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
的結果:共找到 1298筆 約 0秒
第二屆500碗評審/飲食生活作家葉怡蘭:小吃反映地方的身世故事
500碗.500碗:2024/08/17「我到了不同的縣市之後,一定會特別留下時間,去探訪當地的小吃,因為那是我的『超愛』。」— 葉怡蘭飲食生活作家葉怡蘭是台灣小吃的超級愛好者,只要她有機會到台灣各地旅行或演講、採訪、擔任評審,不管造訪當...

第二屆500碗評審/美食家徐天麟:小吃,吃得是一種自在跟滿足
500碗.500碗:2024/08/17小吃其實是很「自由心證」的東西。— 徐天麟再度擔任500碗評審的徐天麟,一直都是小吃重度愛好者,過去就曾經在台南挑戰「3天連吃100間小吃」,雖然挑戰失敗,但還是連續吃了94間小吃,相當驚人,可見其...

第二屆500碗評審/金鐘得主溫士凱:新竹不是美食沙漠!「風城小吃精選10家」滿滿都是故事
500碗.500碗:2024/08/17小吃的精神,應有著對家鄉味的執念,以及文化與情感的牽絆。— 溫士凱擁有多重身份的金鐘獎得主溫士凱,流著新竹客家庄的血液,也擁有海外生活十餘年的歷練,更因為旅遊作家的身份,在世界各地品嚐過不同的特色美...

第二屆500碗評審/台灣文史研究作家曹銘宗: 我對用心經營、平價好吃的飲食攤店心存敬意
500碗.500碗:2024/08/17我對用心經營、平價好吃的飲食攤店心存敬意。— 曹銘宗對台灣文史研究者暨作家曹銘宗而言,食,可以載「道」,這「道」是老店與手藝的傳承。所以他說:「我對用心經營、平價好吃的飲食攤店心存敬意,希望他們得到...

第二屆500碗評審/食農策展人高靜玉:台灣小吃要的不是出名而是被認同
500碗.500碗:2024/08/17高靜玉從1998年Taipei Walker試刊號,開始跑美食新聞,進入壹週刊後還刻意被分配到小吃路線。報導餐廳會有人邀請參加活動、提供新聞稿和照片,但小吃很難,什麼都要用問的,還一天到晚碰釘子「為...

第二屆500碗評審/葡萄酒專家林裕森:小吃宛如最鮮活的生命地圖
500碗.500碗:2024/08/17「小吃是很生活的東西,必須要來自你的日常生活脈絡。」— 林裕森來自彰化的葡萄酒專家林裕森,擁有「華人世界最好的葡萄酒作家」美譽;一如葡萄酒的世界首重「風土(Terroir)」,對林裕森來說,小吃也必...

第二屆500碗評審/米力:好吃的小吃不能只有一碗東西美味,其他附帶的東西也要好吃
500碗.500碗:2024/08/17「好吃的小吃不可能只吃它的主菜,湯品才是會勾住味蕾,讓人一直想去吃的關鍵。」— 米力身著條紋衣、頂著一頭俐落短髮的米力,總能自成一格的穿行於市集,也能安靜地書寫並描繪每次陡上陡下後偶遇的山景;她是插...

第二屆500碗評審/馬世芳:講究的小吃難度不亞於fine dining 期待今年500碗結果
500碗.500碗:2024/08/17樂評人馬世芳也愛洗手作羹湯,是懂吃的人,他從不小看小吃,「小吃店講究起來。不會比fine dining簡單,所以希望更多人支持用心的小吃店。」「小吃店講究起來。不會比fine dining簡單。」—...

第二屆500碗評審/陳明珠:一道美食背後的情感連結,才是最吸引人的地方
500碗.500碗:2024/08/17「人情味是台灣地方美食最大的特色。」— 陳明珠陳明珠主持客台「客庄好味道」十多年,關於美食,她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我覺得美食不只在於好不好吃,畢竟千人千味,對我來說,美食背後的情感連結,才是最吸引人...

第二屆500碗評審/Bar Mood創辦人吳盈憲:不隨便但平實的美好感受
500碗.500碗:2024/08/17「(美味)就是它會一直回繞在你的口腔、不停的回繞,所以你會想要再吃下一口、再吃下一口,就像喝到一杯美味調酒你會不停的sipping、不停的sipping,講一講話就啜飲一口,有點像這個狀態。」— 吳...

