兩次,很好吃。「玉米/爆米花泡泡」是用玉米去沾玉米,再用天婦羅的手法去處理,很少在天婦羅裡面看到這樣的組合。

4.鮨毅:靜岡白鰻魚

「鮨毅」在高雄,也是新生代料理人開的店,非常低調,完全專注在料理上。我覺得「靜岡白鰻魚」做得比我所吃過的、任何一家的白鰻魚都更好,勝過許多很厲害的日料,跟烤鰻魚餐廳。這應該是它的招牌菜之一。

5.曉璘海產碳烤:烤雞翅、烤軟絲

曉璘海產碳烤是台南知名老店。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曉璘海產碳烤是台南知名老店。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台南的「曉璘」不是我第一次推薦了,老闆年紀越來越大,感覺吃一次、少一次,所以且吃且珍惜。烤雞翅跟烤軟絲是我最近兩次都一定會吃到的,是我自己的喜好。平常我也很喜歡的是炭烤的炒飯,但印象最深刻的是烤雞翅跟烤軟絲,是我的「all time favorite」。

6.鮨己越:豌豆蒸蛋

「鮨己越」在高雄,也是一個很低調的地方。我被「豌豆蒸蛋」這道菜吸引,主要是因為其中的甜味,這個甜是來自豌豆的甜,我們平常很少會吃到甜味的蒸蛋。我覺得這道菜如果是在RAW出,好像也期待得到的那種感覺;因為這道料理毫不炫技,在味道的組合上,也是非常合邏輯的。

7.澀Sur-:擂茶

澀Sur-:擂茶。圖/澀Sur-提供
澀Sur-:擂茶。圖/澀Sur-提供

「澀Sur-」遷新址之後,我一直還沒有去過,等到搬遷了一陣子之後我再去,發現它的料理又更成熟、更沉穩了。「不甜的客家擂茶」是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道。客家擂茶可以是甜的,也可以吃鹹的,這道菜有點介於甜點跟鹹點之間,有點像Pre-Dessert(前甜點)的感覺,很像客家擂茶本身的個性;在套餐裡面它就是放在Pre-Dessert的位置,成為用餐過程的一個嫁接跟轉折。

8.大仁哥蔗香脆皮桶仔雞:蔗香脆皮桶仔雞

大仁哥蔗香脆皮桶仔雞:蔗香脆皮桶仔雞。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大仁哥蔗香脆皮桶仔雞:蔗香脆皮桶仔雞。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這家就在我們家旁邊,是現在宜蘭最紅的桶仔雞,非常好吃。這家的醃料,跟別家不一樣。據我估計,它一天至少要處理幾百隻、甚至上千隻雞,但是品質始終非常穩定。而且在宜蘭做甕缸雞、桶仔雞,礁溪整條街都是,但這家可以突破重圍,我覺得很不簡單。而且它不開分店,從頭到尾就是這一家店,我覺得很不容易。

在吃的時候,你會知道它醃得很透,就是生雞肉在brine的時候處理到很透,所以它不會只有皮有味道,裡面的肉也有味道。它的桶仔雞都是現烤,我今年吃了非常多次,大概十次有吧。

9.沁園春:寧式鱔糊

沁園春。報系資料照,記者羅建怡/攝影
沁園春。報系資料照,記者羅建怡/攝影

「沁園春」是台中的一家老字號川菜。「寧式鱔糊」是小時候我媽帶我去川菜餐廳必點的一道菜,我很愛這道菜。上菜之後,淋上熱油,然後趕快拌一拌,是我小時候的回憶。久而久之,上傳統川菜館一定要點這道菜,成為我的習慣。「沁園春」的「寧式鱔糊」到現在還是跟我小時候一樣,味道沒有改變。每次吃,都像回到當年跟媽媽一起用餐的時光。吃老川菜,吃的就是這份不變的味道。

