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全新「北美館開放網絡計畫」首展「卷積」以3件新作挑戰虛擬創作能量

2024/04/11 文字編輯|陳宜慧

臺北市立美術館(北美館)為回應數位時代多元的藝術面貌,於今年推出新型態平臺「北美館開放網絡計畫(TFAM Net.Open)」,首次亮相邀來柏林KW當代藝術中心策展人納迪姆.薩曼(Nadim Samman)以「卷積」(Convolutions)為命題,委托三位國內外藝術家在此平臺發表全新數位創作,藉此回應當代科技對實體展演空間以外的想像。

北美館開放網絡計畫(TFAM Net.Open)挑戰虛擬載體的創作能量,開啟實體展演空間外的想像   。  
 圖/藝術家、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北美館開放網絡計畫(TFAM Net.Open)挑戰虛擬載體的創作能量,開啟實體展演空間外的想像 。 圖/藝術家、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何謂「卷積」?全新線上展覽登場

自2022年臺北藝術園區擴建工程正式動工,並預計於2028年底啟用。對應到北美館本館原有的臺灣近現代美術史常設展示與研究的定位,新館將更深入挖掘當代藝術、新媒體或科技藝術、現場藝術、跨領域合作等領域,並積極拓展更多元的觀眾與社群。全新型態平臺「北美館開放網絡計畫(TFAM Net.Open)」,不只試圖透過線上展覽「卷積」挑戰虛擬載體上創作的可能性,同時也串連線下計畫「共域」多場活動,藉此展開更多元的對話可能。

線上展登入畫面截圖。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線上展登入畫面截圖。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全新開放網絡計畫之線上展覽,邀請柏林KW當代藝術中心策展人納迪姆.薩曼(Nadim Samman)合作策劃,以「卷積」(Convolutions)為核心命題,委託紐西蘭/德國柏林藝術家西蒙.丹尼(Simon Denny,1982-)、加拿大藝術家喬恩.拉夫曼(Jon Rafman,1981-)與臺灣藝術家鄭先喻(1984-)等三位於此平臺發表全新數位創作,以回應當代科技對實體展演空間以外的想像。

策展人納迪姆.薩曼指出:「當代生活正經歷著所謂的卷積時刻,我們很難辨別自己處於真實世界或幻象中,或是同時存在?」但什麼是「卷積」?此詞意指某種複雜或混亂的狀態,抑或人工智慧領域中,涉及圖像識別、視覺和文本生成等工程技術。因此這次展覽的作品,皆以不同型態的科技能量創造真偽莫辨的混亂感。

「北美館開放網絡計畫」線上展覽「卷積」(Convolutions) 策展人納迪姆.薩曼(Nadim Samman)致詞以 AI 生成技術 影片呈現(影像截圖)。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北美館開放網絡計畫」線上展覽「卷積」(Convolutions) 策展人納迪姆.薩曼(Nadim Samman)致詞以 AI 生成技術 影片呈現(影像截圖)。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來自國內外藝術家3件委託新作正式上線

鄭先喻的作品《不是你喜歡的今天》便是對當代社會中的虛假信息傳播機制提供戲劇性的反思,同時透過軟體技術,探索個性化信息服務和生成式人工智慧,對自我判斷真實性的影響。至於西蒙.丹尼的作品《元宇宙景觀:拼貼》,則是從早期區塊鏈遊戲的景觀圖像汲取靈感,打造由多個數位領土所拼貼組成的元宇宙,並引導參與者成為領土居民,與原生機器人對話,同時也能鑄造穿越領土的通行護照來展現NFT的交易機制。

北美館開放網絡計畫線上展覽「卷積」(Convolutions),鄭先 喻,《不是你喜歡的今天》(影像截圖),2023。 圖/藝術家、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北美館開放網絡計畫線上展覽「卷積」(Convolutions),鄭先 喻,《不是你喜歡的今天》(影像截圖),2023。 圖/藝術家、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北美館開放網絡計畫線上展覽「卷積」(Convolutions),西 蒙.丹尼(Simon Denny),《元宇宙景觀:拼貼》(影像截 圖),2023。 圖/藝術家、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北美館開放網絡計畫線上展覽「卷積」(Convolutions),西 蒙.丹尼(Simon Denny),《元宇宙景觀:拼貼》(影像截 圖),2023。 圖/藝術家、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而喬恩.拉夫曼的作品《S.S. Lacuna:序幕》,則是在人工智慧生成的宇宙中,以道德混亂的末日情境為背景,邀請玩家遊走在文明末期的世界。隨著劇情展開,透過點擊互動,探索自身選擇與各個角色情節的因果關係。

