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優人物】翁美慧與常玉 一眼「結半生緣」

2017/10/02 錢欽青、袁世珮

富邦藝術基金會執行長翁美慧站在畫作前,俏皮地模仿畫中女子站姿,下一秒,正色對攝影師說:「不可以把常玉的畫變色,要有正確的黑與白。」

聯合報專訪富邦藝術基金會執行長翁美慧。圖/記者王騰毅攝影
聯合報專訪富邦藝術基金會執行長翁美慧。圖/記者王騰毅攝影

身為國際間重量級常玉藏家,又為藝術基金會操盤20年,翁美慧懂常玉。

「我的常玉已經跟我活了25年了,生活到處都是常玉,看電視看著、吃飯也看著,從來就沒有看膩過。」翁美慧笑說:「如果問我常玉是什麼,就是我很熟悉的人,雖然我沒有見過他。」

富邦藝術基金會執行長翁美慧的收藏種類多元。圖/記者王騰毅攝影
富邦藝術基金會執行長翁美慧的收藏種類多元。圖/記者王騰毅攝影

由藝術家洪易作品衍生出的「團團圓圓熊貓組」商品。圖/富邦藝術基金會提供
由藝術家洪易作品衍生出的「團團圓圓熊貓組」商品。圖/富邦藝術基金會提供

與常玉,一眼結緣

來訪者在辦公區看見一幅黑衣白裙立姿的女子、一幅是代表性的裸女畫,因而好奇著收藏的規模。翁美慧笑說:「我們只是收藏了20多年。」

常玉作品「入浴」。圖/富邦藝術基金會提供
常玉作品「入浴」。圖/富邦藝術基金會提供

始於當年的一眼瞬間。翁美慧回憶,1987年和先生蔡明興自美返台定居,當時台北文化活動有限,她常去逛眾多畫廊聚集的阿波羅大廈,就在偶然機緣下看到常玉的畫作,儘管當時不知此何許人,她立刻有感覺:「嘩!我很喜歡他的東西。」

後來,蘇富比拍賣會進入台灣,翁美慧去參加,看到有人在標常玉的「五裸女」,「幾百萬,真的是天價,我喜歡常玉,但不覺得要花

那麼多錢。藝術品對我來說是很自由的,不必然要擁有。」如今能成為藏家,先生蔡明興的支持正是關鍵。

聯合報專訪富邦藝術基金會執行長翁美慧。圖/記者王騰毅攝影
聯合報專訪富邦藝術基金會執行長翁美慧。圖/記者王騰毅攝影

常玉作品「大麥町」。圖/富邦藝術基金會提供
常玉作品「大麥町」。圖/富邦藝術基金會提供

與常玉,隔空交會

一眼結緣,是因為被「打中」。「看到他的畫,覺得這個人好孤獨,,那種感動是與我生命中的烙印相吻合。」翁美慧說,就像常玉年輕時就到了法國,她也是16歲留美,抱著字典苦讀到凌晨的辛酸,在常玉的畫裡看到了。

常玉作品「一帆風順」。圖/富邦藝術基金會提供
常玉作品「一帆風順」。圖/富邦藝術基金會提供

「那種孤獨是可以click(觸動)的。常玉如果沒有到法國,也不一定能畫出這種東西,所以我喜歡他的作品,很多情感是混合我的人

成長。」加上翁美慧本身也會畫,看得懂常玉的好,「我就是喜歡常玉簡單的線條,佩服他用這麼簡單的線條和顏色,可以畫出這麼讓我感動的畫。」

因為看得多,翁美慧也能從線條、筆觸、鋪筆,以及材料去辦別真偽,「常玉的素描很多假的,但即使買到假的,也是一種學習。」她這樣把常玉當知己,自不忍知己遭錯待。

例如歷史博物館不久前才拿出館藏舉辦常玉展,翁美慧10多年前就看過展品,兩相比照,就看出問題:「這次全部翻修過,有些顏色太亮,本應該是霧霧的,我覺得很可惜,好像常玉畫了一個去唱戲的妝,看不到原來的美。」再加上展館本身先天不良的限制等等,翁美

