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The New Yorker 紐約客》100週年!以2025一年之力回望一世紀的耕耘

2025/02/27 詹筱苹

創立於1925年2月21日的《The New Yorker 紐約客》2025年迎來100週年紀念,為了紀念雜誌過去輝煌的歷史並迎向全新里程,2025年《紐約客》將規劃整年度活動:包括將陸續推出4期特刊、新的小說與詩歌選集、數位典藏服務、紐約公共圖書館「紐約客百年史」特展、Netflix紀錄片。《紐約客》將用一整年的時間,帶大家從文字、影像、線上資源等不同面向,一起回顧這個走過一世紀的媒體所寫下的歷史痕跡,也讓大家見證,他們如何在數位與科技浪潮下展開新篇章。

《紐約客100》主視覺。photo from The New Yorker
《紐約客100》主視覺。photo from The New Yorker

▍關於紐約客

1925年《紐約客》是一份售價美元15分(約台幣5元)的漫畫報紙,創辦人Harold Ross想做一本「用文字和圖片反映都市生活」集結幽默、報導、小說、藝文與評論面向的雜誌,一世紀後,歷經大戰、經濟起落、數位科技浪潮洗禮後的《紐約客》仍然是具有影響力的媒體之一。

Harold Ross創辦《紐約客》時明確的定義,這是一份「非即時新聞、也不迎合美國中產階級的雜誌。」他以自己的選題方向,想創造一種「找到和他有共同興趣、或發現他們之間有共同興趣的人,可以在這份刊物中找到詼諧幽默的文字、戲劇書籍與評論的內容。」創刊號封面,是Harold Ross藝術家友人Rea Irvin的水彩畫,畫著一位打扮花俏的貴族,透過單眼鏡片注視著蝴蝶,這個人物在後來的幾期刊物中被放進故事背景裡,而有了Eustace Tilley的名字,也成為《紐約客》的非官方標誌。

1983年12月5日刊物內頁。photo from The New Yorker
1983年12月5日刊物內頁。photo from The New Yorker
2020年2月21日刊物內頁。photo from The New Yorker
2020年2月21日刊物內頁。photo from The New Yorker
1975年1月20日刊物內頁。photo from The New Yorker
1975年1月20日刊物內頁。photo from The New Yorker
100週年紀念章。photo from The New Yorker
100週年紀念章。photo from The New Yorker

①四期百年特刊

為了慶祝百年《紐約客》將推出四期特刊,第一期在2025年2月17日至24日推出,這份第5,057期刊物,將讓非官方標誌Eustace Tilley再次現身封面。

2025年2月17日至24日第一期特刊封面。photo from The New Yorker
2025年2月17日至24日第一期特刊封面。photo from The New Yorker
2025年2月17日至24日第一期特刊封面。photo from The New Yorker
2025年2月17日至24日第一期特刊封面。photo from The New Yorker
2025年2月17日至24日第一期特刊封面。photo from The New Yorker
2025年2月17日至24日第一期特刊封面。photo from The New Yorker

②數位典藏服務

付費訂閱後可解鎖電腦與手機app版本的《紐約客》刊物內容、解鎖《紐約客》影片與聲音檔案,還可以暢玩《紐約客》精心設計的解謎小遊戲,並獲得一只百年紀念的托特包。

線上內容|《紐約客》表示,數位典藏服務將過往的刊物內容,轉化成可搜尋的文章,包括詹姆斯鮑德溫、雪莉傑克遜、杜魯門卡波特、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E.B.懷特、漢娜阿倫特等作家的作品以及其他二十世紀重要人物的作品。2025年中服務上線後,讀者可以瀏覽過往以PDF格式提供的四千多期內容。

遊戲|《紐約客》為讀者,每週推出一款數位遊戲《Laugh Lines》,遊戲是考驗讀者對《紐約客》的忠誠度,排列《紐約客》漫畫出版時間,從1月27日開始,2025年每週都會有一款新遊戲上線。

訂閱典藏服務,可以解鎖行動裝置與電腦的文字影音典藏內容,並獲得百週年紀念托特包一只。photo from The New Yorker
訂閱典藏服務,可以解鎖行動裝置與電腦的文字影音典藏內容,並獲得百週年紀念托特包一只。photo from The New Yorker

③紐約客百年史特展

紐約公共圖書館將為《紐約客》舉辦「紐約客百年史」特展,於2025年2月22日至2026年2月21日開展,利用圖書館館藏,為大家爬梳刊物從創刊號到數位時代的歷史,探索《紐約客》如何塑造美國生活,包括原始手稿、信件、照片、漫畫、封面藝術,以及以《紐約客》作家和編輯為特色的錄音檔案和影片。

