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500盤評審/飲食生活作家葉怡蘭:食材才是真正的原點
真正能讓我久久難忘、直擊我心的,往往是那至味極簡的菜。— 葉怡蘭
飲食生活作家葉怡蘭,家中餐桌簡單有味,她笑說,「不叫外送,因為比自己煮要累太多」。首先,得從廣大食物海中找到安心好吃的店家,好不容易下了單,有可能在尖峰期被棄單、有可能送錯,等到食物到來,自己在家早已料理完成。
這是她的至味極簡。也是一直以來的堅持。一如選盤,「年年一致。是那種一嘗傾心,久久難忘。吃的當下感動,一年之後檢視,仍在記憶中閃閃發光的一那一盤。」
Q:請描述個人成長歷程與美食之間的連結?
A:我很幸運出生在台南古都,從小在新鮮現取、真味飽滿的食材中長大,被深厚的文化底蘊教導著。我可以說是被台南小吃養大的孩子。
我生在尋常生意人家,並沒有什麼代代相承深厚飲食積累。但我們家的講究,一早買的新鮮虱目魚午餐煮湯、若放到晚餐就只能煎或滷了;餐後的水果永遠最豐富最上選。雖是無暇投注在飲食的人家,但仍能感受到這點滴的滋養。
對美食的鑽研熱情的養成,第二階段在台北。當時初初北上定居,我嚴重的水土不服,興起了探究的念頭,「先天涵養,後天觸發」,應該足以形容我的美食之路。
不斷被挑戰極致之味,也成為一種人生的追求。— 葉怡蘭
Q:人生中印象最深的料理與背後故事?
A:回顧與自己人生關聯緊密的兩種食物,一是豆腐、二是米飯。我常形容自己「愛蔬菜甚魚肉」,而豆腐正是一道極簡之味,真正能讓我久久難忘、直擊我心的,往往是那至味極簡。
年輕時第一次京都自助旅行,在往清水寺步道旁的茶棚、吃了一碗簡單的湯豆腐,吃完後往台階上走,發現口中的豆味愈來愈香濃,餘韻悠長。當下驚嘆,原來食物可以味美至此。
米飯亦然。曾經行旅到鎌倉的一家割烹餐廳,主廚端出以家鄉種的米煮得滑潤噴香的米飯,光芒耀眼到壓倒前面所有的菜,我不斷在簡約裡領略到更極致之味,這也成為一種人生的追求。
此外,我常常以台南家鄉的虱目魚做料理示範,這個食材充滿家鄉情感,風味又極具魅力,同時,它從外來魚種變成台南家魚,本身就充滿故事。
食材才是真正的原點,味道才能久長。— 葉怡蘭
Q:怎麼定義一「盤」好菜?選盤的標準?
我的選盤標準,年年一致。是那種一嘗傾心,久久難忘。吃的當下感動,一年之後檢視,仍在記憶中閃閃發光的一那一盤。選盤和我自己每年選「最難忘的十頓飯」相比,只選一道(盤),可以更直觀、也更任性。
在選盤上,我也有私心的選擇(笑)。就是一定有台菜的保障名額,這是身為在地台灣人,對於在地飲食文化的關懷與觀照。其次,我會讓榜單年年流動,一來希望能夠包羅涵蓋更廣,再則食潮年年更迭,另也是自己心境上的流動,現在的我更愛樸實簡單的家常市井的美味。
對於一「盤」好菜,我的評比標準還是很嚴謹的。一是要符合向來的審美標準,以及一貫的追求,例如食材本身要有強大的存在感,再複雜華麗多工,若無法感受到主食材本來的真滋味,對我而言這盤菜就沒有價值。食材才是真正的原點,味道才能久長。
其次,這「盤」菜要能完美的反映創作者與地域、人文的連結。還有,創作者是否年年挑戰自己、不斷精進?就算是老店,要想守住味道,也不能一成不變,需能體察素材與種種周邊條件的變化、與時俱進。有時很欣賞的餐廳不見得第一時間就會入榜,因為,我認為他還能攀上更高的巔峰,我會一路等到「水到渠成」、「爐火純青」的那一刻才選入。
再複雜華麗多工,若無法感受到主食材本來的真滋味,對我而言這盤菜就沒有價值。— 葉怡蘭
Q:去年一年有吃到特別的菜?尋訪美食時的特殊體驗與感人故事?