慧會建議,畫不要掛太多、太擠,「常玉好的畫,一幅就夠了,專心地欣賞,因為展覽不是一個倉庫,畫不能打架。」

她還是很肯定史博館讓一般民眾能看到這麼多常玉作品的用心。「像我跟常玉相處這麼久,看到時心會砰砰跳,啊,怎麼這樣?」

由藝術家常玉作品衍生出的四方盤商品。圖/富邦藝術基金會提供
由藝術家常玉作品衍生出的四方盤商品。圖/富邦藝術基金會提供

藝術,就是要真

在翁美慧的藝術辭典裡,「投資」二字是種褻瀆,「我是用真感情在收藏,不是想著投資,考慮將來能賺多少錢?No!Never!」

這麼一位感性的藏家,在意藝術與個人生命的連結,收藏靠機緣與感動,喜歡的畫家都去過歐洲,彷彿有點心靈隔空交會;不喜歡就不買,不管畫廊推銷那位畫家有多重要、未來能如何增值,「我不在乎,因為我沒有感覺。」

富邦藝術基金會執行長翁美惠收藏的常玉畫作。圖/記者王騰毅攝影
富邦藝術基金會執行長翁美惠收藏的常玉畫作。圖/記者王騰毅攝影

因為都是真感情收來的畫,翁美慧無法點名最愛那一幅常玉,「人生有不同的狀態,不可能永遠在孤獨裡,還是有歡樂、彩色、律動的時候,會和畫作有不同的click。」

不只對常玉,翁美慧也無法點出最愛那一位畫家。喜歡常玉的孤獨、喜歡趙無極的律動和生命的爆發力,吳冠中讓她看到「東方」靈性,而她欣賞的廖繼春都是有點抽象、比較歐洲的感覺,奇妙地帶有一點西班牙味揉和台灣味。

富邦藝術基金會執行長翁美惠收藏的趙無極畫作。圖/記者王騰毅攝影
富邦藝術基金會執行長翁美惠收藏的趙無極畫作。圖/記者王騰毅攝影

「就像喝酒不會只喝一種,所以我沒有辦法說最愛哪位藝術家。就好像你的小孩一樣,哪有一個『最』字?」

因為把藝術品當孩子一樣寶貝,所以問起「出脫」,翁美慧有點驚訝:「從來沒有!都已是萬中選一很難買了,怎麼會出脫呢?藝術品都是我的小孩,你會出脫你的小孩嗎?我才想問『大家為什麼那麼愛出脫?』

也因此,不管常玉的畫作在國際市場上多麼搶手,翁美慧不曾賣掉過任一幅,「從這裡就可以看到我的感性,絕對不會因為價錢讓我動心。」

常玉作品「 沙灘雙美」。圖/富邦藝術基金會提供
常玉作品「 沙灘雙美」。圖/富邦藝術基金會提供

翁美慧堅持「藝術就是要真」,真心對待藝術,才能獲得真滋味,得到最多的是自己,「藝術並不是錦上添花,或代表著名牌、比較有品味,藝術就是一個關係。」

翁美慧以同樣的「真心」態度在管理藝術基金會,幫助藝術家精進、更忠於自我,「你要很小心去handle藝術,不可以利用它,否則會遭到反撲,最後你會食之無味。」富邦藝術基金會就這樣帶起藝術界風行草偃之效,20年。

從小就熱愛藝術,翁美慧現今處於最完美的位置,生活中有最愛的常玉,接觸、推廣的是各類型藝術的人與作品。

難怪她說:「藝術一直給我最豐富的、別人拿不走的資產,是上天給我最好的禮物。」

富邦藝術基金會執行長翁美惠收藏的常玉(右)及趙無極(左)畫作。圖/記者王騰毅攝影
富邦藝術基金會執行長翁美惠收藏的常玉(右)及趙無極(左)畫作。圖/記者王騰毅攝影

◎2017,20歲一起

富邦藝術基金會 20th Anniversary

第一站:華山文創園區,中5B鍋爐室

展期:9/29∣10/10,11:00∣19:00

第二站:誠品生活松菸店,3樓東側梯廳

展期:11/1∣11/30,11:00∣22 :00

進入優人物臉書」,觀賞更多影音報導。

深度圖文專題-優人物/翁美慧

最新文章

田原諒吾是個敢於大聲說出宣言的男人:「我就是在前往拿下米其林三星的路上,我絕對會...

