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德政
作家,酒吧DJ,城市與山林的步行者,最新作品為《神在的地方》。

在溪谷裡思索的哲學家——《群山之島與不去會死的他們》第二季:溪降者李佳珊
人類體驗時間的方式是一種進程,從未知的過去前進到不可知的未來;但是,對上帝來說,歷史全程永遠是現在。 ——強納森.法蘭岑《十字路》 台灣的地質年代在悠長的地球史中仍很年輕,山高水深是它的特點。當...

【陳德政專欄|台灣在發燒,我們在長大】1988:我的未來不是夢
離除夕還有一個月,村裡已經開始過年,圓環邊的文具行把新一年的春聯掛在門口,像一缸浮在空中的紅魚。阿德家旁邊的張伯伯那戶,當初是從湖南過來的,每逢年節,張媽媽會在前院的竹竿曬香腸和臘肉,濃郁的肉香帶著一...

【陳德政專欄|台灣在發燒,我們在長大】1987:告訴你一個神秘的地方
阿德與阿青住在對街的公寓,中間隔了一條熙來攘往的南京東路。阿青有兩個哥哥,一家五口住在三層公寓的頂樓,樓裡沒有電梯。爬上陽台可以眺望到她小學的操場,每年底校慶前幾天會舉辦園遊會,阿青戴著毛帽,把腳踮起...

陳德政寫坂本龍一:九個關鍵字,他的強大感染力來自於這裡
本文選自《500輯》Issue72「坂本龍一」 70歲的日本傳奇音樂大師坂本龍一,日前宣告再度罹癌,他形容「可能是最後一次」的線上鋼琴演奏會《Ryuichi Sakamoto: Playing ...

中世紀的人如何看待身體?作家陳德政選讀,五本書從不同角度認識身體
本文選自《500輯》Issue69「我和身體一起工作」 疫情這些年,口罩遮住了一半的臉,硬生生剝奪了嗅覺這項重要的感官,人們無法好好呼吸,生活中「少了一味」。本期《500輯》由陳德政擔任客座主編...

作家陳德政:我們的身體,就是一個宇宙
本文選自《500輯》Issue69「我和身體一起工作」 疫情這些年,口罩遮住了一半的臉,硬生生剝奪了嗅覺這項重要的感官,人們無法好好呼吸,生活中「少了一味」。本期《500輯》由陳德政擔任客座主編...

作家陳德政/United by Emotion 團結在情感中──東京奧運勾勒出新的台灣
這屆東京奧運各大競技場館,無論桌球場的圍欄上、羽球館的計分牆邊,或者是游泳池畔,都會看見「United by Emotion」這三個英文字,它是這屆奧運的標語,也是瘟疫年代運動賽事猶能帶給世界公民的一...

作家陳德政:我在城市的浮島上寫作,有時眺望
從我書桌前的那扇窗戶,那個宛如Instagram正方形景窗的方框看出去,是一排斑駁的鐵皮屋頂,一片一片反射著日光的亮度,有灰、有褐,有像烤過的紅磚,在飛鳥眼中是無秩序的漸層色。...

陳德政/最深的峽谷才是最高的山,李佳珊的溪谷人生
李佳珊的溪谷人生,最初是從山岳開始的。目前四十出頭歲的她,接觸溪谷活動已有二十多年,就讀成大時,大一就加入登山社,利用課餘時間拚命爬山,別人或許會把「完百」當成一個目標,李佳珊卻走上另一條路—更精準地說,溯入了另一條溪。...

【一種壯遊】青春壯遊去音樂祭,年歲稍長前進K2山腳
壯遊,應該是後設的,而不該是前提。如果出發前就把一場旅行想成一場壯遊,多半會在途中失望,失望於遇上的人不如「想像中」精彩瘋狂,撞見的景不似「想像中」多了不起,旅行的情節不比「想像中」更貼近公路電影。...

【當代冒險】作家陳德政:年少找唱片,到城南找咖啡豆,下半生認真找石頭
然後我開始尋找一塊石頭,在高高的山上,在冰河的藍冰下,在潮濕幽深的森林裡。南湖大山的山坳藏了許多隕石狀的石頭,可能是小行星的後裔。通往南玉山的斜徑埋伏了一堆刀鋒似的碎石,有打火石的味道,清晨露珠讓它們踩下去很滑。還有紫色的石頭,散落在向陽山前的岔路口,我將它拾撿起來,扔向東邊那池天使的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