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筆在紙上書寫的記憶溫度 藝術家、造紙人分享你不知道的「紙」秘密
有多久,沒有親手拿起筆,在紙上書寫下文字了呢?親筆寫下的漢字,總帶著讓人能有深刻記憶的溫度,由台積電文教基金會所舉辦的「台積電青年書法暨篆刻大賞」邁入第十七屆,本次以「墨.在紙上」為主題,讓人不由得想起用筆在紙上寫字、書畫的記憶,一筆一畫都能深入人心。「紙」代表書寫,也是文化與知識的傳承,特別探訪了被譽為現代蔡倫的台灣手工造紙大師王國財,及專長於書畫創作的藝術家吳繼濤,分享與紙之間的獨特關連。
台積電文教基金會長年推廣書法與篆刻藝術,舉辦「台積電青年書法暨篆刻大賞」,每年設定不同書篆主題,鼓勵從青年學子和社會大眾,從不同面向認識漢字及書篆之美,今年以「墨.在紙上」為主題,更能傳遞出人文關懷的情感溫度。
手工紙還是機器紙?造紙人王國財說分明
曾在林業試驗所任職30年而退休的王國財,致力於復刻傳統紙張的工藝,被稱為「現代蔡倫」,當時在林試所就負責手工造紙研究室,重現超過200種古代名紙,如仿宋羅紋紙、磁青紙和流沙箋等。他對於手工造紙技藝有著堅持與創新的精神,也落實在生活中,王國財笑說,「我會用楮皮紙來寫書法,非常適合練字與抄寫經書,不僅紙壽長,寫起來的筆感也很有適當的摩擦力」,這也代表不同的紙,也能為生活中帶來不同的書寫樂趣與記憶。
王國財指出,手工紙和機器紙在製作、品質及保存性有明顯差異。手工紙多以樹皮和麻類等長纖維製成,有著更耐久且更優良的保存性,但機器紙則反之,雖然目前日本的小型造紙機可模仿手工紙的質感和品質,但一般機器紙以短纖維木漿製作,成本雖低但耐用性差,難以達到手工紙的歷史保存價值,大型機器雖能提高生產效率,卻無法展現手工紙的細膩質感與耐久性。
「紙的壽命也能長達千年嗎?」這是王國財一直探尋想解答的疑問,特別是書畫用紙。回顧至今,敦煌經卷、北宋書畫等保存至今千年,卻依舊完好,「說明好的紙質與製作技術對保存的影響深遠」,但若是使用酸性上膠的紙張,容易脆化,只要將紙泡在白醋中,若產生氣泡代表含有碳酸鈣,顯示紙張為中性或鹼性環境製作,適合長期保存。
想要讓自己的作品得以長期保存,王國財會透過加速老化實驗,來預測紙張的壽命,平常挑選紙質時,應選擇纖維長且經中性或鹼性上膠處理的紙,適合長久保存。喜愛書畫的人,更應該深入了解紙質的重要性,挑選適合的用紙以確保作品流傳百世。
想有優秀的書法創作 吳繼濤分享先了解紙的特性
優良且能保存良好的紙,若遇到一位深刻了解紙特性的藝術家,彼此更能擦出完美的火花。來自台南的吳繼濤,就熱愛且深刻了解紙的特性,專長於書畫創作,1998年曾獲得東華扶輪美術獎年度得獎藝術家。作品被國立臺灣美術館、臺北市立美術館、澳洲白兔美術館等多家機構典藏,目前在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院擔任副教授。
吳繼濤指出,書法的用紙選擇會直接影響書寫效果,他舉例書寫小楷時,生宣紙雖易暈染,但若能自如運用,顯示書寫者技藝高超,而現代技術可透過調節環境濕度解決暈染的問題。他更研究發現,唐代宮廷曾使用加明礬的熟紙控制墨色擴散,而當代日本的紙張因含天然植物膠,在短時間內抑制墨水擴散,但遇水仍會暈染。
他認為,現代製紙技術雖讓紙張更符市場需求,卻失去了古法造紙的原始美感。手工紙的珍貴在於其特殊性及良好的保存條件,即使紙面粗糙,也能透過藝術轉化呈現不同的美感。紙張的正反面選擇則應視創作者的偏好和需求而定。
但面對時代的進化,吳繼濤表示,雖然傳統上對於天然材料有偏好,但合成材料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更具優勢,不過當在藝術創作時,更需要更新與了解到材料的選擇觀念,例如他發現許多學生會選用生紙創作,但會自行上膠,可能影響作品的保存性,或是選用含有膠與防腐劑的墨水,都會影響作品的長期保存。
