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掘光而行:洪瑞麟》北美館展出:逾350件罕見速寫、原作與文獻,追憶「礦工畫家」生命之光

2022-03-22 23:55 沈佩臻

右圖:洪瑞麟,《自畫像》,1932。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及家屬洪鈞雄提供
右圖:洪瑞麟,《自畫像》,1932。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及家屬洪鈞雄提供

「這一切都強迫我必須用最簡潔的筆觸,將他們駝了的背、長久勞動而畸形的關節,整個身體因用勁而誇張的線條,真實的速寫下來。」素有「礦工畫家」美譽的已故畫家洪瑞麟,其作品是臺灣美術史上描繪勞動者生活面貌的代表象徵,《掘光而行:洪瑞麟》自即日起至7月底於臺北市立美術館展出,集結一生創作精華,命題為「掘光而行」則回應洪瑞麟此生追尋地底的光、人生的光、晚霞餘光的追光精神。

展場由藝術家羅智信設計,以「礦坑坑道」為靈感設計展場中的拱門。 圖/臺北市立美術...
展場由藝術家羅智信設計,以「礦坑坑道」為靈感設計展場中的拱門。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洪瑞麟逝世後,其長子洪鈞雄將當年移民美國時,由父親親自挑選的精彩家藏作品為捐贈基礎,另加上各系列代表作,於2020年捐贈逾150件作品予北美館。今年適逢洪瑞麟110歲冥辰,由藝術史學者暨客座策展人白雪蘭及館內策展人方美晶、高子衿共同策劃本展,以捐贈作品為核心加入館外佳作,一共展出350餘件精彩原作及文獻。

《掘光而行:洪瑞麟》原鄉・異鄉。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掘光而行:洪瑞麟》原鄉・異鄉。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洪瑞麟1912年出生於臺北大稻埕,年僅12歲的臨摹之作〈米開朗基羅素描摹寫〉,顯示其早慧的繪畫天賦,師承石川欽一郎,結識倪蔣懷、陳植棋等前輩,本展即以〈自畫像〉、〈父親像〉為展覽開端,藉由多件水彩寫生作品,回望早期臺灣風土,而18歲的洪瑞麟即立志成為藝術家,一生追求藝術的初心不曾改變,1932年入學帝國美術學校(現武藏野美術大學)西洋畫科,接受藝術思潮與新興美術運動洗禮。

洪瑞麟,《礦工頌(坑內坑外)》,1965。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及家屬洪鈞雄提供
洪瑞麟,《礦工頌(坑內坑外)》,1965。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及家屬洪鈞雄提供

洪瑞麟,《坑內工作》,1954。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及家屬洪鈞雄提供
洪瑞麟,《坑內工作》,1954。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及家屬洪鈞雄提供

1938年回臺後,為擔負家計,同時感謝倪蔣懷資助後期留日學費,前往其經營的瑞芳二坑(後稱懷山煤礦)工作30餘年,期間記錄下礦工生活點滴,以筆墨勾勒礦坑真實的人性光輝,創作出〈坑內工作〉、〈敬業勤勞的阿坤伯〉與〈礦工頌〉等畫作,呈現勞動者樸實率真的精神與陽光照射不到的生命尊嚴。

1950年代洪瑞麟在坑內為四位礦工畫像。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1950年代洪瑞麟在坑內為四位礦工畫像。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除了礦工之外,洪瑞麟也畫原住民,1930至1970年他曾至屏東探訪排灣族人、造訪蘭嶼雅美族(達悟族)藝術,於東海岸原住民部落旅遊寫生,如〈蘭嶼原住民〉、〈原住民婦女〉。由於長年身處不見天日的地底,洪瑞麟格外嚮往陽光,晚年選擇定居美國加州海邊小鎮,終年與陽光為伍,從人生最後階段的創作主題中可見明媚天光,如作品〈彩霞滿天〉與數張親手繪製賀年卡。

洪瑞麟,《坑內工作(地底之光)》,1956。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及家屬洪鈞雄提供
洪瑞麟,《坑內工作(地底之光)》,1956。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及家屬洪鈞雄提供

洪瑞麟,《敬業勤勞的阿坤伯》,1959。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及家屬洪鈞雄提供
洪瑞麟,《敬業勤勞的阿坤伯》,1959。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及家屬洪鈞雄提供

《掘光而行:洪瑞麟》展覽包含大稻埕時期作品、留日受到普羅藝術影響之作品,以及創作中少見之完整描繪礦場情景的大型油畫與礦工日記速寫等,當中多數作品已逾35年未出現於臺灣觀眾面前。同步集結文獻、照片、影音紀錄,以及首次播出、1990年代錄製的自述影片(1990年代錄製),延續洪瑞麟對土地的情感、礦業歷史等大時代脈絡。

