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人物】陳季敏 淬鍊30年時尚人生
曾經在埔里鄉下做代工的小女孩,如今是高級訂製服「JAMEI CHEN」品牌創辦人。設計師陳季敏在台灣這塊經營美學、時尚不易的土地,對美與質感的堅持,支撐她走過30年。攝影師郭英聲用「巴黎五月的白蘆筍」形容陳季敏的珍貴與稀少。
陳季敏打造品牌的開端,是30年前她在法國看的一場魔術表演,一個盤子砸碎在地上,魔術師說:「這是Made in Taiwan。」台灣製造與不良品質畫上等號,讓陳季敏不服氣,堅持創立屬於自己的品牌,用好的質感與風格,擺脫國際對於台灣僅止於代工廠的印象。
小禮服生活哲學
「我常說,有一件小禮服在衣櫥裡面是必要的,因為哪天要聽音樂會的時候,我一定會穿漂亮的小禮服去改變我的心情,我的漂亮會提升對音樂的敏感度,我會希望我的穿著跟音樂家有一種對話。」陳季敏說,「JAMEI CHEN」是從禮服起家,卻不是婚宴裡親家婆婆穿的貴氣禮服,而是以簡單俐落的線條,讓女人穿出自信與風格的禮服。「簡潔的線條、好的質感,再加上人的身體律動,每個人身上服裝會有不同表情跟態度。」
要做出質感與風格卻不是那麼簡單,陳季敏熱愛旅行,透過旅行精粹出設計靈感。早期的她也如其他人一樣嚮往歐洲,全球化之後,反而一頭栽進非洲、印度等古老國度,「我喜歡這種大自然的、動物的力量,我到突尼西亞、印度,可以看到很重的文化強烈感。比如印度,保有很傳統的古文明、建築、織品或是珠寶,影響現代很深。好的設計還是要尊重過去,知道現在,才會更清楚未來是什麼樣的走向。」
陳季敏小心翼翼拿來一個包袱,打開來是色彩斑斕、觸感柔滑的印度織品。十多年前她去印度旅行,在小村落裡見到古老工坊如何編織,「這些織品都是男人在做,就著自然光席地而坐,一邊念口訣,一邊交互丟不同顏色的線,那樣一條圍巾,要做4年才能完成。」
幫企業塑造形象
雖然陳季敏的衣服不是4年做一件,但她對待設計的嚴謹也不遑多讓。除了自己的品牌,陳季敏也做企業制服,高鐵、君悅酒店、廈門航空的制服都是她所設計。「幫企業設計的時候,要站在企業的角度,它想塑造什麼樣的品牌形象?」
幫高鐵設計制服時,陳季敏花了很長時間在高鐵站裡遊走,「怎麼讓乘客快速找到需要的服務人員?顏色又如何跟企業精神是吻和的?制服在外表上代表企業精神,可是在內在作工要非常精緻,那麼我才可以告訴我的員工,服務是從細節開始的。」陳季敏為高鐵月台人員設計的風衣贏得一致好評,據說當年有不少人就是衝著制服前來應徵,還有其他單位的人,也希望能把風衣加入制服中。
走進陳季敏的家,會令人深深感到,這位設計師的生活與她的作品是如此一致。來自非洲的工藝品、動物雕像,在潔白的空間裡散發原始的野性力量,但另一方面,柔軟的棉麻織品,與窗外隨風搖曳的花朵,又透露出寧靜安然的氛圍。「一般人認為『JAMEI CHEN』的品牌美學就是簡潔內斂,在我的生活裡面,我不是要盲目追求流行,而是要讓我的生活是到位的、講究的。那個講究可能是要從流行中提煉出來的菁華」
藝術總監創意多
陳季敏認為,服裝深受大環境影響,「它跟建築、空間有絕對的關係,有一個好的空間,你會想穿漂亮的衣服,如果你的環境是混亂的,就比較難。」陳季敏把「五感」概念延伸到品牌,打造「另空間」讓員工從視覺、聽覺、味覺等多方面接受感官刺激。好友空間設計師胡德如功不可沒,怎樣能夠讓服裝有更好的空間展現,讓每個物件有更好的歸屬感一一給予意見。
