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The New Yorker 紐約客》100週年!以2025一年之力回望一世紀的耕耘

2025/02/27 詹筱苹

創立於1925年2月21日的《The New Yorker 紐約客》2025年迎來100週年紀念,為了紀念雜誌過去輝煌的歷史並迎向全新里程,2025年《紐約客》將規劃整年度活動:包括將陸續推出4期特刊、新的小說與詩歌選集、數位典藏服務、紐約公共圖書館「紐約客百年史」特展、Netflix紀錄片。《紐約客》將用一整年的時間,帶大家從文字、影像、線上資源等不同面向,一起回顧這個走過一世紀的媒體所寫下的歷史痕跡,也讓大家見證,他們如何在數位與科技浪潮下展開新篇章。

《紐約客100》主視覺。photo from The New Yorker
《紐約客100》主視覺。photo from The New Yorker

▍關於紐約客

1925年《紐約客》是一份售價美元15分(約台幣5元)的漫畫報紙,創辦人Harold Ross想做一本「用文字和圖片反映都市生活」集結幽默、報導、小說、藝文與評論面向的雜誌,一世紀後,歷經大戰、經濟起落、數位科技浪潮洗禮後的《紐約客》仍然是具有影響力的媒體之一。

Harold Ross創辦《紐約客》時明確的定義,這是一份「非即時新聞、也不迎合美國中產階級的雜誌。」他以自己的選題方向,想創造一種「找到和他有共同興趣、或發現他們之間有共同興趣的人,可以在這份刊物中找到詼諧幽默的文字、戲劇書籍與評論的內容。」創刊號封面,是Harold Ross藝術家友人Rea Irvin的水彩畫,畫著一位打扮花俏的貴族,透過單眼鏡片注視著蝴蝶,這個人物在後來的幾期刊物中被放進故事背景裡,而有了Eustace Tilley的名字,也成為《紐約客》的非官方標誌。

1983年12月5日刊物內頁。photo from The New Yorker
1983年12月5日刊物內頁。photo from The New Yorker
2020年2月21日刊物內頁。photo from The New Yorker
2020年2月21日刊物內頁。photo from The New Yorker
1975年1月20日刊物內頁。photo from The New Yorker
1975年1月20日刊物內頁。photo from The New Yorker
100週年紀念章。photo from The New Yorker
100週年紀念章。photo from The New Yorker

①四期百年特刊

為了慶祝百年《紐約客》將推出四期特刊,第一期在2025年2月17日至24日推出,這份第5,057期刊物,將讓非官方標誌Eustace Tilley再次現身封面。

2025年2月17日至24日第一期特刊封面。photo from The New Yorker
2025年2月17日至24日第一期特刊封面。photo from The New Yorker
2025年2月17日至24日第一期特刊封面。photo from The New Yorker
2025年2月17日至24日第一期特刊封面。photo from The New Yorker
2025年2月17日至24日第一期特刊封面。photo from The New Yorker
2025年2月17日至24日第一期特刊封面。photo from The New Yorker

②數位典藏服務

付費訂閱後可解鎖電腦與手機app版本的《紐約客》刊物內容、解鎖《紐約客》影片與聲音檔案,還可以暢玩《紐約客》精心設計的解謎小遊戲,並獲得一只百年紀念的托特包。

線上內容|《紐約客》表示,數位典藏服務將過往的刊物內容,轉化成可搜尋的文章,包括詹姆斯鮑德溫、雪莉傑克遜、杜魯門卡波特、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E.B.懷特、漢娜阿倫特等作家的作品以及其他二十世紀重要人物的作品。2025年中服務上線後,讀者可以瀏覽過往以PDF格式提供的四千多期內容。

遊戲|《紐約客》為讀者,每週推出一款數位遊戲《Laugh Lines》,遊戲是考驗讀者對《紐約客》的忠誠度,排列《紐約客》漫畫出版時間,從1月27日開始,2025年每週都會有一款新遊戲上線。

訂閱典藏服務,可以解鎖行動裝置與電腦的文字影音典藏內容,並獲得百週年紀念托特包一只。photo from The New Yorker
訂閱典藏服務,可以解鎖行動裝置與電腦的文字影音典藏內容,並獲得百週年紀念托特包一只。photo from The New Yorker

③紐約客百年史特展

紐約公共圖書館將為《紐約客》舉辦「紐約客百年史」特展,於2025年2月22日至2026年2月21日開展,利用圖書館館藏,為大家爬梳刊物從創刊號到數位時代的歷史,探索《紐約客》如何塑造美國生活,包括原始手稿、信件、照片、漫畫、封面藝術,以及以《紐約客》作家和編輯為特色的錄音檔案和影片。