紐約公共圖書館也響應《紐約客》百週年計畫,推出「紐約客百年史」特展。photo from The New Yorker
紐約公共圖書館也響應《紐約客》百週年計畫,推出「紐約客百年史」特展。photo from The New Yorker

④Netflix紀錄片

由Marshall Curry執導《紐約客》紀錄片,將回顧刊物的歷史、捕捉百年來重要的真實瞬間,鏡頭也將跟隨編輯與製作人員的腳步,深入他們的工作現場,帶大家一探究竟,預計2025年將在Netflix上線。

美國非營利媒體The Conversation提到,百年來《紐約客》對美國新聞界產生深遠的影響,「Harold Ross創造的一個讓非主流的聲音被聽見的機會,《紐約客》成為非主流學術發展的平台,只要是透過仔細觀察、具有清晰思路、能寫出好文章的業餘愛好者們,不需要學經歷背書,都能夠在這裡發表他們對於地質學、醫學、核戰的見解。」

《紐約客》百週年紀念商品,托特包與The Timex聯名手錶。photo from The New Yorker
《紐約客》百週年紀念商品,托特包與The Timex聯名手錶。photo from The New Yorker
《紐約客》百週年紀念商品,美國漫畫家Saul Steinberg 1969年創作意指「一本為閱讀的人準備的雜誌。」畫作、集結《紐約客》的詩集與小說。photo from The New Yorker
《紐約客》百週年紀念商品,美國漫畫家Saul Steinberg 1969年創作意指「一本為閱讀的人準備的雜誌。」畫作、集結《紐約客》的詩集與小說。photo from The New Yorker
《紐約客》百週年紀念商品,西洋棋、寵物玩具。photo from The New Yorker
《紐約客》百週年紀念商品,西洋棋、寵物玩具。photo from The New Yorker

雜誌

給新世代的爸媽(和孩子),《Homework》:沒有正確答案,我們可以長成自己的樣子

給新世代的爸媽(和孩子),《Homework》:沒有正確答案,我們可以長成自己的樣子

2022/03/25
重溫閱讀雜誌帶來的美好與震撼,黃威融:雜誌是時代精神的反映

重溫閱讀雜誌帶來的美好與震撼,黃威融:雜誌是時代精神的反映

2021/09/28
「漢聲五十五:本來.未來」展覽 一場獻給台灣老中青三代的文化行動

「漢聲五十五:本來.未來」展覽 一場獻給台灣老中青三代的文化行動

2025/07/14
雜誌

最新文章

金曲歌手羅思容參與「聽見零雨」計畫,為國寶級詩人零雨譜寫演唱新專輯《女兒的九十九...

金曲歌后羅思容與詩人零雨 合作溫暖專輯《女兒的九十九種藍》

2025/08/15
最高難度的演出橋段是跑步機上的大環演出,每次登場必定引發熱烈掌聲。©Petr C...

舞台上演馬拉松比賽?《奔跑者》搬跑步機進劇場,顛覆你對馬戲的想像

2025/08/14
2025南國漫讀節橫跨夏季至冬初,活動地點坐落屏東不同地區,包含地方圖書館和各具...

2025南國漫讀節/一年一度的美好文化體驗,絕對值得你動身啟程

2025/08/14
teamLab進駐京都!Klook獨家開賣「teamLab Biovortex ...

京都teamLab美術館10月開幕!以「Biovortex」為概念、新作日本首亮相

2025/08/11
史上最大規模的威廉·透納全球巡迴展覽「威廉·透納特展-崇高的迴響」於6月27日至...

必看「透納」展!策展人伊莉莎白.布魯克:不只呼應當代,更存在永恆性

2025/08/11
市場裡的香料店。

沙漠地帶的紛雜淡香:摩洛哥的鹹檸檬雞塔吉鍋/溫若涵

2025/08/11
Cal pep店內人氣鼎沸。

高級食材與家常感的撞擊:巴塞隆納的鮪魚韃靼/迪拉

2025/08/11
臺北市立美術館「2025 TFAM年度個展」於8月9日至11月16日在北美館3樓...

北美館2025 TFAM年度個展「徐瑞謙、李紫彤、彭弘智、柯良志」一次展出

2025/08/08
日本藝術家沖賢一OKI KENICHI(左)藝術家周邊,印花T恤、(右)OKI在...

專訪日本藝術家沖賢一OKI KENICHI!以螢光塗鴉疊出熱愛的霓虹

2025/08/07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