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回應Live Together本質:黃聲遠與田中央工作群《大家牽做伙》,攜手嶼山工房、蔡明亮三方共創

2021/11/02 文字整理/沈佩臻

從軍火庫主入口進入,觀者很容易能夠順其自然遊走、沉浸其中,觀看展覽、模型與蔡明亮的影片。 圖/嶼山工房提供
從軍火庫主入口進入,觀者很容易能夠順其自然遊走、沉浸其中,觀看展覽、模型與蔡明亮的影片。 圖/嶼山工房提供

推遲一年,2021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已於今年5月下旬登場,並將於11月21日劃下句點。策展人、美國建築師哈希姆薩爾基斯(Hashim Sarkis)以「我們將如何共同生活?」(How Will We Live Together?)作為展覽主軸,拋出公共生活的問題意識與近代建築思潮,邀請各國建築師參與,其中包含曾參與過2018年台灣館的建築師黃聲遠,連年參與並於本屆成為軍火庫主展場創作者之一,以作品《大家牽做伙:Living in Place, Enabling the Coming-Together》結合展場環境彰顯Living Together的核心價值。

田中央主持建築師黃聲遠深耕宜蘭二十餘年、留下驚豔之作,團隊始終主張重要的不是建築、景觀或空間,藉由作品創造出來的機制才是關鍵,促使人們能夠相聚並參與共同活動,才有了大家牽做伙、Living in Place的作品名稱,在在透露持續與環境對話的本質,縮短人與人相遇與生活的距離,因此近年來深受歐洲建築界青睞並巡迴展出。

本次參加威尼斯建築雙年展,除了委請長期為田中央策展的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系主任王俊雄操刀之外,亦邀請嶼山工房創辦人林聖峰與團隊、導演蔡明亮共同參與,「三方沒有誰是主角,各種創意成分也並非各做各的放在一起而已,而是能起了化學作用,產生新的表達。」王俊雄表示。

展間中央以鋼板圍成圓形劇場,播放著導演蔡明亮專為此展拍攝的影像。 圖/嶼山工房提供
展間中央以鋼板圍成圓形劇場,播放著導演蔡明亮專為此展拍攝的影像。 圖/嶼山工房提供

展間中央以鋼板圍成的圓形劇場,播放著導演蔡明亮專為此展拍攝的影像,曾在田中央所設計的宜蘭壯圍沙丘旅遊服務園區裝置三年特展的他,這一次再以宜蘭與田中央進行創作。「整部片就是凝視,不妨命名為蔡明亮在田中央。」王俊雄形容,這部片子有黃聲遠「在宜蘭蹲了很久」的感覺,但是以蔡明亮獨有方式呈現,互相滲透。

從軍火庫(Arsenale)主入口進入,觀者很容易能夠順其自然遊走、沉浸其中於這座兩層樓的建築,觀看著展覽、四座模型(宜蘭市津梅棧道、礁溪生活美學館,員山機堡戰爭地景博物館與三星蔥蒜棚)與蔡明亮的影片,從四方自由穿越空間、彼此互動,感受共同生活的社群意涵。

作品《大家牽做伙》讓觀眾爬到一個高度,能夠往下回望中央劇場,也能從二樓以不同角度見到其他作品。 圖/嶼山工房提供
作品《大家牽做伙》讓觀眾爬到一個高度,能夠往下回望中央劇場,也能從二樓以不同角度見到其他作品。 圖/嶼山工房提供

建築設計師林聖峰提到,這一屆軍火庫展場的空間自由度很高,作品不像以往被劃定於固定範圍、排排分站中央走道兩側。因此,團隊讓觀眾能爬到一個高度,不僅能夠往下回望中央劇場,也可以從二樓以不同角度見到其他作品,黃聲遠也認為:「構築到了某種高度,就有更多機會產生超連結。」然而疫情使然,團隊最重視的關鍵特色——與人事物彼此互動,到了現場卻因此未能發生是可惜之處。

黃聲遠分享:「在國內看自己單獨的作品時,仍然是虛的空間,因為別人的作品並不存在。到了現場,多變的新條件出現,我們和周圍空間就會產生新狀態。」而田中央一如既往精神,身在展場依舊會與環境互動,調整每一處細節;團隊亦期待《大家牽做伙:Living in Place, Enabling the Coming-Together》能夠在某時某地重生,詮釋真正自由的Live Together。

三方團隊將作品擺入展場時,依舊會與環境互動,調整每一處細節。 圖/嶼山工房提供
三方團隊將作品擺入展場時,依舊會與環境互動,調整每一處細節。 圖/嶼山工房提供


推薦閱讀

2021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自然洋行曾志偉以「台灣郊遊」為題,從自然中尋找庇護之所

創意人李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我們將如何一起生活?

威尼斯雙年展

「自然洋行」建築師曾志偉:與自然共存,跟著感覺做建築

「自然洋行」建築師曾志偉:與自然共存,跟著感覺做建築

2020/03/23
純粹的連結,顫動的靈魂:精選塩田千春全球4大展出,重回威尼斯雙年展、瀨戶內藝術祭等現場

純粹的連結,顫動的靈魂:精選塩田千春全球4大展出,重回威尼斯雙年展、瀨戶內藝術祭等現場

2021/04/27
創意人李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我們將如何一起生活?

創意人李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我們將如何一起生活?

2021/07/02

最新文章

2025 台北雙年展盛大開幕,邀集全球72 位藝術家探討「思慕」的無盡動能。
...

必看2025台北雙年展《地平線上的低吟》北美館登場!72位藝術家共譜思慕

2025/10/31
萬中選一Pluribus美劇11/7 Apple TV首播。photo from...

萬中選一Pluribus美劇11/7 Apple TV首播!絕命毒師、絕命律師主創打造2025新劇

2025/10/31
台南U.I.J 友愛街旅館 ✕ 曼谷藝術家 To smile 聯合呈獻《Soun...

台南U.I.J × 泰國刺青藝術家To smile《Sound Blooms》沉浸式聲音花園登場

2025/10/31
2025白晝之夜11/1限時12小時!6小時交通、路線懶人包攻略。圖|2025白...

2025白晝之夜11/1限時12小時開跑!規劃6小時交通、路線懶人包攻略

2025/10/31
基隆美術館 2025 年度國際大展《WE ARE ME — 我(們)到此一遊》於...

基隆美術館《WE ARE ME》登場!集多國藝術家一揭當代社群觀看現象

2025/10/30
愛馬仕匠心工坊11/15華山免費開展!集結愛馬仕頂尖工藝師的現場展演。圖|愛馬仕

愛馬仕匠心工坊11/15華山免費開展!集結愛馬仕頂尖工藝師的現場展演

2025/10/30
《 Touch Grass 觸草》展出多位國際藝術家作品,邀請大眾透過自然開啟通...

在藝術裡觸草!展覽《Touch Grass》一次呈現8位國際藝術家取材自然之作

2025/10/29
(由左而右)雜學校創辦人蘇仰志、國立台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教授陳縕儂、遠邦國際品牌...

臺灣首場國家級教育會展多元主題展現教育新風景 共創AI世代學習新願景

2025/10/29
蔣勳日前於池上蔣勳書房舉辦《池上 萬安 龍仔尾 貓》新書發表。圖/蔣勳文化基金會...

兩無罣礙的柔軟自在 蔣勳新書《池上 萬安 龍仔尾 貓》正式發表

2025/10/29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