紐約公共圖書館也響應《紐約客》百週年計畫,推出「紐約客百年史」特展。photo from The New Yorker
紐約公共圖書館也響應《紐約客》百週年計畫,推出「紐約客百年史」特展。photo from The New Yorker

④Netflix紀錄片

由Marshall Curry執導《紐約客》紀錄片,將回顧刊物的歷史、捕捉百年來重要的真實瞬間,鏡頭也將跟隨編輯與製作人員的腳步,深入他們的工作現場,帶大家一探究竟,預計2025年將在Netflix上線。

美國非營利媒體The Conversation提到,百年來《紐約客》對美國新聞界產生深遠的影響,「Harold Ross創造的一個讓非主流的聲音被聽見的機會,《紐約客》成為非主流學術發展的平台,只要是透過仔細觀察、具有清晰思路、能寫出好文章的業餘愛好者們,不需要學經歷背書,都能夠在這裡發表他們對於地質學、醫學、核戰的見解。」

《紐約客》百週年紀念商品,托特包與The Timex聯名手錶。photo from The New Yorker
《紐約客》百週年紀念商品,托特包與The Timex聯名手錶。photo from The New Yorker
《紐約客》百週年紀念商品,美國漫畫家Saul Steinberg 1969年創作意指「一本為閱讀的人準備的雜誌。」畫作、集結《紐約客》的詩集與小說。photo from The New Yorker
《紐約客》百週年紀念商品,美國漫畫家Saul Steinberg 1969年創作意指「一本為閱讀的人準備的雜誌。」畫作、集結《紐約客》的詩集與小說。photo from The New Yorker
《紐約客》百週年紀念商品,西洋棋、寵物玩具。photo from The New Yorker
《紐約客》百週年紀念商品,西洋棋、寵物玩具。photo from The New Yorker

雜誌

給新世代的爸媽(和孩子),《Homework》:沒有正確答案,我們可以長成自己的樣子

給新世代的爸媽(和孩子),《Homework》:沒有正確答案,我們可以長成自己的樣子

2022/03/25
重溫閱讀雜誌帶來的美好與震撼,黃威融:雜誌是時代精神的反映

重溫閱讀雜誌帶來的美好與震撼,黃威融:雜誌是時代精神的反映

2021/09/28
「漢聲五十五:本來.未來」展覽 一場獻給台灣老中青三代的文化行動

「漢聲五十五:本來.未來」展覽 一場獻給台灣老中青三代的文化行動

2025/07/14
雜誌

最新文章

以數字書寫生命的永恆循環!日本當代藝術巨擘宮島達男在台首度美術館個展《眾生共命》...

宮島達男《眾生共命》11/8台中登場!相約安藤忠雄設計亞美館光影下倒數

2025/11/07
勤美術館 2025冬季展《Input > Unknown》11月22日開幕!跨域...

勤美術館《Input > Unknown》11/22登場!何理WHYIXD打造沉浸數位光影

2025/11/07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北藝中心)、法國國家舞蹈中心(Centre national ...

2025 Camping Asia正式展開!5檔精選表演節目登場

2025/11/07
台北藝術書展「草率季」即將在11月底於華山展開!邀請所有喜愛創作的人碰逛靈感。
...

2025草率季11月底華山登場!以「無限柔軟」包容躁動下的藝術創作

2025/11/06
2025屏東曬書祭11/8登場!書店帶頭啟動接地氣的閱讀體驗。圖|屏東曬書祭

2025屏東曬書祭11/8登場!書店帶頭啟動接地氣的閱讀體驗

2025/11/06
挪威小鎮尤坎利用反光鏡捕捉陽光,讓居民享受到日光。圖/Bjarte Fredhe...

回應生命——在歐洲發現光的意義/陳穎思

2025/11/05
陳詠華|在她的鏡頭中,刻畫著濃烈而曖昧的色彩,她巧妙地捕捉了詩意且細膩的影像。陳...

光線就是畫面的中軸——攝影師陳詠華

2025/11/05
蘇揚庭於金音獎的創作《聲 v.s. 光》,以遊戲搖桿和Finger Drummi...

讓燈靜止,有時需要勇氣——演唱會導演May Su蘇揚庭

2025/11/05
台北當代藝術館推動臺灣影像藝術躍上國際舞台!蘇匯宇個展「三廳電影—總體敘事」於波...

蘇匯宇「三廳電影—總體敘事」波哥大現代美術館展出!12月重返臺北放映

2025/11/05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