10.橋頭麻辣鍋:咖哩鍋

這家我從小吃到大。我偶爾也吃它的麻辣鍋,但是咖哩鍋是比較特別的,也是其他麻辣鍋店沒有的,所以我很推薦。

● 500盤2025中/英文版官網:https://udn.com/500dishesaward/

2025 第五屆500盤 The 500 Dishes Award 2025

#500盤2025 #500盤5周年 #第一份台灣人觀點的美食評鑑 #The500DishesAward2025 #500盤 #500dishes

主辦單位|500輯

指定用酒|麥卡倫單一麥芽威士忌

指定銀行|星展銀行

合作單位|浪琴、inline、福華飯店、雙月食品社、台北101、新光三越

贊助單位|巴部農天然鹼性礦泉水、丸莊醬油、永豐餘生技、好食好事基金會、滋立燕窩、樹頂(Tree Top)、醫願診所 iHope clinic

※ 酒後找代駕!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第五屆500盤評審

第五屆500盤評審/誼遠控股集團董事長陳致遠:要有fine dining,飲食文化才會進步

第五屆500盤評審/誼遠控股集團董事長陳致遠:要有fine dining,飲食文化才會進步

2025/09/22
第五屆500盤評審/富邦美術館館長翁美慧:當自己味覺的策展人

第五屆500盤評審/富邦美術館館長翁美慧:當自己味覺的策展人

2025/09/22
第五屆500盤評審/從沙拉吧到生活哲學 晶華國際酒店集團董事長潘思亮:飲食,是最真誠的生活方式

第五屆500盤評審/從沙拉吧到生活哲學 晶華國際酒店集團董事長潘思亮:飲食,是最真誠的生活方式

2025/09/22

最新文章

台北福華大飯店「蓬萊邨台菜餐廳」成功拿下「永續風範獎」。台北福華大飯店總經理金培...

500盤2025/從永續海產到在地食材!台北福華「蓬萊邨」獲永續風範獎

2025/09/23
新光三越台北信義新天地A4店長湯雅楓(圖右)頒發「新光三越饕客獎」給「夜上海」營...

500盤2025/「新光三越饕客獎」夜上海 10年人氣不減、高階餐飲指標

2025/09/23
嘉林餐旅集團中餐廚藝總監 暨 貳零捌公館及二館總責任主廚謝文。圖/嘉林餐旅集團提...

獨/甫獲頒500盤「持續創新獎」!一代名廚、嘉林餐旅中餐總監謝文驚傳病逝

2025/09/23
國賓中餐廳在傳統基礎所展現的嶄新風貌與當代精神,正如同麥卡倫的品牌精神與全新形象...

500盤2025/尊重傳統、追求卓越!「麥卡倫風格新生獎」展現料理精神

2025/09/23
inline創辦人于家瓏(右)將500盤獎項頒發給Ad Astra主廚Kevin...

500盤2025/inline首頒「AI熱搜餐廳獎」 Ad Astra憑3大優勢吸消費者狂搜

2025/09/22
獲頒「風土之味獎」的陳昶福Fudy(圖中)邀請「野驢小餐館」團隊一同上台,共享榮...

500盤2025/陳昶福Fudy獲頒「風土之味獎」 傳遞永續與愛的循環

2025/09/22
logy獲得500盤「年度躍進獎」。圖/500輯攝影團隊提供

500盤2025/「年度躍進獎」 logy田原諒悟獲7盤殊榮:持續創作新菜色

2025/09/22
「國賓中餐廳」奪下500盤特別獎「麥卡倫風格新生獎」,由公關資深協理黃國瑋(右)...

500盤2025/傳統中展現嶄新風貌!「國賓中餐廳」奪麥卡倫風格新生獎

2025/09/22
台北晶華酒店晶華軒廚藝總監鄔海明(左3)今年獲得「年度主廚獎」,同時晶華軒也成功...

500盤2025/台北晶華酒店中餐廚藝總監鄔海明獲年度主廚獎

2025/09/22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