第二屆500碗評審/作家Hally Chen:以500碗開啟探索台灣各地小吃的旅行計畫
500碗.500碗:2024/08/17第二次擔任500碗評審的作家Hally Chen很坦白的說,去年是有點排斥的,他一直認為吃東西又何必看別人評價,但既然要當評審,他很認真的思考「評價本身的意義是什麼?」今年二度擔任評審,就要再想出跟...

第二屆500碗評審/自然生態作家劉克襄: 一日之計 在於吃到好吃的早餐
500碗.500碗:2024/08/17一日之計在於吃。— 劉克襄劉克襄是一個旅行的人,即使是吃,也與旅行有關。是旅行出發之時,美好的一天正要開始,一頓好的早餐,就是最理想的出發號,他說:「一日之計,在於吃。」吃好了 開始旅行「因為我常常...

第二屆500碗評審/吳寶春:美食即生活 每一碗都感恩、珍貴且獨一無二
500碗.500碗:2024/08/17小吃除了療癒,也是一種習慣,它的香氣與味道,是許多人共同的記憶— 吳寶春美食小吃,之於世界麵包冠軍師傅吳寶春,「除了療癒之外,也是一種習慣,它的香氣與味道,是許多人共同的記憶」。吳寶春的故事,多數人...

第二屆500碗評審/台南新住民楊馥如:甜不是台南小吃唯一的面貌
500碗.500碗:2024/08/17「小吃在義大利文裡面叫做merenda, 拉丁文中意思是『你值得』,好比你去散步累了或做了一件事讓你自己覺得肚子有點餓,你就值得來吃一個小吃。」— 楊馥如曾遊歷歐洲各地並落腳義大利的楊馥如,是土生土...

第二屆500碗評審/美食專家黃婉玲:500碗讓私房名單更搶手「想鼓勵有職人精神的老店」
500碗.500碗:2024/08/17台菜專家暨美食作家黃婉玲第二度擔任500碗評審,見證了這項庶民美食評鑑的威力,饕客按圖索驥,一些店家的熱門程度連她都吃驚。可是看到老店秉持著的職人精神,以及後繼無人的無力感,向以推廣正宗台菜為己任的...

第二屆500碗評審/美食作家劉書甫:用小吃認識每個城市的生活樣貌
500碗.500碗:2024/08/17吃小吃,是最能夠感受城市生活氛圍的方法。— 劉書甫在北中南多個地區都有生活過一段時間的美食作家劉書甫,認為吃小吃是最能夠感受城市生活氛圍的方法,如果能夠待上一段時間,更能透過小吃來尋寶,是認識一個地...

第二屆500碗評審/設計師葉裕清:愛上好吃的食物,每吋記憶都藏在味蕾裡
500碗.500碗:2024/08/17「愛吃,愛上好吃的食物,其實是從小被爸媽帶出來的一種習慣。」— 葉裕清時光未曾消失,每一吋記憶都藏在味蕾裡。知名室內設計師葉裕清不僅是生活風格專家,他開過私廚,是實實在在的老饕。他是家中唯一的男孩,...

第二屆500碗評審/廖小子:小吃是生活的一部份,就像另一種媽媽的料理
500碗.500碗:2024/08/17「我覺得小吃就是要去現場吃,我不是很喜歡外帶的人。」— 廖小子辨識度極高的平面設計師廖小子,總以一身花襯衫、大長馬尾,腳踩拖鞋朝人群走來;他是台式美學的代表人物,不只擅於在凌亂中找到獨特秩序,更以貼...

第二屆500碗評審/陳耀訓:食物只要好吃,不必拘泥於時代框架
500碗.500碗:2024/08/17「每每想念就專程返鄉找小吃,有些滋味還在,趕緊列入碗中,有些就只剩回憶。」— 陳耀訓從不喜歡讀書的飆車少年,到世界麵包大賽冠軍,打造堪比演唱會門票秒殺等級的蛋黃酥。陳耀訓從彰化鹿港到高雄、前進台北,...

第二屆500碗評審/陳亞蘭:細數舌尖上的鄉愁 原來是一口濃濃古早味
500碗.500碗:2024/08/17「關於美味的記憶,有時候吃的是一種鄉愁」— 陳亞蘭金鐘視帝陳亞蘭從小在歌仔戲劇團長大,以往對於「吃」其實並不重視,認為三餐只要吃飽就好,但自從跟隨恩師楊麗花後,深刻體驗美食的大學問,「因為她都會有老...