【優人物】logy主廚田原諒悟的野望: 鎖定米其林三星

2025/05/11
李依錫從業30年來不斷自我投資、成長,讓法朋不只是一家烘焙店。記者沈昱嘉/攝影

【優人物】最好的投資是自己 李依錫打造甜點界的法朋傳奇

2025/03/30
楊双子還有很多想寫的東西,還有想跟社會對話的內容。記者沈昱嘉/攝影

【優人物】雙胞胎的人生與寫作灌注於一人 楊双子的文學漫遊錄

2025/03/09
渡邊貴義在壽司傳統的架構下加入自己的創意。記者吳致碩/攝影

優質系/劇場型壽司秀之王 渡邊貴義登台客座

2025/01/24
平路說:「我一直相信文化是個非常好的加法,可以把各種善意加在一起,也只有透過文化...

【優人物】因為寫作 變成更好的自己 作家平路:參考座標就是這個島

2024/12/08
劉小東是中國當代現實主義代表畫家之一。記者沈昱嘉/攝影

【優人物】以畫筆紀錄時代 大陸畫家劉小東筆下的媽祖遶境

2024/11/17
巴奈想要把「當原住民」的能力活回來。記者沈昱嘉/攝影

【優人物】巴奈以歌聲和世界溝通 探尋身為原住民族的母體文化

2024/10/06
江欣宜自小就追求美感,相信空間能改變一個人的人生。記者沈昱嘉/攝影

【優人物】江欣宜:空間能創造出全新的自己 以優雅、古典、巴黎風格登頂豪宅御用室內設計師

2024/08/04
宋毅設計品味空間,也能享受品味生活。記者沈昱嘉/攝影

【優人物】宋毅:讓店面變得實用、美觀、有效率 商業空間設計教父宋毅的時尚生活美學

2024/07/07
翁倩玉(右)與建築師哥哥翁祖模(左)從小感情深厚。記者李政龍/攝影

【優人物】翁祖模的建築 X 翁倩玉的版畫聯展:永遠張開翅膀保護妹妹的翁家兄妹情

2024/01/26
黃韻玲從音樂精靈到音樂農夫,將曾經受過的照顧回饋歌壇。記者王聰賢/攝影

【優人物】黃韻玲 從音樂精靈到音樂農夫 打造北流為音樂沃土

2023/12/31
詩人楊澤自導自演自傳作家紀錄片《新寶島曼波》,寫一場大夢。記者王聰賢/攝影

【優人物】 楊澤 以電影說寶島曼波夢 走過副刊黃金年代的老文青

2023/12/10
李連杰不留戀過往的武術大師或電影明星風光,他的人生有不同的追求。記者沈昱嘉/攝影

【優人物】李連杰|如冰箱裡的冰 歸真到佛陀本性 從小我、大我到無我的佛法探尋之路

2023/11/18
張杏如帶領信誼基金會走過46年。記者沈昱嘉/攝影

【優人物】呵護學前教育46年 信誼基金會董事長張杏如:就是做點利他的事

2023/10/29
林一峰是蘇格蘭雙耳酒杯執持者協會「執杯大師」,深諳威士忌的一切。攝影/沈昱嘉  ...

【優人物】知識性品飲的先行者 林一峰的威士忌釀造夢

2023/10/15
劉若瑀對許多事物都有獨特的看法,豁達也入世。攝影/沈昱嘉

【優人物】劉若瑀 順著生命之流 讓「優人神鼓」浴火重生

2023/10/08
2014年創辦「臺灣吧」至今,蕭宇辰仍未忘記初衷,持續在體制外為教育開創不同可能...

【優質系】一本漫畫的歷史啟蒙 蕭宇辰 要讓「臺灣吧」陪更多孩子長大

2023/09/24
退休後的鄒開蓮活力十足,繼續發揮影響力。記者沈昱嘉/攝影

【優人物】鄒開蓮:行於水上的玫瑰 分享職涯30年心法:勇敢說yes

2023/09/17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