造就「JAMEI CHEN」的另一推手,是藝術總監攝影師郭英聲。陳季敏認為服裝設計是很視覺的,而視覺來自於影響,於是十年前開始與郭英聲合作,郭英聲常形容自己像風箏,陳季敏是負責收線的人,「可是我覺得他的天馬行空給品牌更多的想像空間,更多的創造,讓我們在面對市場的時候,反而更豐富了。」
「JAMEI CHEN」走過30年,老客人也一路不離不棄,陳季敏特別為了這群忠實支持者,在30周年設計「解構」活動,讓客人帶著舊衣服回來,依照他們目前的生活,把衣服改造成符合客人如今需求的樣貌。「我自己也非常愛大自然,跟大自然要共存,那麼怎樣把一件好的質感,卻不再穿的衣服,恢復新的樣貌,賦予新的生命是很重要的。」
一路走來
前衛跟摔馬 帶來重新思考
30年來也非一路順遂,今年在時尚圈風行的運動混搭風,陳季敏早早就試過,當時卻讓她跌得很慘,「在市場你要跨前一步,可是那個步伐多大?拿捏要非常小心」她坦言,台灣市場小,加上政府跟企業不注重時尚穿著與生活面向,遭遇許多困難,「每一次碰到困境,我就想到一個故事,一個人一直把海星往海裡面丟,另一個人就說:成千上萬的你丟這幾隻有什麼用?可是他說,對這幾隻就是不一樣。我想,雖然我能力很小,如果我能改變幾個人,我覺得也是很值得的。」
去年摔馬重傷,讓陳季敏重新思考人生,決定放慢腳步,慢慢交棒給年輕一代。現在的JAMEI CHEN已培養一批二、三十代年輕設計師,也與實踐大學合作,「任何我碰到的事情,我覺得都是一個信號,要我轉換心情。以前什麼都自己做,停不下來,現在退開一步,發現年輕人很聰明,以前太盲目,反而忽略他們很厲害。」
最新文章
-
【優人物】logy主廚田原諒悟的野望: 鎖定米其林三星
2025/05/11 -
【優人物】最好的投資是自己 李依錫打造甜點界的法朋傳奇
2025/03/30 -
【優人物】雙胞胎的人生與寫作灌注於一人 楊双子的文學漫遊錄
2025/03/09 -
優質系/劇場型壽司秀之王 渡邊貴義登台客座
2025/01/24 -
【優人物】因為寫作 變成更好的自己 作家平路:參考座標就是這個島
2024/12/08 -
【優人物】以畫筆紀錄時代 大陸畫家劉小東筆下的媽祖遶境
2024/11/17 -
【優人物】巴奈以歌聲和世界溝通 探尋身為原住民族的母體文化
2024/10/06 -
【優人物】江欣宜:空間能創造出全新的自己 以優雅、古典、巴黎風格登頂豪宅御用室內設計師
2024/08/04 -
【優人物】宋毅:讓店面變得實用、美觀、有效率 商業空間設計教父宋毅的時尚生活美學
2024/07/07 -
【優人物】翁祖模的建築 X 翁倩玉的版畫聯展:永遠張開翅膀保護妹妹的翁家兄妹情
2024/01/26 -
【優人物】黃韻玲 從音樂精靈到音樂農夫 打造北流為音樂沃土
2023/12/31 -
【優人物】 楊澤 以電影說寶島曼波夢 走過副刊黃金年代的老文青
2023/12/10 -
【優人物】李連杰|如冰箱裡的冰 歸真到佛陀本性 從小我、大我到無我的佛法探尋之路
2023/11/18 -
【優人物】呵護學前教育46年 信誼基金會董事長張杏如:就是做點利他的事
2023/10/29 -
【優人物】知識性品飲的先行者 林一峰的威士忌釀造夢
2023/10/15 -
【優人物】劉若瑀 順著生命之流 讓「優人神鼓」浴火重生
2023/10/08 -
【優質系】一本漫畫的歷史啟蒙 蕭宇辰 要讓「臺灣吧」陪更多孩子長大
2023/09/24 -
【優人物】鄒開蓮:行於水上的玫瑰 分享職涯30年心法:勇敢說yes
2023/09/17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