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生活圈:以工藝搭建起人與文化傳承的橋樑
近年我們可見各領域依循聯合國SDGs永續發展指標做出許多革新行動,作為臺灣工藝的國家單位,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後簡稱工藝中心)思考著如何以工藝所長,促成社會永續發展。2024年工藝中心啟動永續工藝計畫,萃取工藝的文化魅力、親和性與手作療癒,在永續發展的社會面向中,讓工藝成為跨域凝聚合作與羅織社會共榮的黏合劑。從情感面導入循環物料的再製,成就文化技術的傳承,並且透過地方教育的擴展,連結著人與人、人與在地之間的核心元素,藉以促進公民參與與社會創新,透過「用工藝,做公益,成公意」的精神,推進永續工藝行動。
為了讓永續行動在臺灣工藝的領域落地接軌,2024年永續工藝計畫依循SDGs永續發展指標,發展出「永續行旅」、「永續教育」、「健康與福祉」及「責任生產與消費」四大類別。其中邀請將匾額坎入在地故事的「二拾家居」與策劃青銀工藝共學的「省府日常散策」,分別作為責任生產與消費、永續教育的前導示範單位,用他們的行動為今年永續工藝計畫寫下時代躍進的里程。
當匾額再生時,用技藝喚醒記憶
「二拾家居」與匾額的緣分,大概要從去年的循環工藝計畫說起,擔綱責任生產與消費類別的主理人陳柏瑋分享,當時利用寶之林廢棄家具再生中心的媒材製作商品,無意間發現許多狀況良好的匾額,匾額不管在工藝技術或是文化上都具有高價值的意涵,因此便萌生延續匾額故事的想法。
過去,匾額是政商之間的贈禮、是家族人物的模範故事,除了彰顯地位象徵,也有鎮崇驅邪或祈祥納福的意味;而製作一塊匾額,更是涵蓋木材選用、書法題字、雕刻塗裝等多種工藝技法。「二拾家居」想做的不只是單純的循環再生物件,「我們會透過訪談,進行影像或是文本的紀錄,來加深對於匾額背景文化的詮釋。」
以訪談紀錄匾額工藝家陳彫刻處與松軒工藝揭露早期匾額製作的專業分工;早期鹿港的仕紳名流,利用匾額進行文化交流,象徵著家族人脈的傳承;而寫著模範母親的匾額,也帶入自身與阿嬤的情感連結,揭開了家族的故事。
隨著時間推移,原生情感與故事不斷的流傳與改變,匾額藉由深挖、接露文化價值的方式,經過設計轉譯後轉化為再生物件,且在注入新元素的同時,也保留過往的痕跡,使世人明白物件背後的技藝與記憶,讓其文化價值持續傳遞下去。
大小朋友一起來,共同實現工藝共學
長期投入南投中興新村地方文化事務的「省府日常散策」,號召村民們進行工藝學習、藝術創作和食農教育,共同學習的空間「村學堂」便成為故事的起點。邁入退休的阿姨、閒來無事的阿公,或是照顧家庭的主婦,都可以是村學堂的一員,每一次學習都成為感受美和培養興趣的機會,讓工藝跨越了年齡和身分,不知不覺走進日常視野之中。
於是「省府日常散策」今年邀請具有工藝基礎的村學堂長輩走入校園,擔任國小地方學課程的講師與助教,實踐「青銀共創」的五感工藝美學和地方體驗。課程設計也將中興新村「家」的意象,轉化為桌上手抄紙燈飾,並運用村內自然環境及店家的餘廢料如落葉、樹枝、中藥渣、咖啡渣等,作為手抄紙工藝課程之材料,讓村廢轉變成循環經濟下的再利用。
「村子很大,大到足以承載每一個人的夢想,努力的心意讓村子一切共好。」省府日常散策分享道,將工藝作為地方賦能與孵化途徑,無形中也鼓勵地方長輩走入學習的道路,賦予教學相長的能力,不僅搭建跨領域的世代橋樑,也傳達取用在地物材打造永續教育的善循環。最後,希望達成的目標,便是持續發展地方特色工藝,展現中興新村的土地故事和能量。