在線上展覽推出的同時,藝術家喬恩.拉夫曼也將於美術館地下樓F展間,以電影裝置特別展示同系列作品之前傳,以利觀眾能有更完整的作品體驗。

北美館開放網絡計畫線上展覽「卷積」(Convolutions),喬 恩.拉夫曼(Jon Rafman),《S.S. Lacuna:序幕》(影像截 圖),2023。 圖/藝術家、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北美館開放網絡計畫線上展覽「卷積」(Convolutions),喬 恩.拉夫曼(Jon Rafman),《S.S. Lacuna:序幕》(影像截 圖),2023。 圖/藝術家、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北美館開放網絡計畫線上展覽「卷積」(Convolutions),喬 恩.拉夫曼(Jon Rafman),《S.S. Lacuna:序幕》(影像截 圖),2023。 圖/藝術家、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北美館開放網絡計畫線上展覽「卷積」(Convolutions),喬 恩.拉夫曼(Jon Rafman),《S.S. Lacuna:序幕》(影像截 圖),2023。 圖/藝術家、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線下計畫「共域」四場活動輪番串連上陣

開放網絡計畫之共域計畫將在北美館地下樓E展間輪番上場,四場線下計畫皆以「共域」(Commoning)爲核心,匯集在地關注數位科技藝術的策展人、藝術家與社群機構連結大眾。

▧ 「共域」01「群島之海:在我們時代的網路化藝術社群」

日期:4月20日至5月19日

由策劃團體鄭文琦與吳其育共同推出「群島之海:在我們時代的網路化藝術社群」,將分別邀請一位策展人搭配一位藝術家,以島嶼所構成的海洋系譜出發,透過演說表演、影像放映、研究型桌遊與〈香蕉幣〉遊戲等,反思各科技媒介在藝術實踐的能動性,邀請觀眾一同思索虛實整合如何深入創作思維及影響藝術呈現方式。

北美館開放網絡計畫共域計畫「共域」(Commoning),吳其 育、鄭文琦,《南方墾殖合作社》,研究性桌遊、參與型表演, 2024。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北美館開放網絡計畫共域計畫「共域」(Commoning),吳其 育、鄭文琦,《南方墾殖合作社》,研究性桌遊、參與型表演, 2024。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北美館開放網絡計畫共域計畫「共域」(Commoning),吳其 育、鄭文琦,《南方墾殖合作社》,研究性桌遊、參與型表演, 2024。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北美館開放網絡計畫共域計畫「共域」(Commoning),吳其 育、鄭文琦,《南方墾殖合作社》,研究性桌遊、參與型表演, 2024。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 「共域」02「GM,開路:藝術生態系的在場證明」

日期:6月1日至6月23日

由臺灣加密藝術團體眾聲道(Volume DAO)推出「GM,開路:藝術生態系的在場證明」計畫,將透過區塊鏈技術提供觀眾參與藝文活動的「在場證明」,也透過專題演講、圓桌論壇、工作坊和讀書會等系列活動解密加密技術的運作與原理,鼓勵以實際行動增進未來藝術生態系中,藝術機構及公眾的互動與參與。

▧ 「共域」03「VR圖書室計畫」

日期:7月13日至8月11日

由臺灣數位藝術中心推出「VR圖書室計畫」,將打造一個專屬XR展演與活動的場域,一次體驗多件國內外年輕創作者的作品,一方面突顯臺灣在VR與XR創作等議題上的獨特和多樣性;另一方面,透過觀演機制期望積累對於未來VR圖書室與時俱進的研究和發展。

▧ 「共域」04「www.反轉資料庫.commons」

日期:6月1日至11月30日

由臺灣獨立策展人黃祥昀推出「www.反轉資料庫.commons」,將規劃一系列線上活動,透過開源文化、現場/行為藝術、網路/網絡藝術的交往碰撞,探索數位時代中的資料庫概念,思考與想像機器學習遺忘和開源文化的未來。同時,黃祥昀也規劃展覽「卷積」多場線上公眾活動,以藝術家對談及工作坊等形式,讓觀眾進一步瞭解數位科技對藝術家及藝術產業的影響。

北美館開放網絡計畫共域計畫「共域」(Commoning),伊 旺.艾邁特與蒂妲.沙琳娜,《橫血之地》(影像截圖), 2024。
 圖/藝術家、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北美館開放網絡計畫共域計畫「共域」(Commoning),伊 旺.艾邁特與蒂妲.沙琳娜,《橫血之地》(影像截圖), 2024。 圖/藝術家、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北美館開放網絡計畫共域計畫「共域」(Commoning),李奎 壁,《乙酸異戊酯》(影像截圖),2023。 圖/藝術家、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北美館開放網絡計畫共域計畫「共域」(Commoning),李奎 壁,《乙酸異戊酯》(影像截圖),2023。 圖/藝術家、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更多相關細節請參考展覽網站:https://tfam-netopen.xyz/en/home/

最新文章

超人氣《WITCH WATCH 魔女守護者》動畫前3集搶先大銀幕播映 !滿滿動畫...