有人鍾愛傳統創作方式,例如偏好使用磨墨方法來創作,雖然可以控制顏色的濃淡和顆粒的均勻性,但吳繼濤提醒,不同的紙張對墨水的吸收能力不同,會影響到書寫和創作的效果,他認為藝術創作中,選擇合適的材料至關重要。雖然傳統的天然材料受到重視,但合成材料在某些方面可能提供更好的效果與保存。藝術家應該根據作品的需求和長期保存的考量,靈活選擇材料,並對材料的成分保持警覺,以確保作品的質量和耐久性。
透過東西不同藝術風格 訓練學生多元視角
透過紙而產生的書畫創作,在東西方皆然,吳繼濤提到東西方藝術哲學的不同時,東方藝術中的「留白」、「視角的多重性」是獨特的概念,特別是書法與水墨畫,和西方藝術滿構圖風格形成鮮明對比。他認為,透過欣賞不同風格的藝術,可以讓更多學子理解留白的藝術價值,視為表達情感和意境的重要工具。進一步更能發現,書法中的留白可視為情緒停頓或呼吸間隙,有助於增強作品的深度與多層次性。
透過紙上呈現的書法,不僅是書寫文字,更是一種超越語意的藝術形式,透過學習與教育,能發現書法中的墨色變化、筆觸節奏、留白安排和行氣結構等方面,都有其意境,進一步讓學生理解如何在作品中呈現出個人的精神狀態和藝術思想,與專注在文字上的閱讀,是不同的藝術層次。
面對科技的進化,許多以為的傳統,其實都能因為科技而有了全新的詮釋,兩位老師都提到,傳統書法教育方式可與現代科技結合,如利用數位工具來模擬書法筆觸,並用多媒體教學來展示不同時代和風格的書法作品。吸引更多年輕人對書法的興趣,並促進學習過程中的互動性,培養學生個人美學觀,在學習過程中,透過鼓勵來培養個人的審美觀和創意表達。過去的美學標準可能會因時代變遷而有所改變,但教育應該以開放的態度鼓勵創新,使學生能自由地探索和發展屬於自己的藝術風格,例如透過中西方藝術表現形式的不同,發現東方注重意境和精神內涵,西方側重寫實與光影效果,能讓學生理解差異,並探討如何將兩者的優點融合在一起,就能培養出能夠用多元視角創作的藝術家。
最新文章
-
導演阮鳳儀:練習歸零,時刻提醒自己保持誠實
2024/12/03 -
《一部未完成的電影》12/20在台上映!被黑暗吞噬的日子何時結束
2024/12/03 -
人生態度的塑形:製片Venice Atienza談《曦曦》導演吳璠
2024/12/03 -
尊彩藝術中心《蜚語》展覽登場!Candy Bird:創作就是我的自畫像
2024/12/02 -
重視原味,減少調味料 台菜專家黃婉玲公開減醣家常菜食譜
2024/12/02 -
A Life Album by DJ Mykal a.k.a.林哲儀|舞池動能最飽滿的一次出手——Jamie xx《In Waves》
2024/11/29 -
A Life Album by 陳冠亨|我其實是這樣一個人——竇靖童《空中飛人》
2024/11/29 -
A Life Album by 温伯學|殘破的美——方大同《夢想家》
2024/11/29 -
A Life Album by 蕭詒徽|副作用般的事物——椎名林檎《放生会》
2024/11/29 -
走入金官泳的抽象世界!「Just go with the flow」展覽 LIGHTWELL登場
2024/11/29 -
2024臺灣舞蹈平台週末衛武營起舞!10檔節目詮釋「身體,是一部舞蹈史」
2024/11/29 -
台灣藝術家首登倫敦佳士得!水墨、皮革、新媒體作品一展創新美學
2024/11/28 -
2024吹狗螺音樂生活節11/30開玩!5大好玩亮點將高雄中央公園變身動物遊樂園
2024/11/28 -
永續生活圈:以工藝搭建起人與文化傳承的橋樑
2024/11/28 -
《借歷史力》尊彩藝術中心展出!周代焌以身體感受土地:這不是偷來的故事
2024/11/27 -
村上春樹《城與不確定的牆》11/26正式出版!跨越40年完結的奇異故事
2024/11/25 -
現場直擊三日限定!「2024草率季」超過430攤創作者、工作坊一展誤用創意
2024/11/22 -
呈現不知能如何解讀的事物:專訪《空房間裡的女人》導演邱陽
2024/11/22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