在永續工藝計畫中,工藝是形塑美好生活的方式,也是人、物(材)以及文化傳承之間的橋樑。一塊匾額承載各方的情感回憶;五感美學教育孵化工藝種子,在長期累進過程中,逐漸形成一個巨大的正向循環圈,彰顯工藝與社會永續實踐的緊密連結,生生不息。
【簡介】
● 二拾家居
希望能透過美好的現代家具設計,以產品設計、品牌精神為導向的品牌,找回家的本質。品牌本身重回品質的本身—製造,透過尋找在地的製造資源,重新運用整合,生產符合本土當代美學與生活型態的家具。
● 省府日常散策
進駐中興新村多年,長時間投入地方活化推動,在居民和青年間也扮演著地方事務推手,從日常生活深耕在地文化,具體呈現出臺灣早期建築、生態、產業、生活等文化特質,結合在地居民互動體驗,串連地方深度遊程與中興文化策展的互動方式呈現。
「2024年永續工藝計畫」延續去年循環工藝計畫之精神,從倡議躍升至實踐階段,依據聯合國SDGs永續發展指標,發展出「永續行旅」、「永續教育」、「健康與福祉」、「責任生產與消費」四個類別,並邀請四家品牌作為前導示範案,期待透過工藝於社會不同層面的應用,串接起工藝、地域生態和人的面向。
本文為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廣告
最新文章
-
2024吹狗螺音樂生活節11/30開玩!5大好玩亮點將高雄中央公園變身動物遊樂園
2024/11/28 -
永續生活圈:以工藝搭建起人與文化傳承的橋樑
2024/11/28 -
《借歷史力》尊彩藝術中心展出!周代焌以身體感受土地:這不是偷來的故事
2024/11/27 -
村上春樹《城與不確定的牆》11/26正式出版!跨越40年完結的奇異故事
2024/11/25 -
現場直擊三日限定!「2024草率季」超過430攤創作者、工作坊一展誤用創意
2024/11/22 -
呈現不知能如何解讀的事物:專訪《空房間裡的女人》導演邱陽
2024/11/22 -
用最少的東西建立世界觀:陳駿霖談《白衣蒼狗》導演曾威量
2024/11/22 -
Go Bananas ! 認證瘋狂!一根香蕉,蘇富比拍620萬美金成交! 由來自中國幣圈藏家Justin Sun得標,他說:「我要親自吃了它」
2024/11/22 -
北美館「2024街事美術館」進駐中山堂!邀大眾重拾中正萬華台北城市記憶
2024/11/21 -
《春之祭》12月起經典再現全台!德國Pina Bausch舞團劇目亞洲首演
2024/11/20 -
屏東市集11/23華山萬福宮1日限定開展!4組音樂演出、20攤品牌描繪新屏東價值
2024/11/20 -
以筆在紙上書寫的記憶溫度 藝術家、造紙人分享你不知道的「紙」秘密
2024/11/20 -
TSUTAYA BOOKSTORE台中老佛爺店試營運!共享空間首度亮相
2024/11/19 -
「掉在半路的小數點」徐瑞謙個展双方藝廊12月登場!挑戰材料與空間界限
2024/11/18 -
在對抗與享受中徘徊!何翔宇個展《凡是過往,皆為序章》關渡美術館展出
2024/11/15 -
教育部「藝秀臺」推動表演藝術數位教育新「視」代 讓全國師生優異展演綻放永續光芒
2024/11/14 -
「2024臺北美術獎」邱子晏奪首獎!精選10組作品一探當代多元創作
2024/11/13 -
JR東日本鐵道冬季旅行5選!乘著列車駛入文學裡的銀白世界
2024/11/13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