YOASOBI獻唱主題曲!《WITCH WATCH 魔女守護者》台北首映從頭笑到尾

2025/03/19
主視覺以「時尚・無盡」為核心概念,共同推動全循環永續時尚。圖/文化部提供

臺北時裝週如何推動永續時尚?文化部次長王時思分享「全循環」讓時尚無限延續!

2025/03/18
新富有樂市《跟神明溝通這件事》於3月22至3月23日在新富町文化市場登場!以市集...

新富有樂市《跟神明溝通這件事》限時開市!占卜、香氛、命理一次滿足

2025/03/18
呂忠翰&陳敏佳攝影展。圖|裏山URAYAMA

呂忠翰&陳敏佳攝影展3/14裏山開展!《巔峰之外》深探影像背後的真相

2025/03/17
戲劇型沉浸式體驗《愛情城市》,邀請你踏入派對,一窺愛的掙扎與抉擇。 圖/驚喜製造...

驚喜製造全新力作!戲劇型沉浸式體驗《愛情城市》Belle’s in Taipei登場

2025/03/17
富邦美術館《路易絲•布爾喬亞》特展,富邦美術館館長翁美慧形容:「這是值得來看三次...

巨型蜘蛛震撼現身 富邦美術館路易絲. 布爾喬亞大展 館長翁美慧:值得來看三次的展覽

2025/03/15
巨型蜘蛛雕塑藝術家路易絲・布爾喬亞台灣首次大型個展,3/15富邦美術館盛大開展。...

開箱富邦美術館「路易絲・布爾喬亞」展覽!三大展區、巨型蜘蛛雕塑一次看

2025/03/14
《梁祝的繼承者們》舞台映画由路嘉欣、趙逸嵐等多位資深舞台劇演員,以充滿戲劇張力的...

《梁祝的繼承者們》舞台映画3/22起誠品電影院獨家放映!導演座談再加碼

2025/03/14
《我想再次當個小孩》特展。圖|Contemporary by U Gallery...

《我想再次當個小孩》特展!從奈良美智、村上隆等7位藝術家視角重探童年記憶

2025/03/13
史上最大規模!英國國寶級藝術大師「威廉.透納」特展首度登台,泰德美術館館藏真跡畫...

史上最大規模!「威廉・透納」特展6月登台 80件泰德美術館館藏真跡亮相

2025/03/13
文心藝所創辦人葉曉甄(左),感受到自己和皮耶雨格(右)的作品之間有化學作用。圖/...

探索真實與虛幻的邊界:皮耶.雨格的當代藝術世界

2025/03/12
2025 新營藝術季《水水三重奏》即將盛大舉辦,一起來和藝術跳一支舞吧!
 圖...

2025新營藝術季《水水三重奏》3/29登場!市集、國內外精彩演出一次看

2025/03/11
羅馬尼亞藝術家安德利亞.梅達爾(Andreea Medar)在台首次個展「從你的...

以發光之窗一窺羅馬尼亞百年記憶!安德利亞.梅達爾個展關渡美術館登場

2025/03/10
陳育維(@yuairy_)|1996年生,diary Magazine 總編輯/...

陳育維:比起斜槓,擁有根本核心的人才有趣

2025/03/10
土星品牌的最初,從奕軒紀錄虹毓的製陶過程、分享到社群開始。

陶作品牌「土星」:打開創作的方向性,成為理解土地的人

2025/03/09
擅長動畫與設計的李明,於2015年創立以動態特效見長的版塊設計。

版塊設計李明:開放嘗試、謹慎接受,突破網站設計的邊界

2025/03/08
(左)boven雜誌圖書館創意總監傅天余、(右)創辦人周筵川。

boven雜誌圖書館:打造創意人棲息地,分享好奇精神

2025/03/08
(由左至右)站長兼內容長楊貴智、行銷總監兼社群主編劉珞亦、營運長徐書磊。

法律白話文運動:從社團到媒體,讓法律變好玩是門專業

2025/03/07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