《掘光而行:洪瑞麟》大稻埕的初心。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掘光而行:洪瑞麟》大稻埕的初心。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展期間將於3月25日至3月26日美術節、4月2日兒童節於北美館大廳舉辦「速寫人生」春天藝術節活動,並舉辦各2場大稻埕及礦場走讀公眾活動、專家導賞活動,邀請觀者共同探究洪瑞麟筆下追求的真善美。

《掘光而行:洪瑞麟》勞動者的感悟。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掘光而行:洪瑞麟》勞動者的感悟。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掘光而行:洪瑞麟》

展期|3/19(六)至 7/31(日)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 2A、2B展覽室(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181號)

最新文章

紐約雕塑家羅娜・龐迪克 (Rona Pondick) 橫跨15年創作品個展「羅娜...

受卡夫卡《變形記》啟蒙!紐約雕塑家羅娜 · 龐迪克展覽5/11路由藝術登場

2024/04/25
富邦美術館開幕國際大展《真實本質:羅丹與印象派時代》洛杉磯郡立美術館典藏首度大規...

富邦美術館5/4開幕!倫佐.皮亞諾在台首作亮相,首展羅丹、印象派同步登場

2024/04/24
《在車上》、《邪惡根本不存在》音樂大師登台即興配樂!影展現場專屬限定體驗只在20...

2024台北電影節獨獻「濱口竜介導演 X 石橋英子配樂」創作計畫《GIFT》

2024/04/24
威廉.肯特里奇 William Kentridge首個展5月北美館登場。
 圖...

「威廉.肯特里奇」5月北美館亮相!聚焦「素描創作」以90+作品探索南非

2024/04/22
「極度日常」花房櫻作品《終於見面了》14呎巨型貓成為看海美術館新地標。圖|原物創...

極度日常屏東展8大亮點!看海美術館78件作品帶來貓狗溫暖日常

2024/04/22
出道超過 15 年的黃玠,一直擁有大批忠實粉絲支持,是台灣流行民謠音樂的代表性人...

民謠才子黃玠新專輯《一切平常》:令我焦慮的不是改變,而是如何保持不變

2024/04/22
七層樓高的藝術牆由GUCCI藝術家創作文字、並將由台南在地藝術家手繪完成。圖/G...

GUCCI ANCORA特展登陸南美館 聯手國寶級繪師顏振發打造7樓高藝術牆

2024/04/19
紅球臺南展出10天,最後一天4月7日在大南門。 圖片來源/紅球臺南 RedBal...

紅球臺南:10天10場限地藝術體驗,人們帶走了什麼?

2024/04/19
2022島作「陶作集」台北現場。 圖/島作提供

市集的重量——孫明華談島作:創造出「橫向的互看」,支持創作環境而不只是每一次買賣

2024/04/19
在台中中央書局舉行的週三讀書會已進入第五屆。邀請講書人根據不同單元,深度討論經典...

第五屆中央書局週三讀書會啟動 詹宏志:希望年輕人不要錯過讀書的好

2024/04/15
16屆以生活日常、大街小巷上隨處可見的「台灣街頭招牌」為主題,仔細觀察可發現展場...

讓書法成為一種生活風格!專訪第16屆台積電書篆大賞三位首獎得主

2024/04/15
©BIRD STUDIO/SHUEISHA

鳥山明的元氣彈——整個地球的讀者都投注了一小部分的生命

2024/04/12
為響應4月23日聯合國世界閱讀日,國立臺灣文學館臺北據點——臺灣文學基地,自4月...

臺灣文學基地「春日文學提案」母語舞作演出、手作市集4/20接力登場

2024/04/12
「2024粉樂町臺北當代藝術展」重新回歸!邀集15組國內外藝術家以「AWAKE ...

「2024粉樂町當代藝術展」登場!集15件作品創造城市「AWAKE一道光」

2024/04/12
北美館開放網絡計畫(TFAM Net.Open)挑戰虛擬載體的創作能量,開啟實體...

全新「北美館開放網絡計畫」首展「卷積」以3件新作挑戰虛擬創作能量

2024/04/11
現正上映的《莎莉Salli》不只邀來李英宏操刀電影配樂,更找他來擔任電影第二男主...

愛情喜劇電影《莎莉Salli》李英宏操刀配樂挑戰全新曲風!主題曲MV上線

2024/04/10
《給我愛過的前任們》比利時電影4月19日上映。圖|好威映象

《給我愛過的前任們》比利時電影!以88分鐘梳理現代愛情的矛盾關係

2024/04/10
日本新生代平面設計師、插畫家Yunosuke首度海外個展「FAR COAST」 ...

日本新生代插畫家Yunosuke海外首個展「FAR COAST」 4/3-4/21 台北boven登場

2024/04/03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