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投人的鄉愁與快樂,作家韓良憶:北投的土壤彷彿有黏性,一切滋養著我
這些年她談居遊、飲食與生活,自臺北遠走他鄉定居歐洲十幾年,然後又回到了臺北,旅遊飲食作家韓良憶不時想起兒時居處——北投,陸續於著作與報紙專欄書寫,有家人、有料理、有已經消失的景觀與所見所思,蘊含著專屬「北投人」的鄉愁與快樂。
「我的身分證字號是Y字頭。」關於北投,韓良憶立即提起了這件事,在1974年陽明山管理局虛位化後,就停止服配賦配的英文代碼,因為不再新增,所以也變成某種暗號。她說,只要看到有人也是Y字頭,不免感到親近而相認一番:「你北投人喔?」成為很有趣的人生場景。
身為家中第一位出生在北投的成員,韓良憶介紹自己都會說:「第一是北投人,第二是臺北人,第三是臺灣人。」北投土壤彷彿有黏性,她深刻感受到自己吸取北投的地氣,在這裡的童年時光大致是快樂的,從小就看見這麼美的日式庭園、嘗到許多美好飲食,當時看似平凡日常,一切卻滋養著韓良憶,「人是回憶構成的動物,這些回憶讓我對這裡充滿懷舊與認同。」
硫磺味裡,飄著人與人的故事
這座美麗的百年溫泉鄉,飄著淡淡硫磺味,日治時代因溫泉產業而繁盛一時,北投有觀光、有文學、也有鶯燕,共同拼組成時代印象。由於韓良憶的母親改任職北投省立台北育幼院,全家人便搬遷至新北投的溫泉路上的花園洋房,韓良憶兒時會去北投溫泉博物館對面的北投兒童樂園,除了那座百年歷史磨石子溜滑梯,更會在元宵節提著燈籠或舉著火把,去北投兒童樂園賞月,想起來冒險又好玩。
韓良憶回憶道:「我們家走出弄口斜對面的日式木造平房,就是應召女郎的住處,那時候其實大家不太會特別討論這件事,但是小朋友會記得她們濃妝豔抹、頭髮弄得漂漂亮亮的,側坐在歐兜拜(摩托車)後座出門去。」她後來想想,這果真是爸爸的作風,不夠謹慎的尋屋方式,很符合他開朗樂天的性格。
父親的事蹟族繁不及備載,但每提一次就讓人會心一笑,韓良憶說:「父親是雙子座,擁有對事物充滿好奇的個性,而且教育作風開明,他曾經在市場直接把一頭羊帶回家,後來聽大姊韓良露講過,害我們小時候都不太敢吃羊肉;我四、五歲時,爸爸也曾拎著一隻火雞帶回家,後院突然就有大籠子,當時覺得又大又醜又吵,讓我到現在都不喜歡吃火雞。」
不只帶動物回家,心地善良的爸爸有一天經過巷口,聽見傳來孩子淒厲哭聲,湊近才發現有位男人要將女兒賣進妓女戶,在那個年代,爸爸想也沒想就把口袋裡的現金拿出來給對方,說要買走這位女孩,回來照顧年紀小小的韓良憶,故事結局是對方又回來把女孩帶走,而這些僅是韓良憶北投故事的一角。她在這裡出生成長至國中,一直到1977年才搬離北投。
酒家菜蓬勃,從小就大啖珍饈
由北投酒家文化衍伸而來的「酒家菜」,從精緻佳餚到爽口小菜應有盡有,滿足尋芳客、觀光客與生意應酬等飯局需求。「我小時候很常吃,那時候會去現在已經停業的觀光大飯店、華南大飯店,以及現在還在營業的麗禧飯店、熱海飯店。」韓良憶每逢家人生日或過節,就有機會吃酒家菜,「我們會去熱海飯店或華南飯店開一個大房間擺入酒席,阿嬤還會把握機會在房間浴室泡湯,小朋友都比較喜歡去華南大飯店,因為還有保齡球館、遊樂設施。」
小小年紀就品嘗過山珍海味的她說,當時根本不知道什麼酒家菜,大家都會說去「呷差操」(吃好料),「印象中有螺肉魷魚蒜、雞仔豬肚鱉之類的經典手路菜,印象最深刻的是糕渣,雞肉磨成厚泥加入澱粉跟蛋白,放入扁長模型裡,再放入冰箱冷藏,變成糕狀後切成一塊一塊,沾地瓜粉或太白粉去炸得金黃酥脆,大人都會一直提醒小心燙口。」
白晝之夜線下夜遊北投,文化場館紛紛響應
2021臺北白晝之夜將於今(10/2)晚 18:00 登場,首度以「晝夜轉運站」網站(https://nuitblanchetaipei.info)開啟嶄新體驗,原訂盛大展開的藝術場域就是北投一帶,儘管今年活動線上化,北投文化場館亦不缺席,包含北投溫泉博物館、北投梅庭、北投文物館、新北投車站等場所軍響應延長夜間開放時間。
《500輯》今年亦首度參與白晝之夜藝術計畫「白晝夜夜談」,邀請關注藝術與創作的主持人黃子佼,以及究方社創意總監、設計師方序中,將於今晚在北投溫泉博物館直播,兩人將暢談藝術之於生活的當代觀察,進入「晝夜轉運站」都可以和朋友線上群聚參與。
推薦閱讀
最新文章
-
noii noii個展《慢速記憶法》小島裡登場!以陶藝、插畫、裝置回溯旅行記憶
2025/04/18 -
許哲瑜個展「災變論」洪建全基金會登場!以影像探索靈魂、肉身與災難關係
2025/04/17 -
彼岸的川婆就是小說家 李昂vs詹宏志 靈異體質與無神論者的對談
2025/04/16 -
杉本博司個展文心藝所登場!4系列作品以鏡頭凝視時間流動的方式
2025/04/16 -
2025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5月登場!三大主展區、四大亮點一次看
2025/04/15 -
陽顏4/15敦南林蔭大道發光!藝術家DAMONXART帶來的一抹數位太陽
2025/04/15 -
在新北深坑聞到咖啡香!藝術家李承道:以時間反芻,創作不需要急著做出回應
2025/04/14 -
國美館×龐畢度中心『無序樂章:聲音藝術之旅』登場!集30組作品共演聲響
2025/04/11 -
黃麗音個展「Lili Deli 麗麗食品」北美館開張!以飲食形塑日常消費風景
2025/04/10 -
2025怪獸代班4/25屏東看海美術館登場!9件巨型萌獸打造期間限定的氣球樂園
2025/04/10 -
日常的累積成就獲獎的驚喜!專訪第17屆台積電書篆大賞三位首獎得主
2025/04/09 -
平子雄一《超越理想的風景》基隆美術館展出!巨型木雕《山》《湖》登場
2025/04/08 -
台灣也有馬戲——超過150年變遷,當代馬戲的文藝復興進行中!
2025/04/04 -
女子馬戲,探索溫柔的身體力量/梅芷菱
2025/04/04 -
馬戲可以點亮一座城市/張又文
2025/04/04 -
人人都能練馬戲?精準地失誤?認識馬戲魅力的九個關鍵字
2025/04/04 -
高美館《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Part II館藏選粹4/4登場
2025/04/02 -
北美館展覽「時代劇場」登場!一次看遍杉本博司等17位攝影名家作品
2025/04/02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