A:「知味」是爸爸那一代熟悉的餐廳,也是台南的預約困難店。去年,原本訂的是8月的餐席,但元月突然被通知有人取消,家人立刻應下。沒想到,父親在那之前離世,忙亂間全忘了這件事,直到餐廳來電確認,才發現預約當日巧巧正是父親的告別式。禮貌問了餐廳是否介意,結果阿潔師慨然接下,告別日在爸爸最喜歡的餐廳辦圓滿桌,感覺是爸爸冥冥中的安排。
後來,原訂8月的餐席,家人邀請了當年帶爸爸到知味的長輩熟客,由他協助開菜單,有父親喜愛的菜也有知味的隱藏版菜單,是更簡單、更恰如其分好到不行的料理,這是台菜最本真的滋味,當晚,我嘗到了至味極簡的台南菜。
Q:這一兩年台灣美食趨勢與變化?對於500盤的觀察與期許?
A:去年底,我寫了一篇專欄〈迎接,餐飲「小」時代〉,談在法菜Fine Dining不景氣下,對應上通膨、氣候變異、全球缺工等複雜因素,餐廳經營進入困境,且人心思變,進入數位時代,人們對於深度的東西反而失去興趣。因此,前幾年才迎來Fine Dining的盛世,現今就面對下滑窘境,餐廳或縮小規模與座位數,或改為供應簡單輕鬆的食物,因之餐酒館大盛。
我覺得,這種狀況可能會持續多年,在此沈潛期,餐廳需提前做好準備。
回想上世紀九〇年代末剛入行時期,常聽到各國美食家宣告「法國美食已死」。但那之後卻迎來了法菜盛世,幾乎成了席捲世界的美食霸權。這說明了,歷史是往復的,不妨趁此沈潛時期、厚植實力。
對於今年進入第5屆的500盤,我認為,500盤已漸漸走向穩健成熟期,在年年積累下,名單也愈見完整與多樣性,隨著制度不斷優化,相信絕對能自成一家。
500盤是有足夠聲量的本土餐飲指南,對比米其林,品味上可能更接近台灣民眾的真正喜好,會認為是有參考性,可討論的指南,某種程度也平衡了米其林的星榜。
500盤是有參考性、可討論的指南,某種程度也平衡了米其林的星榜。— 葉怡蘭
● 葉怡蘭的精選10盤菜
1.知味料理館:土豆豬腳
家人素愛、阿霞飯店傳承一系中極是保留昔年風範且不斷精進的宴席菜館。然此番和以往稍微不一樣,決定商請阿潔師出一些檯面上沒有的隱藏手路菜。果然道道銷魂,最愛是土豆豬腳,乍看清澈無華,然花生之清香、豬腳之醇腴,在些許胡椒與香菜葉的提點下,湯裡共融成高遠悠長的芳甘,連喝好幾碗!
2.百年台菜「豐」辦桌:河鰻老油條
第四回與北台灣辦桌天王阿燦師的手藝相遇,一次比一次更圓熟出色;尤其如是龐大規模,且還是外燴形式、臨時場地,火候鑊氣質地風味卻皆上乘,水準穩健表現精采,一點不輸甚至更勝固定餐廳,足見功力。特別歡喜還有,誠意端出了好幾道過去沒吃過的菜:最驚豔是河鰻老油條,是阿燦師父親林添盛的獨創菜,早先因魚材供應問題一度絕跡,此番重回舞台,油條之脆香、炸鰻之肥厚酥嫩,配以醬汁的柔酸醇甘,好好吃!
3.寓點:翡翠菜苗餃
台南一位難求人氣港點專門店,慕名多年終於登門一嚐。果然名不虛傳,首先心悅是空間,店面小小,卻是一派明淨亮朗中透著習習香港市井風情,令人油然萌生幾分懷念感,氣氛極好。港點頗出色,滋味質地俱佳。最愛翡翠菜苗餃,蔬芳習習,藏於此中的香菇與松子提點出活潑多層次的質地和沁香,美味難忘。
4.夜上海:糟溜魚片
年年大閘蟹季的心目中首選食蟹之所。箇中緣由,不只在於蟹隻來源品質俱上選且空間、服務都舒服宜人;還在於食蟹之外,其餘菜色以至點心湯品都極精緻美味,次次滿意。這回則第一次點了糟溜魚片,大為驚喜,魚肉甘柔滑嫩、糟香馥郁雋永,相見恨晚。
5.牡丹.極上 天ぷら :炸無花果
穩居「台灣屈指可數+首屈一指頂級天麩羅」地位多年,直至近年才終見其餘同級同類型店家加入競逐行列。而暌違數年再次來訪,發現不僅原就喜歡的纖薄麵衣更顯輕脆靈透,更能烘托肉魚果蔬食材的豐腴甘美,同時還涵納更多在地本產素材;尤其向來最愛的無花果,一改原本較之地中海無花果總來得青生些的先天風土弱勢,重予詮釋得雅逸芳潤柔潤汁甜,久久回味。
6.夜月酒食:土雞蛋海味蒸
隱於長濱山海間、口耳相傳一位難求食處。菜色介乎日式割烹與居酒屋料理之間,卻一一融入獨樹一格的細工與巧思,在地食材之處理與運用別有見地,酒品佐搭同樣品味出眾,極具特色。印象最深刻是鎮店招牌回回必有且次次不同、以在地當令各部位魚鮮烹就的土雞蛋海味蒸,此番以佛手、章魚內臟、剝皮魚卵入蛋,懾人濃鮮更勝以往,更喜歡。
7.JL Studio:辣椒蟹
第三度登門,清晰感受到已躍登米其林三星的Jimmy主廚的大幅進境——更直截精準、含蓄洗練,新加坡南洋神髓韻致之詮釋與展現遂也更鮮明貼近、力道更顯。此之中,讓我大為激賞的是這道新加坡辣椒蟹的拆分變奏版,一端上來共三道:野薑花+蟹肉+百合根+椰奶、炸蟹腳配香料辣椒醬、蟹湯,個別吃各見滋味風致、合食則辣椒蟹之味之香款款流露,好奇妙。
8.SENS:白蘆筍 / 透抽 / 桂花
長年喜愛的法菜餐廳,一派典麗精細、雍雅華美法式經典,食材詮釋與組成時見亮點。而三年來數度造訪,一次比一次更激賞,清晰得見Darius主廚的大步邁進、大將之風越顯。此次春季菜單以花為貫穿,深得我心是前菜的香煎當令白蘆筍,佐以甜豆、鱒魚卵、爆炒透抽、南瓜脆片與桂花起司奶醬,組成並不繁複,卻是花之馨郁、筍之柔甜、海之鮮彈、豆之綿香明亮雅逸層次多端相映照,讓人大呼好想再來一盤。
9.香色 XIANG SE:波士頓龍蝦 蕪菁 柚子
台北獨樹一幟的法菜餐廳,明確展現出新一代傑出法廚的共通迷人特質:扎實背景與歷練所養成的形式正統、手法工法精準精緻,食材與風味組成敏慧有巧思,台灣在地與異國元素語彙運用既活潑多端又渾然自成。而今年再訪,特別喜愛是這道波士頓龍蝦:蝦身刷二荊條辣醬烤、蝦螯配香料麵包粉,佐搭無菁與檸檬昆布高湯汁以及脆炸甜甜圈配龍蝦奶油醬汁——比他的過往菜色似更簡約,卻是滋味香味既紛呈又凝練,好生迷魅。
10.Reale Cucina Italiana:培根蛋大水管麵
竹北「彼刻 Piccola Enoteca」的台北姊妹店。承襲原店之風,義菜手法功底扎實穩健、本格風情滿滿。而二度來訪,歷經多月歷練調整,整體表現明顯更純熟,道道都是水準以上表現。分外驚艷是各色麵點,尤其這道培根蛋水管麵,麵Q醬香,自家製豬培根彈脆甘美,吃得滿座讚聲連連。
● 500盤2025中/英文版官網:https://udn.com/500dishesaward/
2025 第五屆500盤 The 500 Dishes Award 2025
#500盤2025 #500盤5周年 #第一份台灣人觀點的美食評鑑 #The500DishesAward2025 #500盤 #500dishes
主辦單位|500輯
指定用酒|麥卡倫單一麥芽威士忌
指定銀行|星展銀行
合作單位|浪琴、inline、福華飯店、雙月食品社、台北101、新光三越
贊助單位|巴部農天然鹼性礦泉水、丸莊醬油、永豐餘生技、好食好事基金會、滋立燕窩、樹頂(Tree Top)、醫願診所 iHope clinic
※ 酒後找代駕!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第五屆500盤評審
最新文章
-
500盤2025/inline首頒「AI熱搜餐廳獎」 Ad Astra憑3大優勢吸消費者狂搜
2025/09/22 -
500盤2025/陳昶福Fudy獲頒「風土之味獎」 傳遞永續與愛的循環
2025/09/22 -
500盤2025/「年度躍進獎」 logy田原諒悟獲7盤殊榮:持續創作新菜色
2025/09/22 -
500盤2025/傳統中展現嶄新風貌!「國賓中餐廳」奪麥卡倫風格新生獎
2025/09/22 -
500盤2025/台北晶華酒店中餐廚藝總監鄔海明獲年度主廚獎
2025/09/22 -
500盤2025/超過40年的堅持!台北福華「蓬萊邨」奪「永續餐廳獎」
2025/09/22 -
500盤2025/謝文獲「持續創新獎」 近50年廚藝持續引領中餐創新
2025/09/22 -
500盤2025/旅法飲食作家謝忠道:500盤反映了台灣飲食觀點
2025/09/22 -
500盤2025/美食評論家高琹雯:500盤累積了台灣餐飲的大數據
2025/09/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